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阶级与阶级斗争的意蕴
——基于历史、理论与现实的维度

2016-03-07林建华

东岳论丛 2016年2期
关键词:人民出版社阶级恩格斯

林建华

(北京外国语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89)



阶级与阶级斗争的意蕴
——基于历史、理论与现实的维度

林建华

(北京外国语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89)

阶级和阶级斗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理论之一。基于历史、理论与现实的维度,当前对于阶级和阶级斗争问题的研究,应聚焦如下问题:何谓阶级?何谓阶级斗争?如何看待阶级斗争的作用?阶级和阶级斗争何时退出历史?何谓无产阶级?何谓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何谓无产阶级政党?如何理解无产阶级政党组织的战略性?如何理解一国无产阶级政党的非单一性等等,并作出符合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新时代的评述。

马克思主义;世界社会主义;阶级;阶级斗争;无产阶级政党

一、引 言

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的研究,虽因时因地而异,但经久不衰,且著述颇丰。如果不是基于历史、理论与现实相结合的维度,人们在当今时代真是不知道到底还有哪些问题是阶级和阶级斗争研究领域的空白点或薄弱点。

在阶级和阶级斗争这一领域的研究中,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等人的以下几段经典式论述都是一再被引用的。

1848年2月,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47页。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1888年英文版上对“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加了一个注,指出:“这是指有文字记载的全部历史。在1847年,社会的史前史,成文史以前的社会组织,几乎还没有人知道。后来,哈克斯特豪森发现了俄国的土地公有制,毛勒证明了这种公有制是一切条顿族的历史起源的社会基础,而且人们逐渐发现,村社是或者曾经是从印度到爱尔兰的各地社会的原始形态。最后,摩尔根发现了氏族的真正本质及其对部落的关系,这一卓绝发现把这种原始共产主义社会的内部组织的典型形式揭示出来了。随着这种原始公社的解体,社会开始分裂为各个独特的、终于彼此对立的阶级。关于这个解体过程,我曾经试图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1886年斯图加特第2版)中加以探讨”。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2页。

1852年3月5日,马克思在致约·魏德迈的信中说:“……至于讲到我,无论是发现现代社会中有阶级存在或发现各阶级间的斗争,都不是我的功劳。在我以前很久,资产阶级历史编纂学家就已经叙述过阶级斗争的历史发展,资产阶级的经济学家也已经对各个阶级作过经济上的分析。我所加上的新内容就是证明了下列几点:(1)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2)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3)这个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47页。由此观之,马克思认为,他对阶级理论的决定性贡献在于,发现了社会阶级与一定的历史阶段有联系,发现了阶级斗争将导致无产阶级革命,发现了无阶级的社会将会来临。

列宁曾指出:“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大的集团,这些集团在历史上一定的社会生产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同生产资料的关系(这种关系大部分是在法律上明文规定了的)不同,在社会劳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因而取得归自己支配的那份社会财富的方式和多寡也不同。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的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列宁全集》(第3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3页。列宁对阶级的界定和诠释表明:(1)阶级是一种历史现象,只存在于特定的历史阶段中,而不是一种永恒的现象。(2)阶级是一个经济范畴,指的是人与人在历史上特定的生产关系中不平等,具体表现在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在生产中的地位、产品的分配等生产关系的三个方面都不平等。(3)阶级的实质是剥削,即占有生产资料的阶级可以无偿地剥夺不占有生产资料的阶级的劳动。

1936年,毛泽东在与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谈话时说:“一九二〇年冬天,我第一次在政治上把工人们组织起来了,在这项工作中我开始受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俄国革命历史的影响的指引。我第二次到北京期间,读了许多关于俄国情况的书。我热心地搜寻那时候所能找到的为数不多的用中文写的共产主义书籍。有三本书特别深地铭刻在我的心中,建立起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我一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是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以后,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没有动摇过。这三本书是:《共产党宣言》,陈望道译,这是用中文出版的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书;《阶级斗争》,考茨基著;《社会主义史》,柯卡普著。到了一九二〇年夏天,在理论上,而且在某种程度的行动上,我已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而且从此我也认为自己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美]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原名《红星照耀中国》),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9年版,第131页。

