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陕西渭北套袋红富士着色不良的因素分析与改进措施
2016-03-09杨双晓
杨双晓,张 程,李 祥
调查报告
影响陕西渭北套袋红富士着色不良的因素分析与改进措施
杨双晓,张 程,李 祥
(陕西省永寿县园艺工作站,陕西 永寿 713400)
分析了渭北红富士苹果着色不良的因素,主要受气象、栽培管理、土肥水管理3个方面影响,提出了促进渭北红富士苹果着色的主要措施:选择易着色品种、少量多次灌水、合理施肥、选用好果袋和适时除袋、合理修剪、人工辅助增色等。
套袋红富士;着色;因素;措施
渭北高原是我国的苹果主产区,经过20多年的发展,苹果栽培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商品率明显提高。但笔者在深入乡村调查中发现,部分果园因果实着色不好而影响商品率的情况时有发生,大大地降低了苹果套袋的增值作用。为此,笔者对形成这种情况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概括如下,以供参考。
1 苹果着色不良的因素分析
1.1 气象因素
苹果生长的最低温度为5 ℃,最适宜温度为18~25 ℃,最高温度为38 ℃。 果实着色期要求气温13.8~18.5 ℃,昼夜温差大于10 ℃,才有利于积累糖份,促进着色。当夜间温度过高,大于17 ℃时,呼吸消耗大,糖分积累差,着色也差。如果苹果成熟时期,长时间的持续高温干燥天气,就不利于苹果着色。陕西永寿县2013年苹果采收季节,持续高温干旱,套袋苹果褪绿慢,着色普遍较差。
1.2 栽培管理
1.2.1 果园密度大、留果量大 果园理想的密度是保证果树枝枝见光、叶叶见光,这样有利于养分的积累,渭北部分果园密度较大,树形与修剪不配套,果园密闭,光照差,苹果的总体着色效果也差。再者,留果量过大也会影响苹果着色。盛果期果树,富士一般每667 m2留果量为10 000~12 000个,过多的留果量会造成果实营养不足,着色效果也较差。
1.2.2 纸袋质量差 部分果农贪图便宜,选用的果袋价格低质量差, 遮光透气性能差, 苹果在袋内脱青不彻底, 除袋后苹果着色不良。
1.2.3 除袋时间过早 套袋富士苹果在袋内的生长时间为100~120 d,时间过短,易造成苹果褪绿不彻底,进而影响苹果上色。近年来,部分果农因着急赶中秋、国庆双节将苹果上市,提前除袋,造成苹果褪绿不彻底,最终影响苹果上色。
1.3 土肥水管理
1.3.1 施肥不合理 部分果园施肥管理中,氮肥过多,钾肥、有机肥过少。有机肥含有丰富的营养元素,有利于促进果实着色;钾肥可以提高光合能力,提高果实含糖量,增强果实贮藏性和树体抗寒力;氮肥施用过多会使枝条旺长,果实翠绿,更重要的是不利于钾肥的吸收。
1.3.2 果园土壤管理不好 目前,许多苹果园的耕作仍然实行清耕制。清耕制虽然避免了草与苹果树争水争肥的问题,夏季会提高地温,灼伤土壤耕层的毛细根系,影响树体养分的吸收,同时还会使土壤板结,不利于苹果上色。
2 促进红富士苹果着色的措施
2.1 选择易着色品种
在果园的规划建设中,要做到科学选择品种,同时尽量选择易着色的品种,如礼富1号、烟富6号等品种。
2.2 巧灌水
在苹果的除袋前后,如遇到特别高温干旱天气,可采取少量多次的方法进行灌水。同时,在每天下午5时以后利用打药机向果园树体和地面喷洒清水,增加果园小环境的湿度,提高昼夜温差,促进糖分积累,进而促进果实着色。
2.3 合理施肥
对往年着色不良的果园,应注重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控制氮肥。可在秋施基肥时根据来年目标产量,按照“1斤果2斤肥”的标准向果园增施充分腐熟的农家肥(羊粪、鸡粪和人粪为主)。如果没有农家肥,可按成龄树每株追施1.5~2 kg的商品有机肥,在每年的6月下旬至7月下旬(果实膨大期),每株追施0.5 kg左右硫酸钾和1.5~2 kg过磷酸钙;在果树生长的后期,结合喷药,加喷0.3%的磷酸二氢钾叶面肥,促进果实着色。
2.4 选用好果袋和适时除袋
套袋应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双层三色”纸袋,杜绝选择无商标、无生产厂家、无生产日期的“三无”果袋。选择合适除袋时间,不易过早。如确实要赶中秋、国庆的双节市场行情,可调整品种结构,重点发展中早熟苹果品种。
2.5 实施果园生草技术
果园生草可以改善果园的小气候,增加果园湿度,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促进果实着色,因此在土壤管理中,应改变以往的果园清耕模式,实行果园行间种草,株间覆盖秸秆的栽培方式。
2.6 合理修剪,控制挂果量
对郁闭的果园,结合冬剪,通过间伐和大改形,疏除过低主枝、重叠枝、轮生枝,使修剪后的果园每667 m2留枝量为8万条左右。调整树体结构,降低密度,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做到夏季正午树冠下透光率 15%,株间交接率小于10%,做到枝枝见光。同时要重视夏剪,拉枝开角。打开光路。疏除主枝背上直立旺枝,内膛、剪锯口萌蘖枝及离树干10 cm内把门枝,疏除树冠外围徒长枝,增加树体贮藏养分,从而促进着色。在每年的疏花疏果时节,应严格控制挂果量,保证每667 m2留果量不超过12 000个,防止挂果量过大,果实因营养缺乏而影响上色。
2.7 实施人工辅助增色
除袋后3~5 d摘去贴果叶、遮光叶、树冠上部叶、外围果实5 cm内的叶片。注意保留叶柄,摘叶不能过早过多,摘叶量为全树总量的10%~15%为宜,最多不能超过30%,否则影响花芽分化。待果实的阳面充分着色后实施转果,将果实旋转180°,阴面转到阳面,转果应在阴天、多云天,或晴天早晨、傍晚进行。除袋后,立即在树盘铺反光膜,增加树冠下部 0.5~1 m 半径冠内反射光,促进下垂果萼洼处充分着色。
敬告作者
本刊已被“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北京龙源网”等收录发布。本刊所付稿酬包含网站、数据库、电子版等著作权使用费。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录,请在来稿时注明。
《山西果树》编辑部
2016-07-25
杨双晓(1982-),男,研究生学历,农艺师,主要从事苹果新技术的示范与推广工作。E-mail:429652505@qq.com
1005-345X(2016)06-0021-02
S661.1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