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新媒体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探究

2016-03-07邹艳辉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6年4期
关键词:价值观核心价值

□邹艳辉

[福建工程学院 福州 350108]

基于新媒体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探究

□邹艳辉

[福建工程学院 福州 350108]

新媒体具有沟通对话、议程设置和主流引导功能,孕育着丰富的教育价值。高校运用新媒体进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时要注意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形式等方面实现三结合,通过善用新媒体优长,整合新媒体资源,优化新媒体环境等路径,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成,增强其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新媒体;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新媒体的崛起和迅猛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模式、价值观念发生了巨大改变,受众和施众一体化的新媒体迎合了青年尤其是大学生群体的心理需求,使之成为使用新媒体的主力军。新媒体的传播形态与传播内容对大学生行为模式与价值取向的形成和确立带来机遇和挑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考察时强调:“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1]因此,如何运用好新媒体,发挥新媒体促推作用,积极培育和践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必须正视和应对的课题。

一、新媒体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价值意蕴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大学生在价值观念形成和确立时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参照,构建共同价值规范,是一个不断消融分歧、增进共识,追求价值认同,获得价值实践体验并转化为行为习惯的实践过程。新媒体自身具有沟通对话、议程设置和主流引导功能,其孕育着丰富的教育价值,可以成为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支撑和战略平台,帮助大学生实现由分歧到共识的转化,从差异到理解的跨越,于心动到行动的转变。

(一)新媒体的沟通对话功能,可以增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共识

新媒体时代,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突破了知识和信息获取的边界,人们借助电脑、手机、移动电视等媒介终端搜寻信息、表达自我观点,每个人都是信息的发布者、传播者、接收者。以无疆界、跨区域、大众化为特征的新媒体日渐形成一个多元价值观交汇、各种观点碰撞的开放性平台,这个开放性平台有助于沟通对话,消除信息阻隔,既能接通主流价值舆论场和民间价值舆论场,又能增进众多价值主体的共识。因此,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中,新媒体的沟通对话功能,能够快速打通以高校为代表的主流舆论场域和以学生为代表的民间舆论场域,两个场域交集越多,沟通对话的效果愈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传播的穿透力就更强,反之则不然。由此可知,高校应充分发挥新媒体作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阵地的作用,“使之成为解决大学生价值困惑和矛盾冲突的平台,为可能发生的矛盾提供疏解途径,缓解压力,分解和释放其对社会的破坏性能量,”[2]把体现党的声音与反映大学生利益诉求的心声相统一,把国家主流意识形态与大学生个体期许相统一,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入学生生活,融入学生情感,驻入学生心灵。

(二)新媒体的议程设置功能,可以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认同感

议程设置理论由美国传播学者麦克姆斯、唐纳德·肖在1972年最早提出,该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对某些议题的着重强调与这些议题在公众中受重视的程度构成正比关系,大众传播往往不能决定人们对某一事件或意见的具体看法,但可以通过提供信息和安排相关的议题来有效地影响人们关注哪些事实和意见及他们谈论的先后顺序。换言之,大众传播可能无法影响人们怎么想,却可以影响人们去想什么。在新媒体广泛普及的今天,新媒体的议程设置功能不仅仅单向地表征传媒对公众的舆论影响,还更多地表征为公众与传媒的双向互动和协商,是中心化与分众化的矛盾体。因此,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可借鉴议程设置理论,选择大学生生活中具有争议价值的某个社会热点事件,邀请各领域权威发表见解和看法,鼓励大学生通过新媒体,结合自身现实体验积极参与讨论,引导大学生科学、理性地对待社会热点,营造良好的舆论生态环境。通过热点问题讨论,既能聚焦大学生生活中的价值指向,又能提升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注度,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日常生活的粘合度,以期寻求大学生的政治认同、价值认同和文化认同。

(三)新媒体的主流引领功能,可以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话语权

在网络世界中,媒介传播的海量信息,其内容参差不齐,鱼目混珠,真假难辨。西方敌对势力将新媒体作为传播意识形态的主渠道,传播内容隐蔽,形式多样,通过文字、视音频、图片、影视作品等手段实现西方意识形态输出。这些非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社会认知能力不强,综合判断力不高的大学生来说,很容易在不同文化形态和思想观念的冲突中迷失方向,失去自我,难以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价值体系。“成长需要信仰驱动,发展需要价值导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疑是大学生的价值灯塔和成长成才所必须的精神之钙。”[3]在多元价值并存的新媒体时期,高校要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来抓,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流价值引领,掌握新媒体传播话语权,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用人文情怀观照学生的精神需求,用核心价值指导学生的生存体验,用宏伟蓝图点亮学生的个人梦想。“只有大力提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此凝聚大学生的共同价值追求,才能真正在大学生中形成巨大的价值共识和思想共鸣,才能保证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正确方向。”[4]