1941年9月13日,毛泽东在《关于农村调查》一文中再次指出:“记得我在1920年,第一次看了考茨基著的《阶级斗争》,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和一个英国人作的《社会主义史》,我才知道人类自有史以来就有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初步地得到认识问题的方法论。可是这些书上,并没有中国的湖南、湖北,也没有中国的蒋介石和陈独秀。我只取了它四个字:‘阶级斗争’,老老实实地来开始研究实际的阶级斗争。”*《毛泽东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8-379页。

《共产党宣言》中文版1920年8月第1版错印成了《共党产宣言》,1920年9月第1版再版时改正过来。马克思被译为“马格斯”,恩格斯被译为“安格尔斯”。《社会主义史》(上、下),克卡朴著,李季译,1920年10月版。《阶级争斗》(即《〈爱尔福特纲领〉解说》),柯祖基著,恽代英译,1921年1月版。考茨基被译为“柯祖基”,阶级斗争被译为“阶级争斗”。

这两段自述表明,毛泽东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的标志,就是学会了“阶级斗争”的思想方法;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或精髓的诠释,就是“阶级斗争”四个字。直到晚年,毛泽东还认为:“唯物史观问题,即主要是阶级斗争问题。”*《毛泽东书信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602页。毛泽东的一生,可以说深得“阶级斗争”之精髓。毛泽东曾说,他一生只做了两件事:一件叫民主革命,一件叫社会主义革命。而这两个革命又“都是发动群众搞阶级斗争”*毛泽东1956年11月15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按照这一说法,他一生实际上只做了一件事,即发动群众搞阶级斗争。就此而论,毛泽东的革命实践活动始于阶级斗争,且终生衷心于阶级斗争。

在21世纪初的今天,我们是否应放弃对阶级和阶级斗争问题的思考呢?我们是否应放弃对阶级和阶级斗争立场的持守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我认为,我们应聚焦两个基本问题:一是阶级和阶级斗争;二是无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政党,并力求做出符合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新时代的评述。

二、阶级和阶级斗争是客观存在的社会历史现象

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实际上应聚焦四个问题,即何谓阶级?何谓阶级斗争?如何看待阶级斗争的作用?阶级和阶级斗争何时退出历史?

马克思主义者通常把某个集团在生产过程中所处的地位或所起的作用作为确定社会阶级的标准。

阶级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并不是从来就有的。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在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生产资料公有,人们共同劳动,平均分配产品,没有阶级差别。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社会分工和交换的发展,产品有了剩余,使少数人拥有较多的生产资料并以此占有大部分人的剩余劳动成为可能,于是,就出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形成了剥削与被剥削、压迫与被压迫的关系,社会也就分裂为经济利益根本对立的阶级。《共产党宣言》指出:“自由民和奴隶、贵族和平民、领主和农奴、行会师傅和帮工,一句话,压迫者和被压迫者,始终处于相互对立的地位,进行不断的、有时隐蔽有时公开的斗争,而每一次斗争的结局都是整个社会受到革命改造或者斗争的各阶级同归于尽。”“在过去的各个历史时代,我们几乎到处都可以看到社会完全划分为各个不同的等级,看到社会地位分成多种多样的层次。在古罗马,有贵族、骑士、平民、奴隶,在中世纪,有封建领主、臣仆、行会师傅、帮工、农奴,而且几乎在每一个阶级内部又有一些特殊的阶层。”“从封建社会的灭亡中产生出来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并没有消灭阶级对立。它只是用新的阶级、新的压迫条件、新的斗争形式代替了旧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2-273页。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语境里,“阶级”的概念适合于任何社会中按等级划分的社会集团。阶级的对立差不多等同于压迫者和被压迫者的对立。在“阶级”这一概念中几乎没有别的内容,只有阶级的等级概念和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施加压迫的概念。在马克思的其他著作中,“阶级”这一概念则被限定于现代工业社会内部以等级划分的集团。

