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生态观的发展路径及其当代中国回应
2016-03-08黄广宇
黄 广 宇
马克思生态观的发展路径及其当代中国回应
黄 广 宇
【摘要】马克思的生态观经历了伦理的、哲学的、政治经济学的、人类学的四个层面的阶段发展,伦理层面的思想较为全面地论述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具有整体性特征;哲学层面的思想揭示了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需要实践思维,具有实践性特征;政治经济学层面的思想通过制度批判和社会批判深刻揭示了造成生态危机的制度性根源,具有批判性特征;人类学层面的思想探讨了有无可能实现人与自然全面和解的生态发展的跨越式道路,具有超越性特征。马克思生态思想的整体性、实践性、批判性和超越性特征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指导。
【关键词】马克思生态观整体性实践性批判性超越性
马克思没有专门著述生态问题,其丰富的生态思想是在论述相关问题时得以呈现的。马克思的生态思想不会也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有其自身的发展和演变过程。国内学者对于马克思生态思想的形成过程的阶段划分有不同的认识。笔者认为,马克思的生态思想本质上是一贯的,但是经历了不同阶段的视角转换过程;研究马克思的生态思想,重要的是呈现这一过程,而无需纠结于究竟划分为几段以及哪几段。大体认为,马克思的生态思想经历了伦理的层面的生态思想、哲学层面的生态思想、政治经济学层面的生态思想以及人类学层面的生态思想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既相对独立又互有交叉。
一、伦理层面的生态思想:整体性特征
青年马克思通过诗歌表达了对自然界朴素的感情,区分了人与动物对自然界的不同反应,指出人自身具有超越性,这一超越性以尊重规律为前提。*谢中起、郑劲梅:《从哲学到经济学:马克思生态思维的视角转换》,载《自然辩证法研究》2010年第6期。在博士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中,马克思支持伊壁鸠鲁的观点:个别原子存在着不规则运动的现象,并借此肯定了自由的价值,以能动的思维方法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
这一阶段的杰出作品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其中有大量内容涉及生态观: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异化劳动导致人与自然关系异化的思想,最终解决人与自然矛盾的价值取向,“两个和解”的思想等等。这些内容的突出特点是呈现出整体性思维。
(一)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
自然观经历了古代朴素自然观、近代机械自然观和现代自然观的发展历程。马克思的自然观属于现代自然观,是建立在人类实践进程基础上的自然观,是自然、社会、历史结合在一起的自然观。马克思的自然观揭示了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既有别于康德的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的“物自体”的自然观念,又有别于黑格尔“绝对精神”外化的自然观念,还有别于费尔巴哈“感性”和“直观”的自然观念。马克思肯定了自然界的先在性,先有大自然,然后才进化出人与人类,人类是自然界的产物;肯定了自然对于人类的至关重要性,地球是目前唯一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离开地球人类无法生存,人类的存在与发展,一刻也不能停止与自然界进行各种各样的物质和能量交换。但另一方面,自然界也因为有了人和人类的存在才真正具有意义,自然界的价值取决于人类对大自然的认识程度。“被抽象的理解的、自为的、被确定为与人分隔开来的自然界,对人来说也是无。”*②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220,161,161—162页,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只有借助“实践”这个中介,“人化”才不是“动物化”,自然才能是具体的、生动的,人与自然才能建立起真正的统一。
“无论是在人那里还是在动物那里,类生活从肉体方面来说就在于人(和动物一样)靠无机界生活,而人和动物相比越有普遍性,人赖以生活的无机界的范围就越广阔。从理论领域来说,植物、动物、石头、空气、光等等,一方面作为自然科学的对象,一方面作为艺术的对象,都是人的意识的一部分,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是人必须事先进行加工以便享用和消化的精神食粮;同样,从实践领域来说,这些东西也是人的生活和人的活动的一部分。人在肉体上只有靠这些自然产品才能生活,不管这些产品是以食物、燃料、衣着的形式还是以住房等等的形式表现出来。在实践上,人的普遍性正是表现为这样的普遍性,它把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对象(材料)和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不外是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②在这里,马克思肯定了人与自然的一体性。自然对于人具有物质和精神的意义,人与自然的交互作用是持续性的,自然的价值意义之所以越来越广阔是由于人的赋予而产生的。
(二)人与自然关系为何产生异化
