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天东教授治疗内伤发热验案举隅
2016-03-08王秀兰李春盈
王秀兰,李春盈
(海南省中医院呼吸科,海南 海口 300193)
林天东教授治疗内伤发热验案举隅
王秀兰,李春盈
(海南省中医院呼吸科,海南 海口 300193)
林天东教授;内伤发热;阴虚发热
林天东教授是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出身中医世家,幼承庭训,嗜好岐黄,尽得家传之秘,其治学严谨,不拘一格,方征博采,上溯内经、伤寒、金匮,旁及易经和傅青主、秦伯末、邓铁涛、王琦等后世医家,临证善用经方,擅长于男科、妇科、老年病等杂症。笔者有幸侍诊于侧,现与众分享林天东教授治疗内伤发热验案一则。
1 病案简介
王某,女,43岁,海南省澄迈县金江镇农民,于2013年12月10日以“低热年余”前来就诊。患者1+年前无明显原因出现体温升高,并伴有微恶风、鼻塞等症,无咳嗽咯痰,无咯血,无盗汗,无明显体重减轻,就诊于当地诊所,予抗感染治疗后未见好转(具体药物不详)。此后每日仍发热,夜间尤甚,体温波动于37.0℃~37.5℃,伴有五心烦热、盗汗,未予特殊处理。1个月前患者因发现闭经2个月,遂就诊于某三甲综合医院。查妊娠试验(-),排除妊娠,门诊拟“发热查因”收入院后行血尿便常规、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血沉、呼吸道病原学九项、结核抗体、血培养、抗核抗体、抗核抗体谱、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免疫五项、肿瘤标志物检测、胸腹CT等检验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后以“发热查因”而出院。刻下症见:神志清楚,精神疲倦,夜间低热,体温37.2℃,五心烦热,盗汗,口干,闭经,乏力,纳可,眠差,小便可,大便干。既往月经规律,初潮年龄不详,末次月经为2013年9月8日,育2子1女,诉于2008年顺产最后一子,末次产育前经行5 d,周期规律,经量正常,无血块。末次产育后周期仍规律,但经行3 d,经量减少,无痛经史。查体:形体消瘦,全身皮肤无皮疹、斑块,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腹均无明显异常,关节无肿大。舌暗红少津,中有裂纹,苔少,脉细数。辨病:闭经。辨证:阴虚骨蒸夹瘀。治以滋阴清热祛瘀,方以秦艽鳖甲汤加减,处方如下:秦艽10 g、鳖甲15 g(先煎30 min)、地骨皮15 g、银柴胡10 g、青蒿10 g(后下)、当归15 g、知母10 g、乌梅10 g、红花10 g、桃仁10 g、酸枣仁10 g、柏子仁10 g。7剂,每日1剂,水煎,早晚各200 ml。2013年12月17日二诊,大便已不干,余症同前,守上方去柏子仁,加葛根10 g。7剂,每日1剂,水煎,早晚各200 ml。2013年12月24日三诊,诉已来月经,正值经期,量少色黯,仍有低热,守二方去桃仁、红花、酸枣仁。7剂,每日1剂,水煎,早晚各200 ml。2014年1月4日四诊,诉无发热,无乏力感,守三方加茯苓20 g。
2 案例分析
患者低热1+年余,从病史及体温趋势判断,应属中医“内伤发热”范畴,林天东教授认为患病之本在于阴血亏少。患者末次产育后阴血亏耗,导致经量减少、经期缩短。“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现阴血不足,正气虚弱,肌腠疏泄,抗病能力低下,不足以抵御邪气,且风为百病之长,故易感受外风,因素体阴虚,感邪后邪从热化,故低热、微恶风、鼻塞,应从滋阴与解表双方入手,若独滋阴而不发表则邪气不除,若但解表而不滋阴则邪易复炽,滋阴解表两端兼顾,方能鼓邪外出。然病家患病之初,给予抗生素治疗,一般认为抗生素之属与中药石膏、方剂白虎之类相似,同为清热之品,对气分证效果甚佳,至于本病,则阴未补、卫分之邪未解,两端均未涉及,故效果不佳。