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的一流大学建设
2016-03-08肖甦
肖 甦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北京 100875)
俄罗斯的一流大学建设
肖 甦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北京 100875)
谈到俄罗斯的大学建设,不可不提及苏联。苏联国民教育为俄罗斯留下了丰厚的传统和财富。肩负人才高层次、高质量培养的苏联高等学校更是其创建新国家、强盛科技、战后恢复、迅速称雄世界的秘密武器。历史悠久的莫斯科大学、鲍曼高等工程学校、列宁格勒大学等不少苏联高校以其独特的制度设计和过硬的质量毫无争议地在发达国家著名大学中占据一席之地。
但如今的俄罗斯大学形象如何呢?如果仅直观地从近年各种流行的大学排行榜中搜寻,人们很难在前100甚至前200所中看到俄罗斯大学的名字。根据QS世界大学排名榜,2006-2015年期间,俄罗斯头号大学——莫斯科国立大学最好的两次排名是第93位(2006年,2010年),其余年份不仅均在一百开外,最差的一年甚至排到第231位(2007年);作为俄罗斯二号高校的圣彼得堡大学,最好的排名是第164位(2006),最差的年份排在第256位(2015年)。在《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发布的2013-2014年世界大学排行榜中,俄罗斯高校更是遭遇滑铁卢,不仅无一所大学进入前200名,而且前400名中也只有一所(莫斯科大学排在“226-250”组)。在2015年上海交大发布的世界大学学术排行榜(ARWU)中,国立莫斯科大学排在第86位,圣彼得堡大学依然排在第301-400名。只有在最近新增加的QS金砖国家大学2014及2015排行榜中的表现还相对令人欣慰,莫斯科大学排在第3或4名,尽管这是前10名中唯一一所俄罗斯高校,但在前50所中有俄罗斯7所,在前200中有俄罗斯53所。但是,这毕竟只是5个发展中国家参与的大学排行榜。
看起来如此糟糕的表现,是否就意味着当下俄罗斯高校的质量不值一提或者它们对此类排名无所谓呢?绝不尽然。事实上,俄罗斯继承苏联主权独立之后,对教育的改革步伐一直没有停止,而且高等教育改革是其国民教育体系中改变最大的领域。如果说上世纪整个90年代,受社会转型过程中政治动荡、经济危机的影响,俄罗斯国民教育发展受阻、威信下降、改革流于形式的话,那么新千年伊始普京入主克里姆林宫,教育秩序恢复和制度重建的实质性改革随即就开始起步了。改革人才培养体制、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整合高校资源、构建大学金字塔结构,提升大学竞争力、加速冲击世界一流大学,可谓新世纪以来普京政府在高教领域进行改革、建设一流大学的三部曲。
一、改革高教培养体制、加速与世界接轨
苏联留给俄罗斯高等教育的财富虽然丰厚,但因其固有的制度设计独树一帜而很难与国际接轨。苏联高等教育的“专家—副博士—博士”培养体系与国际通行的“本科—硕士—博士”体系无法相容,导致人才规格与国际不相匹配、教育教学内容与国际对接不畅、以及高校类型与水平国际比对困难。在教育国际化的趋势之下,俄罗斯对高教体制的改革从20世纪90年代就开始起步,陆续出台了建立高等教育多级结构的系列决议。2003年9月俄罗斯宣布加入博洛尼亚进程后,参与欧洲统一高等教育空间的愿景必须首先通过高教培养体制与国际接轨来实现。历经周折,2007年9月由国家杜马审议通过的《关于引入两级高等教育体制的法律》正式生效,俄罗斯开始全面实施学士—硕士两级高等教育体制,同时保留部分传统专业的5年制专家文凭形式,将副博士、博士教育归为大学后研究生教育阶段。至此,俄罗斯在人才培养体制上完成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第一步,使得大学生交换、学分互认、学位认证、教师流动等成为可能。
二、整合高校资源、构建大学金字塔结构
俄罗斯高校创新结构、机构整合的改革大约从普京第二个总统任期开始,这些改革旨在使俄罗斯高等学校合理布局,以提升高校整体实力。构建大学金字塔结构,这既是俄罗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第二个大手笔,也是高水平大学建设的第二步。
2008年9月,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签署《关于莫斯科国立大学和圣彼得堡国立大学享有特殊地位》法令,确立了这两所大学作为俄罗斯高校金字塔的顶尖地位。接下来一层是享有联邦级自主权、承载区域发展特殊使命的联邦大学;第三层是与联邦大学同时完成基础与应用领域广泛研究的国立研究型大学;第二层是承担培养各方面高端人才重任的综合性大学;最底层是以培养学士学位人才为主、硕士学位人才为辅的普通高等院校。
