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关于城市的核心见解及其当代意义
2016-03-08金正连
金正连
(南京大学 哲学系,江苏 南京 210023;常州大学 思政部,江苏 常州 213164)
马克思关于城市的核心见解及其当代意义
金正连
(南京大学 哲学系,江苏 南京 210023;常州大学 思政部,江苏 常州 213164)
在阐明马克思主义在今天城市分析中的意义时,我们直接碰到的便是马克思恩格斯留下的大量论述。这些论述,无论是他们首开的话题,例如农村的城市化乃现代社会之特色(《大纲》),还是具体的论点,如资产阶级只会将问题移来移去而不会实质性解决工人的住宅问题(《论住宅问题》)等,在当代城市研究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反响。不过,仍然缺乏较为系统地概括地经典作家论城市的研究,这在某种意义上亦影响了这些重要论见的价值,特别是孤立地引用某个论点而缺乏语境支撑和相关性考虑(这是辩证法的基本要求)时,甚至会出现对他们观点的误读,例如,流传广泛的经济决定论和泛意识形态批评。为此,在本文中,我们试图从整体的角度简单地勾勒一下马克思恩格斯有关城市的核心关注之大致轮廓。
(一)城市在资本主义的历史形成中具有基础作用。
《德意志意识形态》关于资本主义在欧洲的起源和发展便是这一论题的集中体现,并且其核心观点贯穿于其后政治经济学批判。不过,这个问题在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中不再具有特别的重要性。正如下列段落表明的那样,资本主义生产的起源史研究,一方面只是为了说明这种生产方式历史而非自然的性质,这决定了其向更高级阶段过渡的必然性;另一方面则是阐明了资本生产的条件,阐明不断重复的资本积累过程同时也不断地生产出其前提和条件这个事实,从而揭示资本生产的神秘性。马克思强调,不是它的历史,而是资本主义的现代表现,是我们研究的重要。他说:
土地所有权的历史表明了封建地主逐步转化为地租所得者,世袭的半交代役租的而且常常是不自由的终身租佃者逐步转化为现代租地农场主,以及依附于土地而没有迁徙自由的农奴和徭役农民逐步转化为农业短工的过程,这种历史也许事实上就是现代资本的形成史。它本身也就包含着对城市资本,对贸易等等的关系。但是,我们在这里要研究的是已经形成的、在自身基础上运动的资产阶级社会*《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08页,第474页,第48页,第113页。。
(二)城市乃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物质承担者,它成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再生产不断建构的对象。这意味着,在资本生产主导的条件下,城市将丧失其原始的功能和性质,而成为资本这种普照的光之色彩的表现。就此来说,现代城市不同古代城市,它的发展规律不同古代城市。马克思不止一次谈到了这种差别,例如,他强调:
古典古代的历史是城市的历史,不过这是以土地所有制和农业为基础的城市;亚细亚的历史是城市和乡村的一种无差别的统一(真正的大城市在这里只能看作王公的营垒,看作真正的经济结构上的赘疣);中世纪(日耳曼时代)是从乡村这个历史的舞台出发的,然后,它的进一步发展是在城市和乡村的对立中进行的;现代的[历史]是乡村城市化,而不象在古代那样,是城市乡村化*《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08页,第474页,第48页,第113页。。
多数地理学文献都认为,这表明马克思是思想史上最早关注城市化的思想家。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恰恰在这里,马克思指认为了城市化现象并非历史的一贯趋势,而是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形成和发展一致的过程。西方相关研究也肯定,城市化是近两个世纪以来与工业化相联系的新的历史现象。这意味着,只有在现代社会的历史和结构中,才能够准确地把握城市化现象的实质和意义。马克思曾经如此强调过,大工业破坏了农村、改变了农民,打破了传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同时为一种新的更高级的综合,即工业和工业在他们对立发展的形态的基础上的联合,创造了物质前提。资本主义生产使它汇集在各大中心的城市人口越来越占优势,这样一来,它一方面面聚集着社会的历史动力,虽另一方面又破坏着人和土地之间的物质变损,也就是使人以衣食形式消费掉的土地的组成部分不能回归土地,从而破坏土地持久肥力的永恒的自然条件。这样,它同时就破坏城市工人的身体健康和农村工人的精神生活。但是资本主义生产通过破坏这种物质变换的纯粹自发形成的状况,同时强制地把这种物质变换作为调节社会生产的规律,并在一种同人的充分发展相适合的形式上系统地建立起来*《资本论》(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579页。。在归根结底的意义上,正如下列著名段落所表明的:
在一切社会形式中都有一种一定的生产决定其他一切生产的地位和影响,因而它的关系也决定其他一切关系的地位和影响。这是一种普照的光,它掩盖了一切其他色彩,改变着它们的特点。这是一种特殊的以太,它决定着它里面显露出来的一切存在的比重*《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08页,第474页,第48页,第113页。。马克思实际上是从资本生产的逻辑来解释城市以及城市生活的。他提到发达的交换制度打破了人的依赖纽带、血统差别、教育差别等,强调了人的独立性与“彼此关系冷漠”这种矛盾,*《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08页,第474页,第48页,第113页。自由与物化的对立等等。所有的这一切,都预示了后来韦伯和西美尔的社会学研究,也成为今天文化研究绕不过去的话题。
