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省力型营林技术研究

2016-03-07赵守清

花卉 2016年15期
关键词:省力营林林区

赵守清

(福建省武夷山国有林场)

生态省力型营林技术研究

赵守清

(福建省武夷山国有林场)

在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逐渐提高了对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同时,营林目的逐渐从对木材数量及质量的单一追求,转向了森林生态功能的多样化呈现。本文结合生态省力型营林理念,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基础,运用自然地力资源及林木功能,实现森林的生态化经营。立足于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分析其社会需求,主要针对人工促进省力型的营林技术展开研究,旨在保护森林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省力型;营林技术

引言

通过对人工促进省力型营林技术的研究分析,充分利用萌杉补阔、萌杉补松以及杉竹的更替等营林技术模式,实现成本支出的有效节约,合理控制水土流失现象。

1 生态省力型营林技术研究概况

现阶段,社会方面对林业提出了多元化的生态需求,对生态省力型营林理论及技术展开研究。及时转变观念,在推动生态示范林区构建以及保护森林植被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1.1 生态省力型营林技术的研究现状

在传统农业生产过程中,主要遵循省力型耕作制度,充分运用梨耙、镇压器与锄等展开土壤耕作行为,这一行为容易加剧水土流失的形成。我国对省力型技术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对桑树以及部分果树的栽培,并且将免耕和轻型栽培理念应用在水稻等大部分粮食作物方面。省力型技术的高效应用与实时更新,有效缓解了水土流失现象,降低了成本支出。

林业通常以粗放式模式展开经营,对其省力型经营方式始终缺乏相应的重视,关于生态省力型营林理论与技术的研究也乏善可陈。林业的工作基础在于营林工作,我国过于注重林业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导致林木类型过于单一化,通常表现为针对连片的大面积性展开集约经营。在造林过程中,需要展开炼山、整地、挖土与林木抚育等多方面流程,导致地表植被遭受严重损坏,加剧了水土流失现象的形成,无法对生态环境展开保护。

另一方面,在城市工业化进程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劳动力资源持续下降,使传统营林模式成本支出呈现出日趋上升的模式,阻碍了人工林的可持续发展。传统营林模式,旨在对大径林展开培育,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的多元化需求。

1.2 分析林区的经济需求与社会需求

近几十年来,土地沙化、水土流失、旱涝灾害以及温室效应等现象容易加剧,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了严重损害,我国迫切需要展开生态环境的全面建设。对森林形成正确的认知,森林建设不仅可以实现对二氧化碳的平衡,保证生态环境多样性的全面发展,有效缓解水土流失现象;同时,还是推动社会与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础性策略,要从木材生态模式逐渐转变为生态建设。做到以保护生物多样性为目的,实现科学合理的森林经营,推动当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 人工促进省力型更新技术策略

在我国,人工林区内林木种类较为单一化,针叶化现象较为突出,降低了林分的可抗逆性,导致病虫灾害时有发生。随着城市工业化建设速度的逐渐提高,要求立足于林区生态建设,充分应用人工促进省力型更新技术的优势,对地力资源与森林植被展开科学合理的应用,从而推动我国国土保安的健康发展。

2.1 林分的合理选用

人工促进省力型更新技术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对地力资源以及植物自然衍生能力的合理运用,对迹地进行相应的更新工作。要保障林区幼树和可萌芽伐桩的数量,并保证均匀分布的状态。一旦幼树数量与可萌芽伐桩数量减少,则难以形成林区。例如:白栲、枫香、南酸枣、杜英等,具备较强的萌芽力,可以迅速形成萌芽林区,实现了封山培育工作的高效运作。

2.2 抚育改造方面

由于藏区牦牛生产方式以传统放牧为主,且农牧民群众防病意识淡薄,致使牦牛肝片形吸虫病在藏区普遍存在。动物感染寄生虫病后通常症状不明显,容易被忽视,但寄生虫对动物造成的长期性的营养消耗和机体损伤给畜牧业造成较大经济损失,特别在西藏冬春季节动物体质较弱时,是引发动物死亡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提高防治意识。

在林区抚育改造的过程中,要对林地进行及时的更新,以去密留疏、去弯流直以及去劣留优等为主要目的,实时展开劈山的清理工作。例如林区对菇木林的抚育改造,要做到每公顷林地的科学培育,在树种类型密度较低的区域,可以适当保留有部分非目的的树种,在林区空地区域进行及时的补植工作。在抚育改造菇木林时,考虑到补植问题,可以选择杜英、南酸枣及马褂木等。

