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例口服别嘌醇致严重全身剥脱性皮炎病人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2016-03-09蒲俐,马登艳,陈崇诚

护理研究 2016年5期
关键词:口服护理



1例口服别嘌醇致严重全身剥脱性皮炎病人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蒲俐,马登艳,陈崇诚,宋晓丽,刁永书

关键词:别嘌醇;口服;剥脱性皮炎;护理

1病例介绍

病人,女,40岁,患高血压2年、慢性肾功能不全、慢性乙型肝炎1年余,20 d前病人因尿酸高口服别嘌醇(每次50 mg,每日2次),10 d后出现全身皮疹伴红斑、明显瘙痒,继而累及全身,面部大量皮疹融合成片,面部及双足脱屑,口腔黏膜充血、水肿,胸部、背部见大量点状红疹,遂于2014年1月4日入院治疗。检查结果显示:血红蛋白80 g/L,白细胞14.31×109/L,中性分叶核粒细胞百分率64.4%,血肌酐522 μmol/L,血钾5.59 mmol/L,乙肝表面抗原半定量1 223 COI,乙肝e抗体半定量0.006 COI,体温39.5 ℃,血压121/81 mmHg(1 mmHg=0.133 kPa),诊断为:慢性肾功能不全急性加重;严重全身剥脱性皮炎;肺部感染;肾性贫血;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入院后停止口服别嘌醇,行血液透析治疗,甲泼尼龙琥珀酸钠40 mg加生理盐水100 mL静脉输注,每日1次;氨曲南2 000 mg加生理盐水100 mL静脉输注,每日2次;奥美拉唑40 mg加生理盐水100 mL静脉输注,每日1次;氯雷他定10 mg,口服,每晚1次;呋塞米20 mg,静脉注射,每日1次;10%葡萄糖酸钙20 mL,静脉注射,每日1次;倍他米松尿素霜外用等治疗。治疗1周后,病人体温再次升高至39 ℃,面部、躯干等处皮肤尼氏征(+),散在水疱,皮肤触痛,眼结膜充血,眼、口腔等部位较多脓性分泌物,加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1 g加生理盐水100 mL静脉输注,每日2次;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改为80 mg加生理盐水100 mL静脉输注,每日1次;酮替芬1 mg,口服,每晚1次;口灵含漱液漱口,每日4次;制酶菌素片1×104U加生理盐水250 mL漱口,每日4次;典必舒眼液每日4次点双眼;丙种球蛋白0.4 g/kg~0.6 g/kg每天静脉输入;加服拉米夫定0.1 g,每日1次;采用无菌注射器低位穿刺抽取疱液。经过上述治疗后病人全身皮肤潮红,水疱吸收,皮疹消退,新生上皮生长良好,体温恢复正常,1个月后好转出院。

2临床观察与护理

2.1皮肤观察与护理全身剥脱性皮炎病人的皮肤护理至关重要,能有效保证病人疾病的治愈和预防感染的发生[1]。该例病人全身皮疹伴红斑、明显瘙痒,面部及双足脱屑。因此,护士重点观察皮肤颜色、脱屑程度,动态评估病人有无新发皮疹和水疱的发生;病人皮肤受损严重,遵医嘱使用倍他米松尿素霜外涂,每日2次,全身皮肤干燥处使用医用保湿剂外涂。病人皮疹处瘙痒明显,瘙痒处使用艾利克消毒皮肤,嘱其勿挠抓瘙痒皮肤,同时协助病人修剪指甲,防止搔抓造成皮肤破损。每日更换床单位,保持床单平整、干净,及时清理脱落的痂皮、皮屑,痂皮不易脱落时,嘱病人不可强行撕扯。小水疱及渗液少的水疱,让其自然吸收,勿使其破溃,对于大疱,用碘伏消毒后,可用无菌注射器低位穿刺抽取疱液,严格无菌操作,尽量保持疱壁完整并保持局部干燥。静脉输液尽量采用留置针,减少皮肤穿刺,为保护血液透析置管处皮肤,使用绷带代替胶布固定敷料。经过以上护理,病人皮肤潮红,水疱吸收,皮疹消退,新生上皮生长良好。