二、利用新媒体进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相关要求

新媒体作为一个开放性平台,具有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教育功能,在运用新媒体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并力求取得成效的过程中,思政教育工作者应注意把握以下几个要点。

(一)在教育目标上,实现构建价值观念与关注利益诉求相结合

新媒体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产物,无论新媒体如何发展,始终把人放在首位,始终以满足人的需求作为第一要务。因此,运用新媒体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应以生为本,在重视主流价值引领的同时,积极关注学生的现实利益诉求,实现形而上与形而下的统一。一方面,高校应准确把握新媒体的传播规律,拓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时空,树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使之成为判断是非曲直,善恶美丑的研判工具,自觉抵制各种不良价值观的诱惑。另一方面,教育工作者应关注大学生通过新媒体呈现出来的价值表达,捕捉学生发出的价值符号信息,深入剖析大学生不同个性群体的利益诉求和心理状态,用理性态度和科学精神观照社会生活与大学生内心世界的价值冲突,使学生在现实遭遇和价值冲突中感受、体悟、理解价值规范,帮助大学生切实解决成长成才过程中产生的价值困惑,满足其价值需要和利益诉求,让大学生享受有意义、有质感的道德生活。

(二)在教育内容上,实现传递正向能量与消解负面影响相结合

在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自媒体的现实语境中,新媒体中的微小事件可以迅速扩大,此时发生的事情可以迅速扩散,只要被认为有“价值”不分善恶、不分美丑都能聚焦,成为社会关注热点。因此,“一事成名”“一夜成名”向人们昭示着新媒体的传播奇迹,人们在感叹新媒体的传播广度和深度的同时,也开始反思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价值观,如何才能释放新媒体的正能量,消解新媒体的负面影响。面对大学生群体喜好的新媒体,教育工作者在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要因势利导,趋利避害,旗帜鲜明地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典型、英雄事迹、模范人物,尤其是大学生身边的模范群体或个人要广泛宣传,深入报道,将反映社会正能量、汇聚人间温情的好人好事、善行义举传播到全社会,用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语言,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表达形式传递如“十佳青年”“感动校园”的好声音,讲述发生在大学生身边的故事,让先进典型和榜样可亲可敬可学,激发大学生情感共鸣,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亲和力和渗透力。新媒体在传递正能量的同时,还夹杂着各种非社会主义思想观念,损人利己、见利忘义、投机倒把行为屡见不鲜,甚至一些别有用心的组织和个人用来进行色情、暴力、极端宗教主义等渗透活动,严重影响大学生思想道德发展,制约大学生成长成才。新媒体可弘扬人间正气,亦可曝光社会浊气,将丑陋行为和现象公之于众,接受舆论和广大群众的监督。由此可知,新媒体要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对违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群体和个人要给予曝光,引导舆论进行谴责和监督,增加公信力,尽可能减少负面影响,使其成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力武器,让大学生在事件的正反两面中受到教育和启迪,增强大学生的道德辨析力和价值判断力。

(三)在教育形式上,实现线上主动参与与线下体悟实践相结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体现,是一种思想观念,更是一种行为准则,是一个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过程。新媒体作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载体,应成为大学生思想观念认同、转化、固化的战略平台,成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成的历史见证。高校应积极运用新媒体交互性、即时性特点,采用大众化的话语表达,以学生生活中的微小事件为契机,引导大学生基于各自生活体验与价值标准出发,尊重个人彼此的价值需求,参与事件评论,在以核心价值观为参照的基础上扩展师生认同时空。从这个意义上讲,新媒体承载促推学生价值观转变,维系师生价值共同体的历史使命,成为虚拟空间与现实生活自由切换的重要纽带。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亦是线上心理的认同与线下现实体悟的辩证过程。线上的知为线下的行提供理论基础,线下的行是线上的知的体征,有怎样的知就有怎样的行,行体现了知的要求,只有知行并育方可取得实效。由此可见,新媒体的线上参与不能忽视大学生线下实践,要使大学生在实践中学会甄别和选择正确的价值观,感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来的心理愉悦感和满足感,产生高层次的价值感觉和价值体验,才能实现个体经验的价值意识转化。

三、利用新媒体进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路径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结合学生特点和时代特点勇于创新,发挥新媒体优长,转变思维模式与转换教学话语,构建主体性意识,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善用新媒体优长,彰显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针对性

