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车医护保障“9·3”抗战老兵参阅的做法与体会
2016-03-08卢岳青
张 琼,卢岳青,王 芳,张 洁,汪 敏,薛 萍
·部队卫生·
随车医护保障“9·3”抗战老兵参阅的做法与体会
张 琼,卢岳青,王 芳,张 洁,汪 敏,薛 萍
文章阐述了“9·3”阅兵中抗战老兵乘车方队的随车医护保障特点,从全方位训练、全面综合评估、全要素合练、全过程依据流程实施等方面总结了随车医护保障的做法,强调了保障抗战老兵顺利平安参加阅兵的随车医护,必须强化政治意识,明确使命担当,练就过硬的军事素质、扎实的业务技能,才能以全方位、全要素、全过程的服务圆满完成保障任务。
随车医护;保障;抗战老兵;阅兵
2015年9月3日举行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阅兵活动,作为第一个通过天安门广场的抗战老兵乘车方队备受世界瞩目。我院派出10名医护人员和驻京其他部队医院选派的医护人员一起组成随车医护队,以优质、高效的医疗护理保障了抗战老兵参阅全程的安全,现报到如下。
1 随车医护保障特点
1.1 责任重大,史无前例 建国以来举行了14次大阅兵,均以国庆为主题,而本次阅兵是首次以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为主题,首次组织抗战老兵乘车方队参阅,组织经验不足,随车医护人员均为临时从驻京各部队医院抽组,集结时间短,彼此缺乏了解和配合,既要保障老兵方队安全通过天安门又要跟随受阅车辆接受检阅,责任空前重大。
1.2 对象特殊,任务艰巨 保障对象普遍年龄大,平均年龄近90岁,最大102岁,且身体状况差,基础疾病多,大多患有心脑血管、呼吸系统等疾病,潜在医疗护理风险多。来自全国2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涉及单位多,生活经历、生活习惯各异,性格、家庭情况各不相同,因而对随车医护的保障构成了巨大的挑战。
1.3 保障期长,服务环境多变 保障对象从入住驻地到返乡,随车医护队员需全程陪伴17天,服务环境也多点变化。从接站开始,老兵们就存在旅途劳累,极易诱发各种不适;入住后随着环境的改变,会出现因不适应环境造成的失眠、食欲不振、安全隐患以及相互交流后带来的心理、情绪上的波动;阅兵时间正值酷暑,在参加预演和正式阅兵时,更可能因心理紧张、亢奋诱发各类急症,随车医护人员均需正确应对处置。
2 主要做法
2.1 全方位训练,全要素合练 战斗力与保障力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人的综合素质[1]。根据阅兵联合指挥部的统一安排,在保障对象进驻前,对随车医护人员进行了集中,开展多次阅兵专题的政治教育,固化责任担当意识,同时加强了抗高温、抗休克等军事、体能训练,并以应急处突为重点,进行专业技术培训。从上下车动作、受阅姿态,到老年人的驻点健康维护、生活护理及突发急症的观察和处理、急救药品、器材的摆放和使用,反复进行了全要素合练,不断改进不足。
2.2 全面评估,个性化保健 老龄化是心血管疾病危险评估中重要的不可控危险因素[2]。在抗战老兵进驻地前,随车医护按照乘车分组,先期拿到的各自保障对象的健康档案,掌握其年龄、部职别、现居住地、基础疾病、目前用药、生活习惯以及抗战事迹,由此进行个性化健康评估和保障方案的制定。对跌倒、坠床、窒息、误吸、用药、烫伤等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及可能突发的疾病进行全面预判并拟定系统的救治流程。同时对随行照护者也充分进行评估。
2.3 流程精准,实施顺畅 在抗战老兵进驻地后,依据保障流程实施24小时责任医师和护士值班备勤制度。专人负责,热情服务,通过对老人的听、看、说、走等行为的了解及连续三日的心电图筛查、基础项目检验后再次全面评估。根据老干部的特点,结合个人生活习惯、生理心理状况、体检结果等有针对性地提出体检健康方案[3]。每日医护定时开展联合巡视和观察,认真记录并汇总报告当日主诉、生命体征、血糖、饮食、睡眠、排便、服药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同时还承担生活护理事项,尤其加强了特殊时段如晨起、进餐、午休、沐浴、晚睡前的陪伴和照护,充分落实防跌倒坠床、防误吸、防烫伤、安全用药等各项措施,做到人熟、业务熟、工作流程熟。
