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广西农机化工作思路和主要目标
2016-03-09自治区农机局
◎ 自治区农机局
本刊特稿
“十三五”广西农机化工作思路和主要目标
◎ 自治区农机局
“十三五”广西农机化工作思路和主要目标是: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届五中全会和自治区党委十届六次全会要求,按照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围绕强化五大发展理念,抢抓机遇、大胆创新、科学谋划、扎实推进,加快农机装备、服务组织和作业水平向数量质量效益并重转型升级,促进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高速、高质、高效发展。力争2020年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65%,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其中水稻80%、甘蔗65%。
一是强化创新发展理念,增强发展动力。完善、细化农机化政策,充分发挥政策推动作用。盯紧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和规模经营发展需要,调整着力点。充分运用信息化技术,拓展发展空间。加强机械研发、试验试用。完善融资租赁、贷款贴息等财政金融政策,吸引更多社会资本进入机械化领域,增强农机化发展动力。
二是强化协调发展理念,促进全面发展。着力发展水稻、甘蔗等关键作物全程机械化,推进水稻机械化从耕种收往耕种管收烘干加工发展,推动甘蔗机械化从耕种收往耕种管收运榨发展。探索推进马铃薯、茶叶等特色产品机械化,努力提高畜牧、水产优势产品机械化水平。着力推进平原和连片地区机械化,努力解决山区、丘陵地区发展瓶颈,提高我区农机化整体发展水平。
三是强化绿色发展理念,调整发展方向。加快节水灌溉、精准施药、定位施肥、秸秆收集加工利用、残膜回收、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粪便处理等机械、技术推广应用。结合“生态乡村”建设需要,推广先进适用农村垃圾回收处理机械。开展废旧农机补助试点。扩大深松整地补助试点,力争把冬翻犁晒纳入补助试点,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四是强化开放发展理念,增强发展合力。强化与有关部门的交流合作,提高农机农艺融合水平,加大合力支持力度。围绕“一带一路”战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运作,探索召开甘蔗机械化论坛,推动农业机械及其技术引进来、走出去,提高我区农机作业效率和竞争力。
五是强化共享发展理念,提高服务能力。大力培育、发展农机合作社,引导现有农机合作社发展成为综合性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提高农机社会化服务覆盖面和服务效益。深化购机补贴制度改革,提高广大农民群众满意度。结合产业扶贫,开展农机化精准扶贫,提高农机化惠农水平。
2016年农机化工作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农机化工作会议精神,以转方式、稳增长为主线,加大政策落实、机制创新,加强体系建设,抓好购机补贴,强化监督管理,大力发展农机服务组织,重点围绕解决水稻机插、甘蔗机收瓶颈推进水稻、甘蔗全程机械化,积极推进其他优势特色农产品机械化,加快我区农业机械化发展。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53%,为“十三五”我区农业农村发展开好局、起好步提供有力支撑。
重点做好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深化改革创新,提高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强农惠农效用。深入实施“自主购机、县级结算、直补到卡”补贴方式。以问题为导向,吸取以往发生的农机购置补贴案件的深刻教训,加强调研、认真谋划,在多争取中央补贴额度、用好中央补贴资金方面,既要调动干部落实购机补贴政策积极性,又要在确保干部廉洁安全上下大力气、下真功夫,重点狠抓廉政教育,狠抓堵住漏洞、挤压寻租空间,狠抓研判和监督,狠抓严惩严处,发挥震慑传导的作用。印发深松整地补助新办法,利用“双高”基地建设机遇实施蔗地深松整地补助,探索开展深松整地监测仪试点,提高深松整地补助资金使用规模和安全水平。提高甘蔗规模种植户、合作社、农机作业公司享受中央补贴资金最高限额。调整自治区资金累加补贴方向和金额,进一步发挥购机补贴促进解决重点作物、关键环节机械化发展和购置高性能、高效率机械的推动作用。确保中央和自治区补贴资金及时兑付、发挥作用。
