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都市柑橘机械化生产现状及对策思考
2016-03-08湖北省农机局易兵
湖北省农机局 易兵
宜都市农机局 伍法松 王家宏 陈砚平
宜都市柑橘机械化生产现状及对策思考
湖北省农机局 易兵
宜都市农机局 伍法松 王家宏 陈砚平
根据湖北省农机局“下基层、抓推广、促全面全程”活动安排,笔者在宜都市驻点开展柑橘生产机械化调研工作。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调查、走访座谈,对宜都市柑橘生产机械化现状有了初步了解。
1 宜都市柑橘种植基本情况
湖北省宜都市地处武陵山余脉、鄂西南向江汉平原过渡地带,位于北纬30°05′53″与30°36′03″之间,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年均日照时数1 641h,年平均气温16.7℃,非常适合柑橘种植生长,有文字记载的栽培历史已有1 500多年。
柑橘是宜都市第一大农业主导产业,2015年全年柑橘种植面积31.7万亩(1hm2=15亩),挂果面积27.5万亩,年总产量62.3万t,年产值达到15亿元。
从柑橘种植品种来看,宜都市柑橘种植以温州蜜柑为主导品种,种植面积达到27.5万亩,约占总种植面积的87%,椪柑种植面积3万亩,约占总种植面积的9%,其它品种占总种植面积的7%。
从柑橘种植区域来看,宜都市柑橘分布于全市10个乡镇,99个村。其中红花套镇、高坝洲镇、姚家店镇、五眼泉镇、松木坪镇、枝城镇等6个柑橘生产大镇常年种植面积在3万亩以上。
从柑橘种植规格来看,种植密度为每亩80~100株的老橘园约12.6万亩,占总种植面积的40%左右,定植密度为每亩30~40株的密改稀标准化果园约5万亩,占总种植面积的16%左右,其余44%种植密度为40~80株每亩。
从柑橘种植地形来看,有9.4万亩分布在平原,占总种植面积的30%,有22万亩分布在丘陵、山区,占总种植面积的70%,种植坡度均在15°以内。种植坡度在10°以下的约占一半,其余部分种植坡度在10~15°之间。
2 宜都市柑橘生产机械化基本情况
近年来,宜都市大力开展对比试验,引进先进适用、安全可靠的柑橘生产新技术新机具,探索适宜柑橘生长特性的全程机械化技术和生产模式,取得较好的成效。
2.1 橘园机械开沟耕整技术稳步推进
橘园旋耕除草、抽槽换土是柑橘生产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机械作业的薄弱环节。微耕机结构简单、维修方便,是理想的果园微型耕作机械。宜都市果园旋耕除草多采用多功能微耕机进行。近年来,宜都市通过对比试验,重点引进技术先进的旋耕除草、开沟施肥、抽槽换土等小型耕作机具,目前宜都市拥有橘园微型耕作机械2 500多台,机械化耕作水平达到40%。
2.2 柑橘机械植保技术加快普及应用
柑橘病虫害是影响柑橘产量和果品品质的重要因素。防治柑橘病虫害主要依靠动力喷雾器喷施农药。为彻底杀灭躲藏在叶背的病害虫,一般需要使用大功率喷雾器,手抬担架式机动喷雾机动力足、喷施效果好,是当前柑橘产区最受橘农欢迎的植保机具。目前,宜都市90%以上柑橘种植户拥有动力喷雾器或喷雾机,柑橘机械化植保水平达95%以上。
2.3 柑橘产后加工机械化水平明显提升
柑橘产后进行分级清洗打蜡等初加工,能有效提高果品品相,延长储存时间。目前宜都市建成柑橘打蜡加工厂78家,有力促进了柑橘产后初加工机械化水平的快速提升。截止目前,宜都市柑橘产后分级保鲜机械化水平达95%以上,在国内主要柑橘产区处于领先水平。
3 宜都市推广柑橘生产全程机械化面临的主要困难
宜都市柑橘生产机械化虽然做了一些探索,但是受各方面条件限制,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3.1 柑橘种植面积普遍较小,不利于机具推广
目前,宜都市柑橘生产以家庭经营为主,承包地块规模化种植的柑橘种植大户和柑橘专业合作社很少。家庭经营模式柑橘种植规模小,一般每户种植面积在10亩左右,地块细、碎、小,大机具不适用,农户自主购机积极性不强,不利于推广机械化作业;另一方面,在当前粮食作物价格持续下降的情况下,柑橘种植比较效益较高,10亩柑橘园一年收入能有30 000多元,远远高于玉米、油菜、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而且近几年柑橘市场销售较好,橘农不愿出让自家橘园土地给柑橘种植大户和柑橘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无法流转土地规模经营。目前,宜都市柑橘种植面积超过100亩的种植大户及专业合作社不到100家。没有土地流转,柑橘种植大户和柑橘专业合作社无法扩大种植规模,先进适用机具难以推广运用。
