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果树设施栽培现状和存在问题及对策
2016-03-08王田利
王田利
我国果树设施栽培现状和存在问题及对策
王田利
(甘肃省静宁县林业局743400)
叙述我国果树设施栽培发生的变化、存在问题及发展前景,提出发展对策。
果树;设施栽培;现状;存在问题;发展前景;对策
果树设施栽培是我国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果树栽培中应用时间短、发展规模小、生产效益好。果树设施栽培是典型的高效种植业之一,为栽植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挥了十分积极的支撑作用。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我国塑料加工能力提高,设施栽培装备条件得到有效改善,为大面积推广设施栽培创造了条件。随着果树产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习惯发生了很大变化,果树反季节栽培受到重视,草莓、葡萄、桃、杏、李、大樱桃、红枣等果树在辽宁、河北、山东等沿海地区开始应用塑料大棚或温室进行生产,由于设施果树生产的果品在淡季上市,售价好、效益高。如采用日光温室栽培桃树,2月上旬已经进入盛花期,4月上旬鲜桃即可上市,667 m2收入可达到5万元左右;日光温室栽培的甜樱桃最高售价曾达到300元/kg,667 m2收入达到20万~30万元,是露地栽培的10倍多。设施栽培的高效性,极大激发了群众的栽植热情,这一现象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为了致富于民,科技部门将设施园艺栽培确定为“八五”重大农业技术开发项目,解决发展资金,培训技术力量,各地以建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为抓手,大力发展设施栽培,有力推动了高效节能日光温室等设施栽培在我国北方的发展。
由于设施栽培果树的高效性,引起了业界和群众的普遍关注。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栽培范围迅速扩大,栽植面积增加,特别是西北黄土高原的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高海拔地区的发展提速。如陕西大荔、渭南、陕北,甘肃的河西、白银、天水,宁夏的中卫等沿黄灌区,青海的海南地区,新疆的哈密等地成为设施果树栽培的重要生产基地。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栽培技术的日益完善,设施果树在我国北方普及,呈现出规模化生产、专业化经营、效益化运作态势。
1 我国果树设施栽培发生的变化
1.1栽植模式多样化特征明显我国果树设施栽培以提高生产效益、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为目标,与时俱进,栽植模式呈现多样化趋势。既有为了促进果品早熟,提早上市,抢占市场,提高果品售价,提升产业效益为主的促成栽培;也有延迟成熟,避免产品在销售高峰期上市,实行挂树保鲜,延长产品供应期,提高果品售价,提升效益的延迟栽培;还有在降水较多,果实成熟时裂果严重地区,采用搭架避雨棚,减少裂果,提高果实品质为主的避雨栽培;在冰雹常发地区,搭建防雹网以及鸟害严重的地区搭建的防鸟网棚,严格意义上来说均属于果树设施栽培。果树设施栽培的模式是多样的,但生产中应用最广泛、增效最明显的是以促成和延迟栽培为主。
1.2树种向多样化方向发展,专用品种开始明朗化
就设施果树栽培的树种和品种而言,我国北方设施栽培的果树已由刚开始试栽核果类果树为主,向葡萄、红枣、草莓及珍稀果树和南方果树的试栽转变,如我国北方设施果树生产中有的地区开始栽植人参果、桑葚、榴莲等,丰富了设施果树的树种组成。在品种上,由于设施果树栽培中对品种要求严格,要求所栽的品种具有成花容易、进入结果期早、丰产性强、易管理、休眠容易、需冷量少、抗性强、对不良环境适应性好等基本条件,随着栽植期的延长,新品种的不断培育和引进,在设施果树生产中,栽培品种日新月异,一批设施专用品种开始在生产中应用。如桃树生产中的春蕾、中油9号、龙丰、艳光、华光,大樱桃生产中的红灯、美早、先锋、早红宝石,葡萄生产中的乍娜、京亚、京秀、8611、8612、凤凰51、郑州早红、红双味、奥古斯特、红地球,杏生产中的金太阳、凯特、红丰、新世纪,李生产中的大石早生、早红玉等,由于专用品种适应性强,提升了产品的生产能力,促进了设施果树的高效运行。1.3栽植面积增加,初具规模由于设施果树生产效益高,刺激了果农的生产积极性,从沿海的山东、辽宁、河北到内陆的新疆、青海、内蒙、陕西、甘肃、宁夏等省份的大中城市近郊,均有设施果树分布,已形成规模。据测算,仅甜樱桃全国设施栽培面积3 333 hm2以上;而葡萄栽培面积更大,如河北饶阳县在2011年全县葡萄栽植面积就达2 066 hm2,其中设施栽培面积达到了1 533 hm2。估计我国设施果树栽植面积在4.7万~5.3万hm2。
