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由1例CeM抗体阳性患者溶血性输血反应引发的思考

2016-03-09屈雅川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6年22期
关键词:溶血性胆红素红细胞

屈雅川

(广西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广西南宁 530031)



·个案与短篇·

由1例CeM抗体阳性患者溶血性输血反应引发的思考

屈雅川

(广西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广西南宁 530031)

意外抗体; 安全输血; 输血反应

溶血性输血反应是输血最严重的并发症,分为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和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前者常出现头痛、腰痛、寒颤、发热、恶心、呕吐、血压降低等临床表现,输入少量(20~50 mL)即可;而后者因起病时间较长、反应症状较隐匿而被忽略,导致抢救时机延误而出现严重后果,更值得相关部门重视。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48岁,广西籍,重度地贫,肝、肾功能异常,A型,RhD阳性,入院时血红蛋白(Hb)30 g/L,有输血史,入院输血治疗。首日输入4单位A型红细胞后,Hb升至46 g/L,连输4 d共8单位后,升至56 g/L,期间还输血浆3次共600 mL。应病属要求,参考血库储备情况,医师在5 d时继续申请输血。用前一天抽的血样配血,生理盐水法和凝聚胺法合格,输血过程出现发热反应,第2天实验室检查显示较严重的溶血性输血反应:总胆红素56.3 μmol/L,直接胆红素32.7 μmol/L,尿素氮40.8 mmol/L,血钾6.2 mmol/L,尿潜血3+,尿蛋白2+,Hb降至28 g/L,第3天重新抽血直接人球蛋白抗体试验阴性,抗体筛查试验3管均为阳性(++至+++),交叉配血试验(凝聚胺法)连续试3袋均主侧凝集。将血样送中心血站进一步检测,结果为抗C、e、M阳性,配血(对)2 d,数百例同型血中,才配上一袋两单位红细胞,洗涤后输注。病情改善不显著。次日病属要求出院。

案情追踪:实验室配血过程,曾出现主侧凝集(凝聚胺法),后证实为冷凝素所致;抗体筛查第3管出现可疑(+/-)。根据临床护士反映,输血过程多数出现发热情况,因为轻微,没太介意。事实上,在发现较严重输血反应之前,迟发型溶血性输血反应(DHTR)早已开始。

2 案例反思

针对该案例,相关部门都值得反思。

2.1 临床科室

2.1.1 医师 通常情况下,输入2单位红细胞,受血者血红蛋白可提高10 g/L左右,而结果与期望值相差较大,而且有递增趋势,主管医师应有所警觉。胆红素是溶血性疾病最敏感指标之一。虽然急性溶血1~2 h开始升高,5~7 h达高峰,肝功能和排泄功能正常者24 h后可消失[1]。该患者肝、肾功能异常,若及时监测,多个生化指标都可能有所体现。连续轻微发热医师不可等闲视之。作为有输血史的血液病(重度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患者,使用血浆理应更加审慎。国外综合医院血浆采用合格率为70%[2],而我国仅60%[3]。然而,某

10.3969/j.issn.1673-4130.2016.22.066

C

1673-4130(2016)22-3240-02

猜你喜欢

溶血性胆红素红细胞
红细胞的奇妙旅行
遗传性非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研究进展
新生儿不同部位经皮胆红素值与血清总胆红素值的对比
碳氧血红蛋白在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中的临床意义
破碎红细胞检测研究进展
新生儿胆红素和总胆汁酸测定的临床意义
Uf1000i红细胞检测在肾内科的应用价值
利巴韦林片致溶血性贫血伴急性肾衰竭1例
猪附红细胞体病诊治对策探讨
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储血袋两种放置方式的溶血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