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老年护理课程建设研究进展

2016-03-09陈学顺

护理研究 2016年24期
关键词:护理学养老老年人

杨 敏,刘 珂,易 婕,鲁 林,陈学顺



我国老年护理课程建设研究进展

杨敏,刘珂,易婕,鲁林,陈学顺

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3方面介绍了我国老年护理课程建设。提出注重顶层设计,尽快出台老年护理核心标准;深化教学改革,加强课程设置研究,形成老年护理教学课程体系;推进课程实施的配套条件研究,使人才培养更加专业和规范的教学思路,旨在为《老年护理学》学科体系建设与发展提供依据。

老年护理学;课程建设;教育;研究

我国老年护理教育起步晚,1998年之后,《老年护理学》才开始在护理高等院校作为专业课程开展起来[1]。目前,《老年护理学》及相关人文学科课程逐渐普及,部分高等院校已经开设了《老年护理学》专业本科方向[2]。为了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使我国养老护理人才培养更加规范,本研究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对老年护理课程建设进行探讨。

1 教学目标

1.1根据学历分层设置教学目标我国老年护理教育分为3个层次,以职业院校为依托的职业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目前,职业教育和本科教育的研究较多,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教育研究较少[3]。孙建萍等[4]认为,本科护生的教学目标:使护生在熟悉21世纪养老新理念的前提下,掌握老年护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进行正确评估,制订护理计划或健康教育计划,并能提供相应的护理;高职高专护生[4-5]的教学目标:让护生了解老年人群的健康需求,对老年人群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等方面进行正确评估,针对性地做好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护理。由此可见,本科和高职高专老年护理教学主要区别在于护理内容侧重点不同,高职高专护生培养主要适用于与老龄化社会对专业技能型人才需求[6]。

1.2基于不同主体需求设定教学目标

1.2.1临床护理和老年护理对护理人员知识需求不同住院老年人由于处于疾病的急性期,主要针对病人疾病进行护理,因此护理侧重于老年常见病[7]。老年护理不同于医院护理,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伴随着机能老化、疾病与失用等情况[8]。从事老年护理需要将以疾病护理为重点转向以健康促进、疾病预防及以人和健康为中心的护理教育上来[9]。胡雪英等[10]2011年对老年护理医院护理人员相关知识的需求情况进行调查,需求最高的几项为老年人的心理卫生、心理护理的相关理论和技巧、先进理念与方法的学习需求、老年人常见疾病的防治、老年人的临终护理。因此,老年护理和临床护理不同,余昌妹等[7,11]通过对临床和机构护理人员的知识需求调查证实了这一点,因此,在设置教学目标时应充分考虑知识需求的差异。徐芃等[6]在中职高专护生的教学中设置了11个目标,包括老化的概念和老年人年龄划分标准、熟悉老年人各系统的老化特征、掌握老年人健康保健的基本原则、任务和策略等。

1.2.2不同养老方式的老年人对护理人员知识构成需求不同梁鸽[12]对老年慢性病病人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居家养老的老年人对身体照护和医疗护理需求率最高,社区养老的老年人对定期复查及上门护理的需求率最高,长期照护机构的老年人需求率排在前5位的是生活照顾、医疗护理、紧急救援、康复服务和健康教育。不同养老方式的老年人对老年护理人员的知识需求重点不同,居家养老的老年人对健康评估的要求较高,机构养老的老年人对护理服务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李秋芝[13]认为不同岗位需求具有层次性,护理专业人员走进家庭和社区,高层次老年护理人员充实到现有的老年护理机构,在制定教学目标时需充分考虑岗位需求。