阶级的存在,这是客观的事实。但是,如果简单地把这种阶级的存在具体化到每一个个人,多半也是要出问题的。如果阶级的划分只是像我们过去所做过的那样简单,那么,也就用不着等着到了资本主义社会才由资产阶级的历史学家和经济学家再来发现阶级的存在了。也就是说,阶级的存在虽然是客观的,但是能够被人认识到却是很不容易的事情。

众人何以成为阶级呢?英国当代历史学家爱德华·帕尔默·汤普森在《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一书“前言”中曾写道:“工人阶级并不像太阳那样在预定的时间升起,它出现在它自身的形成中。”*[英]爱德华·帕尔默·汤普森:《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1页。同理,从阶级的形成过程来看,阶级并不像太阳那样在预定的时间升起,它出现在它自身的形成中。也就是说,阶级是人们在亲身经历自己的历史时确定其含义的。德国社会学家、现代冲突论思想家R·达伦多夫(1929—2009年)在《工业社会中的阶级与阶级冲突》一书中曾指出:“阶级的基础是与地位有关的权力差异,即与其权力预期值有关的社会功能结构。……个人由于发挥了与权力有关的社会功能而成为一个阶级的成员,……它属于某个阶级是因为他在一个社会组织中占有某种地位,也就是说,阶级的身份来自对社会功能所承担的责任。”*Ralf Dahrendorf,Class and Class Conflict in Industrial Society,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59,pp148-149.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个人如何才能进入某种“社会功能”?那个特定的社会组织,包括其财产权和权力结构又是如何出现的?所有这些,都是历史问题。如果让历史停留在某一点上,就不会有阶级,而只会是一堆人加上一堆经历。但是,如果在社会发生变化的一个适当的时间段上来观察这些人,则能看到其相互关系及思想与建制的模式。也就是说,当一批人从共同的经历中得出结论,而不管这种经历是从其前辈那里得来的还是自己的亲身体验,感到并明确说出他们之间有共同利益,他们的利益与其他人不仅不同,而且还常常对立时,阶级就产生了。阶级经历主要是由生产关系所决定的。人们在出生时就进入某种生产关系,或在出生以后的成长中被迫进入。但是,阶级觉悟则不同。阶级觉悟是把阶级经历用文化的方式加以处理,它体现在传统习惯、价值体系、思想观念和组织形式之中。如果说经历是可以预先确定的,阶级意识则不然。我们熟悉这样一种逻辑:“它”,即阶级,是确实存在的;如果“它”适时地了解到自己的地位和真实的利益,那么“它”就应该有阶级觉悟。但是,事实上,这种觉悟并非现实中的觉悟,而是理论上应该如何的觉悟。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②③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7页,第118页,第183页,第99页。,而“个人隶属于一定阶级”②,“单独的个人并不‘总是’以它所从属的阶级为转移,这是很‘可能的’;但是这个事实不足以影响阶级斗争。”③这就是说,个人、政治派别都隶属于一定阶级,单独的个人可以转变阶级立场,但这并不影响阶级斗争。他们还指出:“一定时代的革命思想的存在是以革命阶级的存在为前提的。”④列宁在《怎么办?》中则指出:“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各国的历史都证明:工人阶级单靠自己本身的力量,只能形成工联主义的意识,即确信必须结成工会,必须同厂主斗争,必须向政府争取颁布对工人是必要的某些法律,如此等等。而社会主义学说则是从有产阶级的有教养的人即知识分子创造的哲学理论、历史理论和经济理论中发展起来的。现代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本人,按他们的社会地位来说,也是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⑥《列宁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17-318页,第326页。列宁同意这样一种观点:“社会主义意识是一种从外面灌输(von auβen Hineingetragenes)到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中去的东西,而不是一种从这个斗争中自发地(urwüchsig)产生出来的东西。”⑥也就说,工人阶级的阶级意识、阶级觉悟也是需要“灌输”的。列宁的伟大之处在于,他并不认为工人群众仅仅通过日常生活经验(即自发性)就可以接受马克思主义,仅仅通过民主的方式(即合法斗争)就可以把工人阶级训练成为自觉阶级,而不需要更高的理论武装,资本主义国家可以和平地加以改造。