2.2眼部及口腔黏膜的观察与护理病人口腔黏膜糜烂,眼结膜充血、水肿,眼、口腔等部位较多脓性分泌物。因此,日常护理中需注意观察口腔黏膜糜烂面有无好转,眼结膜充血、水肿有无消退,并做好病情记录。每日眼部护理2次,遵医嘱予以典必殊眼液每日4次点双眼。每日行口腔护理,遵医嘱给予口灵含漱液及制霉菌素盐水漱口,每日4次,使用唇膏或液状石蜡保持口唇湿润。经过以上护理后病人眼、口腔黏膜完整,未发生黏膜感染。

2.3高热的观察与护理病人入院时体温高达39.5 ℃,考虑病人多处皮肤黏膜受损,应注意避免脱水,因药疹不轻易使用药物退热,宜采取物理降温措施[2],协助家属给病人温水擦浴,在头部、前额、腋下、腹股沟等大血管处放置冰袋,勤换衣裤,鼓励适量饮水,补充机体因发热丢失的体液。密切监测体温变化,及时采取降温措施。经过上述处理,病人的体温恢复正常。

2.4用药观察与护理糖皮质激素是重症药疹病人的首选治疗方法[3],护士应保证药物及时、足量进入病人体内,治疗过程中注意防止病情反复,药物减量应待病情稳定后(体温正常、皮疹控制无新发)[4],同时密切观察激素的不良反应,消毒隔离措施的落实对感染的预防起关键作用[1]。病室应注意通风,保证室内空气流通,温度维持在22 ℃~24 ℃,湿度维持在50%~60%[5],每日行臭氧消毒机空气消毒2次。同时观察口腔黏膜情况及血糖的变化,病人入院后即接受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遵医嘱每日监测空腹及3餐后2 h指尖血糖,病人住院期间血糖均在正常范围波动。经过上述处理病人的病情得到控制,未发生其他感染。

2.5心理护理由于病人有肾脏基础疾病,加之全身皮肤、黏膜受损,舒适度及自理能力下降,躯体形象发生紊乱,病人出现情绪低落、悲观等消极情绪。护理人员应给予病人更多的关心与理解,利用一切操作治疗机会与病人沟通,给病人更多的正性心理支持,向病人说明引起疾病的原因并介绍治疗要点,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经过护理,病人树立正确看待疾病的态度,住院期间积极配合治疗,与医护人员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

3讨论

剥脱性皮炎是一种以皮肤广泛潮红、肿胀、伴有持续性鳞屑剥脱为特征的炎症性皮肤病,是严重的药疹之一[6],主要致敏药物有磺胺类、抗生素、抗疟药、重金属等[7],别嘌醇药疹报道不多。别嘌醇引起的皮疹表现为症状重,可伴发热;全身大面积皮肤剥脱坏死,伴黏膜及严重肝、肾功能损害;病情易反复,不易治愈,病死率高。有报道,该病病死率为40%,提示了该病潜在的严重性[8]。在治疗全身剥脱性皮炎病人时,需严密观察病情,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同时针对其皮肤大面积剥脱、极易感染的特点,严格遵守操作规范和消毒隔离措施,避免感染的发生,同时对病人加强健康教育。本例病人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动态评估现存和潜在的护理问题,有计划地采取干预性护理措施,从而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了病程。

参考文献:

[1]谢锦嫦.浅谈1例万古霉素致剥脱性皮炎的护理体会[J].医学前沿,2012(9):144-145.

[2]施健英.1例别嘌呤醇导致重症药疹患者的护理[J].现代护理,2007,13(32):3154-3155.

[3]黄慧嫦.重症药疹26例临床特点及激素治疗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08,24(10):1793-1794.

[4]李丹妮.别嘌呤醇药疹的特点及治疗[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5,5(13):2561.

[5]姜安丽,石琴.新编护理学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杜,1999:298-299.

[6]李应专.剥脱性皮炎的观察和护理 [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6,27(1):109-110.

[7]王侠生,廖康煌,杨国亮.皮肤病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5:525.

[8]顾瑞金,译.帕特森变态反应性疾病[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96.

(本文编辑张建华)

(收稿日期:2015-03-02;修回日期:2015-11-05)

作者简介蒲俐,护师,本科,单位:610041,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马登艳、陈崇诚、宋晓丽、刁永书(通讯作者)单位:610041,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中图分类号:R473.75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009-6493.2016.05.044

文章编号:1009-6493(2016)02B-0638-02

猜你喜欢

口服护理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口服避孕药会致癌吗
为口服避孕药正名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人工流产术后使用短效口服避孕药的价值
口服靶向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的观察及预防
匹多莫得口服治疗扁平疣的疗效观察
阿托伐他汀钙片口服致肌酶升高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