马克思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分析没有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深入到生产领域,通过分析异化劳动、私有制,揭示人与自然产生矛盾的根源。马克思通过分析异化劳动来阐述其自然异化思想:“异化劳动,由于(1)使自然界同人相异化,(2)使人本身,使他自己的活动机能,使他的生命活动同人相异化,因此,异化劳动也就使类同人相异化;对人来说,异化劳动把类生活变成维持个人生活的手段。”③劳动(异化劳动)涉及人与自然关系、人与人关系、人与社会关系、人与自身关系等。马克思分析了私有制条件下的异化劳动的四种表现,认为异化劳动使得自然界与人本身产生异化,使人成为一种异化的存在,扭曲了人类的本质,也扭曲了人与自然界的关系。自然的异化是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本质,人类将自然界视作征服与统治的对象,人与自然显现出对抗状态,自然与人的关系被割裂,自然仅仅作为纯粹的物质条件而存在。
(三)解决人与自然矛盾的最终出路:“两个和解”的实现
生态危机最终如何得到解决,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了“两个和解”的重要命题——“人同自然的和解”与“人同本身的和解”。“两个和解”展现了人类未来实现生态文明的终极价值。
从表象上看,人与自然的矛盾表现为人类对自然需求的无限性倾向与自然界供给能力的相对有限性的矛盾。人类可以利用自然资源服务人类,但是不能超越自然的再生能力;人类可以排出各种废气废水废物,但是不能超出自然的分解和吸收能力。一旦人类效应超出自然界的承受能力,自然会遭受致命的破坏。“人同自然的和解”本质上强调人与自然界间的互动过程的合理性。人类对自然从盲目敬畏、征服支配到和谐共处,整个人类的发展史都伴随着对自然的探索,都是为了使自然界服从于人的合理需要。人类的生存发展毋庸置疑需要依靠自然界的物质资源来维系。在此过程中,关键是保证人类从自然界获取资源的合理性,与此同时,在利用自然的时候,对自然界的生态以及生态循环系统加以平衡,保护与改善自然生态环境,优化生态环境与人类社会生存之间的依存关系。
从深层次看,人与自然的矛盾是制度根源造成的,要从制度变革的角度加以解决。制度作为一种规范,规范的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利益冲突关系。当利益关系是根本冲突时,制度规范何以可能?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由于利益的驱使和竞争的压力,资本不顾一切地无限制地逐利,造成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根本紧张。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根本紧张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根本紧张大致相同。只有当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彻底摆脱了私有制的束缚,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全社会成员共同所有,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财富异常丰富,达到可以满足整个社会及其成员需要的程度时,才能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冲突以及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冲突的条件也随之灭亡。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利益关系根本一致,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的矛盾也就得到了根本的和解。
二、哲学层面的生态思想:实践性特征
在《关于费尔巴哈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等著作中,马克思创立了实践的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思想,从唯物史观角度阐述了自然史和人类史的辩证统一关系。唯物史观的生态意义在于始终把“自然”、人的“自然性”视为实践的产物,在于把“自然”问题历史化与现实化。一方面,抵制主观主义将“自然”思辨化、神秘化、抽象化的做法;另一方面,也拒绝唯灵主义与旧唯物主义把“自然”本体化、浪漫化、非历史化的做法。
《共产党宣言》虽然较少直接涉及自然生态问题,但是文中对资产阶级两重性的分析,对资本主义所体现出的对自然力的征服以及所造成的城乡对立、“农村生活的愚昧”等的表述,体现了对资本主义历史性的客观评价,将自然生态问题导向了对导致这种异化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
在这一阶段的代表作品《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的生态观体现出鲜明的实践性和革命性等特点。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费尔巴哈在那里阐述道:某物或某人的存在同时也就是某物或某人的本质;一个动物或一个人的一定生存条件、生活方式和活动,就是使这个动物或这个人的‘本质’感到满意的东西。任何例外在这里都被肯定地看做是不幸的偶然事件,是不能改变的反常现象……应当平心静气地忍受这种不幸……鱼的‘本质’是它的‘存在’,即水。河鱼的‘本质’是河水。但是,一旦这条河归工业支配,一旦它被染料和其他废料污染,成为轮船行驶的航道,一旦河水被引入水渠,而水渠的水只要简单地排放出去就会使鱼失去生存环境,那么这条河的水就不再是鱼的‘本质’了,对鱼来说它将不再是适合生存的环境了。