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产妇的分娩护理与心理干预效果研究
2016-03-09朱艳平
朱艳平
(睢宁县人民医院,江苏 徐州 221200)
高龄产妇的分娩护理与心理干预效果研究
朱艳平
(睢宁县人民医院,江苏 徐州 221200)
目的探究高龄产妇的分娩护理与心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8月本院收治的高龄产妇78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通过常规模式进行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强化心理干预,对比两组产妇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阴道分娩率为74.3%,对照组为58.9%,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产妇SDS评分与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SDS评分与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产妇分娩护理中,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措施,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高龄产妇;分娩护理;心理干预;效果
高龄产妇,由于年龄大,担心分娩中婴儿的安全,易产生消极情绪,影响分娩。因此,高龄产妇分娩护理中,强化心理护理,十分有必要,是改善产妇心理状态的有效措施[1]。鉴于此,为探究高龄产妇的分娩护理与心理干预效果,本院以高龄产妇78例为对象,通过不同模式的护理,取得了一定成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6年8月本院收治的高龄产妇78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年龄35~42岁,平均年龄(39.5±2.04)岁。孕周37~42周,平均孕周(40.5±0.73)。研究组年龄36~45岁,平均年龄(40.6±1.92)岁。孕周38~42周,平均孕周(40.1±0.51)周。所有产妇对本次研究知情,并签署有知情同意书。同时,研究组与对照组的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模式进行护理,主要涉及病房护理、饮食护理、健康教育等,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强化心理护理。具体如下所示:(1)分娩前:高龄产妇一方面盼望孩子出生,另一方面,担心母婴分娩安全,易导致其产生不良情绪,例如,恐惧、不安、烦躁等。产妇入院时,护理人员热情接待,以亲切的口吻,态度和善,主动向产妇介绍医院情况,消除患者陌生感。同时,护理人员主动与产妇交流,通过肢体动作和语言,了解患者心理状态,耐心倾听产妇的忧虑,并给予对症处理。另外,密切监测产妇生命体征,例如,血压、脉搏等,向患者介绍分娩知识,给予产妇鼓励和支持,给产妇留下良好形象,搭建良好的护患关系。(2)分娩时:分娩过程中,护理人员给予产妇关心,播放舒缓的音乐,缓解产妇不良情绪。一旦出现规律性宫缩,表示产程的开始。第一产程时间长,伴有轻微刺激作用,产妇易出现害怕等情绪,护理人员应以产妇实际情况为依据,给予针对性心理护理,指导产妇掌握呼吸方法。第二产程,宫缩时,指导产妇屏气,辅助胎儿下降,给予适当鼓励,为胎儿顺利娩出提供保障。第三产程,及时告知产妇胎儿情况,安慰产妇。(3)分娩后:密切掌握产妇心理变化,充分调动家庭人员,引导产妇转变至母亲的角色,主动向产妇介绍婴幼儿照顾知识。护理人员通过音乐、书籍、电视等,分散产妇注意力,缓解产妇烦躁心情,改善产妇生活质量。
1.3 观察指标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产妇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同时,记录两组产妇分娩方式。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
2 结 果
2.1 分娩方式
研究组,阴道分娩29例,剖宫产8例,助产分娩2例,阴道分娩率74.3%,对照组,阴道分娩23例,剖宫产12例,助产分娩4例,阴道分娩率为58.9%,研究组阴道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SAS评分与SDS评分
针对SAS评分与SDS评分,护理前,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3 讨 论
高龄产妇,受年龄特征影响,阴道伸张力不足,子宫收缩能力差,分娩中,易出现紧张、恐惧、不安等消极情绪,影响分娩。近几年,随着医疗模式的发展、演变,临床护理得到患者和医师的普遍关注与重视,成为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2]。
表1 两组产妇护理前后SAS评分与SDS评分对比 (±s)
表1 两组产妇护理前后SAS评分与SDS评分对比 (±s)
组别例数SAS评分SDS评分护理前护理后护理前护理后研究组3959.5±3.7439.4±4.0349.6±3.2835.8±3.49对照组3960.2±4.3848.2±5.2749.1±2.9743.9±5.75 t 0.7598.2830.7057.520 P 0.4500.0000.4820.000
心理干预,以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为主要目标,消除患者不良情绪,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基本原则,将“以人为本”视为护理理念,及时评估患者心理状态,结合疾病特征,以患者喜好、性格、文化程度等为依据,给予具有针对性的人性化心理干预,增加患者治疗依从性,促使患者以积极的心态,接受治疗,为患者尽早康复奠定基础[3]。
高龄产妇分娩护理中,应用心理干预,以分娩前、分娩时和分娩后为基准,以不同阶段的不同特点为依据,给予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消除产妇消极情绪,为母婴安全提供保障。本次研究中,常规护理用于对照组,研究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护理。结果显示,研究组分娩方式和心理状态均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高龄产妇分娩护理中,强化心理干预,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1] 孙守民.心理干预护理对高龄产妇分娩期与产后的效果分析[J].中外医疗,2014,33(9):159-160.
[2] 黄朝平.心理干预护理对高龄产妇分娩期的影响与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8):213-214.
[3] 王玉宏.心理干预护理在高龄产妇分娩前后的应用研究[J].吉林医学,2012,33(31):6881-6882.
R248.3
B
ISSN.2095-8803.2016.12.17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