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麦默通在乳腺微小病灶中的应用及意义(附51例报告)

2016-03-08王春林吴亚群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6年4期
关键词:麦默通包块乳房

王春林,吴亚群

(1.赤壁市蒲纺医院普外科,湖北 赤壁 437321;2.武汉同济医院甲乳外科)



麦默通在乳腺微小病灶中的应用及意义(附51例报告)

王春林1,吴亚群2

(1.赤壁市蒲纺医院普外科,湖北 赤壁 437321;2.武汉同济医院甲乳外科)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在乳腺微小病灶中的应用价值与优势。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12年2月至2014年12月超声引导下麦默通旋切乳腺微小良性病灶的效果。结果 本组51例78个病灶切除简单便捷,微创微痛,精准完整,安全有效,外形美观,无并发症。结论 超声引导下麦默通旋切乳腺微小良性病灶可获良好效果,值得在有条件的医疗单位推广使用。

超声引导;麦默通手术;乳腺微小良性病灶

随着超声检查诊断乳腺疾病的应用,越来越多的乳腺微小病灶被发现,微小病灶可能位置相对较深,临床常不能触及,病灶定位、定性及手术治疗是临床上的重要研究课题。麦默通真空辅助微创旋切系统于超声引导下可以在微创条件下精准、完整地切除乳腺微小良性病灶。本文回顾分析我院乳腺外科2012年2月至2014年12月通过麦默通微创切除51例78个超声检查发现但临床不可触及的乳腺病灶,患者对术后乳房外形及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51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16~45岁,中位年龄27岁。28例乳房疼痛,4例乳头溢液,19例健康体检发现。病程1周到半年,临床不可扪及乳腺内肿块,彩超检查提示乳腺肿块,病灶直径5~15mm,平均7mm,均为低回声、边界清晰之包块,左侧20例,右侧22例,双侧9例;单发30例,多发21例;共78个病灶,其中外上象限35个,外下象限12个,内上象限24个,内下象限7个。腋窝无肿大淋巴结。超声BI-RADS分类2~3级,术前诊断:乳腺良性肿瘤。病例选择标准:无乳腺癌家族史,非月经期、非妊娠期、非哺乳期,临床触诊为阴性,超声检查肿块边界清晰,形态规则,内部没有明显血流信号,诊断为良性病变,血常规、凝血功能、血糖检查无明显异常者,排除手术禁忌症,根据患者意愿选择麦默通微创乳腺微小病灶切除。

1.2手术方法

1.2.1仪器设备麦默通真空辅助乳腺活检与旋切系统SCM23,由真空抽吸泵、控制手柄、8G旋切刀及相关器件组成。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深圳迈瑞公司,型号M5,探头7.5MHz)。

1.2.2操作方法仰卧位,术侧肩下垫软枕稍偏向健侧。超声探测定位,手术区域常规消毒。选择距离肿块较近并尽量不影响乳房美观处为旋切刀切口。超声引导下细长针将1%利多卡因注入穿刺点、拟穿刺路径、乳房后间隙、肿块周围及后方,在预穿刺点用尖刀切开皮肤约4mm长切口。将8G旋切刀在超声引导下沿乳房后间隙刺入并插到乳腺病灶后方,将活检槽置于肿块正下方,在超声监控下应用负压吸引和旋切刀反复配合,自肿块基底开始,由远及近,由下至上,准确逐条旋切切除肿瘤及周围部分正常组织,直至超声未见明显肿块证实切除完全。吸尽残腔内积血,拔除旋切刀,局部压迫5~10min,确认无渗血后,无菌纱布覆盖,用弹力胸带加压包扎胸壁48h。

1.2.3术后处理切除标本以10%甲醛溶液固定后送病理检查。术后3、6个月超声随访。

2 结 果

超声清晰显示51例78个乳腺病灶的麻醉、进针、切割、负压吸引、退针全过程,均一次完全切除。手术时间10~30min,平均17min;旋切5~11次,平均7次;术中出血少。

2.1病理检查乳腺纤维腺瘤43个,乳腺腺病20个,乳腺增生症10个,乳腺囊肿3个,乳管内乳头状瘤2个。

2.2并发症及随访2例出现轻度皮下瘀血,1例出现局部血肿,均未进行特殊处理,无感染及其他并发症。针道出血者,予重新加压包扎,术后血肿者,局部抽吸后弹力胸带再加压48h,并局部冷敷。51例术后随访3~6个月,5d后皮肤瘀斑逐渐消退,1个月后复查血肿完全自行吸收,无病灶残留及复发,乳腺外形正常,穿刺口瘢痕不明显,原病灶表面皮肤感觉正常。

3 讨 论

乳腺彩超能早期、及时检出乳腺微小包块[1],乳腺肿块通常手术切除达到诊断与治疗目的,传统手术切除虽然病理检查准确,但切口普遍较大。若患者一侧乳房存在多个肿块,传统手术往往需多处手术切口。对于微小病灶,定位困难,既往倾向于定期复查及严密观察,观察期患者往往有压力,或者不予重视。更早确诊微小包块的性质是组织病理学检查,如空芯针穿刺活检可确诊但不能治疗。然而早期切除效果好,通过开放手术切除,术中往往加大了寻找病灶的难度,为避免术中残留病灶,常常为了切除微小病灶而切除较多的正常乳腺组织,造成手术时间的延长及手术创伤的增加,可能出现伤口液化感染,可能导致乳房瘢痕甚至畸形。

