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难道不是未知让人趋之若鹜吗?

2016-03-07翁倩郑廷鑫

南方人物周刊 2016年1期
关键词:人物周刊面具明星

翁倩+郑廷鑫

6年前读研二时幸运地获得了在《南方人物周刊》实习的机会,毕业后成为编辑。曾拐着弯问把我招进杂志社的时任副主编杨子,为何选中性格内向又没经验的我,他说,“要学会游泳,就要去海里”——这句话,推着我走到今天。

老实说,当时并不想那么快当编辑。刚毕业时对现场、采访、跑动仍有极大的热情;二来《南方人物周刊》的公共报道已经做出相当的影响力,同组记者无论资历或阅历都远远超过我。我自知没什么积淀,担心没准备好迎接这一切,只好小心翼翼硬着头皮边做边学。刚开始那段时间特别需要认同、又极力掩饰这种需要,很久之后才知道,年轻同事刚加入这个集体时,大都有过类似的信心崩塌——前人已经做出这么好的成绩,我能为这本杂志贡献什么?

这5年我学会的最重要的专业主义和行为规范正是源于以上这一疑问:对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编辑必须做出判断。而在权衡和抉择中,你会知道自己做出的决定既不可能是惟一的,也有可能不是最好的。必须诚实谦卑,进步才会到来。

和杂志其他板块相比,我所在的明星报道领域近年发生了显而易见的变化,艺人有了更多的发声和展示通道,电视台、经纪公司也有了更强的掌控欲,甚至有力量将国内百余家地方媒体和网站用微信群集合起来,在规定时间让明星通过微信语音接受群访(或者说聊天),临末再抢一轮红包,像一场狂欢。这在几年前是很难想象的。这个领域的矛盾之处在于,一方面明星戴着面具示人,面具往往让人印象深刻,而他们却小心隐藏起真正的自我,扮演着公众期望的角色;另一方面,这个圈子(如果真有所谓圈子存在的话)又几乎是接近透明的,大部分明星在生活中的演技,稍有阅历的人就能看破——可成功的政客、商人,却往往让人看不懂。

有时也会想,在有这么多媒体可选的前提下,凭什么要求明星给你最长时间?而对于记者来说,即便有了奢侈的两小时或更长的对谈,就是一切的答案了吗?前同事吴琦曾说,“每个采访对象都可能是一个自足的自体,每次记者进入的时候,就像一个平面从当中切过去,能切到什么因人而异,看你的勤奋程度或者天分。”我深以为然。

2013年同事李宗陶对干露露的采访是一次娱乐报道的非典型操作,她跟了干露露几天,去其家乡、陪其演出,甚至亲历了对方在酒店换衣服的一幕,可她只看不访。这类报道——主角常常是本来的自己,没必要装成另一个人来保护自己以不受侵犯——至今让我深深着迷。

这5年,相比在路上的记者,我的工作和大部分人一样,并没有太多的故事。一期杂志从付印的一刻起,无论喜欢、满意与否,都随着时间流淌而过,除了尽力让它不只有7天的寿命,作为编者,也必须学会用开放的心态朝前看。当然,不得不提的是,在大量的新闻报道背后,我因为工作原因和一些人相遇,非常感激。2012年《梦中情人》专栏开始连载后,收到过很多表达共鸣的读者来信,给我很大鼓励;有人发来电影剧本,“请翁老师指正”;甚至收到过一包匿名寄来的西北特产,由于没有姓名电话,没法说谢谢,只好在此一并谢过并郑重汇报:我吃完了,味道很好。

2015年,《南方人物周刊》的刊期由45期调整到40期之后,时间反而似乎越来越快,我知道,这个集体中不少人今年都有些焦虑。一些同事用转换跑道来抵抗这种焦虑,希望他们已经拥有了inner peace。我尝试了两种方法,一是打壁球,像小孩学习拿筷子那样,从挥拍、步伐开始从头学起,学会用身体表达自己之后似乎放松了些;二是回到写作状态——经历了比较完整的生活,再和人交流,变得舒适了。

(翁倩:2010年加入本刊,2015年代表作品有《小S 传统未来人》等)

猜你喜欢

人物周刊面具明星
我们摘下面具吧
酷酷的面具
面具
明星们爱用什么健身APP
面具中的鱼
扒一扒明星们的
谁是大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