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评促学

2016-03-07徐建华

中学生物学 2016年2期
关键词:学业成绩教学评价作业

徐建华

摘 要 尝试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参与、以学生为主体的纸笔测验和作业评价方法,以评价促进学习,构建一个能让学生积极参与评价,更有效、更真实地反映学生生物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学习的评价方式改进。

关键词 学业成绩 纸笔测试 作业 教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志码 B

目前,对于初中生物学业成绩评价,还只是关注纸笔考试评价结果——分数。由于生物是初中非统考科目,学生不重视,兴趣不高,因此,传统的教学评价既影响了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也影响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教学双方都没有成功感。为了改变现状,我校初中生物科尝试把初中生物的纸笔测试评价改为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参与、让学生出单元测试题目,以学生为主体的评价模式,从而建立一种新的生物学学业成绩评价方式。这种新的评价方式能让学生积极参与评价,更有效、更真实地反映学生生物学业成绩,并能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习成绩,使学生和教师都有成就感。整个评价过程的具体操作如下。

1 学生为主体的纸笔测试

常规的纸笔测试都是由教师出题,考查学生的理论知识。学生为了应付这种纸笔的理论测试,往往是死记硬背,对知识不求甚解,应付了事。学生没有真正掌握,更谈不上应用。如何改变这状情况呢?笔者尝试把出题的主体翻转一下,由学生出题,并形成题库。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出题,在此过程中通过翻阅书本、资料,或查找资料,得出或弄清楚答案,达到理解和掌握知识的目的。并且从被考者的角色转为考查者的角色,学生有新鲜感,能调动其积极性。考完后分析试卷时,也由出题者来阐明答案和解析解题思路,让出题者担当“老师”的角色,发挥他们的潜能。

具体做法是:把每一个班分成若干个出题组(一般按所在班已有的学习小组为出题组),每组4~5人,每班一般分为10~12个出题组。在每次的单元纸笔测试前,教师会预先依据课标对所检测单元的知识点和出题要求,按班的出题组数制成10~12张出题卡,卡上写明要出的题目的知识点、题型。然后让每组的学生代表抽取出题卡。抽到某张出题卡后,就依照出题卡的要求出题目。这样,每次纸笔测试所有测试题均由学生出,各出题组出的题目形成一个题库,然后交由教师筛选、组合成纸笔测试题目,对学生进行测试。

题目类型有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非选择题在包括是非题、填空题、改错题、简答题。出题组上交题目时,出题组必须交上题目答案和写出答案的解答(分析)。

为了让出题组的每个学生真正参与和掌握本组所出的题目,教师规定如果该组所出题目被选中作为测试题目,该组该题的得分为该组每人得分的平均分。以此激励每组学生出题时,必须真正懂得本组所出的题目和本题的知识点。

这个改革目的是促使学生在出题的过程中,必须对所出题目的知识点有准确的理解,从而实现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让学生出题不仅加强和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实践中,选取初二的2个班为评价改革实验班,分别为实验一班和实验二班,与同级的另4个班进行对比。实行评价改革的2个实验班在1个学年(学生出题的单元测试除外)的4次全校统一纸笔(试卷)测试中,原来成绩中等的实验一班取得3次考试分数第一、1次第二的好成绩。另一个原来成绩处于末位的实验二班取得2次第五、一次第四、一次第六的成绩。两个实验班的纸笔测试成绩都取得了明显的进步。而且学生都乐意参与出题,以自己出的题目被老师最终选中成为考试题为荣。老师在选择和组合这些有学生提供的试题时,也得到了启发,收益匪浅,从而形成一种新的“教学相长”局面。

2 学生为主体的课外作业评价方式

课外作业是课堂知识的延伸,是巩固课堂知识和发展学生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有效方式和手段。但传统的作业评价方式也是以老师为主体,老师去评价学生的作业情况。由于生物教师所教的班级一般都比较多,要改的学生作业也多,时间和精力都有限。同时,同一个班的学生学习能力和完成作业的能力又各不相同。那么,教师如何从繁忙的改作业中抽身出来,既不影响对作业的批改,又能照顾到不同学习层次学生,让学生顺利完成作业呢?对课外作业进行了改革:每次课外作业分为A、B两个作业难度等级(A为难度稍高的作业级别,鼓励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去完成,评价总分值较高;B为难度稍低的作业级别,让学习能力不太强的学生去完成,评价总分值稍低)。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分级别选做。认为自己水平高的选做A级作业,认为自己水平一般的选做B级作业。这样可让水平不高的学生也能完成课外作业,不至于打击其积极性,也让能力高的学生有发挥能力的空间。同时设立加分项目,鼓励能力高的学生去帮助能力稍弱的学生。以学习小组为评价形式,每个组组内学生(甲乙丙丁)为评价主体。第二次上课前,老师会提供答案给学生互相批改,按批改分值打分。A组作业全对的为80分,B组全对的为70分,再加上另四项作业评价项目的得分为该次作业的总得分。每次互相批改的次序不一样,有顺时针方向互改、逆时针方向互改和交叉互改三种。每次批改次序由教师随机决定,避免学生因知道固定批改次序而作弊。改完后,批改者要签上自己的名字,以备老师检查时知道是谁批改的。互改三种次序见图1~图3。

同时为了防止有学生不认真履行评价,教师要对每次作业进行抽查,防止有学生随便应付了事。

这样,教师可从繁重的作业批改(作业评价)中抽身,也能通过这种作业评价方式,让学生互相监督、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课外作业评价表(小组评价)见表1。

通过一个学期的尝试,学生都较好地完成了作业。这种小组互评为主的作业评价方式大大提高了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总之,无论哪一种评价形式,都应该起到调动学生学习,激励学习的作用。评价功能应重在帮助学生发现与发展潜能,认识自我、展示自我,促进学生学习的发展。总之,教师要以新课程标准精神为依据,确立以学生为本,树立新的初中生物学业评价理念,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使学生的情感得到体验,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 辛涛.新课程背景下的学业评价:测量理论的价值[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32-36.

[2]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重点课题“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中的学业管理与评价研究”成果述评[J].当代教育论坛,2005,(5下).

猜你喜欢

学业成绩教学评价作业
信息技术—Internet实用教程教学设计的思考与实践
对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认识和看法
网络环境下高职英语课程多维度评价方式研究
小学数学“反思型” 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作业
学业成绩与习得性无助:有调节的中介效应
大学生上网情况与学业成绩关系的实证研究
大专护生自我效能感、就业取向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