1.4栽培密度逐渐合理,过渡性密植成为主要栽植方式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所栽植的设施果树密度普遍偏大,极易导致果园郁闭、低效。以后采用栽密挖稀的过渡密植方式,逐步克服了上述不足之处,即在建园时采用高密度栽植,结果后采取移栽或挖除多余株进行改造,以保证园内有良好的通透性,解决了前期产量上升慢的难题,同时也有利于果树在设施内持续生产。目前核果类果树,大多采用2 m×3 m的株行距栽植,结果后在枝量多的情况下,采用隔株挖除或移植的方法,改造成4 m×3 m的株行距。
1.5营养钵育苗,大苗移栽方法的应用,促进了早投产设施栽培果树投资大,栽后早投产、早受益是主要生产目标之一,也是长期困惑生产的难题之一。近年来,随着营养钵育苗的兴起,这一难题得到了有效解决,用营养钵先在棚外集中培育苗木2~3年后,当苗木初步形成花芽后移栽到设施内,可实现设施果树当年栽植、当年投产、当年受益。
1.6环境调控的智能自动化能力提高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电脑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设施果树生产中智能自动化能力提高,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效率,更重要的是提高了调控的精准性。
1.7肥水管理水平提高以往果树设施栽培中肥水管理多凭经验进行,费工费时。随着膜下滴灌、肥水一体化、配方施肥等先进肥水管理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肥水利用率,有利于树势稳定,对于早果丰产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1.8病虫害防治开始应用综合防控措施,对化学药剂的依赖明显减轻果树进行设施栽培时,由于环境密闭,给病虫害防治提供了新的可能,生产中通过地面覆盖地膜增温控湿,树体悬挂糖醋液、性诱剂、粘虫板等物理、生物措施及应用烟雾剂熏蒸为主的化学防治方法,有效控制了病虫危害。
1.9树体调控的科学性提高设施栽培空间有限,对于树体的控制要求严格。生产中通过采果后修剪调控和喷施生长调节剂多效唑相结合的方法,控制新梢生长,促进成花,为下一季生产打好基础。1.10生产效益合理化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由于果树设施生产规模小,所产果品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要,一般设施果树的生产效益是露地生产的10~20倍。进入新世纪后,随着设施果树栽植规模的扩张,所产果品数量的增加,设施果树所产果实售价实现了理性回归,目前设施果树667 m2效益大多在5万~10万元。
2 我国设施果树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2.1分布比较零散,布局不太合理由于设施栽培投资大,在我国发展多比较零散,发展时大多以政府投资为主导,一般生产基地规模多在6.7 hm2以下,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十分突出,生产规模小,严重影响产品的商品化。另外,设施果树多以时令性水果为主,产品多不耐贮,发展应以城郊为主,但城郊农民大多生财有道,从事农业生产的不多,加之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郊土地面临随时征用的可能,大多数农民不愿修建栽培设施,因而果树设施栽培均离城有一定的距离,这样的现状很不利于产业发展。
2.2产业快速扩张,技术没有同步跟进,栽植技术水平低,管理不到位多地设施果树栽植者既无果树栽植经验,也没有管理过大棚或温室果树,直接由种粮转向栽植设施果树,既不知道栽什么可以赚钱,也不知道怎样栽才能赚钱,导致栽植品种选择不当,授粉品种配置不足,栽植密度过大,果园郁闭现象严重,温湿度调控不当,生长调节剂应用不合理,肥水管理不科学,树体整形不规范,修剪不到位,病虫害防治不及时,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低下等,严重影响产业效益的提高。
2.3低产劣质现象突出由于设施栽培果树时,生长期多处于冬春季,日照短,光线弱,加之设施栽培棚膜对光的过滤,远远不能满足果树生长需要。设施栽培果树时,果树生长在相对密闭条件下,通风不良,湿度较高,蒸腾作用下降,矿质营养的吸收与运输减少,对果树内部生化过程和物质合成影响较大。环境中二氧化碳得不到及时补充,在高温、高湿的情况下有利于枝叶生长,尤其在弱光、低二氧化碳状态下,树体虚旺徒长,光合产物少,多表现叶大而薄,叶色浅,败育花多,坐果不良。
另外,在露地生长阶段的管理也直接影响产量和质量。一般生产中多比较重视设施内的管理,对露地生长阶段的管理重视不够,而露地栽培管理直接影响果树内部养分的储备、花芽分化及树体结构,直接决定翌年设施栽培的产能。结果对树体营养消耗较大,果实采收后果树进入旺盛生长期,易出现徒长枝,管理不当会导致树冠郁闭,不利于花芽形成,树体积累养分少,翌年产量很难提高。