久病失治,病邪入里,阴精损伤愈甚,无以制约阳气,出现夜间低热、盗汗口干,形体消瘦、舌暗少津、中有裂纹、苔少、脉细数等一派阴虚内热之象;另“血尤舟也,津液水也,水津充沛,舟才能行”,现阴津耗损,不能载血,血行不畅,塞而成瘀,故出现闭经、舌暗等血瘀之象。故辨证为阴虚骨蒸夹瘀,治以滋阴清热祛瘀,方以秦艽鳖甲汤加减。秦艽鳖甲汤出自元代罗天益《卫生宝鉴》,全方养阴和泄热并用,并偏重于退热。林老认为本方中秦艽、柴胡、青蒿、地骨皮、乌梅用以泄热,鳖甲、当归、知母用以滋阴。“无风不作骨蒸”,风邪,阳气也,风可生热,而热亦可生风,二者互化,在表则表热,在里则里热,附骨则骨蒸潮热,久蒸则肌肉消瘦;秦艽“疗风,不问新久”,柴胡“除虚劳烦热,解散肌热”,二者驱风外出;青蒿“能引骨中之火,行于肌表”,乌药“能引诸药入骨而收其热”,地骨皮“能清骨中之热,泄火下行”,从外、内、下三个方向共奏清骨之效[1]。“益水之源,以制阳光”,鳖甲、知母滋阴,当归和血,补益亏耗之阴血。林老认为阴虚日久致瘀,故出现闭经,加桃仁、红花以活血化瘀;在辨证基础上,注意改善患者次症,提高生活质量,如加柏子仁润肠通便,酸枣仁养心安神,葛根升津止渴;且遵患者的生理周期,在月经来潮时去桃仁、红花等化瘀药,防止血出太过,加重阴虚之证,去酸枣仁等酸涩之品,以防瘀血排出不尽,体现中医个性化治疗的特点;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加茯苓益气健脾以善后,未病先防。
3 临床启示
发热一症于临床常见,多见于感染性疾病、结缔组织病、免疫性疾病。但仍有大约10%的发热是不明原因的,原因不明则现代医学束手无策。中医对发热的治疗经验丰富,仍有可取之处。
3.1 辨清内外 辨清发热的外感与内伤归属是本案辨治的基础。辨别外感和内伤通常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鉴别[2]:(1)病因病机,外感发热由感受外邪所致,卫阳被遏,营卫失和,正邪相争而起;内伤发热多因饮食、七情、劳倦所伤导致气血阴阳亏虚或气火瘀血痰郁,脏腑功能失调而成。(2)发热特征,外感发热多为高热,常见恶寒发热、寒热往来、壮热几种热型,内伤发热多为低热或自觉发热;(3)伴随症状,外感发热多伴有恶寒恶风、头身疼痛、鼻塞流涕、咳嗽、脉浮等表证;内伤发热多不恶寒,或祛寒,得衣物则温,头晕,神疲,自汗,盗汗,脉弱。
林天东教授强调内伤发热需注意与湿温病相鉴别。湿为阴邪,旺于阴分,故表现为午后身热;湿邪郁遏,其热难达于表故低热,津气难于上供故口干,所以常误认为阴虚发热,若治以芍地归等柔润阴药,则二阴相合,遂有固结不可解之势;另湿邪阻遏气机,阻于中焦则脾胃升降失常,脘闷少气,体沉乏力,常误认为气虚发热,若以补中益气汤等甘温除热,则气机郁滞愈甚,湿热更加不能宣化。
3.2 厘别虚实 内伤发热分为虚、实两类,以虚证多见。虚证为气、血、阴、阳亏虚,治以补益气血阴阳;实证多为气火、瘀血、痰郁,治以行气、活血、化痰。分别虚实,以定补泻。对虚实夹杂者,应分清主次,适当兼顾,正如本病案以阴虚发热为主,兼夹瘀血发热,治疗在透热补阴的基础上适当活血疗效益佳。
3.3 调理脾胃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的功能强弱与否是疾病向愈的关键。然内伤低热,耗气伤津,脾胃已弱,误用苦寒,伤脾败胃,影响疾病转归,对于内伤久病之体,适当加用健脾药,多有裨益。
[1]李飞.方剂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601-605.
[2]田德禄.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435.
R441.3
B
1003—6350(2016)04—0650—02
10.3969/j.issn.1003-6350.2016.04.048
2015-09-25)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资助项目(编号:0101041)
通迅作者:王秀兰。E-mail:wangxiulan123@21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