情系老年大学
2016-03-09江亲京
江亲京
退休了,闲暇时间多了,我感到无所事事,曾一度消磨在玩扑克、“筑长城”上,一坐几个小时。长此以往似乎玩得痛快,实则疲惫不堪,觉得甚是无聊。一天,幸逢老友来访,告知:“景德镇市老年大学办得不错,你兴趣广泛,为何不去上老年大学?”一句话点醒了当时无所适从、身处迷茫中的我。
2007年9月,我报名上了市老年大学,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开始在笛子、葫芦丝班学吹笛子、葫芦丝。全班共有30余名学员,都是中老年人,大家学习热情很高,学习环境宽松愉快,老师指导有方。指导老师肖继根原是市歌舞团的老书记、老团长,退休后受聘于市老年大学任教,专业造诣很深。经过一年的学习,我的感觉良好,一是笛子、葫芦丝的吹奏水平大有提高,二是学员们不仅在课堂上吹拉弹唱,还经常相约在市休闲广场或其他活动场所合奏、独奏或相互交流,欢声笑语,其乐融融。第二年,我不仅继续在笛子、葫芦丝班学习,还在声乐班学习声乐,练唱红歌及学习掌握有关乐理知识。随后,我又加报了二胡班,增加了巴乌、陶笛、月琴等课程。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我在市老年大学学习一晃就是8个年头。在这几年里,我由一名新学员成为老年大学学员班的班长,同时还是市老年大学诗词社成员。每有闲暇时间.我就与诗词班的良师益友或相约在谷雨诗会,或应邀重阳去登高赏秋,现场吟诗作赋,还结集《昌南晚唱》。大家欢歌笑语或琴笙笛声相和,闲情逸致,抒发情怀,何等地畅快。
我曾是一个音乐爱好者,是老年大学圆了我多年的音乐梦。在老年大学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的器乐特别是葫芦丝演奏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并于2008年10月通过专家老师测评,获得中国管弦乐学会颁发的4级证书,2009年9月又获得国家9级证书。正是由于在老年大学学习声乐和器乐打下的艺术功底,在2010年底,我被选拔吸收到市老干部艺术团。
学有所用,学有所为。近年来,我在市老年大学和市老干部艺术团,先后参加了市有关方面组织的许多文艺宣传演出活动。其中,包括校友联欢会、老干部艺术节、社区艺术节、全民健身活动和慈善活动。特别是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隆重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建党90周年大型庆典活动中,我们曾经顶着烈日,冒着酷暑,连续多日深入城乡基层社区、驻市部队和高等院校进行宣传和慰问演出。我们都是老年人,虽然有些辛苦,但演出时能得到观众的认可和热烈欢迎,获得领导和群众的好评,心里由衷地感到快乐。
尤其使我们意想不到的是在2011年10月,我和王秀兰作为市老年大学笛子、葫芦丝班的学员与舞蹈班的袁美英、叶娜金等学员们共同表演的两个节目——《巴乌二重奏加伴舞》《葫芦丝合奏加伴舞》,竟然登上了景德镇《百姓大舞台》节目。其中,葫芦丝合奏《情深意长》作为优秀节目,被景德镇电视台选人2012年春节联欢晚会。
回顾这几年,我感到确实受益匪浅,不仅学到了技能,增长了知识,锻炼了身体,广交了朋友,而且收获了快乐,陶冶了情操,净化了心灵。“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虽然我年近古稀,但愿意继续发挥余热,乐于从事社会公益活动,实现一名老党员的自我价值。
这几年的学习生活。使我与老年大学结下了不解之缘。老年大学带给了我快乐,使我的退休生活丰富多彩,我深爱着老年大学。2015年,老年大学新校舍落成,我期待着能在新老年大学再学二十年、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