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高校国防教育的内容

2016-03-07周永卫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6年10期
关键词:集体主义国防爱国主义

周永卫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高校国防教育的内容

周永卫

(湖南科技学院 基建处,湖南 永州 425199)

我国的高等院校所开展的国防教育有着明确的服务目标,也就是必须服务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对国防教育的具体内容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统领。开展国防教育的主体是理想信念教育,而其核心是爱国主义教育,教育的主题是集体主义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大学生国防教育的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国防教育;教育内容

我国步入二十一世纪之后逐步全面进入到了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成为时代的最强硬,成为全国各族人民为之不懈奋斗的目标任务。二十一世纪的前二十年,是我们必须以时不我待的精神以抢抓机遇的良好状态积极主动作为的重要时期,是一个十分难得的机遇期。在该时期,我们所开展的高等院校必须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奋斗,以此作为基本点规范国防教育的内容。

1 理想信念教育是高校国防教育的主体

当前,从主流上来看,大部分大学生比较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然而因为受到各种各样的诸多复杂因素的干扰,极少数高校学生的信念理想不够坚定,缺乏明确和正确的政治信仰,极少数高校学生缺乏必要的诚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缺乏必要的协作意识,极少数高校学生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心理素质欠佳[1]。这是因为学校在开展思政工作的过程中没有将相应工作做到位的表现。那么,要如何才能做到位呢?笔者的观点是,开展高等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紧紧抓住问题的关键所在。具体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其关键性问题就是必须想方设法培育学生的理想信念。我们要将培育学生的理想信念作为核心问题,推进高等院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原则确定下来,其理由在于学生的理想信念对学生而言具有“总开关”作用,只有牢牢把握住这个“总开关”才能让学生们的精神支柱始终牢固树立起来。

早在2004年,针对高等院校极少数学生之中不可忽视的若干弊病,中共中央实施出台相关指导性文件,比如十六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该“意见”对全国高等院校较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支撑,该“意见”一个十分显著的特点就是强调必须切实加强对高等院校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2]。中共中央的上述“意见”可谓发得很及时、很结合当时的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形势,因此“意见”下发之后取得了良好的执行效果,有力地促进了全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卓有成效开展。

除了各学校全体教师的积极努力和学生们的积极配合之外,各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同志尤其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对高等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是促进此项工作卓有成效开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对高等院校学生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前总书记胡锦涛同志于2007年在一封亲笔写给“中国青年群英会”全体青年代表的信件中,便要求我国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认为理想信念在青年们成长成才的过程中居于十分重要且不可替代的地位。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也高度重视对高等院校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通过各种方式勉励青年学生们成长成才。习近平总书记于2013年青年节座谈会上就将青年的理想信念比作精神上的“钙”[3]。勉励广大青年要不断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加快自身的成才成长。

理想是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道德作为对人们之间的各种行为关系进行调整。两者互相渗透、互相促进。一个大学生,如果没有理想,也就失去了奋斗的目标,就不懂得人生的价值,也不可能形成良好的道德。同时,没有良好的道德,要为伟大的事业奋斗也是不可能的。高等院校根据学生的具体实际和教学工作的需要将道德培养作为重点工程抓紧抓好,将道德教育和国防教育两者均纳入到一个十分重要的目标任务之中。从本质上来讲,开展国防教育也就是必修开展或者说是要重点开展革命英雄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据此形成强大的民族力量[4];德育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的教育。高等院校进行国防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使学生在了解不同理想、道德内容及其作用的基础上,使自己的理想和共产主义理想、我国人民现阶段的共同理想紧密结合起来,正确处理远大理想和现实的关系,确立革命理想和优良品德,发扬无私奉献精神,立志献身社会主义建设和国防事业,做有理想有道德的合格新时代大学生。根据这一目的,要建立以共产主义理想和道德为核心的理想道德教育内容体系。

2 高等院校开展国防教育的核心是爱国主义教育

高等院校开展国防教育有着一个十分显著的核心,也就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学校针对学生群体开展国防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切实提升学生们的国防意识和国防观念,而提升学生群体的国防意识和国防观念必须以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基础和前提,同时爱国主义本身也是国防意识的精髓所在,因此,高等院校开展国防教育的核心是爱国主义教育。任何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均有着相应的精神支柱所在,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精神支柱之一,就是以祖国的防卫问题作为中心的理性观念和意识,这成为一种精神上的根基促使国家防务得到真正的确立。与此同时,我们针对高等院校学生群体开展的爱国主义教育中最为生动丰富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国防教育,将国家防务相关问题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而这些内容和全体国民的具体利益是有着十分紧密联系的,同时也关乎到国家发展大计,因此这些内容能够激发学生们的极大兴趣。

作为历史范畴,爱国主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发展阶段的内涵是有着相应变化的。在目前的我国,爱国主义、社会主义两者在本质的属性上完全一样,当前我们对高等院校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鲜明主题就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生动实践过程之中得到体现的,邓小平同志就曾经指出,中国人民有着强烈的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5]。对高等院校学生开展爱国主义的教育工作,能够让大学生群体们产生强烈的爱国情感且逐步实现将此种情感转化为具体行动,由此将此种情感和行为扩大到全国各族人民,汇聚全国各族人民的力量推动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建设。

所以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动国防教育,就必须以爱国主义作为国防教育的核心内容切实提升高等院校学生群体的国防意识和国防观念,不断推进国防教育形式和内容的创新发展,力求达到最佳的效果。