阶级斗争也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它是在生产发展的一定阶段伴随着阶级的产生而出现的一种社会历史现象。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分裂为阶级之后,就有了阶级斗争。历史上一切剥削阶级总是凭借他们所占有的生产资料和在生产关系中所处的统治地位,对被剥削阶级实行残酷的压榨和掠夺,使其经济上的利益得到维护和最大限度的满足。而被剥削阶级为了维持自己的生存,摆脱被剥削、被压迫的地位,就不得不起来进行反对剥削者、压迫者的斗争。因此,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指出:“以往的全部历史,除原始状态外,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44页。

关于阶级斗争的理论,马克思说那不是他的发明。在他之前,早在古希腊的奴隶社会,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就论述过阶级的存在。同样,古典经济学家如李嘉图和西斯蒙第也对阶级和阶级斗争进行了阐述,如李嘉图就对资本主义社会工资和利润的对立进行了分析,揭示了阶级斗争的经济根源。资产阶级思想家如梯叶里、米涅、基佐等,都已发现阶级的存在和各阶级间的阶级斗争。但是,他们都未能发现阶级划分和阶级斗争的真正基础和根源。他们或用民族征服来解释阶级起源,或认为阶级起源于利己之心和收入差异。更重要的是,他们只承认资产阶级反对封建贵族的斗争,而不承认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

列宁指出:“阶级斗争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问题之一。”*《列宁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2页。他认为:“只要阶级存在,阶级斗争就不可避免。”*《列宁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21页其具体思想表现为:(1)阶级斗争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里,这一对基本矛盾集中地表现为阶级之间的斗争。因为,当旧的生产关系成为生产力发展障碍,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打破旧的生产关系时,代表旧的生产关系的反动统治阶级,是不会自动退出历史舞台的,如果进步的阶级不起来斗争,社会就不能向前发展。(2)在一个新制度建立以后,这时的阶级斗争,不仅表现为新社会制度中基本阶级之间的斗争,而且表现为新社会的基本阶级反对和镇压已被打倒的旧社会的统治阶级的斗争。(3)就阶级斗争的形式来看,暴力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但并不是唯一形式,阶级矛盾也不都表现为对抗性的矛盾。同样,阶级斗争也不是一直都处于主要矛盾地位。

关于阶级斗争的属性,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一切阶级斗争都是政治斗争。”*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1页,第283页。既然阶级斗争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即私有制阶段的产物,那么,阶级斗争就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社会矛盾,而是社会上的各阶级为争取和保护本阶级财产利益的斗争。这种斗争的外观形式必然是围绕着夺取国家政权的斗争。这是因为,国家本身就是保护私有者利益的暴力工具。事实也是如此。“过去一切阶级在争得统治之后,总是使整个社会服从于它们发财致富的条件,企图以此来巩固它们已经获得的生活地位。”②列宁更是明确指出:“谁要是仅仅承认阶级斗争,那他还不是马克思主义者,他还可以不超出资产阶级思想和资产阶级政治的范围。把马克思主义局限于阶级斗争学说,就是阉割马克思主义,歪曲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变为资产阶级可以接受的东西。只有承认阶级斗争、同时也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的人,才是马克思主义者。”“必须用这块试金石来检验是否真正理解和承认马克思主义。”*《列宁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39页。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在阶级对立的社会里,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这是因为,在阶级社会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往往是通过阶级斗争表现出来的。通过阶级斗争,被剥削阶级推翻剥削阶级的反动统治,能够废除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促进新的生产方式的建立和发展,从而推动旧社会向新社会的转变。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历史上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代替封建社会,都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正是因为阶级斗争具有如此重要的历史推动作用,恩格斯说:“自从原始公社解体以来,组成为每个社会的各阶级之间的斗争,总是历史发展的伟大动力”。*《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05页。马克思、恩格斯在这里所讲的历史,是指包括资本主义社会在内的阶级社会发展的历史。

