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培养旅游管理人才的内容与运行机制研究
2016-03-07冯伟林陈慧
冯伟林++陈慧
[摘要]校企合作对于培养具有扎实的能力与素质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促进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进行教学改革和解决旅游管理专业人才供需的结构性矛盾具有重要意义。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需要在人才培养规格与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应用型师资培养和人才考核与评价等方面展开合作。另外,需要通过构建校企合作的领导机构和执行机构、校企合作的双赢机制和绩效评价机制来确保合作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校企合作;旅游管理专业;人才;运行机制
[DOI]1013939/jcnkizgsc201608175
旅游管理专业应该培养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满足旅游企业经营管理实践所需的应用型人才。在过去传统的办学模式中,高校相对比较封闭,教学方法单一,课程内容与旅游行业的发展趋势脱节,这样也进而导致所培养出来的人才与用人单位的需求脱节。在我们对某地方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所进行的样本为150人的调研中所呈现的结果显示:约733%的同学认为教师实践经验缺乏和教学手段单一;约60%的同学认为实践教学时间不足和教学内容陈旧;约50%的同学认为考核方式和标准存在问题;约567%的同学认为缺乏旅游工程背景。这就充分说明作为受教育主体的学生也认识到当前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这已经成为在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路径就是进行校企合作,与酒店、旅行社、景区、规划与策划等企业进行人才的合作培养,让高校和企业在培养人才方面共同发挥作用。
1校企合作培养旅游管理人才的必要性
11有利于培养具有扎实能力与素质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
根据我们对重庆40家旅游企业进行调研的数据,认为应届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有理论知识,动手能力差,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和存在职位定位不清晰,能力知识宽而不精的占50%;另外,知识结构不合理,缺乏旅游工程背景的占30%;认为能胜任工作,表现出专业水平的仅占20%。但同时,被调查企业认为通过校企合作能解决存在的一些问题的占100%,其中,被调查企业认为开展校企合作培养旅游管理专业人才是非常重要的占60%,认为比较重要的占40%。由此可见,通过开展校企合作办学的模式,更好地提升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赢得了企业的普遍认同和支持。在培养旅游管理人才的过程中,通过校企合作,让学生深入到旅游企业经营管理的第一线,打破原来主要依赖于课堂理论教学的陈旧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同时也使得学生的职业素质、敬业精神和团队合作的精神得到培养,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并较快地掌握适应实际工作需要的能力。
12有利于促进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进行教学改革
通过实施校企合作培养旅游管理人才,可以有效地将学校和企业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高校所培养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能力和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着企业的效益,能力和素质较差的就业人员对企业的发展显然是不利的;另外,企业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规格也决定着旅游管理专业的未来发展,企业显然也不需要那些不能满足经营管理实践的就业人员,也就是说校企双方的共同目标都是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这是双方的共同目标。因此,旅游企业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就会积极地从旅游行业和旅游企业经营管理的实际出发,帮助高校提出革新人才培养的人才目标、培养规格、知识体系、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等涉及课程设置的相关内容,高校也相应地进行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手段等方面的改革,以适应企业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
13有利于解决旅游管理专业人才供需的结构性矛盾