参阅前一日除日常监测外,重点进行细节关注,关注重点人、重点时间、重点病症,警惕老同志为参加阅兵而隐瞒症状。阅兵当日出发前再次进行巡视评估,尤其要关注血压情况,高血压的防治工作是预防脑卒中发生的最重要的一个环节[4]。准确测量并记录生命体征、睡眠、早餐、服药情况,对于外出期间需要继续服用常规药物者提醒其带齐带足药品避免耽误治疗[5]。责任护士携带急救物品提前上车做好安全检查,消除意外跌倒隐患,逐个搀扶老人入座、协助整理服装、物品。在待机及受阅阶段,密切观察老兵情况,如发现异常,可迅速潜行至座位旁,按预案实施紧急处置。受阅结束保障标准不降低,返回后迅速安抚老同志情绪,加强心理慰籍和疏导,监测生命体征。
3 体 会
3.1 强化政治意识,明确使命担当 此次阅兵组织抗战老同志参阅,凸显阅兵主题,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通过系列阅兵专题教育,我们深刻理解了阅兵无小事,一旦有些细节关注不到、做得不好,就可能产生政治影响,损害国家和军队的荣誉,由此更加提高了我们的政治敏感性,严格按制度、工作流程落实日常工作,协调好家属、驻地工作人员、驻点医疗队的相互配合,切实从思想感情、言行作风上增强为老干部服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到了服务零差错、救治零延误、全程零伤亡。
3.2 练就过硬的军事素质,扎实的业务技能 为完成好本次保障和受阅的双重任务,进驻阅兵村后,随车医护队员均迅速调整自己的状态,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从医护人员到受阅一兵的角色蜕变,训练场上力求完美做好每一动作,课堂里认真记录、潜心领会,对平日不常涉猎的领域勤请教、多查阅,掌握所有突发情况的应急预案和处置流程,过硬的应急救治能力是最重要的优质服务[6]。同时对下发的急救箱里所有的药品、器材作到准确抓取、熟练使用,坚决做到平日里保障得好,关键时刻救得下。
3.3 以全方位、全要素、全过程的服务确保圆满完成保障任务 抗战老兵是国家和民族的英雄,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从迎来到送走,与老兵们朝夕相处,全要素参与其吃、住、行、健身、心理、宣教和管理。做到思考细、耳目聪、手脚勤、口舌巧、动作轻,每日多次为他们查体、评估,细致入微地了解每位老同志的健康状况、生活习性和心理需求。同时注重潜在的各类风险防范,对老兵和家属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和宣教,将健康教育作为医疗保健工作的基础环节来抓[7]。标记出重点对象,在重点时段和高危场所加强巡视,如协助行动不便、视力不佳的老同志取餐,对自控能力弱的老兵现场说服等,防字当头,保证了我们所保障的老兵和家属均平安愉快地完成了阅兵任务,安全返回。
[1] 李 伟,毛常学,陈 琳,等.外军卫勤转型对我军卫勤保障能力生成模式转变的启示[J].解放军卫勤杂志,2013,15(1):55-57.
[2] 刘 婷,洪 骏.microRNA与心血管衰老的研究进展[J] .医学研究生学报,2015,28(5):539-542.
[3] 吕 楠,郭青之,刘 畅.加强军队离退休干部健康体检工作的做法[J] .人民军医,2014,57(7):760-762.
[4] 曹琴琴,张 君,肖露露,等.高血压治疗与缺血性脑卒中严重程度相关性分析[J] .医学研究生学报,2015,28(11):1156-1159.
[5] 马国全,曹立军,王玉茹,等.搞好老干部集体外出活动医疗保障的做法与体会[J] .人民军医,2015,58(8):984.
[6] 李 丽,王淑梅,郭再恩,等. 地方干部疗养保障的困难和对策[J] .东南国防医药,2015,17(5):555-557.
[7] 李瑞斌,周建祥,陈春林,等.军队干休所离休干部医疗服务保障实践与体会[J] .东南国防医药,2014,16(6):671-672.
(本文编辑:刘玉巧)
100017北京,解放军305医院普外科
张 琼,卢岳青,王 芳,等.随车医护保障“9·3”抗战老兵参阅的做法与体会[J].东南国防医药,2016,18(6):673-674.
R19
A
10.3969/j.issn.1672-271X.2016.06.033
2016-06-06;
2016-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