阶级和阶级斗争既然都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那么它们既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会永远存在。恩格斯指出:“社会阶级的消灭是以生产高度发展的阶段为前提的,在这个阶段上,某一特殊的社会阶级对生产资料和产品的占有,从而对政治统治、教育垄断和精神领导地位的占有,不仅成为多余的,而且在经济上、政治上和精神上成为发展的障碍。”*《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63页。只有到了这个时候,阶级和阶级斗争才会消灭。

总之,阶级分析和阶级斗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容。在有阶级存在的社会里,对社会矛盾的分析与认识,离不开对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分析与认识。如果离开对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分析与认识来讨论社会的现实矛盾,大半会找不到正确的答案。但是,对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分析与认识又不能简单化和庸俗化。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指出:“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页。为此,毛泽东对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经济地位及其对革命的态度进行了分析,并阐明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对象、任务、动力和前途等重要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我国社会结构、社会原有的阶级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阶级的存在是不容置疑的,阶级差别和矛盾也是客观事实。不过,有些人却无视这一事实,只承认我国社会存在利益博弈、阶层冲突、社会矛盾,而不敢承认阶级斗争的存在,或者用批判“以阶级斗争为纲”来否认阶级斗争的合理性,甚至干脆否定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和阶级斗争理论。当然,总的看来,当前我国不同阶级、阶层之间的矛盾主要表现为人民内部的矛盾,是一种非对抗性的矛盾,但不能排除这种非对抗性的矛盾转化为对抗性矛盾的可能性。尤其是在当前国际国内复杂形势下,国际敌对势力又往往利用国内矛盾插手我国内部事务,使得本属于人民内部的矛盾变得复杂化,进一步增大非对抗性矛盾转化为对抗性矛盾的可能性。因此,在任何社会、任何时段,都一味强调阶级斗争消失或以阶级斗争为纲,则是犯了简单化和庸俗化的错误。

三、无产阶级与无产阶级政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

关于无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政党,实际上应聚焦五个问题,即何谓无产阶级?何谓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何谓无产阶级政党?如何理解无产阶级政党组织的战略性?如何理解一国无产阶级政党的非单一性?

人类社会的发展,自进入阶级社会以来,经历了大约五千年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都是以农业为主体,以小农经济为基础,以个体化小生产为依靠。那时,社会的阶级结构呈现出一种葫芦型,即底层的劳苦大众占绝大多数,上层的统治者占少数,中间存在着一个数量中等的中间阶层,如中小工商业经营者、中农、从事行政管理和文教工作的族群等。到近代,资本主义社会最先在欧美主要国家确立之后,中间阶层的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呈现出日益消亡的趋势。资本主义社会以大工业经济为基础,以社会化大生产为依靠,极大地加速了贫富两极分化,绝大多数人沦为无产者,极少数人晋升为资产者,从而形成一种锥体型的社会结构。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我们的时代,资产阶级时代,却有一个特点:它使阶级对立简单化了。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敌对的阵营,分裂为两大相互直接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②④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3页,第280页,第775页,第230页。“以前的中间等级的下层,即小工业家、小商人和小食利者,手工业者和农民——所有这些阶级都降落到无产阶级的队伍里来了,有的是因为他们的小资本不足以经营大工业,经不起较大的资本家的竞争;有的是因为他们的手艺已经被新的生产方法弄得不值钱了。无产阶级就是这样从居民的所有阶级中得到补充的。”②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指出:“工人比起资产阶级来,说的是另一种习惯语,有另一套思想和观念,另一套习俗和道德原则,另一种宗教和政治。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人,他们彼此是这样的不同,就好像他们是属于不同的种族一样。”*《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10页。