严格遵循“因地制宜”的改造原则,在抚育改造工作完成之后,将树种保留在合理水平,实现林分密度的科学性。在保留大径林林分密度的过程中,可以利用间伐。

2.3 封山管理与整体评价

人工促进省力型的林区封山培育工作,要结合合理的劈山抚育内容,构建相应的防火带。然后,迅速展开封山工作,加大对林区的保护管理力度,避免因人为因素对林区生物多样性造成破坏,为森林树木的健康生长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对林木的生长状况进行定期的调查,对树高进行测量。同时,对林区内木本植物株数以及类型展开测定,掌握林区内物种的多样性及丰富程度。对造林投工流程中的单位面积进行统一计算,严格按照120~150元/工的方式,对人工成本进行合理计算,严格控制种苗以及肥料的成本支出。

此外,整体评价模式。林区生态建设的主要目的在于:以持续降低的劳动力资源为实际,结合林业展开高效的生态建设工作,针对阔叶林采伐省力型更新技术的应用,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展开科学完善的整体评价工作。

3 分析阔叶林采伐迹地人工促进省力型更新技术应用带来的积极影响

在生态省力型营林技术的诸多内容中,阔叶林采伐省力型更新技术占据较大比重。在合理控制水土流失以及成本支出的同时,实现了对生物多样性的全面保护。

3.1 林分树种的构成方面

阔叶林采伐省力型更新技术的应用目的,主要体现在推动目标树种的健康生长,合理抚育改造林木资源,实现经济、生态及社会效益的同步提高。其抚育改造的主要目标是实现生态公益林区的培育,并对用材林进行合理的抚育改造。

通过大量调查研究发现,以菇木用材为培育关键的试验林区,在抚育改造过程中对菇木树种的适当保留,有效提升了壳斗科树种的比例值。通过人工促进省力型更新技术,阔叶林采伐区的树种架构形成明显的转变,大大完成了定向培育规定的任务量,在提高林分经济效益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3.2 林分健康生长方面

阔叶林采伐省力型更新技术的应用优势主要体现在:实现目的树种的快速恢复与保护,培育多样性的森林树木资源。通过大量调查研究发现,在营建菇木林的过程中,对人工促进省力型更新技术的应用,能够保持四年之内上层木平均高度达到3~3.5m,其胸径的平均值可以保持在2.5~3.0cm范围内,生长至第六年进行采伐工作,且每1hm2所产的菇木鲜重可以达到90t以上。以抚育改造大径林为主要目的,在间伐工作完成之后,将阔叶树种适当保留在合理水平,则其年胸径的生产指数可以达到1cm左右,树高的年生产量能够保持在1m左右,相对于杉木人工的生长速率而言,呈现出大致相同的生长趋势。

生态省力型营林技术的应用,可以充分发挥自然地力资源与自然植被更新能力的优势,将人工造林作业中形成的水土流失现象进行合理消除,加快了森林资源的恢复速度,实现了对生态环境的全面保护。

3.3 林区生物多样性方面

生态省力型营林技术的应用,可以结合多元化的更新模式,对林分植被的生物多样性产生积极影响。由于在人工造林作业过程中,其营林策略主要包括整地、劈草炼山以及幼林长期的抚育改造,导致林分植被多样性遭受严重损害,降低了其植被类型的多样性,植被数量呈现出飞速下降的趋势。而生态省力型营林技术的应用,可以保证林区树木类型数量的丰富性,其中,乔木层Shannon-wiener的指数值保持在2.1181左右,其物种均匀度呈现出良好状态。

3.4 社会效益方面

生态省力型营林技术的应用,具备较好的社会效益。利用省力型更新技术,实现了人工成本的合理节约,有效降低了苗木费用的支出。在城市工业进程飞速建设的背景下,农村劳动力资源迅速向城市靠拢。因此,生态省力型营林技术的应用,不仅节约了人工成本,同时,促进了林业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山区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

3.5 生态效益方面

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逐渐提高了对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生态省力型营林技术的高效应用,其不炼山、不整地的重要举措,实现了对地表土壤的合理保护,有利于降低水利流失现象的发生频率,有效保护了森林树木物种的丰富多样性。

4 总结

综上所述,生态省力型营林技术还包括了杉木人工林采伐迹地的营林技术以及火烧迹地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技术,在保护森林物种多样性方面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要求对生态省力型营林技术展开不断的创新变革,实现对我国生态环境强有力的保护。

[1]荣丽君.简议生态省力型营林技术[J].华章,2014(14):378.

[2]朱信华.浅谈生态省力型营林技术[J].低碳世界,2015(18):314~315.

[3]钟锦明.探讨生态省力型营林技术[J].低碳世界,2015(11):306,307.

S725

A

1005-7897(2016)06-0057-02

2016-3-6

猜你喜欢

省力营林林区
『新帮手』让菜农采收省时又省力
“顶端托管”增收省力省心
吕梁山林区白皮松育苗技术
自动化养鸡 省力又高效
保护好森林资源 让林区青山常在
营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管理措施分析
加强营林造林工作 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
小陇山林区茵陈菜开发前景
营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论营林防火是森林防火的基本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