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何不把文化六祖请出寺院

2016-03-09黄庆勇

同舟共进 2016年2期
关键词:六祖文化

黄庆勇

最近对一些省的禅文化发展作了些调研,感触很大。各地对禅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各有优势与特色、互动促进的。比如湖北省以黄梅县为中心,挖掘6位禅宗祖师中的3位——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惠能师出于此的禅门独大优势,发挥改革开放以来本焕、昌明、净慧等高僧的弘法影响力,展现黄梅县禅宗文化与生态景观相融合的品牌特色,形成全省“东禅西道”的文化生态旅游格局。

文化六祖“深居”寺院

广东作为六祖的出生地、圆寂地、弘法地、真身驻在地,六祖应化圣迹丰富,同时坐拥6座六祖祖庭中的3座(国恩寺、光孝寺、南华寺)等独特优势,传播着六祖的神奇故事,弘扬着六祖的博大禅风,享有惠能南宗“巍然卓立、波澜壮阔”的千古盛誉,在弘扬六祖文化、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方面,颇具岭南特色。

讲到六祖惠能,第一时间想到的通常是佛教人物。因为他以“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顿悟诗偈,接到五祖弘忍所授衣钵而成为六祖,作为佛教的千年公案,早已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史上大德高僧不乏高度评价六祖者,甚至与六祖同朝代的众多学者名家,比如唐代文豪王维、柳宗元,把六祖惠能尊为“与佛齐功”的佛教领袖。六祖圆寂后,禅宗思想渐渐由其弟子传承和发扬,并有开演为五家七宗的波澜壮阔之势,使中国佛教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变化,六祖也成为中国佛教发展史上影响最大的人物。毛泽东同志与身边工作人员谈话时曾指出:“惠能主张佛性人人皆有,创顿悟成佛说,一方面使繁琐的佛教简易化,一方面使印度传入的佛教中国化。因此,他被视为禅宗的真正创始人,亦是真正的中国佛教始祖。在他的影响下,印度佛教在中国至高无上的地位动摇了,甚至可以‘呵祖骂佛。他否定传统偶像和陈规,勇于创新,并把外来的宗教中国化,使之符合中国国情。”(林克《潇洒莫如毛泽东》,《湖南党史月刊》1995年第1、2期)

其实,六祖惠能岂止是佛教人物,他更是与孔子、老子并称为“东方三大圣人”的思想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他所开创的禅宗南宗虽然起源于印度佛教,但形成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中国唯一的佛经《六祖坛经》,蕴藏着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宝藏,不仅是探索中国宗教史、文化史和思想史的必读典籍,更由于思想性、通俗性和流传的广泛性,为众多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和社会学家所重视。《六祖坛经》的思想精华已和我国传统文化高度融合,成为独树一帜的六祖文化。尤其是“人人皆可成佛”的思想,充分体现了对人性的善解与升华,对人众的尊重与关怀,对人心的平抚与凝聚,对人间的普度与慈悲,堪称以人为本、立志修行的典范。六祖倡行的在世修行、自悟自度的方法与途径,简易而速成,在以平民甚或农民为主体的中国社会,迎合了他们寻求心理解脱的迫切祈盼,深得百姓崇仰。随着人们对其认识的加深,其积极因素还会与时俱进地被中国新文化机体所吸收,必将成为推动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实施创新驱动、提升国家软实力的文化要素。

但走遍大江南北,似有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无论讲经说法也好,还是宣扬禅宗文化也好,文化六祖无外乎穿着宗教外衣而亮相,基本在寺庙庵院里现身。伴随文化六祖的是香烟漫天、求神拜佛、旅游门票、钱财入袋的俗象,难见佛与六祖之精神及禅与文化之踪影。让人不禁为那些曲解佛经、亵渎佛陀、糟蹋六祖的现象唏嘘不已。

六祖文化应回归社会

不可否认,社会上对六祖作为佛祖的佛教形象是印象深刻的,但人们对已同中国传统文化融为一体的六祖文化却知之甚少。在宗教比较敏感的时世,若过分渲染六祖的宗教形象,将会反向弱化其思想价值、社会功能和文化元素。但时至今日,若六祖文化的传播仅局限在寺庙庵院等场所进行,将难以发扬光大,发挥教化大众的最大效能。再好的信条都不能离开日常生活,再好的教育也要回归社会实践。当宗教成为正信的教育而不是精神的鸦片时,才能成为社会正能量。

因此,很有必要进一步转变观念,把六祖文化从传统宗教中剥离出来,充分挖掘其文化内涵与特质。比如《六祖坛经》有一段朗朗上口、广为传诵的诗偈:“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若能钻木取火,淤泥定生红莲。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改过必生智慧,护短心内非贤。日用常行饶益,成道非由施钱。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听说依此修行,天堂只在目前。”诸如此类直指人心、平接地气的修行警语,在《六祖坛经》中比比皆是,构成了六祖文化的鲜明特色,这也是它深受百姓喜爱的根本原因。再比如,六祖成祖开宗的传奇人生,本身就体现了以民为本、忠孝仁爱、信行坚韧、改革创新、平等真心、和谐自然的人文精神。这些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元素,不仅在我国本土大放异彩、代代传承,而且由于六祖文化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与西方文化的民主、自由、平等、竞争思想相适应,一千多年来对世界许多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思想、艺术生活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中国影响世界的重要软实力之一。

应当按照习近平同志2013年在孔子故乡山东曲阜考察时提出的“要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讲话精神,着眼于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和道德秩序的重建大局,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充分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改革创新,把文化六祖请出寺院,使之理所当然地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大力弘扬。