当前,旅游行业正处于一个大发展、大变革的时期,需要更多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旅游管理人才参与到行业和企业的发展中。目前,旅游管理专业的就业状况总体上比较好,但是也存在着学校培养的人才和企业所需要的人才不匹配的结构性矛盾。旅游企业需要能够满足其经营管理实践的应用型人才,而多数学生只是具有较多理论知识,对行业和企业发展的动态和实际不了解,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造成学校供给的人才与企业需求的人才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如果开展校企合作培养旅游管理人才,就可以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对需要更新的知识体系、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教学模式等方面提供有益的信息,有效地把学校的人才培养与企业的人才需求结合起来,培养旅游行业和旅游企业所需要的适销对路的人才,从而有效地解决旅游管理人才供需的结构性差异。
2校企合作培养旅游管理人才的基本内容
在校企合作培养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过程中,校企双方需要在以下方面开展合作,以实现人才的全面有质量的培养。
21人才培养规格与课程设置
人才培养规格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标准,指明了学校应当培养什么样的人。培养规格的设计需要校企双方共同参与,能够结合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旅游行业和旅游企业的发展趋势,设计出符合实际需求的人才培养规格。在人才培养规格设计完备的基础上,校企双方还需要共同进行课程体系的设计。课程体系的设计是为了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的重要载体。目前,不少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存在较大的问题就是所设计的课程相互之间交叉重复,不少教材内容空泛。从课程体系的设计来看,没有特色,没有突出重点要培养学生哪方面的知识、素质和能力,不符合旅游行业和企业的实际。似乎学生通过学习这些课程以后,毕业后在各旅游企业的各个岗位都能够进行工作。但实际上,可能很多岗位上的工作都做不了。这一方面是因为所设置的课程缺乏针对性,另一方面是所设置的课程没有突出旅游这样一个行业背景。在校企合作培养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背景下,校企双方共同商定课程体系的设置,可以有效地解决课程设置不符合实际的问题。在双方共同设置课程的过程中,第一,需要加强有关旅游行业背景的课程,加强有关当前和今后旅游行业与企业发展趋势的课程,比如将互联网融入到相关课程中,增加智慧旅游、旅游电子商务等课程;第二,在课程体系设置的过程中,可根据合作企业的类型,根据企业的特色与优势,开设有针对性的特色课程;第三,将那些脱离实际、脱离行业和企业发展趋势的课程及时淘汰。
22实践教学
为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不少学校的旅游管理专业都开设了专门针对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的专业见习、实习环节,也在校内建设了以计算机为主的模拟实验室,以期通过打破课堂理论教学独大的局面,能够在这些实验、见习和实习环节中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但是,在实际教学运行过程中,效果并不理想。在计算机实验室所开展的教学活动,是一个将知识通过电脑展示的一个学习过程,与实际的工作背景相差较大。专业的见习、实习是可以有效弥补这一缺陷的,但是,当学生在企业进行专业见习、实习的时候,企业并未对其进行扎实的技能训练,只是将学生安排到某一具体的岗位进行工作,中间也不进行轮岗交流,没有进行相对系统的专业能力训练,学生所能学习到的知识和能力有限,实践教学的效果并不理想。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调研结果也显示,约60%的同学认为实践教学时间不足和教学内容陈旧。所以,在校企合作培养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过程中,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应该与合作的旅游企业进行充分的沟通,共同商定在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具体方案,打破过去仅仅让学生做杂务的模式,可以让学生参与到企业的发展战略规划论证、具体项目策划等活动中,并将其与专业见习、实习工作有效地融合在一起。通过具体岗位锻炼学生的专业能力时,还需要多多考虑进行轮岗交流学习,这样可以使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得到更为全面的锻炼和提高。
23应用型师资培养
在校企合作培养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过程中,除了将学生作为一个主要的对象之外,教师也应该在其中进行高度关注。毕竟教师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水平。一个专业所培养的人才质量的高低,师资队伍素质是一个相当关键的因素。在目前各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理论知识基本上不存在多大问题,但缺乏实践动手能力,多数教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这样一种经历,没有在旅游行业和旅游企业工作的经历。因此,也就不具备教授学生实践能力所应具备的素质。同时,由于缺乏这样的经历,教学素材的来源基本上都是书籍、网络等二手材料,对其分析与应用不够深入、全面。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调研结果也显示,约733%的同学认为教师实践经验缺乏,教学手段单一。这样缺乏实践动手能力的教师也成为制约当前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一个大的障碍。所以在校企合作培养旅游管理人才的过程中应该对师资进行应用能力的培养。在应用型师资培养方面,学校应该与合作的旅游企业进行深入交流协商,让教师以挂职或者项目制的方式到企业培训学习,对企业的具体经营管理实践活动进行深度参与,补充了解与掌握旅游行业发展的趋势,并尝试为所在培训企业提供经营管理方面的建议。同时,在培训中,也可以有效补充自己的教学素材。
