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规模养殖中主要疫病的防治对策
2016-03-09刘金安山西省闻喜县畜牧兽医发展中心043800
刘金安 山西省闻喜县畜牧兽医发展中心 043800
猪规模养殖中主要疫病的防治对策
刘金安 山西省闻喜县畜牧兽医发展中心 043800
生猪是我国人民主要的肉类食物,为了确保人们的生命安全,必须加强猪规模养殖场中的猪疫病防治。鉴于此,本文对猪规模养殖中主要疫病的防治对策及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猪;规模模养殖场;疫病;防治
猪传染性和流行性疫病的发生与流行,对生猪安全造成了巨大威胁。与散养不同,规模化养猪场一旦发生严重疫病,而且未能及时采取恰当的处理措施,容易导致整个猪场的猪只受传染,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那么,在猪规模养殖的过程中,应当严格防治猪疫病,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和控制猪疫病的发生,降低损失。
1 养猪场的常见疫病
养猪场疫病的种类较多,感染性疾病比例最高。感染性疾病又分为病毒感染型、寄生虫感染型及细菌感染型几类[1]。其中,口蹄疫、传染性胃肠炎、猪瘟及猪蓝耳等是常见的病毒感染型疫病,猪肺疫、猪丹病、猪链球菌及猪大肠杆菌等是常见的细菌感染型疫病,猪疥廯、弓形虫病等常见的寄生虫感染型疫病[2]。猪疫病的发生有一定的规律,如季节性、交叉性、复杂性和传染性等,掌握疫病的发生规律,对疫病的防治具有积极意义。
2 主要猪疫病的防治对策
(1)制定合理可行的免疫程序。在猪规模养殖中,应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免疫程序,保证猪群在生产期得到免疫保护。以猪瘟免疫为例,如果怀孕母猪无猪瘟抗体,应及时免疫,为每头仔猪注射猪瘟脾淋苗,2小时后才可吃奶,并在35日龄与70日龄时分别注射1次,每头的剂量为1头份。怀孕母猪存在猪瘟抗体,应在28日龄与60日龄时分别注射1次,每头肌注1头份。繁殖母猪在配种前的15天或者仔猪断奶后,给予2头份疫苗肌注,种公猪每年肌注2次。此外,还应加强猪细小病毒症、猪伪狂犬病等疫病的免疫接种,降低继发感染的几率。
(2)合理选择疫苗。在选择疫苗时,必须选择正规厂家的疫苗,而且在出厂至使用期间必须冷藏储运。认购疫苗时必须到县级以上的畜牧兽医部门。对于猪瘟防疫接种,最好选用猪瘟单苗,避免选用猪肺疫、猪丹病及猪瘟三联苗,尤其是仔猪的超前免疫[3]。
(3)自繁自养,全进全出。在猪规模养殖中,养猪场应采用“自繁自养、全进全出”的饲养模式,这样能够有效预防外界传染病的传入。每个阶段的猪,应做到全进全出,尽可能实现产房与保育舍也全进全出,从而可以切断传染源。圈舍处于空出状态后,先将污物清理干净,并进行彻底冲洗,待场地干燥后,使用过氧乙酸或者氢氧化钠消毒,再将门窗紧闭,使用PP粉与甲醛熏蒸消毒。空圈7~10天后才可进猪。产时应做到一周一消毒。
(4)重视饲养管理。在猪规模养殖中,只有做到科学饲养与管理,才能保证猪只的营养充足,提升其免疫力与抵抗力。饲养人员应加强对猪舍的管理,随时保持猪圈的干燥,冬季注意防寒保暖,夏季注意降温。及时将猪舍内的尿液、粪便与脏物清理干净,减少二氧化碳和氨气等有害气体的浓度。保持饲养密度的合理,保持猪舍通风透气,定期对用具、猪舍消毒,进出猪舍人员也必须经过消毒。经常性进行灭蚊、灭鼠与灭蝇工作,其他畜禽、猫、犬不可进入猪舍内,从而可以将传染媒介彻底切断。饲养人员不可携带任何畜禽及其产品进入到猪舍内,以免引入外来疫病。
(5)重视引种及无害化处理。引种时所选种猪应排除细小病毒、猪瘟及其他传染病,必要时对种猪进行荧光抗体检测,对于抗原阳性带毒的种猪应淘汰。引入种猪后先隔离1个月,观察仔猪有无疫病,并进行相关疾病的检测,确认无疫病后才可群养。若有猪只发病,应及时将其隔离观察,确定已感染了传染病后及时淘汰,并作无害化处理,并将传播途径切断,预防疫病的进一步蔓延。
3 小结
总之,目前猪疫病的发病率仍处于较高的水平,加强猪疫病防治对确保养殖质量与安全至关重要,尤其是猪规模养殖。养殖户应充分了解猪的常见疫病知识,包括流行特点、症状和传染源等,并掌握猪主要疫病的防治对策,如注射疫苗、加强饲养管理、定期灭蚊蝇和无害化处理等,最大限度地降低猪疫病的发生率及猪只死亡率,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促进养猪业的健康发展。
[1]罗南平.试论养猪场疫病防控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兽医学杂志,2014(07):1-2.
[2]梁大亮.猪疫病及防治对策分析[J].农民致富之友,2016(02): 236-237.
[3]掌海红.养猪场疫病防控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4(11):94-95.
[4]吕恒彬,管清文.猪疫病的发生特点及防治对策[J].江西农业, 2016(1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