俄语中并没有一流大学的直接表述,但一直有重点大学的说法(ведущие университеты)。从直观的金字塔架构来看,自国立研究型大学起至顶层均被归入重点大学之列,这也就是国家通过竞争机制、重点扶持等措施努力打造的一流大学。而最下面的两层包括省(州)属或市属的综合性大学及其他公立院校,它们是俄罗斯高等教育体系的基础,约占国、公立高校总数的90%左右。①
金字塔结构中的联邦大学和研究型大学是俄罗斯建设高水平大学类型创新的尝试。联邦大学是一种具有联邦地位的大学,与莫斯科大学和圣彼得堡大学一样,联邦大学校长由总统任命,享有国家特殊拨款待遇。②它一般是由本区域几所大学联合而成,也有以单独一所底蕴深厚的传统大学为基础升格而成,比如西伯利亚联邦大学由本区域3所工科大学和一所综合大学整合而成,而乌拉尔联邦大学主要有原乌拉尔国立大学升格而成。
组建联邦大学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改变全国高校布局不均衡的局面、从整体上提升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二是科学整合资源,打造地方性优秀大学,吸引当地青年以及有才能的外地青年在本地求学和就业,促进地区经济的创新发展。之前俄罗斯的主要高校、尤其是重点高校都集中在以莫斯科大学和圣彼得堡大学为中心的中央区和西北部地区,其他地区不仅数量少,质量差异也很大。俄罗斯计划再建立10所此类大学,并要确保全国9大联邦区起码各有一所,将它们建设成地区重点高等教育中心,进而争取5-6年时间里有联邦大学跻身俄罗斯名校10强,2020年前跻身世界高校百强。截止到2014年,俄罗斯已经完成了10所联邦大学的组建计划。
与联邦大学网的组建相比,研究型大学网的构成相对简单。这类大学由联邦政府通过大学发展规划竞争机制选拔产生,有效期为10年,有效期内受政府资助,享有特殊权利,主要职责是为科学、技术、工程、经济、社会领域培养人才,发展高技术产业。2008年10月,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签发了《建设国家研究型大学的实施计划》总统令,提出要建设一批具有世界水平的研究型大学,使它们成为俄罗斯高水平的科研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为支持国家研究型大学建设划拨的联邦预算资金2009-2010年就达到121.495亿卢布。该计划提出在全国重点建设40-50所研究型大学,目前已有29所榜上有名。
着力构建大学金字塔,加速本国高水平大学的建设,只是俄罗斯推进高等教育变革的第二步,而其终极目标则是向世界一流冲击。正如普京所强调的,“必须使俄罗斯一流大学在世界教育和学术排名中处于前沿,这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环节”。
三、推进“5-100计划”、加速冲击世界一流大学
进入21世纪第二个10年,争创世界一流成为俄罗斯大学发展与改革的重要任务。在普遍依据量化评价体系评价大学水平的当下,秉承苏联传统、之前不屑参与和认可世界大学排名的俄罗斯,已经无法面对俄罗斯高等院校在一系列世界排名中所处的尴尬地位。2010年5月俄联邦政府第354号决议阐明,以高科技为引领的俄罗斯经济发展需要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它们同时肩负为国家高科技领域培养人才、推动科技创新发展等多项任务。2012年5月,普京签署俄罗斯政府第599号令,正式实施《关于国家政策在教育和科学领域中的落实措施》,其中首次提出2020年前俄罗斯不少于5所大学进入世界权威大学排行榜前100名的目标。由此而来的“5-100计划”成为此后一系列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政策的统称。
“5-100计划”的实施包括高校竞争参与、专设国际专家委员会投票表决、获得专项经费、实现高水平发展、冲击世界一流大学等环节。有意愿的高校须提交书面申请和本校创新发展方案,经公开陈述,由国际专家委员会根据选拔标准进行评分和全体投票决定入选与否。专设的国际专家委员会是处理俄罗斯高等院校国际化问题的常设咨询机构,负责研究大学选拔标准和提升大学国际竞争力的项目设置。③目前,通过两轮选拔,已经有21所国立高校进入“5-100计划”支持大学成员名单。该名单实行末位淘汰的竞争机制,一旦有高校复检不合格,随即取消其成员资格和专项经费支持。
“5-100计划”的财政支持力度非常强劲,政府的经费投入逐年追加。2013年10月梅德韦杰夫总理签署总金额为90亿卢布的专项财政预算,用以支持入选“5-100计划”的15所高校,2014年划拨100.5亿卢布,2015年划拨120亿卢布支持21所入选高校,2016年预备划拨125亿卢布。“5-100计划”是俄罗斯高教改革的第三步,也是冲击世界一流大学的强力之举。在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支持力度不断加大的背景下,俄罗斯大学冲击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应该越来越现实。