在具体教育过程中要不断更新开展国防教育工作的新理念新方法新路径,按照新生入学之后的军事训练与经常性开展的国防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国防生的重点教育与非国防生的普及教育相协调的原则、国防理论教育与国防军事实践活动相协调的“三协调”原则开展高等院校大学生国防教育工作[6]。在此基础上必须结合学生的具体实际、学校的具体实际、形式发展的具体实际以及结合军事院校与非军事院校的国防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开展好此项工作,确保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取得预期的效果。

要不断更新和完善教育内容。新的国防教育教学体系,应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要内容。我国之所以高度重视高校国防教育,其中很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高校国防教育只有不断从爱国主义土壤中汲取养分,才有可能茁壮成长。在不同历史阶段,高校国防教育的内容也是有所不同的。至于选择何种教育内容,要充分思考军事斗争准备任务与国防建设任务。现阶段,应按照多元化的标准,创新国防教育模式。新时期的国防教育,除了搞好国防知识传授与基本军事技能训练工作以外,还应突出强调以下几项工作内容:一是国家统一教育,敢于同各类破坏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作斗争,积极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和打击一切搞分裂的恶劣行径。二是国防意识培养。以革命英雄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等来鞭策和提高广大学生的国防意识,认真履行国家规定的各项国防义务。三是树立大国防理念。立足于我国的历史与现有国情,抵制各类腐朽思想的冲击,积极捍卫国家的资源安全、信息安全、科技安全、经济安全、政治安全等。此外,要切实加强社会实践。组建专门的社会实践团队,参加形形色色的社会实践活动,如法制宣传活动、挂职锻炼活动、理论宣讲活动等等。在活动组织过程中,可选择不同的切入点,以达到丰富活动内涵和层次的目标和效果。在此实践过程中,实践者即广大学生对我国当前的基本国情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其自身的社会服务意识以及社会服务技能也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而这也为我国国防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要围绕高校国防建设问题,制定详细的规章制度与政策法规,具体明确此项建设的内容、任务以及目标等问题。而这些文件,也将作为推动高校国防教育的指导性材料。与此同时,要加强国防教育宣传,设置专门的国防教育宣传日,调动所有学生参与到此项宣传活动中来,在宣传中提升自身的国防意识,增加国防知识,提升国防技能。此外,以高校学生为实际,将国防教育与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专业有机地结合起来,设置专门的教育课题,调动广大师生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要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宣传媒介,如校园广播、校报校刊、黑板报、警示牌、横幅等等,将国防教育渗透到高校的每一个角落。同时,也可以开展各式各样的国防教育活动,如围绕爱国主义宣传而组织的演讲比赛,围绕革命奋斗而组织的文艺演出,围绕国防建设问题的专题讲座等等,让高校学生在丰富国防知识的同时,养成了努力拼搏、积极乐观、意志坚强等优良的思想品质。

3 集体主义教育是高校国防教育的主题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应始终以集体主义为核心内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也应始终坚持集体主义的原则。而集体主义精神的建立与弘扬,需要加强集体主义教育。而且,为了取得更佳的效果,这种教育还应与实践中的理性感悟有机地结合起来。理性感悟地越透彻,则越有利于素质的内化与提升。众所周知,高校国防教育,除了抓军事理论教学以外,更强调各类形式的军事训练。谈到军事问题,就容易想到其对抗性与团体性特征。正是基于这样的特性,所以它在塑造个体集体主义将神方面更具价值。也正因为如此,高校国防教育,始终将集体主义教育作为一项重要主题。

新时期的高校学生,在集体主义精神方面比较欠缺。而高校国防教育,在此方面恰好有积极的意义。这样,高校国防教育的重要性就会逐渐凸显出来。通过形式各样的国防教育,高校学术能够切身感受到集体主义所带来的正能量,懂得集体主义的真谛。同时,他们有意识地将这种精神付诸实践,大力倡导集体主义原则。与遇到利益冲突时,他们会为国家和集体利益而不惜牺牲个人利益。所以,通过长期的高校国防教育,高校学生将真正树立起集体主义观念,这也得到了实践的有效印证。

4 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大学生国防教育的基础

从性质上讲,荣辱观应纳入到道德范畴之中。道德、荣辱、爱国之间是有紧密联系的。对于这种关系,不同的人或不同的纲领文件都进行了阐释和说明。比较典型的就是胡锦涛主席提出的“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同时,《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的相关内容,也详细的说明了这一点。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应始终以集体主义为原则。而集体主义精神的建立与弘扬,需要加强集体主义教育。而且,为了取得更佳的效果,这种教育还应与实践中的理性感悟有机地结合起来。高校国防教育同时强调军事理论教学与军事训练,特别适合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树立与弘扬。因此,高校国防教育,应将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作为重要基础。

[1]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文献选编(1978-2008)[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

[2]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文献选编(1978-2008)[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

[3]习近平.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5-5.

[4]张万年.当代世界军事与中国国防[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

[5]吴温暖.高校国防教育的切入点[J].高校理论战线,2001, (9):19.

[6]古添雄.高校国防教育形式的新探讨[J].中山大学学报论坛,2004,(4):46.

(责任编校:何俊华)

2016-03-25

周永卫( 1963-),男,湖南道县人,教授,湖南科技学院基建处处长,湖南省国防教育讲师团成员,中南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高校国防军事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教管理。

G641

A

1673-2219(2016)10-0144-02

猜你喜欢

集体主义国防爱国主义
关于将集体主义引入经济理论的思考
全民国防 筑梦国防
国防小课堂
国防小课堂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知国防 爱国防 等
论新时代集体主义研究的着力点*
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
当代集体主义的现实困境及其主体性重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