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煊溶:慈善路上的快乐和坚持
2016-03-09徐以立
文|徐以立
王煊溶:慈善路上的快乐和坚持
文|徐以立
30年前,当学习建筑专业的菲律宾籍华人王煊熔(Michelle Teope-Shen)女士刚来到中国的时候,她根本没想到自己会嫁给中国丈夫,并拥有两个可爱的孩子。同样,她也根本没有想到,作为一个外国人,她会在中国开始她的慈善事业,会成为一家秉承“献给平凡而正常生命的礼物”的信念,努力为那些需要接受手术的先天性心脏病儿童(以下简称“先心病患儿”)筹集资金的由爱心人士组成的团队—乐贤荟(Beacon of Love)的主席,会在慈善的道路上谱出一曲曲动人的乐 章。
一位母亲和妻子的心愿
“在一个家庭中,孩子是最重要的,帮助那些贫困家庭的孩子其实是帮助了他们全家。”
采访时,王煊熔女士操着一口极其流利的中文。她告诉记者,虽然生长在菲律宾,但她的身上却流淌着华人的血液。虽然是个人专访,但是她三句不离“乐贤荟”团队,她的人生轨迹已经和先心病患儿的命运紧紧地牵连在一起。翻开王煊熔女士的朋友圈相册,满满的都是她和团队为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奔走的身影。
有关数据表明,我国每年新生婴儿中约0.7%—1.1%患有先天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先心病”),每年新出生先心病患儿在15万左右,目前国内约有700万先心病患儿。近年来先心病已成为新生儿缺陷疾病的首位,并成为导致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首要原因。像云贵高原、青藏高原这些高海拔地区先心病患儿发病率高达1.37%—2.5%。专家认为,绝大部分先天性心脏病都能通过手术根治,越早进行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效果越好。
但是问题仅仅是先心病的高发病率吗?事实上,由于承担不起医疗费,许多贫困的先心病患儿家庭只能无奈放弃治疗,被绝望笼罩着。甚至,有些家庭因此而被迫解体。
“家庭”,是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听见王煊熔女士说出最多的词汇,可见这两个字在她心里的分量。因为同理心,她认为,在一个家庭中,孩子是最重要的,帮助那些贫困家庭的孩子其实是帮助了他们全家—作为母亲,母性使她看到先心病患儿的无助眼神会感到揪心;作为妻子,除了治好孩子的疾病外,她也希望能维系好一个幸福的家 庭。
怀抱着“救助一个儿童,就能解救一个家庭;治疗一个儿童,就能托起一片希望”的理想,多年来,作为上海市儿童健康基金会的志愿者,王煊熔女士带领着“乐贤荟”团队与上海市儿童医院和上海市胸科医院联手,共同为患先天性心脏病的因为贫困家庭孩子提供帮助,努力实践着他们在“乐贤荟”官方网站上所喊出的心愿:
Every child deserves to be happy(每个孩子都应该幸福)!
作为一个“分享自人之心,回归社会”的团队,“乐贤荟”的前身是2002年由1名英籍女性和1名美籍女性筹办的“第一届慈善嘉年华”。自2006年以来,“乐贤荟”一直在长宁区的古北地区举办活动。这场洋溢着爱和救助精神的义卖会,将许多人联系在一起,不仅成功筹集到手术费,还提升了社会对慈善的理解和认识。不久,由来自德国、美国、法国、哥伦比亚、新加坡等国家及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等地区的女性组成的爱心团队“乐贤荟”应运而 生。
一位爱心团队领袖的心声
从心出发,快乐坚持
01 在慈善路上,王煊溶无疑是在快乐地行走着
02 “乐贤荟”是一群志同道合的贤惠人士聚集在一起做慈善的快乐团队
谈及“乐贤荟”名字的由来,王煊熔女士巧妙地将这3个字拆分开又组合起来:“乐,就是快乐的意思;贤,就是贤惠;而荟,就是集合的意思。所以‘乐贤荟’就是一群志同道合的贤惠人士聚集在一起做慈善的快乐团队。”
据王煊熔介绍,目前“乐贤荟”团队有25位成员。她们中有商人、公司高管、职业女性,也有和担任企业高管的丈夫一起来上海定居的全职太太。“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由于境外人士常常会因工作原因离开中国,“乐贤荟”开展慈善工作无疑比其他爱心团队来得更为艰难。即便如此,截至目前,“乐贤荟”从刚开始每年只能募集到8万元,而现在每年募集到的善款都超过百万元,总计筹款已达到1067万元。团队已经为306位来自云南大理、腾冲、保山,贵州遵义,西藏和其他省市地区的先心病患儿解决了手术费用,帮他们重获新生,并走下病床,像正常孩子一般享受童年的欢乐,更是帮助了306个家庭重新点燃了生活的希望。
中国慈善联合会副秘书长刘佑平曾说过:“在公益慈善事业蓬勃发展的今天,女性公益慈善应充分运用女性自身特质与公益慈善的天然相通之处,发挥柔软的力量、爱与慈悲。未来的女性公益慈善应以发自本真的‘爱’回归慈善本质,引领行业进步与事业发展。”