随着精准微创理念的发展,快速康复外科(FTS)应运而生。麦默通乳房活检与旋切系统切除病灶与开放手术有相似的安全性和可操作性。麦默通乳房活检与旋切系统以精准、微创、微痛、美容四大特点开创了乳腺微创治疗的新天地[2]。在超声引导定位下实时观察,能准确、彻底地切除病灶,创伤小、安全性好、痛苦轻、并发症少、无需住院、恢复快。其优点在于:①操作简便、省时。本组手术时间平均约17min。②定位精准,病灶切除完整。超声引导、定位下麻醉、穿刺旋切、取样,即显效果。③安全有效。本组术后3~6个月复查,无明显并发症。

超声可准确定位临床不能触及的乳腺病灶,麦默通微创旋切系统在不退出外套针的情况下,一次穿刺多次切割,可以完整地切除良性病灶,经同一皮肤切口且可切除多个病灶,与传统手术相比明显减轻了组织损伤[3]。本组取4mm长皮肤切口,超声引导下均一次性准确到位切除同侧单个或多个肿块,减少了乳腺组织尤其是大乳管损伤的概率,无需缝合,愈合快,瘢痕小,不影响术后乳房外形及功能(如哺乳),是传统外科手术的可靠替代方法。

对于皮肤切口的选择和切除病灶范围,我们的经验是:超声定位触诊阴性的肿块,根据病灶所在象限位置,选择距离病灶较近的切口,以保证病灶为癌时可以充分切除针道[2],并适当考虑切口的隐蔽性。旋切刀宜切除包块周围至少5mm范围,通常应是自基底在同一方向切除2刀后触及瘤体,以达到“无瘤”原则。

文献提及的并发症有:出血(针道出血、皮肤瘀斑及皮下血肿)、疼痛、切口感染、气胸等[4]。临床操作中,超声引导监控全手术过程,发生概率低。本组2例皮下瘀斑,2周左右自行消退,1例术后病灶区血肿,1月后复查完全吸收。预防及治疗并发症,我们的经验是:①预防出血宜选择手术时机非月经期,术前查血常规、凝血功能;②乳房后间隙(乳腺深筋膜与胸大肌筋膜之间的间隙)血管少,利于穿刺并减少出血;③优先处理较小病灶可减少出血,病灶彻底切除后,应吸尽残腔内渗血,再局部压迫至少3min可有效预防出血;④术后用弹力胸带加压包扎术区48~72h,可防止继发性出血;⑤术后疼痛多与麻醉不全有关,术后适量加压包扎可减少出血、减轻疼痛;⑥术前查血糖、无菌操作及加压包扎可预防、避免感染;⑦充分理解乳房局部解剖,根据超声辨清层次,进针与胸壁夹角<30°,可避免气胸。对并发症的监测,术后宜随访3~6个月,时间过短不能消除血肿及瘢痕组织的影响,时间过长则难以确定再发或复发。

麦默通的限制因素:包块体积稍大,彻底切除有一定困难;包块钙化时质地偏硬,弹性和可塑性较差,旋切稍困难;考虑患者利益最大化,应遵循患者有益原则,当前麦默通检查与治疗费用较高。

麦默通微创旋切系统在超声引导下能有效地切除乳腺微小病灶,获得准确的病理组织学诊断,是一种诊治乳腺微小病灶有效的方法,能使乳腺微小病灶得到及时诊治,值得在有条件的医疗单位推广使用。

[1]张朝锋,刘兰,侯林都,等.麦默通在乳腺微小包块诊治中的价值[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4,14(2):102

[2]张柳春.超声引导下“麦默通”乳腺微创手术的护理体会[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17):2729

[3]张艳君,李捷,王建东,等.超声引导Mammotome微创旋切系统在多发乳腺肿物中的应用[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0,10(11):1003

[4]骆成玉,姜军.实用乳腺手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68

R737.9

B

2095-4646(2016)04-0341-03

10.16751/j.cnki.2095-4646.2016.04.0341

2016-01-22)

猜你喜欢

麦默通包块乳房
包块型宫角妊娠的超声表现
基于高频超声引导的乳腺包块导丝定位在乳腺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以盆腔巨大包块就诊的宫颈微偏腺癌2例报告
超声引导下麦默通真空辅助乳房活检与旋切对乳房活检及肿瘤切除的效果及安全性
关爱乳房健康 从认识乳痛做起
母乳喂养需要清洁乳房吗
如何防治母猪乳房炎
边疆某院开展麦默通微创手术治疗乳腺肿块的护理体会
肩部巨大包块同时伴毛鞘癌及鳞癌1例
麦默通微创旋切系统治疗乳腺良性肿块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