24人才考核与评价
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人才的考核与评判。在传统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考核和评价方面,基本上是以学校为主体,企业虽然在学生的专业见习、实习方面有考核评价,但一般比较粗放,而且其占比也比较低,仅仅只是1~2门实践课程的考核与评价,没有全面参与到其中。被调查的学生也有超过50%的认为考核方式和标准存在问题。在前面,我们已经谈到需要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对人才的培养规格进行共同讨论确定,在人才考核与评价环节,也需要双方共同参与。仅仅从学校的角度来对学生是否合格进行评判,存在主体不全面的缺陷,有些考核方式落后、简单、单一、脱离实际。所以,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让企业作为人才考核与评判的重要主体参与进来。旅游企业作为直接使用人才的单位,对于学生是否是合格的人才有着自己的相对较好的实践判断,可以将其对人才的判断标准纳入学校的人才判断标准里。在人才的考核与评价这一环节里,一方面需要将旅游企业的人才评判标准纳入学校的评判标准里;另一方面让企业的主管部门负责人、高管人员都作为考核与评价的主体参与其中,形成一个全面的考核主体。
3校企合作培养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运行机制
上面我们已经对在校企合作中培养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基本内容与环节进行了阐述,要确保上述内容真正得到全面落实,实现良好的人才培养效果,还需要构建一个完善的运行机制。
31构建校企合作的领导机构和执行机构
校企合作培养旅游管理专业人才中的各项内容要想得到落实,在运行机制的构建方面就首先需要考虑构建一个校企合作的领导机构和执行机构,依靠这些组织机构来推动落实合作的内容。校企合作的领导机构可由高校的教务处长、学院院长、企业的人力资源经理、业务经理等中层干部构成;执行机构可由高校的系主任或教研室主任、骨干教师、企业的基层部门负责人、骨干员工等构成。领导机构对校企合作的方向、内容、规模以及双方权益等方面进行决策;执行机构对校企合作培养人才中的具体事务进行协定,比如在理论教学内容更新、课程标准修订、专业特色凝练、实践教学方式与内容等方面进行系统设计、实施。通过校
企合作的领导机构和执行机构的相关工作,为日常的校企合作运行提供组织保障,校企合作培养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工作才能实现预期的效果。
32构建校企合作的双赢机制
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工作能否可持续地进行下去,需要确保校企双方能够在合作中实现双赢,也就是要求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构建校企合作的双赢机制。在现在多数校企合作的项目中,呈现的基本状态是高校相对积极,企业相对消极。一方面,学校积极地到处找寻合作的企业,建设实践基地,为学生落实见习、实习工作任务;另一方面,企业虽然也表面上对此表示欢迎,但没有真正按照人才培养的规范手段进行实施,更多的时候是让学生打杂。之所以出现这一问题,主要是校企双方的利益不一致所导致,企业是以追求经济利益为目标的,所以学生的培养对其来讲就是额外的负担。从中可以发现,构建校企双方的双赢机制就是十分必要的。在双赢机制的构建中,企业与高校联合培养学生,应该给予企业相应的经济补偿,或者通过教师的科研、学生的专门实践项目服务于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让企业在其中能够真正的获得相应的经济利益。
33构建校企合作的绩效评价机制
校企合作培养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目标是否实现,培养出来的人才是否有质量上显著改善,需要通过相应的绩效评价机制来进行效果评价,以便为后期的合作培养人才提供经验借鉴。如果没有相应的绩效评价机制,校企双方对合作培养的效果缺乏客观的评价,不能及时总结和反馈其中存在的问题,就无法为后续人才培养效果的持续改善提供。绩效评价机制方面,可由校企合作的领导机构和执行机构承担此项工作,对日常的合作工作出现的问题、学生的考核与评价结果、企业在合作中所获得直接和间接的收益以及合作中产生的费用进行分析,对学生进行合作培养的意见征询。通过这些活动,可以让校企双方能够对合作的效果有全面客观的认识,有利于后续合作的可持续进行。
参考文献:
[1]王凡理念和现实的差距:制约新建本科院校校企合作教育的问题梳理[J].湖北社会科学,2015(2)
[2]苍娟应用型高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实践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9)
[3]张亮应用型本科院校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的创新[J].黑龙江科学,2014(11)
[4]许瑛基于校企合作的模拟教学课程研究与建设[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