1.3基于专业能力设置教学目标颜君等[14]从护理核心能力(nursing core competency,NCC)出发,界定《老年护理学》课程教学目标,认为本科护生在完成老年护理课程学习后应具备7种能力。①评价和干预能力,对常见老年病病人和健康老年人进行评估并提供相应的护理措施;②沟通能力:在不同场合(医院、老人院等)与老年人及老年照护人员进行有效的交谈;③评判性思维能力:通过多种渠道获取老年人信息并进行综合,发现护理问题并提出护理措施,并可进行一定的科研活动;④人际交往能力:在与老年人及老年照护人员交往过程中表现出对不同文化背景与风俗习惯的尊重,并具备一定的伦理道德和法制观念;⑤管理和领导能力:在病房、社区和老人院评估各项资源应用的合理与否并提出改进建议;⑥教学能力:对老年人及其照护人员进行健康指导;⑦知识综合能力:在老年护理过程中综合运用既往学习过的相关知识,如内外科护理学、药理学、伦理学等。李婧[15]通过问卷调查确定临床工作中有关老年护理的12项专业能力,老年专科护理技能排在第一位,以专业能力为目标确定老年护理教学课程。王章安[16]用质性研究方法构建了老年护理核心能力测评指标,包括7个一级指标、48个二级指标,主要包括评判性思维和科研能力、临床护理能力、领导能力、人际关系、法律和伦理素质、个人专业发展、教育和指导能力。基于学历层次和基于需求设置的教学目标基本一致,说明学校培养的老年护理人员符合岗位需求。基于专业能力设置的教学目标相对于基于学历层次和基于不同主体需求设定的教学目标更为细化,对老年护理人员提出了更为具体的要求和我国老年护理教育的发展框架。然而,实现能力目标需要通过整合教学内容、设置相关课程,仅靠一门《老年护理学》并不足以支撑。谢红等[17]认为,护理作为提供专业服务的一门学科,不仅对老年人的日常生活照顾负有责任,提供专业性的指导,而且在老年长期慢性疾病带病生存、机体功能逐步退行性改变期间,可以提供持续专业化的医疗护理服务,提升老年人自我照顾能力,提供专业化的养老服务规划与健康管理,从长期照护角度提出了老年护理人员的目标。随着少子化、空巢化使家庭养老和照料功能逐渐弱化,我国的养老护理服务必须具备长期照护能力,凸显专业护理的特色使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过上有尊严的、有质量的晚年生活。老年护理人员在长期照护的要求下必须具备哪些能力目标有待研究和探讨。

2 教学内容

2.1突出老年人特点,选取《老年护理学》中重点内容进行教学大部分学校设置的《老年护理学》课时较少,而《老年护理学》课程内容与《成人护理》《健康评估》等课程有一定的交叉[18]。所以,为了在有限的学时中达到教学目标,选择的教学内容必须突出老年人的特点,避免重复其他学科已经讲授的内容。刚海菊等[19]将《老年护理学》课程放置在学生学习完《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基础护理学》及《心理护理学》等课程之后,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老年人常见问题进行讲解,如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问题、老年人常见的健康问题、空巢老人的护理、离退休综合征等,而将老年人常见疾病的护理留给学生自学。杨支兰等[20]在对高职护生的教学中选择性地删除或缩减了与专业相关课程的重复内容,以老年人日常生活护理知识和技能为主,同时重点讲授在其他学科中未学习过的老年期常见问题和精神障碍的护理,并增加了老年人的保健、沟通等方面的内容。曾丽芳[21]根据护理专升本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和临床实践经验的特点,教学内容上重点放在老年人生活护理和疾病护理方面。

2.2提升职业素养,增加和老年护理相关的人文护理内容新的老年护理观念是以老年人为主体,从老年人心理、生理、社会、文化的需要出发考虑老年人的健康问题及护理措施[22]。因此,护理人员除了具有娴熟的操作技能和知识,满足老年人日常生活照料和老年病的护理之外,良好的职业素养也是必不可少的。曾丽梅等[23]将本科护生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增加了职业情感教育,结果显示干预组的职业态度和操作成绩优于对照组。唐凤平[24]强化老年护理实践,安排护生深入老干部病房和养老院与老人接触,增加社区访视机会,旨在培养护生的沟通能力和健康教育能力。王犇等[25]通过组织护生到老年公寓、老年福利院、居民小区、人民公园等老年人群较多的地方,以健康咨询、义诊、送健康传单、专题讲座、送温暖献爱心等多种形式开展社会实践,旨在提高护生健康教育技能。