3.2 柑橘种植密度偏大,不利于机具作业
20世纪80年代初,为了迅速扩大柑橘种植面积,提升柑橘产量,宜都市农业部门大力推广“矮、密、早、丰”栽培技术,导致柑橘种植密度过大,橘园柑橘栽植株数都在每亩80株以上,一些地方甚至达到100~200株。柑橘栽植密度过大、柑橘植株间隙过小,不仅导致树体结果部位上移,光照恶化,劣果率高,还会导致机械化耕作、灌溉、施肥施药等作业困难,不利于橘园管理。近年来,宜都市农业部门认识到这一突出问题,大力开展橘园改造,“改观园相、改良品种、改善品质、改革管理”,间移间伐,定植密度,花大力气解决柑橘密植问题。
3.3 适用机具少、成本高,不利于机具引进
全国范围内,为主要农作物生产研发的机具多,针对果园管理研发的机具少,适用于柑橘生产的机具更少。不同区域地形土壤、柑橘品种不相同,需要的机具也不相同。机具不适应会加大推广难度。2013年,宜都市一家柑橘种植大户引入某省份生产的开沟机进行开沟施肥作业,半年后发现,使用该款开沟机开沟施肥的橘树全都枯萎死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十万元,经调查分析发现,人工开沟是将橘树根系斩断,斩断处没有裂口,而机器开沟是将树根打乱粉碎,断开处分裂破碎,引起橘树根系腐烂,导致橘树死亡。因此,宜都市后期在引进开沟机时,要求生产厂家在开沟机前端加切割装置;另一方面,柑橘生产适用机具一般都自带动力,价格相对较高,许多适用机具因生产企业少、产品销量少没能纳入购机补贴范围,严重影响了柑橘种植户的购机积极性。
3.4 相关配套支撑缺乏,不利于柑橘生产机械化工作推进
3.4.1 相关配套设施缺乏
宜都市大部分柑橘园基础设施薄弱,没有配套的机耕道、灌溉沟渠,机具进园作业和转移困难,柑橘生产机械化处于尴尬的境地。
3.4.2 相关配套服务缺乏
农机维修困难是农机化事业的突出问题。目前宜都市没有大型专业的农机维修企业,引进机具的后期维护维修困难。同时,柑橘生产农机农艺融合度不佳,农机发展服从于农艺技术的要求,但精通柑橘种植农艺的技术服务人员仍然缺乏。
3.4.3 相关配套项目及资金缺乏
柑橘生产适用机具价格昂贵,引进机具代价高,柑橘农机化示范基地建设投入资金量大,没有项目资金支撑,柑橘生产机械化很难推进。
4 柑橘生产机械化发展对策
4.1 加快精品果园建设
通过标准化果园改造和精品果园建设,规范栽植密度,按照每亩40~50株标准进行疏株间移,有效解决柑橘因种植密度大、树龄长形成的不利于机械化作业等突出矛盾。同时,加强园区配套机耕道、沟渠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基础条件;做好土地整治工作,通过坡改梯、小改大等方式,将零散、细碎的坡地进行重新规划整理,形成相对大块、方正、平整的土地,以利于规模化种植、机械化作业,提高作业效率和质量。应加大项目争取力度,依靠项目实施引进先进适用机具,带动标准化橘园建设。
4.2 加深农机农艺融合
目前,柑橘生产机械化处于农机农艺相互融合的初级阶段,农机化发展服从于农艺技术要求。而宜都市柑橘种植农艺模式多样、种植行距不一,缺乏统一的标准,非常不利于机械化作业,导致相关机具推广应用缓慢。应加大力度研究适宜柑橘生产机械化的种植模式、栽培技术,制定柑橘种植各环节机械化操作技术规程,推动机具的推广应用。
4.3 加大机具研发力度
农机部门应进一步联合科研院所和相关院校,加大技术攻关力度,针对湖北省柑橘种植实际,探索技术路线,研制出适宜湖北省柑橘生产使用、价廉质优的旋耕机、开沟机、整体修剪机、喷雾机、运输轨道等机具,并着力研究破解柑橘采摘这一技术难题。要鼓励和引导农机企业引入社会资源、资金,加大果园机具的研发生产,生产出更多适于丘陵山地作业、价廉质优的果园专用机型,形成整套的柑橘生产机械化技术服务技术集成体系,切实满足柑橘种植农户对适用机具的需求。
4.4 加强适用机具推广
农机推广人员应加大力度,通过召开现场会活动、现场演示,提供技术服务,开展对比试验,充分展现机具代替人工的优越性。应充分利用电视、电台、网络等各类新闻媒体多形式、多渠道宣传和推介先进机具,确保先进适用机具为民所知、为民所用、助民增收。农机管理部门应进一步研究和改进购机补贴政策,满足丘陵山区群众需求,将杀虫灯、开沟机等先进适用、群众急需的果园机具纳入购机补贴,确保柑橘种植农户充分享受到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红利。
2016-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