把所有这类矛盾宣布为不可避免的反常现象……”*②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549—550,528,527页。对于出现这种反常的矛盾怎么办呢?费尔巴哈束手无策,只能求助于直观。“在对感性世界的直观中,他不可避免地碰到与他的意识和他的感觉相矛盾的东西,这些东西扰乱了他所假定的感性世界的一切部分的和谐,特别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为了排除这些东西,他不得不求助于某种二重性的直观,这种直观介于仅仅看到‘眼前’的东西的普通直观和看出事物的‘真正本质’的高级的哲学直观之间。他没有看到,他周围的感性世界决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直接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其中每一代都立足于前一代所奠定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前一代的工业和交往,并随着需要的改变而改变他们的社会制度。”②费尔巴哈不仅在理论上束手无策,在实践层面也无力和无意改变现状。相反地,马克思主张:“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③马克思指出,感性的世界是历史的产物,是社会变化的产物,是建立在以往历史活动的基础上的,在历史进程中,感性世界出现不能呈现“本质”的反本质现象,和谐被破坏了,不能把这一类现象仅仅看成是偶然现象,也不能只停留在用双重直观来解决的层面。既然人与自然的不和谐是社会造成的、是实践造成的,当然应该通过实践、通过革命,反对现存事物之间的不和谐,通过改变社会制度来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马克思革命主张的实践特性在此掷地有声。
三、政治经济学层面的生态思想:批判性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实践哲学的本质特征,必然推动马克思看待人与自然界关系的视角从哲学转向经济学。实证方法是经济学的重要研究方法,也是揭示资本主义未来命运的重要切入点。因而,以经济学为视角对自然界进行整体研究,所概括出的自然观往往带有实证性,是一种实证性自然观,具体体现为从社会现实出发,以实践为基础,对人与自然界的关系进行实证性研究。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把土壤的肥力、农业革命、地租、新陈代谢、物质变换、财富的自然来源、自然条件等问题纳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部加以批判,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人与自然的关系本质上是资本与自然的关系,是资本对自然的占有。因而,形式上表现为人与自然关系恶化的生态危机,本质上是资本同自然的关系的恶化。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追求剩余价值的最大化,从而形成生产过程与自然过程相对立的生产模式。既然生产方式的矛盾性导致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那么最终必须通过革命推翻私有制,才能以新的制度和新的社会彻底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问题。
资本主义制度是一种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剥削制度。资本具有逐利性,在资本统治一切的时代,生产的目的不是为了满足人类的需求,而是资本家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受制于资本无休止地追逐高额利润的生产目的,因此是不可持续的,必然带来劳动的异化、人的异化以及生态环境破坏等副产品。
资本主义生产目的使得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受到其挟持,从而导致人与自然的对立日益加重。总之,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私有制是产生生态危机的制度性根源。
在这一阶段,马克思的生态思想的批判特征显现,其对资本主义的生态批判是技术批判、制度批判、社会批判与价值批判相统一的批判。生态危机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有人提出是科学技术的原罪,工具理性是产生的原因;有人提出是人的原罪,人性的贪婪如异化消费是产生的原因;有人提出是资本主义追求交换价值忽略使用价值所致。而马克思坚持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是产生生态危机的真正根源,要以制度批判为核心同时结合工具批判、社会批判和价值批判等。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生态批判不仅是批判性的,同时也是建构性的。“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历史可以从两方面来考察,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但这两方面是不可分割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66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马克思的生态思想超越了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中心主义)的抽象论争,是一种现代人类和谐主义、生态人本主义、生存生态主义等。*吴苑华:《从生态社会主义纷争看马克思生态学价值观》,载《自然辩证法研究》2008年第11期。