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枝特区规模化养鸡场鸡病的流行特点及防治
2016-03-07陈正富
陈正富
(贵州省六枝特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贵州六枝 553400)
六枝特区规模化养鸡场鸡病的流行特点及防治
陈正富
(贵州省六枝特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贵州六枝 553400)
当前我区的养鸡业发展迅速,农户进行集约化、规模化养殖已成为养鸡业发展的主旋律。然而,各类鸡病的频繁发生和反复发作严重制约了我区养鸡业的健康发展。本文主要从规模化养鸡场鸡病的流行特点入手,并对鸡病防治措施进行详细阐述,希望对规模化养鸡场鸡病的防治能有所帮助。
规模化养鸡场;鸡病;防治措施
1 引言
随着规模化养鸡场的不断增加和发展,严格要求养殖技术朝着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而当前,制约我区养鸡业发展的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疾病问题。由于在基层工作的兽医工作人员对新病的发生缺乏完善的快速诊断与防控措施,从而导致许多疫病的蔓延和流行,不仅给人民健康带来严重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还不利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要改变我区养鸡疾病危害的现状,必须从思想上重视起来,只有让从事畜牧兽医工作的相关人员能认真学习、研究和应用最科学、最先进、最实用的方法来应对当前我区养鸡业存在的疾病,才能使我区养鸡业快速健康发展。
2 规模化养鸡场鸡病的流行特点
2.1 疫病传播速度快、发病率高
①抗病力下降。在规模化养鸡场中,为了充分发挥鸡的生产潜能,使鸡群始终处于高度紧张的生产状态,必将使鸡的应激因素增多,从而使得敏感鸡内分泌发生异常,抗病力下降,一些在散养条件下不易发生的疫病,如应激综合征等在养鸡场成为多发病;②耐药菌株和强毒株的普遍使用。在实际生产中,相关工作人员容易忽视检测手段的应用,将抗菌药物盲目使用在养鸡场内,直接导致养鸡场中,一些常见的细菌产生较强的耐药性,且这种现象还是大范围的;在免疫鸡群中,长期存在强毒株,若鸡群中一些个体出现抵抗力低下或处于应激状态时,就会引起大规模传染病的发生;③饲养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较低。一般情况下,这些管理人员缺乏这方面的专业知识和对这种规模化饲养管理的相关经验,没有意识到大规模控制疫病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针对鸡群容易发生的传染病未能做到以预防为主,除此之外,部分管理人员只注重追求一时的经济利益,使用一些低劣的疫苗、饲料及兽药等,未能严格按照相关的卫生防疫制度开展饲养工作,从而导致疫病的难以控制。
2.2 疫病种类多、防治难度大
根据有关资料统计显示,约有80多种疫病会限制我区养鸡业的发展,主要包括传染病、中毒性疾病、细菌性疾病、营养代谢病及寄生虫病等。其中以传染病最难防治,且在鸡群的患病率最高,约占鸡病总数的75%,在传染病中又以病毒性传染病的危害最大,在鸡群已发传染病中,病毒性传染病约占其总数的70~75%,给养鸡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在规模化养鸡生产中,对鸡场构成威胁和造成危害的病毒性传染病主要包括:流感(AI)、鸡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RE)、鸡马立克氏病(MD)、鸡新城疫(ND)、传染性脑脊髓炎(AE)、等。现阶段,随着规模化养鸡场的不断增加和发展,对周边环境造成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导致细菌性疾病和寄生虫病明显增多,其危害也在不断加大,比如慢性呼吸道病(CRD)、传染性鼻炎(IC)等。
2.3 传染病的临床症状多样化
一般情况下,同种疫病会具有多种类型的临床症状同时呈现出来,且各个临床症状之间的关联性较小,在自然康复后,具有较低的交叉保护率。比如:传染性支气管炎有传统的呼吸道型、产蛋下降型、嗜肠道型及嗜腺胃型等;马立克氏病有神经损伤型、皮肤型、内脏型、眼型等多种,既有温和的亚临床感染导致免疫抑制,又有造成巨大损失的超强毒株引起的疾病等。
2.4 混合感染增多、多病联发或并发
近年来,随着疫病的不断增多,导致养鸡场中会普遍存在≥2种的病原多重感染、继发感染或病原等的混合感染,尤其是在病毒性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发生时,鸡群的发病率及死亡率都要比原发病高。现阶段,养鸡场生产中,许多已发生的鸡病大多是由多因子引起的疾病,常见的有:①病毒+病毒(如ND+IB);②病毒+细菌(如IB+大肠杆菌病);③病毒+寄生虫(如ND+IB+球虫病);④细菌+寄生虫(大肠杆菌病+球虫病)。
2.5 发病非典型化及病原出现新的变异