(三)马克思并非就城市论城市,而是始终关心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矛盾及其决定的资产阶级社会历史地位。在他那里,城市正是那种内在矛盾的集中体现。
一方面,在马克思那里,城市充分体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文明意义。这种意义,马克思在《大纲》和《资本论》中都有集中的论述,其要旨包括:“摧毁一切阻碍发展生产力、扩大需要、使生产多样化、利用和交换自然力量和精神力量的限制”;“创造了这样一个社会阶段,与这个社会阶段相比,以前的一切社会阶段都只表现为人类的地方性发展和对自然的崇拜”;“培养社会的人的一切属性,并且把他作为具有尽可能丰富的属性和联系的人,因而具有尽可能广泛需要的人生产出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90页。;最终,它不仅为人的自由自觉发展创造了条件,而且使之成为实际的趋势。另一方面,在资本主义条件,生产关系发生了物化,人在其中屈从物的统治。这两个方面的对立和矛盾构成马克思关注的中心,他从资本生产的内在规律阐明了其机制和特点,并指认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乃一种矛盾的历史过程。
在不同的地方,马克思描述了后一方面在城市社会的多重表现,例如,在谈到资本积累一般规律支配下工人的实际生活时,便强调过“资本主义的积累越迅速,工人的居住状况就越悲惨”,也突别谈到过伦敦的例子,指出:
随着城市不断“改良”,以及与此相联的旧街道和房屋的拆除,随着这个京城中工厂增多和人口流入,最后,随着房租同城市地租一道上涨,就连工人阶级中处境较好的那部分人以及小店主和中等阶级其他下层的分子,也越来越陷入这种可诅咒的恶劣的居住条件中了*《资本论》(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760页。。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充分利用了当时的各种资料说明了作为资本积累社会后果的工人阶级的悲惨命运,从痛苦的劳动到极端贫困和恶劣的生活,从流动人口到乡村的破坏*参阅《资本论》(第1卷),第13、23章。。这些分析都为后来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启示。这也涉及到另一个核心问题,即阶级斗争。
(四)阶级和阶级斗争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的最核心也是最受争议的问题。关于阶级,马克思恩格斯的全部文献提供了十分丰富的分析,例如,《共产党宣言》曾经提供了一个关于现代社会阶级的概要描述;《雾月十八日》则是基于阶级斗争视角进行历史分析的典范文本。不过,我们也看到,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正如恩格斯编辑的《资本论》第三卷最后一章(即第52章)关于阶级的分析手稿中断了这个事实所表明,马克思没有完成其阶级理论。更为重要的是,1870年代以后,社会历史条件的复杂变化使得阶级和阶级斗争并没有按照《共产党宣言》所描述的图景发展,这也使得阶级理论成为马克思主义之最受质疑的部分。在此背景中,马克思主义城市理论的重建,阶级维度多受压抑。当然,在理论上,重申阶级问题也面临一个独特难题:马克思并没有把城市作为专门论题展开分析,因此要将阶级斗争作为城市分析的核心维度,必然需要我们发展出中介环节,这意味着对马克思原理论的重构。例如,哈维对第二帝国时期的巴黎改造分析,即是把《雾月十八日》的历史视角改造成为地理视角*[美]哈维:《巴黎城记》,黄煜文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再如,在卡茨尼尔逊看来,恩格斯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开辟了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分析,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从生产而非市场出发分析资本主义的路线,开辟了阶级内部和阶级之间互动之空间格局的分析,从而“表明了马克思主义如何有可能为了创造一种对不同类型的工人阶级主体性的解释而将城市整合到其社会理论之中”*[美]艾拉·卡茨纳尔逊:《马克思主义与城市》,王爱松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第148页。。然而,无论如何,阶级分析是全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核心视角,离开这一点,马克思主义也就丧失了其政治维度,以至使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流为与其他资产阶级方法论无性质差别的一种特殊视角。
在全部创始人的论述中,问题并不囿于上述几点。例如,他们甚至谈到大的城市建设对股份公司的意义,强调了城市商业和工业对平均利润的形成以及价格的变化之特殊意义等等。实际上,只要肯定城市乃现代资本主义的策源地、再生产的基本平台,我们就可以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对现代资本主义的分析不仅适用于今天的城市分析,而且实际上构成今天研究的前提,虽然他们并没有在分析过程直接强调城市。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1&ZD089)。
金正连(1968-),男,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生,常州大学思政部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