(二)强力实施水稻和甘蔗全程机械化推进工程,促进重点作物关键环节机械化取得更大突破。落实自治区加快发展意见要求,引导、帮助现有工厂化育秧中心与烘干中心提高水平、密切利益联结机制,扩大辐射带动面和运营效益;按照能大则大、能中则中、能小则小的原则,力争区、市、县财政支持,结合实施基层农机推广体系补助项目、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社会化服务试点项目和产业扶贫项目,努力发展育秧中心、烘干中心。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部《糖料蔗主产区生产发展规划(2015-2020年)》和自治区实施方案要求,着力制订完善标准、推动标准蔗地建设、促进农机农艺融合、保障糖料蔗进厂加工、加快机械研发与试验鉴定、强化扶持引导吸引社会资本、建立合作共赢平台;建好公益性区域服务中心,开展全程机械化示范。力争水稻、甘蔗综合机械化水平分别达到74%、57%。
(三)大力发展农机服务组织,扩大服务规模提高服务质量。深入开展农机合作社示范社建设。加强与农业厅、财政厅沟通,加大对示范社资金扶持力度。支持糖厂为主体建立农机服务组织。建立全区农机服务组织电子档案。强化对农机维修企业的监管服务。力争省级及以上示范合作社发展到140家,全年农机作业面积达到40万hm2以上,经营服务收入15亿元以上。
(四)强化推广鉴定教育培训,提高农机化公共服务能力。加大乡镇农机站独立建站力度。用好基层农机推广体系项目补助项目资金,进一步提高基层农机站推广服务能力。深化农机鉴定机制改革,提高鉴定科学化水平和鉴定效率。加快大型试验检测鉴定基地建设,提高我区农机化鉴定能力。健全质量投诉监督、维修管理、职业技能三个体系,强化农机化质量管理及其结果运用,提高我区农机质量水平。抓好村“两委”农机手培训,结合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开展农机驾驶、维修技术培训,结合区域服务中心开展甘蔗机械化技术培训,力争全区培训5.2万人次。加强对机电工程学校建设、改革、发展的督导,力争完成招生3000人;推进广西机电工程(农机)职业学院建设,进一步提高农机教育培训能力。认真组织重要农时机械化生产,围绕“春耕”、“双抢”、“秋冬种”等重点农时,及时组织机具检修、机手培训、信息服务等工作,加强应急指挥调度,确保机械化生产及时、有序开展。
(五)严格农机安全生产责任制,提高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水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对做好安全生产的重要指示批示和全国、全区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落实“一岗双责”和驾驶员主体职责,强化安全生产监管责任。围绕农机安全文化下乡和“平安农机”创建活动,加强宣传教育。集中开展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打非治违”专项行动,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深化“平安农机”建设,落实各项便民服务措施。加强农机事故应急预案演练工作,提高处置突发农机事故的应急能力。加快推进农机监理执法装备创新建设,提高农机安全监理站执法能力。加强与周边省市联络协调,联合整治悬挂外省号牌拖拉机违法行为,确保农机安全生产。
(六)做好定点扶贫,提高精准扶贫水平。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部署要求,积极实施精准扶贫。各级农机化主管部门,尤其是国家、自治区贫困县(市、区)农机化主管部门要把农机业务与精准扶贫,特别是产业扶贫紧密结合起来,培育、壮大农机合作社,提高农机服务组织的带动能力和服务能力,促进农业降本增效,提高贫困农民收入,同时通过参与产业扶贫,推动农业机械化发展。深入调查研究,帮助工作队解决实际困难,筹措资金物资,落实扶持项目,扎实做好都安县定点扶贫村扶贫工作,让定点扶贫户早日脱掉贫困帽子。
(七)加强农机化能力建设,为加快发展提供保障。加强干部业务和素质培训,提高干部能力。完善项目管理办法,确保项目及时实施、资金安全、效果良好。深化简政放权,强化依法行政。扎实开展绩效考评,确保农机化工作规范、高效开展。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严查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完善制度、加强教育、加强监督,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加强廉政风险防控,确保农机化廉洁从政、廉洁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