在疫病不断增加的过程中,在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下,病原的毒力会经常发生减弱或加强的变化,甚至出现变异速度特快的亚型株,此外,还有鸡群对疫病的免疫水平不高或不统一,导致鸡病在症状、病变等方面发生非典型变化,或者临床症状加剧或有新的类型出现,从而使得原来的旧病会通过新形式呈现出来。
3 规模化养鸡场鸡病的防治措施
3.1 预防为主,防重于治
规模化养鸡场疾病预防要以鸡群为对象,重点预防群发性疫病,而不是以个体为单位。必须建立预防为主,防检结合,以检促防的综合配套的防治工作运行机制。一方面要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制定适合本场情况的兽医防疫卫生制度,确定科学的免疫程序,降低疫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另一方面控制疫病从源头抓起,实施严格的检疫检验措施,防止疫病从外部传入。
3.2 健全生物安全体系
所谓的生物安全即是防止把引起畜禽疫病的一切病原体引进畜禽群体的一切饲养管理措施,其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以下3各方面:鸡场选址等总体性生物安全、布局设计等结构性生物安全、饲养管理等操作性生物安全。规模化养鸡场需要建立并完善生物安全体系,科学合理的选择鸡场的场地,远离村庄、居民住宅区及主干道至少1km,还包括要远离河水湖水和候鸟迁徙的路径。在进行道路建设时,要设置专门的清洁走道和污染走道,做好排污管道及鸡粪粪池的密封工作,防止污染物外流,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除此之外,要加强对养鸡场门卫注意事项的培训,不允许非本场工作人员及车辆的随意进出,进场人员要做好消毒处理,更换消毒服,进场的车辆要在专门的消毒池进行消毒,以此来防止疫病的传入。
3.3 应用先进的饲养管理技术
规模化养鸡场要建立一个较为完善和稳定的良种繁育体系,使得各级鸡场的种群供给较为固定,以此来控制疫病在良种繁育体系间进行纵向或横向传播,在规模化养鸡场中,全进全出是一项重要且有效的技术措施,不仅有利于保障养鸡场生产的计划性,还有利于实现对疫病的控制及净化。在高密度规模化饲养条件下,要对鸡舍内环境的温度、光照、湿度、有害气体浓度等进行有效控制,以此来保证鸡群的正常生产。规模化养鸡场通常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而选择具有较快生产速递和产蛋率较高的高效种鸡,因此,要对其予以充足的优质饲料和适宜的饲料配方,根据相关的营养标准,对鸡群实行标准化饲养。
3.4 严格消毒防疫,做到科学用药
自然界中病原微生物无处不在,为防止疾病的发生和流行,要对消毒制度进行完善,消灭生活环境(包括空气、场地、鸡舍、人员、车辆、用具、饮水和鸡群等)中的病原微生物,切断疫病传播途径。同时,针对本场鸡疫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和生产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化和合理化的免疫程序和预防用药方案,做好监测抗体水平的工作,对免疫程序进行适当的调整,预防用药要具有一定的针对性,若出现细菌性疾病,可进行细菌的病原分离和药敏试验,利用敏感性药物进行针对性治疗,与此同时,要对用药的剂量和疗程进行严格控制。
3.5 净化环境,实行无害化处理
鸡场的鸡粪等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及危害很大,一般洒落的鸡粪可污染5km内的空气、水及土壤,而尘埃和病原微生物可以随风传播30km以上,如果1克粪便带有禽流感病毒的话,其会对感染80~100万只鸡,病死鸡对环境和鸡群造成的危害更大。因此,养鸡场每天要及时清除鸡粪,并将其通过密封的运粪车运至场外粪场,利用生物发酵或生物发电进行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对病死鸡的解剖必须在专用实验室里进行,严禁随意丢弃病死鸡,必须建立规范的无害化处理制度,病死鸡应进行高温或深坑掩埋等无害化处理。
4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区规模化养鸡场的不断增多和迅速发展,越来越要求养鸡场实现规范化、标准化和科学化。规模化养鸡场在具体的养鸡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对疫病的预防与治理,全方位、多角度地采用多种科学有效的措施控制养鸡场的疫病。
[1]张金红.规模化养鸡场鸡病的流行特点及其防治[J].农技服务,2009,26(8):104.
[2]刘新平.规模化鸡场疫病流行特点和防治策略[J].中国禽业导刊,2006(9):23.
[3]贾俊元.甘肃省规模化养鸡场疫病流行及防治现状与对策[J].中国禽业导刊,2002(11):18.
S858.31
A
1005-7897(2016)06-0137-02
201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