2.3注重预防保健,发挥中医护理优势中西医结合特色养老护理实践是将中西医先进的护理理论和技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既节约资源,又服务社会,是一种科学、先进、实用、可行、疗效显著、无毒副反应、价廉物美的特色养老护理[26]。将八段锦、太极拳融入老年人日常运动中,深受老年人的欢迎。张洪等[27]将中西医结合养老护理在老人院进行实践,从起居、运动、饮食、情志、服药、保健技能等多方面对老年人进行整体护理,结果显示老年人的生存质量、生活满意度明显提高。陈宏等[28]在老年护理的理论教学中将中医理论和中医临床有机的融合,如补充中医对衰老机制的认识,老年病的辨证论治;在实践教学中补充了针灸、推拿、拔罐、刮痧和气功等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在社区和家庭访问实践中得到了老年人和社区医院的认可。王燕等[2]在本科《老年护理学》专业方向的教学中,整合了具有中医特色的《老年中医养生及护理》自编教材。

2.4聚焦高素质养老护理人才,进行康复护理教育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兼秘书长李建国[29]:2011年表示:目前中国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大体需要养老护理人员100万人左右。老年人一般因患病而致残,如何使老年人病而不残、残而不废,单纯的护理支持不足以支撑此目标,必须给予康复锻炼。李春卉等[30]通过调查发现目前急缺大批量高素质老年康复护理人才,并构建了老年康复护理人才培养模块。老年护理教学内容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老年护理学》的教学改革和人文素养的培养方面,因为目前我国缺少可以为老年人提供整体护理的护理人员,针对理论和实践的教学改革迫在眉睫。中医护理和康复护理的研究较少,主要原因是由于中医护理和康复护理本身包含在通科教育中,在教学过程中缺少统筹,并未将它们和老年护理联系在一起。

3 教学方法

近年来,我国老年护理教育研究发展速度加快,其中教学方法的研究得到了广泛的关注,谈学灵等[3]在2011年对老年护理教育文献的类型及内容进行了统计分析,其中关于课堂理论教学方法和实践教学方法的研究占60%。本科护生和高职专科护生的理论教学中普遍采取了案例教学法[3,14,21,31]、翻转课堂[5,14,19,21,32]、角色扮演法[3,5,19,21,33]、小组讨论[3,34]、问题式学习(PBL教学法)[3,20,35]、专题讨论教学法[5,20]等;实践教学采用临床见习、社区访问和健康教育、志愿者服务等[5,31,34],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全面了解老年人的健康现状和照护需求,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展望

4.1注重顶层设计,尽快出台老年护理核心标准老年护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是一个急迫的现实任务[35]。目前,对于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我国尚无统一的指导建议,而且本科护生和高职专科护生的培养目标并不相同,进行老年护理的核心能力研究,从长期照护角度提出老年护理的核心能力对于我国各层次人才教育和培训具有指导意义。美国为确保老年群体的护理质量,美国高等教育老年护理协会、美国护理联盟等部门定义了美国护理高等教育老年护理领域内的护理行业准入标准、培养目标和核心课程,该标准定义了老年护理领域所必需的核心能力,在此基础上,应运而生了《美国护理本科教育老年护理核心能力标准及课程指南》,帮助护理教育者把老年护理教育纳入护理高等教育的课程设置中来[36]。目前,我国正在实行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杨景亮[37]认为此种模式包括传统的生活护理服务、精神心理服务、老年文化服务,更重要的是包含医疗康复保健服务,这些老年护理服务的提供要求护士必须具备相对应的核心能力,要求尽快出台老年护理核心标准。以老年护理核心能力为目标进行课程建设研究,可以细化培养目标,以学生的服务能力为考核标准,有利于制定完善、客观、实用、可测量的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标准。

4.2深化教学改革,加强课程设置研究,形成老年护理教学课程体系《老年护理学》教学中必须整合其他课程的教学内容,凸显老年护理特点,以老年护理核心能力为目标,进行课程设置改革进而形成科学的课程体系,培养具有较高技能水平和素养的老年专业护理人员。在美国护理本科课程设置中,尽管老年护理是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讲授的,但老年护理教学内容在其他科目(如健康评估、成人护理、社区护理、精神健康护理、护理伦理与法律、护理研究、生命周期护理、营养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等)中也有老年护理相关内容的具体体现,表明老年护理的核心能力培养不能仅限于通过《老年护理学》课程去培养,而应贯穿在整个课程设置及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只有这样,才能培养护生正确的专业态度、价值观以及从事老年护理所必须具备的核心能力[38]。目前,我国老年护理课程体系研究处于起步阶段:杨新月[39]在高职专科护生的课程设置中打破学科界限,根据培养目标形成了老年护理专业方向专业课程模块体系,包括职业基础亚模块、职业知识和技能亚模块、职业相关亚模块。陈四清等[40]通过广泛调查,根据需求确定老年护理专业学生所必备的知识与能力结构,构建老年护理专业课程的模块结构,形成课程体系,包括公共基础模块、职业人文模块、专业基础模块、专业技能模块、综合实训模块。教学模块的构建为课程体系研究提供了框架,模块主题需要和护生能力要求相一致,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划分,需要进一步进行实证研究。

