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稻田绿肥作物恢复发展技术(下)

2016-03-08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410125聂军廖育林鲁艳红谢坚杨曾平

湖南农业 2016年8期
关键词:田面紫云英开沟

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410125)聂军 廖育林 鲁艳红 谢坚 杨曾平

稻田绿肥作物恢复发展技术(下)

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410125)聂军 廖育林 鲁艳红 谢坚 杨曾平

(续第7期第14页)

4.稻田开沟技术传统紫云英开沟是晚稻收获后择晴天,采用人工或牲畜开沟。根据晚稻收获-紫云英稻田开沟一体化新理念,研制出与水稻联合收割机配套的大型稻田绿肥开沟装置,可调节入土角度的开沟犁,效率高,每天可开沟10公顷左右,且对田间水分含量没有要求。

5.紫云英种子机械化收获通过改装现有水稻联合收割机,研发出收获紫云英种子的机械,实现了稻田绿肥作物种子收获过程轻简。在大田紫云英有75%~90%的荚角变黑时,田间清沟排水使得田间含水量少于40%。选择全喂入水稻联合收割机,并且将全喂入水稻联合收割机进行调整:风机风量调节到每秒6~9米;双层振动筛上筛的倾斜角度调节到与水平面夹角为3°~5°;拨禾轮高度调节到使拨禾齿与切割器距离不超过15厘米;拨禾轮的转速降至每分钟10~15转;调节拨禾轮上单性拨禾齿倾斜角度,将单性拨禾齿向后倾斜与垂线夹角为5°~15°;调节割台搅龙和切割器间的距离,使得切割器与搅龙间距离不超过15厘米;将田间直径大于5厘米的杂物清理出去。紫云英田间收割:调整切割器高度离地面5厘米,并且将全喂入水稻联合收割机的前进速度调整至每秒0.8~1.2米,进行收割作业。

6.紫云英干耕技术紫云英生长期间,对种植紫云英的大田排水沟进行疏通和清理,使得田间田面水位不高于0.5厘米。在紫云英盛花期,保持田间田面无水或水面高度不超过0.25~1.25厘米,将紫云英翻耕。在紫云英翻耕后,保持田面有水且水位不超过1.25厘米,使得紫云英干沤3~8天,即可进行稻田耙平、施肥和早稻移栽的操作。早稻移栽后,在早稻分蘖末期前保持田间田面水高度低于3厘米。

7.紫云英与晚稻稻草协同利用技术紫云英与稻草协同利用技术能够增加干旱季节的土壤含水量,保证紫云英出苗,有利于培育壮苗,可增加冬季极端低温时的土壤温度,有利于紫云英冬季生长。晚稻采用传统的机械收割,稻茬尽量留高,一般在40厘米以上,剩余的稻草均匀散开,晚稻收获后2~3天播种紫云英,然后开沟。晚稻稻草纳入紫云英种植体系后,稻田土壤有机投入物的碳氮比更为合理。其次,紫云英生长期间,稻草释放的养分(尤其是钾素)可供紫云英吸收,促进紫云英的生长。此外,湖南省冬季极端低温天气年年发生,可能使紫云英生长停滞,本技术中的高茬稻草可以抵挡寒风,覆盖稻草可以增加土温使紫云英保持正常的生长。(续完)

猜你喜欢

田面紫云英开沟
增效剂对稻田田面水氮素转化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春耕稻田滞水减排控制面源污染效果研究
不同播期和配比对油菜与紫云英混播绿肥生物量及养分积累的影响
对小型茶树开沟和施肥一体机的有限元分析
掺混控释肥侧深施对稻田田面水氮素浓度的影响
水稻全程机械化灌溉技术模式应用
那一片紫云英的海
梁永英:盛开在田野的紫云英
小型茶树开沟和施肥一体机的设计和仿真
不起眼的紫云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