其一,应加强对六祖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领导。这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优良传统和根本保证。过去由于佛教六祖的特殊背景和地位,加上长期以来对发展六祖文化没有明确的界定和政策导向,导致了思想意识上不敢想、政策实践上不善做六祖文化这篇大文章,这不能不说是认识的误区和历史的错失。当前正在实施“一带一路”的国家大战略,为实现“中国梦”,也需要广泛、多元、有效地创建和集聚启发人民觉悟的强大力量。为此,应不失时机顺应大势需要,大树六祖形象、打响六祖品牌,提升六祖文化,振奋中国精神。应在各级政府或政协成立六祖文化传承与发展协调小组,并相应成立六祖文化研究促进机构,整合相关力量,对六祖文化进行全方位研究提炼和策划推广。应把六祖文化传承与发展列入文化强国和“十三五”规划的议事日程,强化政策保障,设立专项基金,引导社会关注,形成文化优势。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完善体制机制,创新培养模式,充分发挥各种人才队伍对六祖文化事业发展的支撑作用。

其二,应规划整合六祖文化的资源优势,形成六祖文化生态旅游大格局。广东、湖北、河北、江西、河南、安徽省等地都有六祖缘迹。南宗禅法及五家七宗禅系不仅遍布我国大江南北,还远播东亚、东南亚、欧美等地。应组织专业团队,赴各地对六祖文化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系统整合六祖文化资源,把六祖文化的思想渊源、法脉体系、心性理论、禅法特色、古迹文物等,与六祖文化之旅的自然生态、主题活动、实践体验、公共外交等结合、串联起来,制定和实施专门规划,逐步形成以禅促旅、以文化人的大格局。

其三,应创新传媒,支持六祖形象的文艺创作与文化传播,打造升级版的六祖文化大品牌。从提升中国软实力的现实需要出发,全面编撰和解读六祖文化典籍,出版典藏版、精华版、外语版等图文并茂、妙趣横生的书籍作品,通过各种方式向境内外发行。整合提升六祖南禅几大祖庭的文创能力和水平,突出六祖主题,联合举办六祖文化节、书画展、慈善会、研讨会、禅修班、夏令营、歌舞剧等各种活动,以此带动其它寺院和机构平台大力弘扬六祖文化正能量。充分利用全媒体平台,组织媒体考察采风,加大对六祖文化之旅的宣传力度,尤其要加强对海外华人华侨的参禅推广和寻宗问祖策划。综合运用文字、影像、现场表演、实物展示等多种手段,充分展现六祖文化的深厚底蕴。提炼六祖文化旅游元素,制(创)作相关宣传片、导游词、六祖文化名片等宣传资料,结合旅游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大赛,开发富有特色的六祖文化旅游手信。创作和拍摄以六祖文化为题材的电影、电视剧和动漫片,以及《走近六祖》的公关推广系列短片,争取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并向海外尤其是海外华人区传播。

其四,应搭建平台,择地设立六祖文化见习体验区,引导六祖文化在百姓生活中落地生根。应谋划在全国择地设立若干六祖文化见习体验区,结合美丽乡村、生态旅游和禅文化园建设,广泛开展禅农并作、禅工众创、禅商悟道、禅游有约、禅学相长、禅武健体、禅茶养性、禅理暖心、禅亲和谐等静修式、自助式、互联式、订单式、家庭式、团队式体验活动,把六祖文化根植于百姓的休闲生活、实践教育、社交活动和言谈举止之中。目前各地正在兴(筹)建的禅宗文化园区,要紧扣六祖文化主题来开发,一定要避免出现工业园、文化园、娱乐园“三不像”现象,更要避免出现宗教搭台、经济唱戏、以佛敛财和借禅圈地的情况。各地园区要注重强化基础、突出特色、抓好配套、提升功能、共享资源,重点是把旅游循环路网建设好,尤其要修通连接高速公路的延长线。

其五,应开放市场,鼓励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和群众主体开发六祖文化资源,做大做强六祖文化事业和产业。习近平同志指出:“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要让13亿人每一分子都成为传播中华美德的主体”。六祖文化发源于性、内化于心,来自群众、回归生活。既然是群众的创造,也应当以群众为主体去阐发和弘扬。引导大众不仅要热爱,更要去做,鼓励各种主体参与六祖文化的挖掘与实践。应由宣传、统战、文化、宗教等有关部门联合发文,对六祖文化资源进行全面普查、统一登记、公开信息。把六祖文化资源进行分类管理,所有公共资源,无论花落谁家,都应免费对公众开放参观。对衍生项目和创新产品,都应开放市场、自主阐发。借鉴“孔子学院”的创办经验,与国内名校联合创立“慧能学院”,设立公助民办的“慧能学堂”,把六祖文化与现代人的智慧能力教育结合起来,让六祖文化回到城乡群众中,进入平常百姓家,指导创新创业的实践。在条件成熟时,应逐步把“慧能学院”和“慧能学堂”办到国外去,与“孔子学院”优势互补、相得益彰,并作为公共外交的重要项目,与世界共享人类文明成果。

(作者系广东省政协副秘书长)

猜你喜欢

六祖文化
广东四会市六祖庵遗址考古勘探简报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六祖禅宗文化视域下石材家具设计
梁楷绘画中的禅意与创新
论《六祖坛经》中的两种悟道境界
论《六祖坛经》中的两种悟道境界
谁远谁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