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的军舰能打ISIS
2016-03-07朱江明
朱江明
自俄罗斯干预叙利亚内战及打击恐怖组织军事行动伊始,其海军水面舰艇直接发射导弹攻击地面目标的能力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开战初期,位于里海的4艘俄罗斯军舰率先向1000英里外的叙利亚境内目标发射了至少26枚3M-14T导弹。11月20日,一支里海舰队发动了另一次袭击。近日,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宣布,俄海军动用一艘柴电潜艇以潜射导弹向ISIS极端组织的目标发动了攻击。
在冷战中,苏联红色海军曾经是全球第二大海军,不仅拥有各种型号的先进核潜艇,而且在解体前还有多艘航空母舰,具备和美军在大洋角逐制海权的能力。然而苏联解体导致俄罗斯海军实力锐减,多年来主力舰艇未曾得到更新,更有不少大型舰艇和潜艇因年久失修而成为废船。
从近年来的武装冲突中我们可以发现,俄罗斯海军力量似乎并未因为实力大减而彻底沦为港口舰队。在2008年的俄格武装冲突中,俄罗斯黑海舰队成功完成对格鲁吉亚沿岸的海上封锁行动。在2014年克里米亚半岛军事行动中反应更是迅速,不仅通过水面舰艇完成部队及军事物资的运输,更彻底控制住半岛沿岸的各个主要战略据点。最终,克里米亚半岛宣布并入俄罗斯联邦,这种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模式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对叙利亚的干涉中,俄罗斯更是同时出动水面和水下兵力,远程打击也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威力。尤其在土耳其战机击落俄军战机后,更紧急出动了“莫斯科”号导弹巡洋舰为空中力量提供防空火力掩护,以震慑土耳其空军。
近年来,俄罗斯大刀阔斧地实施“新面貌运动”以提高部队战斗力,确实出现了喜人的成果,不仅三军协同能力和战备化程度大幅提高,新启用的国家作战指挥中心也同样展现出极高水平的联合作战指挥能力。然而俄罗斯海军的主体战斗力,并未获得足够的提升。
以前苏联时代装备多艘核动力巡洋舰和常规动力巡洋舰、驱逐舰为例,12个型号的32艘大型主力舰(5000吨以上级别),装备了共计4个型号的反舰导弹以及5种防空武器。各种导弹系统之间不仅弹药无法通用,发射架和电子侦查雷达系统往往也无法共用。这导致俄罗斯海军在后勤方面,变得极为混乱和脆弱,尤其不同舰队之间几乎无法共用武器库。
早在前苏联时代,这个问题就已经显现,然而至今仍没有解决的希望,因为短时间内俄罗斯根本无力全部淘汰或升级主力舰队。近年来投入服役的明星舰20380型轻型护卫舰,满载排水量仅为2000吨级别,即便按照计划全部服役也无法完成水面舰队的轮替。
尽管俄罗斯军方近年来多次提出要恢复核动力水面舰艇的建造,俄海军前第一副总司令卡萨托诺夫上将也曾经对媒体表示,新一代领袖级核动力驱逐舰将在2017年开建,然而在俄罗斯遭遇西方制裁后,总统普京已经宣布将会削减政府开支,其中包括军费。海军作为吞金巨兽恐怕更是优先削减开支的机构,“领袖级”核动力驱逐舰2027年能否开始兴建还是未知之数,跳票爽约几乎是必然的结果。
2020年后,现役的主力舰艇寿命几乎已经达到设计极限,俄罗斯海军更会面临断崖式战斗力下沉。从这次水面主要依靠里海舰队的轻型舰艇发射巡航导弹就可以看出,俄罗斯海军对于自身未来的局限性心知肚明,与其浪费宝贵的资源在老旧主力战舰上,还不如对舰龄尚幼且仍能持续建造的轻型水面舰艇深挖潜力。20380型护卫舰虽然吨位小,却一改苏联时期舰艇功能单一的风格,不再区分反潜、防空、水面攻击型号,而是努力打造全能型护卫舰,以期在未来弥补大型主力舰退出现役后的战力真空。
俄罗斯从位于地中海海域的“顿河畔罗斯托夫”号潜艇向叙利亚境内的“伊斯兰国”极端组织目标发射“口径”式巡航导弹
俄罗斯高层早就清楚地意识到,未来俄罗斯海军的水面军力无法执行远洋争夺制海权的任务,只能打造轻型化的全能部队,立足于支援沿岸军事部署,以及完成对俄罗斯周边利益地区的武力投送。尽管近年来俄罗斯海军频繁对外亮剑,却依旧无法摆脱坠入二流海军力量的总体趋势。幸好其战略决心和战术运作能力均颇为了得,仍能通过战术层面的进取来弥补装备上的不足。
由此可见,国际政治中大国的谋略和手段恐怕比技术和装备更重要,俄罗斯就是利用软实力上的优势,采取国际政治中的杠杆手段来以小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