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向丝对桃园梨小食心虫的防治效果
2016-03-08唐永清王佩玲
唐永清,王佩玲
(石河子大学农学院植保系,新疆 石河子832000)
梨小食心虫(rapholitha molesta Busck.)是伊犁桃园主要的食心虫类害虫,一年发生5代,1、2代主要为害桃梢,3~5代主要蛀食果实。世代重叠,防治较为困难,种植户盲目用药防治效果不好,对果实品质影响较大,且造成环境污染。随着人们对绿色食品认识的提高,对果园绿色防控技术逐渐开始重视。迷向丝是利用性信息素干扰成虫交配[1],减少下一代虫口数的生物技术,近年来在伊犁桃园开始应用。随着不同种植模式单位面积释放数量的确定,对搞好防治有一定指导意义。本试验研究不同数量迷向丝对梨小食心虫的防治效果,现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试验在61团5连桃园进行,供试树种为中熟蟠桃,树龄7年,株行距3 m×4 m。
供试240 mg/条梨小食心虫性迷向素为深圳百乐宝生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梨小食心虫性诱剂为北京中捷四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
试验设4个处理,分别是330条迷向丝/hm2(每5株树挂2根迷向丝)、495条迷向丝/hm2(每5株树挂3根迷向丝)、825条迷向丝/hm2(每株树挂1根迷向丝)、对照(空白)。每个处理2 hm2。
每个处理随机放置3个梨小食心虫诱捕器。诱捕器用0.6 L塑料瓶,在瓶上部(瓶子的2/3处)剪3个直径3 cm的圆孔,用细铁丝将诱芯固定在瓶盖中央的下方,瓶中注入0.2%洗衣粉水溶液,液面距诱芯1~2cm。迷向丝、诱捕器放置时间为4月15日。迷向丝处理桃园在桃生长期用药2次,对照用药6次。
田间调查,每处理随机选3个点,每点调查1株树。迷向率调查 田间诱蛾量的监测从4月15日—6月15日,每隔7d调查1次诱蛾量,每次调查后将已诱到的蛾子捞出,比较各处理区诱捕器诱蛾量的变化情况。
折梢率调查 6月30日进行,每株树分为东、西、南、北、中5个方位,每个方位调查20个当年生枝条,共调查100枝,记录受害梢数。
蛀果率调查 7月28日进行,每株随机抽查100个桃果,记录蛀果数。
降低折梢率的防效(%)=(对照区折梢率-迷向区折梢率)/对照区折梢率×100
降低蛀果率的防效(%)=(对照区蛀果率-迷向区蛀果率)/对照区蛀果率×100
迷向率(%)=(对照区捕蛾总数-迷向区捕蛾总数)/对照区捕蛾总数×100
2 结果与分析
2.1 迷向丝对桃园梨小食心虫的迷向效果
由表1可以看出,825条迷向丝/hm2对梨小食心虫的迷向效果最好,迷向率为96.39%;其次是495条迷向丝/hm2,迷向率为94.84%;330条迷向丝/hm2的迷向率为85.98%。差异性比较,在0.05水平上,各处理之间差异显著;在0.01水平上,825条迷向丝/hm2与495条迷向丝/hm2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两者与330条迷向丝/hm2差异极显著。
表1 迷向丝对梨小食心虫的迷向率
2.2 迷向丝降低桃折梢率和蛀果率的效果
由表2可以看出,825条迷向丝/hm2处理的降低折梢率和蛀果率的效果最好,防效分别为81.32%、80.78%;其次是495条迷向丝/hm2处理的,降低折梢率和蛀果率的防效分别为77.32%、78.82%;330条迷向丝/hm2处理的防效最低,但也达到66%以上。经方差分析,在0.01水平上495条迷向丝/hm2与825条迷向丝/hm2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两者与330条迷向丝/hm2差异极显著。
表2 梨小食心虫迷向丝降低桃折梢率和蛀果率调查
2.3 各处理防治费用的比较
由表3可以看出,在试验期间对照区农药防治6次,迷向丝各处理区用药2次。 330条迷向丝/hm2处理的防治成本最低,为1 740元/hm2;825条迷向丝/hm2处理的防治费用最高,为3 225元/hm2;495条迷向丝/hm2处理的防治费用为2 235元,与对照相当。
表3 各处理的防治费用
3 小结
梨小食心虫迷向丝各处理对梨小食心虫的迷向率在85%以上,对降低桃折梢率、蛀果率的防效在66%以上,效果较为明显,并可减少田间使用农药的次数,提高农产品的果品品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2,3]。其中495条迷向丝/hm2处理对梨小食心虫迷向率、降低折梢率和蛀果率的防效较好,且投入成本较低,可以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梨小食心虫迷向丝可以干扰梨小食心虫交配,减少下一代的虫口数,但诱蛾种类较为专一。桃园的食心虫种类较多,梨小食心虫迷向丝不能完全控制桃园其他食心虫的为害,新的广谱性迷向药有待开发。
[1]超华,黄冬华,徐雷,等.用迷向丝防治梨小食心虫效果研究[J].生物灾害科学展,2013,36(2):161-163.
[2]王向阳,曹翔翔,胡本进,等.缓释性信息素迷向防治桃园梨小食心虫实验初报[J].中国植保导刊,2011,31(2):38-40.
[3]何超,秦玉川,周天仓,等.应用性信息素迷向法防治梨小食心虫试验初报[J].西北农业学报,2008,17(5):107-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