新媒体具有众多样态,如门户网站、BBS论坛、博客、微博、微信、手机报、移动视频等,每种样态都具有独特的表现形式和相应的定向传播受众。新闻网站以主题宣传见长,博客擅长分析,微博以表达情感为优势,论坛擅长理智沟通,微信提供公众平台,为朋友圈进行特定消息推送。因此,高校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要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有针对性的选择新媒体形态。“最美教师”评选通过微博传播后,引起学生广泛热议,引发最美班长、最美舍长评选;对偏于理性认识和需要深度培育的内容,应选择新闻网站宣传,采用图文并茂、视音频同步表现形式,既生动活泼又通俗易懂;意见领袖或媒体达人的信息推送可广泛影响微信的朋友圈受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在不同形态的新媒体中重构,在大学生深度参与信息评论中同构,在师生你我平视话语中寻求共同的规范支持,获得价值认同。

(二)整合新媒体资源,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性构建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需要让大学生不断感知价值存在、满足其主体价值体验、提高价值意识并转化为持久的行为习惯。新媒体时代,高校应整合校园网络和社会网络两种资源,唤醒大学生主体性意识,促进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基础上的自发自觉,实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性构建。一方面,思政教育工作者应充分利用校园网络资源,“打造示范性思想理论教育资源网站、学生主题教育网站和网络互动社区,推进辅导员博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博客、校务微博、校园微信公众账号等网络新媒体建设。”[5]创设师生沟通的渠道和表达的机会,通过信息创造性参与,培养学生现代理性和现代公民意识,使之在新媒体参与中启迪智慧,在互动中洗涤心灵,在激辩中碰撞思想和灵魂。另一方面,要善用社会网络资源,运用微博、微信、易班、人人网、QQ 等工具观察学生网络动态,了解学生思想、生活状况,通过一揽子的价值澄清策略,以学生日常生活为着力点,让学生学会批判性反思,不盲从,不随波逐流,面对纷繁复杂的现实,经过价值“澄清”、价值冲突,做出理性的自我评价和自我分析,生成与现实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念,将价值经验不断内化、沉淀,固化为稳定的道德行为习惯。

(三)加强新媒体建设,优化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态环境

新媒体是把双刃剑,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面对新媒体,我们不仅要运用新媒体拓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途径与方法,发挥新媒体的促推作用,增强教育实效,还要重视新媒体建设,加强新媒体管理,将他律与自律结合起来,优化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媒体生态环境。一是完善校内新媒体管理和建设。新媒体是高校思想宣传工作的重要窗口,高校“要加强校园网络安全管理,加强高校校园网站联盟建设,加强高校网络信息管理系统建设”[6],切实担负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充分发挥党政干部、团学干部、意见领袖、新媒体达人、专业教师和学生干部、学生党员在校园新媒体建设中的生力军作用,形成全员关心、全员参与、全员支持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良好格局。二是强化社会新媒体的管理和建设。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以社会为主体、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管理机制。明确政府在社会新媒体建设的主导职能,通过健全和完善新媒体传播法规和伦理规范,减少受众的不文明行为,夯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法律基础,倡导新媒体企业通过行业自律,新媒体用户通过个体自觉自律营造新媒体的良好媒体环境。三是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事无巨细,事事在育人。思政工作者应善于见缝插针,积极引导学生辨别生活世界的善恶美丑,帮助学生树立以遵纪守法为荣、违法乱纪为耻的意识,以事实为准绳,理性处理信息,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增强对不良信息的抵抗力,提高抗害信息免疫力,提升媒介信息辨别和媒介运用能力。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一个动态的实践过程,其形成和确立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塑造,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强化,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持续。新媒体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培育和践行的实践平台,唯扬新媒体之长,抑其短,变短板为优长,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能入脑、入耳、入心,增强其亲和力和感召力。

[1] 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与祖国和人民同行努力创造精彩人生[N]. 人民日报, 2014-05-05(1).

[2] 苏运生, 卢远. 新媒体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传播[J].教育评论, 2012(3): 85.

[3] 陈大勇, 刘清才. 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研究[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4(11): 114.

[4] 刘晓云. 大学生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N].中国青年报, 2014-07-02(2).

[5]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N]. 人民日报: 海外版, 2015-01-20(1).

[6] 中办、国办:加强校园网络安全管理[J]. 中国信息安全, 2015(2): 16.

编辑 张 莉

Exploring College Students' Socialist Core Values Education Based on New Media

ZOU Yan-hui
(Fuj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uzhou 350108 China)

The new media has the functions of communication dialogue, agenda setting, and mainstream guide, which have very rich education values. Using new media, college socialist core values education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incorporation of the education target, education content, and education form. By taking the advantages of new media, integrating new media resources, optimizing the environment of new media, and other methods, we can promote college students’ socialist core values and enhance the pertinence and effectiveness of education.

new media; college students; socialist core values

G64

A [DOI]10.14071/j.1008-8105(2016)04-0097-04

2015 - 06 - 23

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二五”重点规划课题“全媒体语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范式转换研究”(FJJKCGZ13-029).

邹艳辉(1980- )男,福建工程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价值观核心价值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核心价值观 要害在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