果树设施栽培时,为了保证产量,疏花疏果多不到位,导致果实整体质量下降。为了提早上市,存在滥用激素催熟现象,通过喷乙烯利的方法实现提前采收,这样会导致果实风味差、甜度低、着色严重不良。
果树设施栽培时,由于环境温度较高,有的树种如油桃、大樱桃、葡萄等易发生裂果现象,降低其商品性。
2.4产销严重脱节,对产业持续发展影响较大我国目前农业生产以户为经营单位,而面对的销售市场是现代大都市,设施果树的消费群体为城镇少数富裕阶层,果农生产规模小,产品自主入市能力低,果品销售对客商依赖程度高,直接影响果农的经营收入,对产业的持续发展非常不利。
2.5自然灾害频发,经营风险较大冬春季风、雨、雪、低温、阴雨、寒潮等天气多发,设施果树栽培中应对能力较弱,极易导致减产,甚至绝收。灾害的不确定性,导致设施果树栽植风险增大,严重制约了设施果树的发展。
3 发展前景及对策
总体来看,我国设施栽培果树,果实产量远远不能满足消费需要,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由于设施果树投资大,我国农民投资能力有限,所以其发展不会过快,其高效性在今后若干年内不可替代,因而仍是农业中的朝阳产业,会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根据我国目前设施发展现状,在今后发展中,应重点抓好以下关键措施的落实,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3.1加强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促进设施果树快速发展可通过政府倡导,加快项目区土地流转,实现集约化经营,通过发展设施果树合作社抱团发展,以提高应对市场的能力。
3.2采取综合措施,提高设施果树管理水平
3.2.1加强培训,普及设施果树管理知识设施果树栽培较独特,既要了解栽植果树的生长特征,又要熟悉温室管理技能。在准备发展设施果树的地区,应切实抓好栽植者的技能培训,让栽植者对果树及设施管理知识有全面了解,以利于管理设施果树。
3.2.2合理选择栽植品种,规范建园,科学管理生产中一定要注意选择适宜设施栽培的品种。在选择品种时应立足当地实际,充分考虑果品销路,参考栽植成功地区的经验,保证所选品种既能适应设施栽培的特点,又具有很好的市场适应性,能产得下、销得出。建园时,要统筹考虑当前和长远利益,要足量配置授粉树,为提高坐果率打好基础。栽植密度要适宜,既要保证早收益,又要保证产业可持续发展,要根据各树种的特性适度密植。进入结果期后,园内出现郁闭现象后及时间伐,保证园内有通透性。
要加强栽培期全程树体管理,在露地生长阶段,采用抑前促后的管理法,以实现促花和控冠的目的。生长前期多施肥水,以促进枝条和光合面积的形成;后期喷多效唑,控制肥水,缓和长势,促进成花。夏季抹芽除萌,控制枝量。扣棚后,满足果树需冷量后再升温,以保证萌芽整齐,为良好坐果创造条件。在有棚期要加强环境管控,创造适宜果树生长的环境条件,要改善光照,控制棚内湿度,补充二氧化碳,分段控温。冬季加强防寒等工作,由于设施内温度白天受太阳照射,设施内温度升高很快,中午前后可升到30~40℃,晚上由于热量辐射可使设施内的温度降到接近大田温度。昼夜温差过大,不仅不适合果树生长结果,而且还会受高温和低温伤害,因而温度的调节直接关系到栽植成败。根据不同果树的生长需要,应合理调控环境温度;花期严控温湿度,叶面喷施硼肥、赤霉素,实行人工辅助授粉,对旺长新梢摘心,疏除无效花枝,以控制枝叶旺长,提高坐果率。在坐果后,要适当进行疏花疏果,以提高果实品质。在果实生长期,要适时追肥,补充营养。设施果树追肥时应坚持平衡施肥、少量多次的原则,施肥后要适当浇水,实现肥水同补,有条件的应尽可能采用滴灌施肥法,以充分发挥肥效。设施栽培果树要注意均衡供水,防止水分供给突高突低引发裂果。每次灌水量不宜太大,以防降低地温,增大环境湿度,降低果实风味。果实采收后,要及时施基肥,补充树体结果所消耗的营养。基肥要以有机肥为主,适当辅以化学肥料。
3.3增强防灾意识,降低经营风险要密切关注天气状况,生产中要把防灾工作放在首位,从建设设施开始,贯穿于生产的各个环节。建设设施时结构要牢固,安装设施时要有增温、增光设施,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灾害性天气,减少生产损失。
3.4拓展设施栽培功能,抓好果品流通以设施果树为依托,大力发展观光采摘果园,以实现产地直销,提升效益。可利用网络销售平台,采用电商新模式,扩大产品销量。有能力的农户可在城区进行直销,这是最有效的对接市场方式。要创造良好的营销氛围,吸引客商经销果品,要以双赢为目的,适时适价销售果品。
S628.9
BDOI编码:10.19440/j.cnki.1006-9402.2016.06.001
2016-09-20
作者邮箱:71498621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