生态中心主义反对主客二分法,认为人与自然万物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自然万物与人是平等的,其理论基础是自然主义,其理论原则是超功利主义。但其提倡的是一种抽象的想象的自然价值,消解人的主体性,导致人顺应自然的消极态度。人类中心主义以主客二分为基础,强调以人为中心,以人为尺度,其理论基础是人道主义,其理论原则是功利主义,夸大人对自然的绝对主体地位,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马克思生态思想扬弃了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融合了二者的合理之处,赋予自然概念的社会—历史性质,建立了实践基础上人与自然关系的辩证统一,提出通过变革社会制度从根源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主张。
马克思生态观还体现了考察生态问题的时间维度的彻底性,即可持续性。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从一个较高级的经济的社会形态的角度看,个别人对土地的私有权,和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私有权一样,是十分荒谬的。甚至整个社会,一个民族,以至一切同时存在的社会加在一起,都不是土地的所有者。他们只是土地的占有者,土地的受益者,并且他们应当作为好家长把经过改良的土地传给后代。”*《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第878页,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土地的所有权、占有权与使用权是可以分开的,是存在矛盾的,这决定了对土地的使用是掠夺性的,是追求短期效应的。这种生产具有不可持续性,因此必然导致对土地的破坏,损害后代人的需要和利益。
四、人类学层面的生态思想:超越性特征
在马克思晚年的人类学笔记中,其生态观得到进一步贯彻和发展,主要体现在关于人类文明起源以及人类文明发展多样性的思想上。摩尔根的《古代社会》揭示了人类社会的起源、发展同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随着生产和再生产方式的转变,人类和自然之间的生态关系也不断改变,由此改变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人与自然的关系也会随之改变,这为变革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提供了人类学的基础。
马克思写《资本论》主要考察现代西方历史,特别是英国历史;写《人类学笔记》主要研究“古代社会”;写《历史学笔记》主要研究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以及资本主义前期发展史,通过人类全部历史的研究,完整揭示人类发展规律。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指出:“人体解剖对于猴体解剖是一把钥匙。反过来说,低等动物身上表露的高等动物的征兆,只有在高等动物本身已被认识之后才能理解。”*《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第29页,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在《资本论》序言中,马克思说:“工业较发达的国家向工业较不发达的国家所显示的,只是后者未来的景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第8页,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由此表明,资本主义社会为前资本主义的其他社会提供了观察的样本。这是否意味其他前资本主义社会必须按照历史的宿命向资本主义演进呢?
马克思通过晚年的研究发现:历史并不总是单线性的,其发展具有复杂性。这为人类探索未来发展的多种可能留下了思考的空间。那么,资本主义制度根源性的生态问题有没有被跨越的可能呢?
英国入侵印度对当地的土地等自然生态造成了灾难。农村公社的土地变成了丛林,到1830年马德拉斯又有四分之一的土地荒废。在整个印度,遍地荒凉,饥馑不断,居民大批死亡。*周一良、吴于廑:《世界通史》(近代部分上册),第231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对于印度这样一个和欧洲一样大、幅员15 000万英亩的国家,英国工业的破坏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而且是令人吃惊的。但是,我们不应当忘记:这种作用只是整个现存的生产制度所产生的有机的结果。这个生产建立在资本的绝对统治上面。资本的集中是资本作为独立力量而存在所十分必需的。这种集中对于世界市场的破坏性影响,不过是在广大范围内显示目前正在每个文明城市起着作用的政治经济学本身的内在规律罢了。”*《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第691页,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当俄国公社面临“或者是私有成分在公社中战胜集体成分,或者是后者战胜前者”的命运时,“正当人们吸着公社的血、蹂躏它、耗尽它的地力、使它的土地贫瘠的时候,‘社会新栋梁’的文坛奴仆却以嘲弄的口吻指出,公社所受的创伤正是它自然衰老的征兆;并宣称,公社的灭亡是自然的死亡,缩短它的临终的时间是一件好事”*⑥⑦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469,468,479,479页,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难道公社只能接受解体的命运,而没有其他新的可能的选择?