无产阶级也和其他的社会现象一样,是具体历史环境的产物。英国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马克思指出:“英国工人是现代工业的头一个产儿。”④恩格斯进一步指出:“无产阶级是由于产业革命而产生的,这一个革命在上个世纪下半叶发生于英国,后来,相继发生于世界各文明国家。”⑤可以认为,无产阶级是资本主义的产儿,是世界资本主义的产儿,而不仅仅是欧洲资本主义或帝国主义资本主义的产儿。列宁也曾指出:“马克思的整部《资本论》是专门阐明如下这个真理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力量就是而且只能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资产阶级是这个资本主义社会的建设者,领导者,推动者;无产阶级是这个社会的掘墓人,是唯一能够代替它的力量。”*《列宁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74页。这就是说,现代无产阶级和现代资产阶级一样,不仅是近代工业革命进步中的孪生兄弟,同时他们还是近代工业革命造就的一对根本利益不可调和的对立阶级。

为了了解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首先就必须弄清楚什么是无产阶级。马克思是这样提出问题的。他说:“问题在于究竟什么是无产阶级,无产阶级由于其本身的存在必然在历史上有些什么作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45页。

“无产阶级”是一个外来词,其词源可追溯到拉丁语中的Proletarius,其原始含义是“生育”、“后代”等,后来该词逐渐演化为市民中处于最底层、除了自己所生的子女之外便无任何财产的阶级或阶层。在英文中,该词加后缀变为Proletariat(e),包括三种含义:(1)古罗马城邦处于社会底层的阶级;(2)泛指任何社会中处于社会底层的阶级;(3)工人阶级,尤指工业社会中的工人阶级。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无产阶级”是在第三种含义上使用的一个概念。通过毕生研究,马克思、恩格斯赋予“无产阶级”以崭新的革命性的内涵。马克思、恩格斯曾使用各种不同的术语来指称工人阶级处在那个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工人,诸如工人阶级、无产阶级、劳动阶级、雇佣劳动、工业工人、农业工人、矿业工人、手工业工人、工场手工业工人、现代工人等。尽管工人阶级包括各种不同类型的工人,但是,马克思、恩格斯都认为,用来鉴别怎样才是一个工人的标准只有两个:其一,从职业来说,工人是直接或间接操作带有工业性质的生产工具的劳动者;其二,从在生产关系中所处的地位来说,工人是没有生产资料的劳动者,要出卖劳动力,受资本家雇佣,被资本家剥削剩余价值。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恩格斯把工人阶级称作无产阶级。在《共产主义原理》中,恩格斯指出:“无产阶级是完全靠出卖自己的劳动而不是靠某一种资本的利润来获得生活资料的社会阶级。这一阶级的祸福、存亡和整个生存,都取决于对劳动的需求,即取决于生意的好坏,取决于不受限制的竞争的波动。一句话,无产阶级或无产者阶级是19世纪的劳动阶级。”*②③④⑧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30页,第278页,第272页,第194页,第252页,第294页。《共产党宣言》指出:“无产阶级即现代工人阶级”。②1888年,恩格斯在为《共产党宣言》英文版加注时再次作出解释:“资产阶级是指占有社会生产资料并使用雇佣劳动者的现代资本家阶级;无产阶级是指没有自己的生产资料、因而不得不靠出卖劳动力来维持生活的现代雇佣工人阶级”。③那么,如何理解“19世纪的劳动阶级”呢?由于19世纪英、法、德等欧洲国家已完成了工业革命,工业已在国民经济中占据支配地位,因此,这一时期的劳动阶级主要是指工人阶级或无产阶级。

