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国际产能合作 促进河北产业转型升级

2016-03-07吴晓华

中国经贸导刊 2016年3期
关键词:河北企业

吴晓华

河北是工业大省,钢铁、水泥、玻璃、光伏等产业的综合实力和技术装备水平在全省经济和全国同行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中钢铁、平板玻璃、光伏组件产量居全国第一,水泥产量全国第六。这些产业具有先进的产能装备和较强的比较优势,但同时又面临产能富余、转型升级的巨大压力。在国家实施“一路一带”战略的背景下,我们意识到积极开展优势产能国际合作,是河北突破资源环境瓶颈约束、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大战略选择。

2015年1—11月,全省新增备案的境外投资企业126家,投资总额29.39亿美元,增长87.3%,其中中方投资额22.59亿美元,同比增长55%。截至目前,累计核准和备案的境外投资企业超过700家,投资总额超过110亿美元,中方投资额达到88亿美元,遍布6大洲近80个国家和地区,涉及钢铁、水泥、玻璃等20多个行业,已投产和正在筹建的钢铁产能859万吨、水泥438万吨、玻璃85万重量箱。

在“走出去”过程中,我们遵循“企业主体、政府推动,市场导向、商业运作,国际惯例、合作共赢”原则,围绕“摸底数、重引导、建机制、搭平台、抓项目、强服务”打出“组合拳”,逐渐摸索出一套有效做法。

摸底数,夯实基础。对内,我们对境外投资涉及的产业、行业进行分门别类,共梳理出合作行业类别20余个;组织400多家企业进行座谈,了解行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相关建议,掌握了企业走出去的愿望和诉求。对外,积极拜访外国驻华使领馆和商贸机构,对其国家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与河北互补性等进行广泛了解。经过一系列基础工作,对自身在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中的优势、定位、方向和重点合作国别等有了清晰认识和判断,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重引导,多措并举。强化政策支持,陆续出台《进一步做好境外投资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8月份,在全国率先出台《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实施意见》,全力推动本省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加强对外交流,省领导年内出访捷克等7个国家有关省州,促成一批合作项目;5月份,在廊坊举办的“中国—中东欧地方省州长联合会第一次会议”上,与捷克和匈牙利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有18个项目签约;11月份,捷克总理访华,我省积极组织企业对接洽谈,促成了一批项目签约。借助多方力量,与外交部联合举办“蓝厅论坛”,重点推介河北优势产能;充分利用中国银行、工商银行海外分支机构众多、信息渠道广优势,主动开展跨境投资双向撮合。

建机制,协调联动。建立“政府、银行、保险加企业”的“3+1”工作机制,努力实现四方联动,形成工作合力。建立与央企合作机制,7月初,举办了“京津冀协同发展·央企进河北”活动,与41家企业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推动企业充分依托央企海外业务平台“搭船出海”;9月底,组织165家企业与8家有海外业务的央企进行“多对一”对接,促成一批合作事项。

搭平台,提供支持。搭建信息服务平台,建立境外投资专题网站,编纂境外投资国别指南,与外国驻华使馆、招商机构以及我国驻外使领馆建立多种沟通渠道,为企业“走出去”提供信息支持。搭建项目洽谈平台,组织“中东欧合作项目专题对接会”、“捷克投资合作项目专场洽谈会”、“河北企业走进非洲合作项目对接会”等多场对接活动,取得较好效果。搭建银企对接平台,组织企业对接中国银行、工商银行、中国信用担保公司等,促成企业项目与银行及保险机构的境外投资金融和保险产品相互结合。搭建项目融资平台,组织企业对接丝路基金、中投公司、中非基金等投融资机构,寻找合作切入点,切实为“走出去”企业提供融资保障。

抓项目,务求实效。按照“投产一批、建设一批、储备一批、谋划一批”思路建立项目库,实行动态管理,及时协调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推动一批项目取得积极进展。

强服务,保驾护航。加大财政支持,省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支持企业“走出去”;安排1亿元建立产能合作股权引导资金,撬动社会资金支持“走出去”。改进境外投资管理,在项目备案、企业设立、外汇管理、产品通关和出访服务等各环节开辟绿色通道,为“走出去”企业提供优质便利化服务。建立风险防控体系,积极争取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等政策性保险机构支持;引导企业健全内部风险防控体系;协助企业依托我海外领事保护机构,保护企业境外从业人员和资产安全。

(作者系河北省政府常务副秘书长)

猜你喜欢

河北企业
企业不诚信怎么办?
商业企业品牌信用认证企业认证组织
2018上海企业100强
河北:西洋乐器畅销海外
王大根
梁丛
孙婷婷
李天锁
2016,中国企业500强发布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