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社区,探索创新,外延“家”的概念—陆家嘴社区基金会的实践
2016-03-09文|羽佳
文|羽 佳
深耕社区,探索创新,外延“家”的概念—陆家嘴社区基金会的实践
文|羽 佳
陆家嘴是上海的地标街区,而陆家嘴街道就地处上海市浦东新区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的中心区域,面积约6.89平方公里。2013年实有人口16万,户籍人口约12万,外来人口近4万。作为上海市深度城市化的社区,陆家嘴街道呈现出“居民多层、利益多元、诉求多样”的特征。
2015年9月25日,陆家嘴街道办事处发起成立了浦东新区首家地方性非公募基金会—陆家嘴社区公益基金会。陆家嘴社区公益基金会秘书长焦兴旭向记者介绍,“源于社区、服务社区”是陆家嘴社区公益基金会的宗旨,深耕社区,以社区公益枢纽的角色促进社会资源的整合,致力于培育社区本土公益力量,服务社区多元发展需求,营造“人人公益”的社区文化氛围,外延“家”的概念,让居民只要进入社区地域,走进自家小区大门时就有“家”的亲切感。
焦兴旭陆家嘴社区公益基金会秘书长
陆家嘴社区基金会采用“专项基金+项目运作”的方式,经过一年的实践,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运作经验,内部治理与战略规划也已初步成型。
专项基金
目前陆家嘴社区基金会的专项基金涵盖机构类专项基金1个,领域类专项基金4个,信托类专项基金3个。
机构类专项基金是通过运营支持、财务监督的方式支持社区公益力量发展,无设立门槛,不收取管理费。以青丝行动专项基金为例,该项目聚焦因为癌症化疗失去一头秀发的女性,通过向陆家嘴白领、学生募集头发,并联系爱心企业将头发制成假发赠与她们,帮助其建立抗击病魔的坚强意志。项目起始于2014年,由上海外国语大学学生发起运营。但资金不足、人员流动、缺乏法人身份等一系列问题一直困扰着这支志愿者队伍。2016年1月,青丝行动正式成为基金会机构类专项基金。基金会为青丝行动提供运营与筹资支持,同时监督管理青丝行动的资金使用。
领域类专项基金是通过汇聚某一领域热心人士与各类资源建立资金池,并通过资产管理的方式,为该领域提供有计划的持续支持。领域类专项基金通常的设立门槛为3万元,管理费为3%。以社区民生专项基金为例,该专项基金是基金会针对社区内、政策外人群设立的资金类帮困济弱基金,为陆家嘴社区内不符合相关政策要求,但切实需要帮助、救济的家庭和个人提供帮助。基金会通过将日常捐款、慈善联合捐等关注民生的各类捐赠聚集在一起,实现公益资源的集约化管理,同时为专项基金提供筹款支持。
信托类专项基金是根据专项基金设立方的需求设立的具有信托性质的专项基金。信托类专项基金的设立门槛与管理费根据实际情况与发起方协商,通常高于领域类专项基金。基金会通过资金第三方托管、技术咨询、信息披露等方式协助专项基金运转,专业高效,公开透明。以新上海商业城公共空间共治基金为例,专项基金由新上海商业城区域内的爱心企业共同发起,是针对公共空间进行共治、共建、共荣的资金类专项基金。基金会以第三方的身份托管资金,协助发起方制定议事规则,链接参与式方法、景观规划、商业地产等领域的专业人士,同时对专项基金的资金使用进行监督,开展信息披露工作确保专项基金合法合规。
项目运作
目前陆家嘴社区基金会执行类的项目有6个,研发类的项目有6个。
社区需求调研。基金会在对小区深入走访调研,与社区单位、社区公益组织、街道深入沟通的基础上,发布了《陆家嘴社区需求调研报告(2015)》,系统分析了陆家嘴目前的社区状况与需求特点,为公益项目设计与筹集资源指明了方向。
STONE SOUP与青丝行动。基金会通过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新募捐”活动,吸引社区群众关心、参与社区公益事业。除青丝行动之外,基金会还策划发起了名为“STONE SOUP”(石头汤)的新型筹款活动(活动名称取自同名绘本故事《STONE SOUP》,主题为爱与分享),基本形式是由社区美食达人捐赠食物,参与者在品尝美食的同时捐献善款。目前已举办3场,活动参与者达千余人。从传统的捐钱到捐“头发”、捐“美食”,这些“新募捐”活动打破了传统社区慈善活动以居住人群为中心的方式,连接起了在陆家嘴工作和居住的两类人群。