马克思、恩格斯公开宣称,自己的理论就是谋求无产阶级以及全人类的解放的。“劳动阶级解放的条件就是要消灭一切阶级。”而“在这以前,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对抗仍然是阶级反对阶级的斗争。”④他们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87页。列宁把这一论点称之为“历史哲学理论的最深刻最重要的原理之一”。*《列宁全集》(第3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69页。而在不同的时代,群众则有着不同的阶级内容和历史内容。马克思指出,无产阶级是现代社会中唯一彻底革命的阶级,“这个阶级的历史使命是推翻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最后消灭阶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8页。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的1883年德文版序言和1888年英文版序言中对这一观点进行了详细论述。他指出:“贯穿《宣言》的基本思想: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基础;因此(从原始土地公有制解体以来)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即社会发展各个阶段上被剥削阶级和剥削阶级之间、被统治阶级和统治阶级之间斗争的历史;而这个斗争现在已经达到这样一个阶段,即被剥削被压迫的阶级(无产阶级),如果不同时使整个社会永远摆脱剥削、压迫和阶级斗争,就不再能使自己从剥削它压迫它的那个阶级(资产阶级)下解放出来,——这个基本思想完全是属于马克思一个人的。”⑧这一“基本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完整表述,其要旨在于:(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2)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3)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而“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⑨

问题在于,无产阶级在追求解放的历史进程中,是否需要建立自己的政党?无产阶级政党是策略性组织还是战略性组织?无产阶级内部是否可以存在多个政党?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无产阶级政党或共产主义政党及其国际联合的存在,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区别于其他所有社会运动的主要标志。这就涉及到党和阶级的关系问题。在现代社会,没有任何一个社会阶级能够直接领导社会,而是要通过本阶级的政党来实现对社会的领导。因为“自发”的阶级是不可能担此重任的,必须通过一个阶级的政党来体现阶级的行动。一个阶级,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说,必须是“自为”的阶级。也就是说,必须有一个政党来代表本阶级的全部利益。因为一个阶级包含着许多阶层,而且程度各异,所以必须形成一个政治核心。这个核心能够反映阶级的共同利益和愿望,体现整个阶级的路线和政策。这个政治核心就是党,对无产阶级或工人阶级来说就是共产党。恩格斯曾指出:“无产阶级要在决定关头强大到足以取得胜利,就必须(马克思和我从1847年以来就坚持这种立场)组成一个不同于其他所有政党并与它们对立的特殊政党,一个自觉的阶级政党。”*《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78页。由此,就从对阶级的社会学分析过渡到一种革命斗争的政治理论。但是,马克思、恩格斯也曾两次解散亲自创建、指导的无产阶级政党组织和国际性工人运动组织,1852年解散了共产主义者同盟,1876年解散了第一国际。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就曾指出:“无产者组织成为阶级,从而组织成为政党这件事,不断地由于工人的自相竞争而受到破坏。但是,这种组织总是重新产生,并且一次比一次更强大,更坚固,更有力。”*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1页,第284页。

1919年3月,列宁领导创建的共产国际并非是对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一国际等组织的简单模仿。在更直接的意义上,共产国际既是对第二国际破产教训的总结,也是对第二国际组织制度的矫枉过正。列宁认为,第二国际组织结构的松散性是它的一大弱点和缺点,新的国际“应当比第二国际组织得更加集中”。*⑥⑦《列宁专题文集·论无产阶级政党》,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74页,第337页,第104页。同时,革命不再是“单一的行动”,而是“比较激烈的爆发和比较沉寂的平静的若干次迅速交替的过程”,*《列宁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53页。无产阶级政党也不再是一种随着阶级斗争和革命的高潮或低潮而出现或消失的间歇性形式,而应是长期存在的战略组织。因此,1943年共产国际解散后,各国共产党并没有随之而停止活动或解散,有的党成为执政党甚至长期执政的党,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政党是阶级的政治组织,但这并不意味着一个阶级只能有一个政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多个政党对同一阶级的利益、对无产阶级解放的路径做出不同的、甚至完全不同的阐释和选择,应该是符合政党政治运动规律的现象。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曾指出:“共产党人不是同其他工人政党相对立的特殊政党。”“在实践方面,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在理论方面,他们胜过其余无产阶级群众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4页。列宁也认为,“党是阶级的先进部队,是阶级的领导者和组织者”,⑥绝不能“把作为工人阶级先进部队的党同整个阶级混淆起来”。⑦在当今政党政治时代,这对于认识和评价历史上的社会民主党以及今天活跃于各国政治生活中的当代社会民主党以及其他类型的政党的地位与作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从世界工人运动的视角来看,相对于共产党而言,社会民主党是右翼力量;从世界政党政治的视角来看,相对于资产阶级政党而言,社会民主党是左翼力量。至于社会民主党内部,同样也存在着左中右三派之分和东西南北四方之别。当然,这样理解问题,也并不是今天在共产党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实行西方式的多党制的理由。