对此,查苏利奇给马克思写信求解。马克思态度谨慎,反复斟酌,一共写了五稿。在《给维·伊·查苏利奇的复信》中,马克思探讨了东方社会的发展道路的多元选择的可能性:
现在俄国公社的存在本身由于强大的利害关系者的阴谋而处于危险境地。除了国家直接搜刮的压迫,侵入公社的“资本家”、“商人”等等以及土地“所有者”的狡诈的剥削以外,公社还受到乡村高利贷者以及由于它所处的环境而在内部引起的利益冲突的损害。⑥
英国人在东印度就这样尝试过:他们得到的结果不过是破坏了当地的农业,使荒年更加频繁,饥馑更加严重。⑦
因此,它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吸取资本主义制度所取得的一切积极成果。它可以借使用机器而逐步以联合耕种代替小土地耕种,而俄国土地的天然优势又非常适合于使用机器。如果它在现在的形式下事先被引导到正常状态,那它就能直接变成现代社会所趋向的那种经济体系的出发点,不必自杀就能获得新的生命。⑧
对于跨越的条件,马克思没有明确指出是什么。但结合马克思后来对俄国公社的相关论述,跨越的条件应该包括: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联系在一起、享用资本主义的一切肯定成果以及东西方革命互动等,而且不能离开生产力的发展。
马克思的一定条件下的社会跨越思想,为人类探索多元的生态文明发展道路,规避生态文明发展所必然付出的惨烈代价的宿命,提供了有益的探索。
五、马克思生态观的当代中国回应
马克思的生态思想对于建设美丽中国具有启迪意义。生态问题的解决必须进行全局性考虑,凸显整体性思维。生态建设的意义不言而喻,关键是付诸行动的勇气和决心。当代中国,最大的实践就是改革,只有消除改革障碍,才能建成美丽中国。这需要辩证看待资本的作用,对其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进行必要的限制,由此,我们相信中国能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创新之路。
(一)美丽中国的生态建设必须有整体性思维
美丽中国建设必须凸显国际视野。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是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大环境的一部分。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凸显了生态认识的国际视野:首提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积极承担生态建设的国际责任和义务,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积极参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谈判,落实节能减排的国际承诺。扩大对外防灾减灾、环境治理、野生动植物保护等领域对外合作和援助,加大人道主义的援助力度。主动参与2030年国际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制定。在全球经济治理中,掌握制度性话语权,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推动国际经济治理体系的改革完善,积极引导全球经济议程,促进国际经济秩序朝着平等公正、合作共赢的方向发展。国际经济治理体系的完善有利于全球生态环境的改善。积极参与网络、深海、极地、天空等新领域的国际规则制定,促进生态新领域的发展。
美丽中国建设必须协调五大建设。五大建设(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和五大文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的五大要素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应当协调统一发展。然从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关系角度看,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相比,生态无疑占据基础地位,更多地涉及人与自然关系,是其他四个要素的基础要件,因此,生态建设意义重大。
美丽中国建设必须协调地区发展。西部大开发,应强调生态环境保护的力度;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发展,发展的同时应着力改善环境;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等资源枯竭、生态严重退化地区的发展,应加强扶持帮助力度。
美丽中国建设必须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绿色城市、智慧城市、森林城市建设与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并举。