4.3推进课程实施的配套条件研究,使人才培养更加专业和规范①加强专业师资培养:由于老年护理或老年医学专业设置曾经缺位[41],老年护理的教师多为护理专业教师和临床老年科护士担任,相当数量的老年护理教师和机构带教老师未经正规培训[42],而师资队伍水平直接关系到老年护理教育的发展[43],加强师资培训,打造一支老年护理教育人才师资队伍,提升教学质量。②加强老年护理相关教材建设:目前,可以选择的老年护理相关教材很多,其中老年常见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及护理等医学部分的描述都很详尽,但是,在教材中很少有具体病例的学习,对未曾接触或很少接触老年人生活的年轻护生来说,讲解和理解老年人的心理和护理都很不易[44]。现行成熟的《老年护理学》和《社区护理学》教材在老年及社区内容中,有不同的侧重及交叉,又与成人护理、健康评估等课程有一定的交叉,内容重复,没有老年护理其独特性[45],需要进行整合。

总之,推进我国老年护理教育发展需从各个环节不断进行实证研究,形成符合中国老龄化现况的人才培养体系。

[1]王玲.老年护理学科的发展历程与引发的思考[J].中国护理管理,2007,7(4):12-13.

[2]王燕,廉军孝,金昌德,等.中日两国老年护理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J].中国高等教育,2015(2):75-76.

[3]谈学灵,蒋小苹,庄红.我国老年护理教育研究现状的文献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10):1204-1206.

[4]孙建萍,杨黑女,李红梅,等.“老年护理学”教学模式的探索[J].中华护理教育,2007,4(4):169-170.

[5]颜晓萍.医学院校高职护理老年护理学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探讨[J].全科护理,2011,9(26):2437-2438.

[6]徐芃,曹杰,卡德尔·米吉提.中职医学专业老年护理课程建设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11,29(3):131-132.

[7]余昌妹.老年护理的需求与《老年护理学》课程设置的探讨[J].当代护士,2002(6):10-12.

[8]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介绍我国老年卫生有关工作[EB/OL].[2012-10-10].http://www.gov.cn/xwfb/2012-10/10/Content_2240567.htm.

[9]王冬梅.由日本养老护理浅谈我国老年护理人才的培养[J].卫生职业教育,2012(4):84-85.

[10]胡雪英,黄新萍,周小红,等.老年护理医院护理人员教育现状及教育需求调查[J].中外健康文摘,2011,31(8):226-228.

[11]陈凌玉,张玲芝.老年护理人才及专业设置需求调查分析[J].护理教育,2014,14(8):226-228.

[12]梁鸽.老年慢性病患者长期照护需求的调查[D].蚌埠:蚌埠医学院,2014:26-27.

[13]李秋芝.适应老龄社会的要求谈老年护理教育的改革与创新[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23):25.

[14]颜君,尤黎明,陈琪,等.核心能力教学模式在老年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教育,2009,6(10):445-447.

[15]李婧.关于老年护理专业能力与课程设置的调查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7):96-97.

[16]王章安.老年护理核心能力测评指标构建的质性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5):457-459.

[17]谢红,王志稳,侯淑肖,等.我国养老服务需求现状及其长期护理服务策略[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1):14-16.

[18]周璇.《老年护理学》课程设计[J].医学信息,2007,20(7):1140-1141.

[19]刚海菊,蒋红梅.对《老年护理学》教学模式的思考[J].医学信息,2009,24(5):507-509.

[20]杨支兰,孙建萍,姚太平,等.高职老年护理学课程教学的改革[J].中华护理教育,2010,7(4):160-161.

[21]曾丽芳.护理专升本老年护理学教学改革初探[J].卫生职业教育,2005,23(15):65-67.