四、余 论

马克思指出:“对人类生活形式的思索,从而对这些形式的科学分析,总是采取同实际发展相反的道路。这种思索是从事后开始的,就是说,是从发展过程的完成的结果开始的。”*《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93页。它的方法论意义在于,站在21世纪初所能达到的高度,回望20世纪、19世纪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我们应铭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两个著名论断:其一,“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⑨其二,“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3页。这些论述,真正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有机统一。早在1949年9月,毛泽东在《唯心历史观的破产》一文中就曾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来到中国之所以发生这样大的作用,是因为中国的社会条件有了这种需要,是因为同中国人民革命的实践发生了联系,是因为被中国人民所掌握了。任何思想,如果不和客观的实际的事物相联系,如果没有客观存在的需要,如果不为人民群众所掌握,即使是最好的东西,即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也是不起作用的。我们是反对历史唯心论的历史唯物论者。”*《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515页。这一论述,是坚持唯物史观的典范。

《管子·霸言第二十三》曰:“观国者观君,观军者观将,观备者观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深刻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和国家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集中展示了党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治国理念和执政方略。2014年2月17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更加明确地用“阶级分析”理论否定了西方化的治理主体多元化的宪政模式。他强调指出,看待政治制度模式,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政治立场,首先就是阶级立场,进行阶级分析。有人说这已经落后于时代了,这种观点是不对的。我们说阶级斗争已经不再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并不是说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内不存在了,在国际大范围中也不存在了。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这个问题上的认识一直是明确的。我们治国理政的本根,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绝不是西方化、资本主义化。我国人民民主与西方所谓的“宪政”本质上是不同的。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习近平的这些论断,显示了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上的清醒、坚定和自觉,这是一种政治定力。这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做一切事情的基点,须臾不可偏离。“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正声何微茫,哀怨起骚人。”李白的诗句至今依然引人深思。讲政治,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观是党的特有优势,是“大雅”之“正声”。

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所讲的政治、所坚持的政治观,必须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观,是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政治观。这就要求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路线、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道路,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善于从政治上提出和处理问题,正确认识和坚定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政权安全大局,保证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高度统一。只有这样,才能在前进道路上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科学的认识、坚定的信念,才能经受住各种困难和风险的考验,完成改革和建设的各项任务。否则,就不可能赢得人民的信任和支持、凝聚全国民心、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实现自己的政治目标。

[责任编辑:杨晓伟]

本文是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世界社会主义主要流派的历史演进研究”(立项批准号【13JZD002】)的阶段性成果。

林建华(1966-),男,北京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导。

哲学研究

B032.2

A

1003-8353(2016)02-0038-09

猜你喜欢

人民出版社阶级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青年时代诗歌创作再评价
色彩的堆积——迈克尔·托恩格斯作品欣赏
我可以咬你一口吗
Alienation and Struggle of the “Happy Housemaker”
马克思、恩格斯对中国的观察与预见
马克思阶级概念的当代理解
“偏离”与“回归”:京郊土改中的路径依赖与阶级划分(1949—1950)
抉择
人民出版社
做好党外知识分子工作 促进阶级阶层关系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