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养猪场猪大肠杆菌的流行情况调查分析

2016-03-09桑友军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机场产业园区畜牧兽医站223432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16年12期
关键词:轮状病毒养猪场病猪

桑友军 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机场产业园区畜牧兽医站 223432

养猪场猪大肠杆菌的流行情况调查分析

桑友军 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机场产业园区畜牧兽医站 223432

目的:养猪场猪大肠杆菌流行情况的调查分析。方法:抽取江苏省某地区养猪场大肠杆菌病猪2000只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统计学处理,从发病率、体质、年龄、季节等方面统计江苏省地区猪大肠杆菌的流行情况,为进一步制定防治措施提供借鉴。结果:仔猪黄痢发病率87.50%(1750/2000),显著高于仔猪白痢8.00%(160/2000)以及仔猪水肿4.50%(90/2000)(P<0.05);肥胖、嗜吃为1654只(82.70%),偏瘦346只(17.30%),对比结果具有显著性(P<0.05);从传播途径来看,饲料、饮水、吃奶等方式1523只(76.15%),地面等其他477只 (23.85%),对比结果具有显著性 (P<0.05)。结论:猪大肠杆菌病极易出现在肥胖、嗜吃、头胎等仔猪上,相关管理人员应当从传染源和传播途径等方面强化防治。

养猪场;猪大肠杆菌;流行情况

养猪场猪大肠杆菌的病因复杂多样,如非传染性病因和传染性病原感染等,其中以细菌和病毒感染较为常见,而且病原种类多,病情复杂,发病率高。本研究对2010年8月至2013年12月期间采集的400份腹泻样本进行病毒和细菌检测,并进一步对本实验分离的大肠杆菌和轮状病毒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从采集的400份仔猪腹泻样本中成功分离到132株细菌,经生化特性检测和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分属于16个细菌种。相关病毒抗原PCR检测结果显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阳性样本23份、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6份、猪轮状病毒(RV)58份,总计87份。其中,RV阳性率最高,为66.7%。采用胶体金法对部分时段的轮状病毒抗原调查结果显示,仔猪RV感染阳性率为17.7%,每年的12月和次年1月份感染率最高,可达40%。0~7日龄仔猪易感,感染率为30.6%。用轮状病毒抗原阳性病料接种Marc-145细胞,成功分离到1株轮状病毒,在细胞培养中可引起细胞病变。采用抗轮状病毒特异性血清进行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显示感染细胞质中存在特异性荧光。感染细胞超薄切片电镜观察,可见有典型的轮状病毒粒子。利用RT-PCR扩增病毒部分基因和测序,结果显示分离株为A群G亚型轮状病毒。对初生仔猪进行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仔猪感染后表现为典型轮状病毒感染临床症状及病理组织学变化。对分离到的64株大肠杆菌进行O抗原血清型分型,结果定型42株菌,22株未定型。定型菌株主要为8种血清型。对64株大肠杆菌携带的毒力因子进行PCR鉴定,结果显示,主要携带的毒力因子为sta、stx2e、astA和eaeA等,50%菌株携带astA和eaeA因子,而30%以上的菌株携带sta和stx2e因子。选取携带多个毒力因子的两株大肠杆菌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分析,结果显示菌株A基因组约为5.5Mb、菌株B基因组约为5.6Mb。对其进行蛋白注释发现,两株菌膜转运蛋白的基因差异较大,菌种A为241个,菌种B为342个。进一步分析发现两株细菌膜蛋白基因差异主要体现在Ⅳ型结合转运系统(1ncl1型)。在Ⅳ型转运系统中,菌株B携带的VirB3蛋白编码基因,可参与细菌纤毛侵袭宿主细胞膜的过程,与菌种A存在一定差异。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对养猪场的病原学及流行病学调查,并通过对主要病原体的分离和鉴定,进一步明确了主要病原体的生物学特性。

猪大肠杆菌病指的是猪群由于各种因素感染上大肠杆菌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现阶段,结合猪群的病原菌血清和发病天数等情况,此类疾病划分为仔猪水肿、白痢以及黄痢。研究表明,倘若猪群感染上此种致病菌,则其排放的粪便也可能被其他未感染的猪食用,进而引起大范围的猪群感染,具有较快的传染性,危及猪群的健康,因此探究防治措施显得尤为重要。但是,有效的防治措施必须结合流行病学情况。为此,本次研究抽取江苏省某地区养猪场大肠杆菌病猪2000只作为研究对象,现将具体内容进行如下详细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试验资料。本次研究抽取江苏省某地区养猪场大肠杆菌病猪2000只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统计学分析2000只猪大肠杆菌病的情况。