江畔沙龙。基金会不仅是社区成员的公益参与平台,更是社区资源的整合平台、多元主体参与社区治理的合作平台。陆家嘴社区基金会通过项目合作、技术支持等方式连接社区多方资源,推动社区问题的多元共治。基金会每月举办的“江畔”专业沙龙,选取社区代表大会代表提案为议题,邀请提案代表、社委会委员、居委干部、社区企业、行业专家、公众媒体等聚焦实际问题,探讨解决方案,为社区代表参政议事提供了全新的平台。沙龙目前已就社区摊贩管理、公共空间管理、物业管理、社区医疗、社区营造和公共艺术等议题进行了探讨。
翡翠指环与BID培育。陆家嘴社区基金会在创立之初便致力于创新研发,为社区需求与社区问题提出新的解决方案。“翡翠指环”和“BID培育”是其中两个典型的代表项目。
“翡翠指环”项目通过对陆家嘴东部唯一一块公共绿地—梅园公园的周边道路进行更新,营造更具人性化和亲和力的公共空间。
陆家嘴社区公益基金会调查后发现,对照《上海市街道空间设计导则》,梅园公园是一个可以改善的空间。他们请来专业的社区营造顾问鲁沐骄,她曾在美国罗德岛设计学院学习并在国外非营利机构公共空间管理领域工作过,通过借鉴国外的一些案例,同时结合陆家嘴地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翡翠指环”改造概念方案。
焦兴旭向记者介绍,“翡翠指环”的灵感来源于19世纪一位设计师改造美国波士顿城市公园的案例,波士顿城市公园系统的“翡翠项链”长16公里,从高空往下看,像给波士顿戴了一根绿色的“翡翠项链”,被公认为是美国最早规划的真正意义上的绿道。而梅园公园位于四条道路所形成街区的左上角,改造后,四条绿道将围成“指环”,梅园公园正是“指环”上面镶嵌的绿色宝石。
01 Stone Soup(石头汤)
02 江畔沙龙
03 鲁沐骄介绍“翡翠指环”项目
04 青丝行动
在这个概念方案里,梅园公园将实现透绿,绿地也许会延伸到马路边,松林路或将改造为共享街道,成为街区文化展示区域,林山小区内或将开辟两条可以进入梅园公园的步道。在街区的十字路口,将通过车道调整和过街岛设置,方便行人过马路。宽阔的人行道将和沿街商铺融为一体,更方便居民生活。未来,这里不仅将是陆家嘴慢行系统的一部分,就连雨水也将通过绿化收集而不是直接排入污水管道,通过“雨水慢行”来解决街道的排水问题。
在鲁沐骄的概念设想中,“翡翠指环”将与周边接通接驳,做好“最后一公里”的公共服务。
社区改造与居民息息相关,因此,项目鼓励居民,以及致力于社区发展的组织共同参与社区营造。焦兴旭说:“陆家嘴社区基金会将通过连接规划、交通、城管等多个政府部门,以及周边单位和市民共同参与项目,同时向政府、企业和居民通过项目众筹获取支持。”
规划部门正在编制陆家嘴区域城市更新规划,“翡翠指环”项目从理论上讲融入了陆家嘴整体的规划,也和陆家嘴街道缤纷社区计划相契合,有“微改造、大提升”的效果。
“BID”项目缘起于新上海商业城公共空间共治基金的建立。陆家嘴社区基金会通过对新上海商业城的深入调研与方案研发,提出建立BID组织的方式来推进新上海商业城的公共区域自治。(BID是商业发展促进区的英文缩写,是起源于加拿大,后流行于北美和英国的一种公私合营城市发展模式,由商家、业主或本地群体发起,由政府整合本地税收并组成管理机构,为本区提供基础设施、商业运营、空间治理等服务。)
目前,陆家嘴社区基金会与陆家嘴金融贸易中心区地区综合管理办公室、新区规土局、新区规划院等单位深度合作,积极参与相关问题研讨,并与各方业主开展座谈听取意见。未来,基金会将培育新上海商业城BID组织为治理主体,推进区域商家自治、空间营造、整体营销等工作。
*陆家嘴社区基金会
上海市浦东新区陆家嘴社区公益基金会是由陆家嘴街道发起,社区企业、媒体和专业公益人士共同组建的地方性非公募基金会。陆家嘴社区基金会的注册资金为100万元,来源为陆家嘴街道办事处。目前全职领薪工作人员4人。
未来努力的方向
秘书长焦兴旭是通过公开聘任的职业经理人,做过恩派的项目经理,也自己创业过,对当下社区基金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努力的方向,他有着清晰的认识:“当下我认为上海的社区基金会还存在治理机构不够完善、项目研发能力有待提高、筹款难度高、项目执行能力还有不足、系统培训欠缺、没有形成社区共同体等问题。未来,这些都是需要去努力的地 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