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景在园林城市的应用
2016-03-07吴丽华
吴丽华
(麓湖公园)
水景在园林城市的应用
吴丽华
(麓湖公园)
园景包括四大要素:建筑、山石、水体及植物,而水景的应用是园林工程的重点之一,水能改善环境污染严重的现代都市,也有利于周边景观的相互协调。要做好水景首先做好循环净水系统和控制成本,做好无污染,有动态园林景观。
做好设计;做好品味;才是水景在园林应用的真实所在
城市建设在近年的改革中摆在极其重要位置,如何把城市建设品味提高,是摆在城市建设工作者面前的主要任务。要将城市建设的品味提高,本人认为园林工程占有极其重要地位,而其中水景应用又是园林工程的重点之一,本人根据身处的城市,并参考部分资料,提出一些个人的见解。
造园四大要素:建筑、山石、水体、植物配置。水景在现代环境建设中成为造园重要手段,利用水景组织空间和环境的配合,创造出许许多多美妙景观,手法不胜枚举。它比自然山水的水景更贴近于人们的生活,同时,随着时代发展人们也需要更多美丽的水景来装点生活。
水是园林设计的要素之一,一汪活水往往成为园林设计的灵魂。而在人口密度高,环境污染严重的现代都市,水景更成为稀缺资源。在高楼林立的都市,可利用狭小的空间再现自然山水、通过假山、亭、廊、屏风、树木、小桥、小溪等来营造步移景换的感觉。
现代城市建设对绿化相当重视,漫步举头随处可见绿化,而所见之水景,相比之下少之又少。其实我们不要把水仅仅看成是一种美景,最重要的作用在于改善城市的小气候。城市的空气质量不好浮生物多,说明空气湿度不够才会有浮尘。靠种树蒸发水分,调节空气湿度,从城市大范围来讲是正确,但在小范围说不如水面直接蒸发来得更直接。
城市景观设计不能光靠种树种草,也应有山有水有树有花草,不一定绿色才是绿化,水体也是绿化的一部分,水体带来视觉效果的改变比纯绿化提供更多的层次。水的形态,各种各样,它的变化与周围景观相协调,并且表现景观特点,赋予园林以灵气。水能让景色生动,富有生气,如近年广州举办的园林博览小园圃设计作品,越来越多采用水景,而且得奖的作品大部分以水景为题材。
现代人真正生活的高品质在于有没有和谐的环境,景观设计园林最高境界莫过与符合自热规律,人们对山水的理解,仁者得山,智者乐水,是山水使山水自然走进生活,走进大众,成为城市建设的标准,亦即现在倡导的建设生态城市。
钱学森提出要搞山水城市,意识很深,不单指山水,文化韵味亦很深。搞水景,大到河湖,小到挖人工湖泊或做一个小水景,小溪或喷泉,这都是水景。细想,把水做成小溪,曲折迂回,水量不多,却使整体都有水的感觉,重要的是使人与水有很多机会亲近在一起。水景不是孤立的东西,水景要和其它要素结合一起才能起到视觉效应,因而在现代城市景观中才有水景的应用。如不傍河海,亦无湖畔,许多大型建筑和公共广场都远离水域,那么,人工来营造水景,就成了必要的。
水景不是越多越好,最好的东西不是花钱解决的,最好的东西是设计好,品味好,水景也不例外。建水景一定要遵循生态原则,民族原则,本土原则。要造水景要注意几个方面:
(1)水景要控制。要做水景,就要做好节水措施,如把水蓄到水池里,需要灌溉绿化时,从水池把水抽出,再输入新的水,或采用循环净水技术,水池循环利用。
(2)要控制污染,用植物手段也好,用化学手段也好,要控制水景对整个环境的污染。
(3)真正的水景就是湿地,因此最好的水景应该是自然式的。上面提到生态问题,其实在水景应用中尤其重要,水景在大型建筑物前的广场,当然将水景设在混凝土上,那水景都在水泥上,生态效益是很微的,本人认为一点也不美。只有水里面有水生植物,水旁边要有土,土上面有灌木等植物。植物根系能起到水的净化作用,有水的地方一定要有树,水和树是一体的,真正美的园林设计应该是生态的,最美的水景应该是一个水生生态系统,因此水景设计应该遵循生态原则。
(4)要经济性。经济性表现在两个方面:①水量问题。水量过多过大,又无有效的节水措施,会增加运营成本,如果运营成本得不到控制则是一笔长期的城市管理负担;②在寸土尺金的城市中水景设计过大,会侵占人们的运动空间。
(5)有无负面影响。有些大型音乐喷泉气势很大,但是相应也有噪音大,灯光多的影响,有可能干扰周边居民的生活,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即使地面的小溪也有可能对小孩和老人的出行带来不便,必要时应加设地方栏杆。
(6)重在后期养护。管理水平是决定水景是否成为一“景”的关键。再好的设计没有好的管理也会“人老珠黄”,水景对管理的要求更高。设备定期维护、清理,更新是确保水景常新的关键,水质监控,防污染更是保护湿地的手段。
自然界中的水千姿百态,时而万顷碧波,时而是飞流直下的瀑布,时而是天空浮云,时而是晨曦薄云,美不胜收。人们只有远离城市才能领略到这种磅礴气势,但如果城市的园林水景建设得当,即使未能每天身处大自然,也能在小范围享受到清新优美的环境,城市的品味自然相应提高,以上是笔者的粗略见解。
TU986.4+3
A
1005-7897(2016)06-020-01
201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