(2)方法。强化对母猪管理。相关管理人员结合母猪的实际情况给予专门的饲料,确保母猪营养充足。同时在饲养过程中,相关人员不能饲喂糟渣类以及发霉的饲料,生产前需要饲喂一些高脂的饲料。此外,对母猪的相关部位进行消毒,以免出现感染的情况。接种疫苗。要对怀孕母猪进行疫苗接种,进而降低仔猪的发病率。研究方法。抽取江苏省某地区养猪场大肠杆菌病猪2000只,采用SPSS19.0软件对本次研究获取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n,%)给予检验,P<0.05表示对比差异显著。

2 结果

(1)死亡率以及发病率情况。对2000只猪的调查结果表明,仔猪黄痢发病率较高,达到87.50%(1750/ 2000),在这1750只猪中,病死率达到 60%(1050/ 1750);其次是仔猪白痢8.00%(160/2000),病死率达到36%;水肿为90例,占比4.5%。经过统计学分析,三种类型大肠杆菌病发病率对比结果表现出显著性(P<0.05)。其中,仔猪黄痢发病率87.50%(1750/2000),显著高于仔猪白痢 8.00%(160/2000)和仔猪水肿4.50%(90/2000),对比结果具有显著差异(P<0.05)。

(2)体质。从体质方面来看,本次研究2000只猪中,肥胖、嗜吃为1654只 (82.70%),偏瘦346只(17.30%),对比结果具有显著性(P<0.05)。可见,该种疾病极易发生于体质肥胖、嗜吃的仔猪。

(3)胎次。2000只猪中头胎1274只(63.70%),二、三胎726只(36.80%),对比结果具有显著性(P<0.05),可见该种疾病极易发生于头胎仔猪。然而有学者认为,发病率与胎次因素间不存在显著相关性,而且认为母猪年龄越大越有利于降低仔猪的发病率。

(4)年龄。本次研究中出生3天内1652只(82.60%),出生3天后348只(17.40%),对比结果具有显著性(P<0.05)。从仔猪白痢的发病情况看,此类疾病多见于6~ 12日龄的仔猪。

(5)传播途径以及传染源。从传播途径来看,带菌猪以及病猪956只(47.80%)、被污染的水源、饲料等1044只(52.20%),对比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这说明这两种方式是此种疾病在仔猪群中传染的主要传染源。从传播途径来看,饲料、饮水、吃奶等方式1523只(76.15%),地面等其他477只(23.85%),对比结果具有显著性(P<0.05)。这说明饲料、饮水、吃奶等方式是此种疾病在仔猪群中传染的主要传播途径。

3 讨论

猪大肠杆菌普遍分布,而且在仔群中具有较高的传染性,对仔猪的生长以及发育都产生极其不良影响。因此,探究防治措施具有现实意义。

(1)控制传播途径。本次研究抽取2000只猪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从传播途径来看,饲料、饮水和吃奶等方式感染1523只(76.15%),与其他方式对比结果具有显著性(P<0.05),这说明饲料、饮水、吃奶等方式是传播的主要途径。为此,应当确保猪圈环境卫生,定期对猪舍实施常规消毒。此外,还需强化饲养管理,分娩前对母猪进行清洗和消毒,然后再将其送入专门生产的场所,避免分娩后导致仔猪感染[2]。

(2)免疫接种。本次研究表明,出生3天内1652 只(82.60%)显著多于出生3天后348只(17.40%)(P<0.05),说明3天内的猪仔免疫力较低。为此,相关人员应当帮助仔猪免疫接种。通常情况下,在母猪分娩过程中,一旦发现一些母猪疫情较为严重,相关人员则需要在分娩前一个月进行免疫接种,常见的疫苗包括K88、K99等。

4 结语

综上所述,猪大肠杆菌病极易导致仔猪黄痢,极易出现在肥胖、嗜吃和出生3天内的仔猪身上,而且通过饲料、饮水和吃奶等方式传播,传染源是带菌猪以及病猪等。本文从传染源和传播途径等方面提出针对性的防治措施,主要是帮助母猪疫苗接种,而且要确保猪舍的干净卫生,定期消毒。

[1]王振玲,李爽,章丽娇,等.北京某猪场暴发仔猪腹泻病原分析[J].中国兽医杂志,2014,(6).

[2]王振玲,章丽娇,段跃强,等.猪轮状病毒的分离与电镜观察[J].畜牧与兽医,2014,(1).

猜你喜欢

轮状病毒养猪场病猪
中兽医辨证治疗猪湿热黄疸
氟苯尼考对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治疗效果观察
病猪喂药有办法
猪轮状病毒病及其防控措施
揭开“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的面纱
基于1500以太网养猪场的智能饲喂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揭开“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的面纱
养猪场的提升离不开智能饲喂系统
规模化养猪场疫苗免疫的关键技术
1961年刘少奇湖南农村调查:在养猪场住了6天6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