美丽中国建设必须促进生态领域各要素的和谐发展。筑牢生态安全屏障,以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原则,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全面提升森林、河湖、湿地、草原、海洋等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服务功能。加强江河源头和水源涵养区生态保护,整治和建设蓝色海湾,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维护生物多样性,实施濒危野生动植物抢救性保护工程,建设救护繁育中心和基因库。
(二)美丽中国的生态建设必须深化改革,重在践行
中国对生态建设的认识经历了三个阶段:拿绿水青山换取金山银山,为了经济发展牺牲环境保护;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侧重环境的保护;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良性循环、和谐发展。随着认识的发展进步,必须深化改革,加强实践。加强制度建设,提高环境质量,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环境治理体系应由政府、企业、公众共治;增加政府履行职责的约束性指标,确保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改革环境治理基础制度,建立覆盖所有固定污染源的企业排放许可制,实行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建立全国统一的实时在线环境监控系统;健全环境信息公布制度;探索建立跨地区环保机构;开展环保督察巡视,严格环保执法;建立风险识别和预警机制,以可控方式和节奏主动释放风险,重点提高能源、矿产资源、水资源、粮食、生态环保等方面的风险防控能力。
(三)美丽中国的生态建设必须有批判意识、警醒意识
对资本作用的警醒。在社会主义制度条件下,资本有两个面相:一方面,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消费对增长起基础作用,投资对增长起关键作用,出口对增长起促进作用,可见,投资在经济增长中的地位是关键的,投资意味着需要发挥资本促进经济增长的功能;另一方面,应当警惕资本合谋、资本绑架,中国的生态问题主要是由于资本、市场与技术三者合谋私利所造成的。警惕资本利用市场经济的体制、利用技术的力量,追逐利润最大化,损害环境,背离人类追求幸福的终极目标。总之,蓝天、碧水、绿地以及清新的空气是判断资本运行善恶结果的生态标准。
对消费主义不良影响的警醒。消费对经济增长起基础作用,应引导消费朝着智能、绿色、健康、安全方向转变。倡导合理消费,力戒奢侈浪费,制止奢靡之风。在生产、流通、仓储、消费各环节落实全面节约。管住公款消费,深入开展反过度包装、反食品浪费、反过度消费行动,推动形成勤俭节约的社会风尚。加强资源环境国情和生态价值观教育,培养公民环境意识,推动全社会形成绿色消费自觉。
对GDP主义的警醒。各级领导干部对美丽中国建设负有领导责任,领导责任必须层层落实,以市县级行政区为单元,建立科学的空间治理体系。空间规划方面,以整体规划保证自然资源利用能满足和平衡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两个方面的需求,使自然资源利用具有可持续性;用途管制方面,通过法律和制度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进行总量和类别的有效治理,确保自然资源基础地位的稳固,领导干部离任必须进行自然资源资产审计,设立差异化绩效考核目标,防止唯GDP主义。
(四)美丽中国的生态建设志在探索人类生态文明发展新道路
一是要学习一切先进经验。中国经济总量已居世界第二位,13亿多人口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至7 800美元左右,成为全球第一货物贸易大国和主要对外投资大国。中国已深深融入世界体系,应能在与世界的交往中学习、吸收和内化其他先进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经验,为创新自己的生态文明建设道路提供有益借鉴。
二是充分发挥制度优势。社会主义中国的工业化信息化道路,只用了短短的几十年时间,就实现了在以往资本主义历史上需要上百年才能完成的任务,大大缩小了与发达资本主义的差距,这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之上、以每一个人的共同利益为依归的社会主义制度,应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对人类有所贡献。
三是弘扬传统优秀文化。以天人合一、天地人和以及阴阳互补为价值取向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文化基因。中华民族有智慧结合现代技术,融合先进理念,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导向,寻找到一条超越性的人类生态文明大道。
【责任编辑:王建平、肖时花】
【收稿日期】2015-10-20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455(2016)03-0044-07
(作者简介:黄广宇,广东揭阳人,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博士研究生,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