打开朋友圈,王煊熔女士的头像是一张开怀大笑的照片。在慈善路上,她无疑是在快乐地行走着。采访中她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慈善是一种快乐的坚持,真正的快乐源于这里”,她指着心的位置,“做慈善可以让心灵更纯净,也是这份从心出发的快乐支撑我走了那么久”。
这份言语中穿越而来的真实、真挚和真情,让记者不禁眼眶湿润:做一件好事很简单,但是难的是一直坚持做好事。相比中国人对“日行一善”的理解,王煊熔女士成为先心病患儿的健康“守护神”的善举一坚持就是12年。“虽然在慈善路上,我和团队都遇到过困难,但是让人欣慰的是,我们得到了更多伙伴的协助和支持;这一路,我们不仅坚持下来了,还收获了无数的感动。这些都是我生命中难以忘怀的快乐。”王煊熔女士情不自禁地轻轻擦拭着眼泪。看着这一幕,记者似乎也深刻地感受到了她内心深处的那份难以言说的动 容。
作为一位爱心团队的领袖,在“家庭”与“内心”的关系上,王煊熔女士通过智慧高效经营,收获幸福,使自己的人生丰富而精彩。提到自己的家庭,王煊熔女士无疑是自豪的。她说丈夫不仅全力支持自己做慈善,还为她的选择感到骄傲。在“乐贤荟”每年举办的慈善“家”年华或晚宴活动结束后,他总会在两个孩子面前夸奖:“妈妈好了不起啊,做的事业多伟大啊!”而两个孩子也十分支持妈妈。从小学到中学的时候,他们还主动加入学校组织的慈善团队,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2016年8月,王煊熔女士荣获“2015年度上海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好人好事”的称号。
一位外籍人士的大爱
慈善无国界,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以下简称“《慈善法》”)在2016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是一次依法立法、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具体实践,构建了我国慈善领域的基本制度,实现了加强慈善制度顶层设计的要求,为我国慈善事业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
谈及对实施《慈善法》的理解,王煊熔女士认为这是一次飞跃式的进步,这意味人民已经不再局限于“独善其身”的小格局,而是拥有着“兼济天下”的大胸怀。换句话说,做慈善蔚然成风,才需要将其规范,将其纳入法制的框架。在此基础上,《慈善法》必将推动慈善事业往更好的方向发展,“作为一个外国人,我相信中国慈善事业的明天更加值得期待”。
就在记者采访她的前一天,王煊熔女士刚和“乐贤荟”团队完成了一次重要的会议。她高兴地告诉记者,每年她们都会帮助40个左右的孩子,截至目前,今年她们已经完成了目标。而且在今年的项目中,在上海市儿童健康基金会以及上海胸科医院的带头下,在提供治疗经费方面,云南个别地区政府也参与其中,这就意味着团队筹集到的治疗经费能帮助到更多的先心病患儿,使更多的家庭能拥有美好的生活。说到这里,王煊熔女士流露出很欣慰的神情。
在采访最后,王煊熔说,不久前,她和“乐贤荟”团队作为上海代表团的一部分,参加了远赴大理治疗先心病患儿的医疗队。不仅见到当地政府官员、大理州的代表,还拜访了4个县,筛查了104个罹患先天性心脏病的儿童,“当我和当地政府官员沟通的时候,那份感觉让我至今不能相信,作为一个外国人,我正在中国开展慈善事业,一做就是十几年,这在我刚来中国的时候是无法想象的。这足以证明慈善无国界。”聊到对“乐贤荟”未来的期许,王煊熔女士的话语朴实:“我们只是想脚踏实地做慈善,希望能快乐地坚持下去,希望看到更多孩子的笑脸,这就够了。”
对于什么是慈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原部长崔乃夫曾有极为精辟的概括:“什么叫慈呢?父母对子女的爱为慈,讲的是纵向关系。如‘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什么是善呢?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为善,讲的是横向的关系。什么是慈善呢?慈善是有同情心的人们之间的互助行为。”慈善是一种命运共同体的意识。从全球化角度去看,慈善事业更是超越国界的人性表达和文化传播,具有超越国界的凝聚力。鲁迅先生在《这也是生活》中也留下这么一句话:“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面对红尘纷扰的大千世界,今天,王煊熔女士与“乐贤荟”团队为先心病患儿们播下希望的种子;明天,这些种子必将开成绚丽无比的花朵,温暖他们和他们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