值得注意的是,俄罗斯争创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计划从6年前就已经开始,国家政策支持以及经费投入力度也逐年加强,为什么近几年来俄罗斯大学的国际排名仍不见起色呢?我认为,起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首先,由于社会政治与经济因素的影响,整个高等教育体系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受到巨大冲击,教育财政的捉襟见肘使高等教育威信下降,高校物质基础无法巩固,教学科研工作严重受阻,师资队伍流失尤其严重,高等教育质量下滑不言而喻。虽然21世纪初已经开始秩序恢复和制度重建,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俄罗斯高校的硬件尤其是软件的建设需要时间,强势回归需要时日。
其次,俄罗斯着力建构金字塔形的大学发展模式虽然明确了不同层级高校的发展定位,但合并重组现有大学和择优建设现有大学的模式,是一种在原制度文化基础上实现完善的一流大学发展模式。原制度文化与新内涵要求的众多冲突不是靠经费投入可以解决的,它不仅会消解一部分努力,还会影响发展的速度和成效。何况多数俄罗斯高校在世界大学排行榜上的名次还十分靠后。
第三,尽管俄罗斯高教体系的改革一直向国际化水准看齐,但运行70余年所形成的苏联模式不可能短时间完全改变,所以俄罗斯高校对源自欧美高等教育体系的国际大学排行榜在评分标准上存在多方不适。例如,由于历史传统和语言本身的限制,俄罗斯高校英文发表研究论文很少的事实,在相当程度上拖了名次的后腿。好在近年来“5-100计划”参与学校已经制定了对教师国际发表的激励机制,在可观的物质奖励下,高校学术成果的英文发表数量有望提高。
最后,俄罗斯发展高水平大学的举措不仅仅与推进高教国际化相关,更是国家提升国际竞争力、实现创新发展、力争重回大国地位的国家发展战略使然。无论是全球化背景下国家创新的宏观发展,还是国际化进程中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具体实践,都离不开稳定的社会秩序、合理的制度设计、雄厚的物质基础以及持续跟进的科学思维。当下的俄罗斯仍然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政治危机、经济危机的威胁仍此消彼长,在国民经济已经持续负增长的情况下,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提高国际竞争力的目标还能坚持多久?而且,世界各国都在争创世界一流大学的国际背景下发展进步,俄罗斯欲在国际比较中胜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现在离2020年也只剩下不到5年的时间,“5-100计划”能否实现,确实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或许,俄罗斯教育科学部长Д . В里瓦诺夫的观点更为现实:“进入世界权威大学排行榜不是目的本身,真正重要的,是俄罗斯大学建立起能够担当的、新的科研与教学质量。”
注 释:
①根据俄罗斯官方统计数据,2014年俄罗斯共有969所高等学校,其中578所为国立、公立高校,391所为私立高校。人们通常所说的大学改革一般不包括私立高校。Росстя в цифрвх 2014.Федеральая служба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й статистики.Москва2014.стр.157.
②据2010年数据,联邦大学数量占俄罗斯教育科学部部属高校总数的2.3%,所获得的联邦预算科研经费则占总预算的7.5%。Беляков С.А.Клячко Т.Л.Российское высшее образование:модели и сценарии развития.Москва:Издательский дом "Дело",2013:24.
③该委员会共12名委员,国际化程度很高,包括美国著名比较高等教育学家菲利普G.阿特巴赫(Philip G. Altbach),英国国家卫生局的主席、加拿大约克大学名誉校长马尔科姆J.格兰特(Malcolm J.Grant),比利时荷语天主教鲁汶大学运营总管德贝克勒(Koenraad Debackere),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执行会长闵维方等各国著名专家学者。
(责任编辑 胡 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