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饲养管理模式对奶牛繁殖性能的影响
2016-03-09王子成山东省昌乐县乔官镇畜牧兽医站262400
王子成山东省昌乐县乔官镇畜牧兽医站 262400
不同饲养管理模式对奶牛繁殖性能的影响
王子成
山东省昌乐县乔官镇畜牧兽医站262400
在奶牛的饲养过程中,采用不同的饲养管理模式,对于奶牛繁殖性能的影响比较大。其中,散养和圈舍饲养对于奶牛的繁殖性能有着较为显著的影响,其发情率、卵泡发育率和受胎率都呈现出比较明显的变化。本文根据不同饲养管理模式对于奶牛繁殖性能的影响展开讨论,提出几点有利于奶牛健康生长的可行性建议。
管理模式;奶牛饲养;繁殖性能;调查现状
探讨不同模式对奶牛繁殖性能的影响,可以建立奶牛数字化生产管理系统,通过模块化的数据对比和分析,找出符合奶牛繁殖性能提高的可行性方案。在奶牛饲养管理模块中,技术人员应该从场舍管理和舍饲管理的方面优化入手,提高牛场的管理效率。
1 营养和微量元素补充对奶牛繁殖性能的影响
在提高奶牛繁殖性能的过程中,必须采用科学的饲养饲料的配比方案,在奶牛饲养的过程中,技术人员可以对饲养原料进行控制。提高奶牛的繁殖性能,使用玉米青贮、玉米、苜蓿干草等饲养原料都能够提高奶牛的繁殖性能。在奶牛饲养中,为了提高其卵泡发育率,可以在饲料中加入0.15%~0.18%碳酸钾(K2CO3)、0.25%~0.35%氧化镁(MgO)。此外,在奶牛发情集中期间,可以在饲料中添加0.26%~0.35%磷酸氢钙。这些措施能够显著提高奶牛的产奶性能,并且补充粗制蛋白质,提高奶牛的营养水平。
2 不同饲养管理模式对奶牛繁殖性能的影响
(1)散养、舍养和日粮控制对于奶牛繁殖性能的影响。采用散养方式进行奶牛养殖,以144头奶牛为例,其发情率为85.36±1.84、卵泡发育率为76.43± 1.54、受胎率为84.61±1.20。采用圈舍饲养方式饲养的奶牛,以147头奶牛为例,其发情率为78.17±1.39、卵泡发育率为68.77±1.17、受胎率为74.72±0.92。采用散养方式对奶牛进行养殖繁育,其发情率更高、卵泡的发育成熟度更好、受胎几率也更大。因此,在饲养模式的运用过程中,技术人员可以适当加大散养奶牛的数量。其中,我们对比不同管理模式对奶牛子宫复原及其繁殖性能的影响,发现散养和舍饲对于奶牛子宫复原及其性能的影响各不相同。其中,散养奶牛在受胎率上明显高于舍饲奶牛。营养因素对于奶牛繁殖性能的影响也很显著,以全价日粮的奶牛366头为例,其产后子宫的复原率为88.55±0.90、发情率为85.54± 0.63、卵泡发育率为92.23±0.96,而全价日粮的奶牛受胎率也高达86.50±1.24。但是,选择356头自行配制奶牛日粮的牛,其产后子宫复原率为84.84±049、发情率为81.00±1.42、卵泡发育率为88.57±1.10、受胎率为81.95±0.95。
(2)运动方式对于奶牛繁殖性能的影响。奶牛在不同条件下的自由运动与驱赶运动对于奶牛的繁殖性能影响不同。选择自由运动的饲养方式,以344头奶牛为例,其产后子宫复原率为86.05±0.55、奶牛发情率为82.77±0.60、卵泡发育率为89.39±0.95、受胎率为80.82±0.78。对比发现,采用驱赶运动的方式对奶牛进行饲养,其繁殖性能更加突出。在驱赶运动的条件下,得到运动量更多的奶牛其繁殖性能也会相应地得到提高。采用驱赶运动饲养的奶牛,以354头奶牛的养殖对比分析为例,其产后子宫复原率为89.49±0.59、发情率为88.60±0.39、卵泡发育率为93.92±0.47、受胎率为86.88±0.48。因此,在舍饲条件下养殖奶牛,需要技术人员加强人为行动干预,让奶牛在进食前后多进行走动,从而提高发情率。
3 结束语
不同饲养管理模式对奶牛繁殖性能影响比较大,在场舍管理方面,技术人员应该做好牛只的资料导入工作,在奶牛成长的不同时期密切关注其性发育状况,调整饲养模式。对于性成熟的母牛资料和公牛资料进行重点登记,完善牛只的体重变化和进食量等数据的记录。在奶牛生长前期,采用舍饲方式提高奶牛集中管理的效率,在奶牛性成熟前后,将其散养到天然牧场的环境中,提高奶牛繁殖性能。
[1]齐晓峰,时培利,尹燕祥等.不同饲养管理模式对奶牛繁殖性能的影响[J].山东畜牧兽医,2011,32(6):17-18.DOI:10.3969.
[2]金海,郭雪峰,薛树媛等.内蒙古农牧交错区澳洲牛饲养现状调查[J].中国草食动物,2011,27(3):39-41.DOI:10.3969.
[3]陆静.智能化管理模式在金山种奶牛场中的运用[C].//第三届中国奶牛发展大会论文集.2012:400-401.DOI:110.3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