[22]周晓丽.老年护理研究现状与思考[J].护理研究,2011,25(8B):2071-2072.

[23]曾丽梅,王嘉毅.护理情感培养寓于老年护理教学中尝试效果的分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34):157.

[24]唐凤平.老年保健服务意识在《老年护理学》教学中的强化[J].现代护理,2006,12(6):583-584.

[25]王犇,刘良福.老年护理教学应加强学生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8,6(10):1294-1295.

[26]李凤燕,张先庚.养老院中护理服务模式探讨[J].全科护理,2011,9(33):3019-3020.

[27]张洪,张先庚,赵清霞.中西医结合养老护理在老年院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疗养医学,2012,21(1):6-7.

[28]陈宏,王燕,石秀梅,等.中医院校护理本科老年护理学教学模式初探[J].全科护理,2010,8(11):1024-1025.

[29]李建国.中国养老服务设施不足专业护理人员短缺[EB/OL].[2011-08-24].http://www.chinanews.com/gn/2001/08-24/3280638.shtml.

[30]李春卉,姜新,石玮,等.立足社会需求,培养高素质老年康复护理人才的探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8,27(4):352-353.

[31]沈勤,谷娟娟.多元化“学导式”教学法在老年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教育,2010,7(8):367-369.

[32]蔡丽莺.《老年护理学》教学现状与对策[J].职业教育研究,2008(7):76-77.

[33]肖新丽,杨晓斌.模块式教学法在老年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08,23(14):69-71.

[34]李慧杰.浅议PBL教学法在老年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09,27(2):66-67.

[35]李建平,周绍斌.老年长期照料需求与我国护理学专业的应对[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4):327-329.

[36]王章安,吴彬,陈茹.美国老年护理核心能力标准对我国中职老年护理教育的启示[J].卫生职业教育,2011,29(20):101-103.

[37]杨景亮.老年人医养结合服务模式的探究[D].沈阳:东北大学,2012:17-20.

[38]王章安,郑宏来.浅析美国护理本科教育老年护理核心能力标准与教学策略[J].护理研究,2011,25(11A):2897-2898.

[39]杨新月.在高职护理教育中开设老年护理专业的实践[J].中华护理教育,2009,6(4):179-180.

[40]陈四清,王海荣.老年护理专业定位与课程设置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225-226.

[41]薛丽杰.老龄化社会下的老年护理教育探索与对策分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11):123-124.

[42]秦生发,吴清爱.养老社会化与老年护理教学的改革与思考[J].大众科技,2007(10):177-178.

[43]陈茹,吴彬,周琦.我国老年护理教育现存问题及对策探讨[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9,12(3):110-111.

[44]陈俊霞,王彦.以教科书为中心比较分析中国与日本的《老年护理学》教育[J].医学研究与教育,2012,29(3):76-79.

[45]高文荣,李春瑛,李彩福.我国老年护理教育现状与展望[J].科技咨询,2011(36):235.

(本文编辑范秋霞)

Research progress on construction of the elderly nursing curriculum in China

Yang Min,Liu Ke,Yi Jie,et al

(Jinling College of Nanjing University,Jiangsu 210089 China)

This paper introduced construction of the elderly nursing curriculum in China,from 3 aspects of teaching objectives,teaching content and teaching methods.It put forward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top-level design.And to work out core standards of elderly nursing care as soon as possible,to deepen teaching reform,to strengthen curriculum research,so as to form the elderly nursing teaching curriculum system.We should promote research on the supporting condition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curriculum,make talents training more professional.And they must have standardized teaching ideas.The aim is to provide some bases for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discipline system of “Geriatric nursing science”.

the elderly nursing;curriculum construction;education;research

杨敏,助教,硕士研究生在读,单位:210089,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刘珂单位:210089,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易婕单位:210036,南京市福利协会;鲁林单位:210089,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江苏省中医院;陈学顺(通讯作者)单位:210089,南京大学金陵学院。

G642.3

A

10.3969/j.issn.1009-6493.2016.24.002

1009-6493(2016)08C-2948-04

2015-12-15;

2016-06-28)

猜你喜欢

护理学养老老年人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护理学杂志》稿约
《老年护理学基础》
——老年护理学的日常生活护理要点研究
养生不是养老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养老更无忧了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养老之要在于“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