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全过程考核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改革探索

2016-03-07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6年10期
关键词:全过程考试考核

周 基



基于全过程考核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改革探索

周基

(湖南科技学院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湖南 永州 425199)

针对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培养“应用型”高素质人才成为各高等院校尤其地方高校内涵发展的核心目标,如何顺利实现这一核心目标?这需要匹配适宜的人才培养方案与完整的运行机制,而课程教学与考核评价是实现培养“应用型”高素质人才的关键环节。文章结合我国高等教育课程教学及考核评价存在的问题,阐述了课程全过程考核革的目的与意义,设计了基于全过程考核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探索了课程考试改革的思路与方法,以望能为新时期地方高校培养“应用型”高素质人才提供改革经验。

全过程考核;考试改革;教学模式;应用型

1 引 言

作者结合多年教学过程中与高年级学生交谈尤其是与毕业班学生交流或在各类形式学生座谈会中情况,较大部分学生都不约而同表达出内心想法:“在各类课程学习中,上课基本是为了期末能顺利轻松通过,虽然最终各科成绩都通过了,但真正学到的东西太少了,毕竟,每次期末考试之前的突击性记忆只是在应付考试”。面对此种情景,作为教师我们也不得发出感慨:“长此以往,学生的基本素质、综合能力、专业技能如何得以形成”。

面对课程教学与考核评价,我国大部分高校在较长期的高等教育办学过程中,主要采用结课即考的考试方式,课程内容包含相应的基础知识点、重点、难点等相对比较固定,学生可以轻易发现已有规律可循,甚至在绝大部分课程考试当中,通过考前一周或者几天的短期时间突击,“努力勤奋学习知识,突飞猛进破解考点”,利用强化记忆达到通过课程考试的目的,久而久之,学生便养成“平时课程学习玩为主,考前努力绝对过”的不良学习习惯。这一传统的考试方式弊端较大,造成部分学生把心思放在“教师考什么,学生就学什么”被动局面,与课程学习真正目的背道而驰,导致学生学习目的发生偏差,看重结果忽视过程,只看成绩不求收获;以此同时,所有课程考试大部分采用两小时左右的固定时间进行测试,在这短短的时间内,该门课程的内容不能全面体现,另外考试形式和方法单一、计分方法标准化,出现诸如“纸上考实验”、“纸上考实践”、“纸上考品行”,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及各类品质培养很难在传统的课程考试中完成。

针对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培养“应用型”高素质人才成为各高等院校尤其地方高校内涵发展的核心目标,如何顺利实现这一核心目标?这需要匹配适宜的人才培养方案与完整的运行机制,而课程教学与考核评价是实现培养“应用型”高素质人才的关键环节。

2 课程全过程考核革的目的与意义

为改变“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促进学生课程过程学习的能动性,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重视学习过程中的知识吸收,加强学习过程中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逐步培养专业基本技能及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课堂教学的高效有序开展,湖南科技学院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在总结国内外高等教育教学先进理念及考试改革与实践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院人才培养及专业课程特性,反复酝酿并开展“木土大类专业课程考试改革与实践”试点工作。希望通过加强课程全过程考核评价发挥它应有的作用,达到如下目的:

第一,通过过程考核评价能极大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最大程度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能极大促进教师教学水平、教学效果的提升,更能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效。教师会因此会研透并超越教材,主动想方设法来提升自我,这样才能全面去评价考核学生。教材就逐步成为学生预习或自学的材料了,课堂上教师不要再去为教材里面大部分学生都懂的基本知识花太多时间去复述了,教师与学生应更多的去关注需要深入的问题,教师应该不断地激发学生想问题、提问题、讨论问题,深入讨论乃至有些学术争论是最好的。这种课堂教学对教师及学生有着更高的要求,其教学效果及对学生的影响是不可短时间估量的,如果通过学生及教师的同心协力,师生共同设法提升自我,师生互惠互利局面必会形成。

第二,这也是最重要的,如果能很好做到过程考核评价所发挥的作用及价值,学生是终生受益的。首先,学生的学科知识体系是逐步稳固形成的,且是非常坚固的,而不是突击学习而来的;其次,学生在获取知识、能力、方法与技能技巧过程中是全方面并深入思考过的,而不是通过背书考试等突击式学习方式获得的。他们在本专业领域的思维方式是逐步得到提升的,因此也就具备了良好的处理各类专业问题强大的思想武器。

3 课程全过程考核实施方案

3.1课程考试改革的总体思路

为了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促进课堂教学的高效有序开展,湖南科技学院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在总结国内外高等教育教学先进理念及考试改革与实践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院人才培养及专业课程特性,反复酝酿并开展了“木土大类专业课程考试改革与实践”试点工作。

过程性考核这一新的考试改革方式能够较大效率的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表达能力、沟通能力等综合素质。但是考试改革实施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它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师生的积极参与,离开老师或学生的有效参与,考试改革就只能是纸上谈兵了。为此,我院实施了《湖南科技学院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课程过程考核规定》,全面规范了考核方式、考试时间、平时成绩、成绩评定、考试纪律等课程考核各环节,重点加强对教学全过程的管理与监督。为了丰富课程考核的内容和形式,引导学生重视平时学习,过程性考核规定,课程平时成绩的要求应该包括除考勤外的个人作业、团队作业、随堂测验、课堂讨论、课外阅读报告、课程设计、实践实验、调查报告、期中考试等要素。

3.2课程考试改革的实施方案、方法与措施

如何做到对学生的过程考核评价呢?依据专业性质、课程特点、课堂教学方法需要采用不同的考试改革方法与措施,具体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进行有机组合。

(1)采用“学生互动反馈系统”高效的进行课堂教学。“学生互动反馈系统”通过遥控器与接收器利用无线网络与计算机进行通信。遥控器按钮上印有数字、字母、小数点及横线,学生通过操纵不同按钮即可回答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及填空题等多种题型。而且在规定的答题时间内,学生还可修改答案,后面发送的答案会自动覆盖之前的选择。系统可立即统计每道题的答题率与正确率,以及各选项的回答情况等内容,学生的答题情况以可视化的图表方式即时如柱状图形式在大屏幕上呈现出来。系统还可把相关数据导成Excel表格,以便老师课后随时查看或者进行纵横向分析,为调整教学方案、建立题库与成绩表等提供了数据统计。除答题反馈外,该系统还同时支持电子点名及投票表决等多项功能。

教师利用该系统可以在课堂上得到实时教学反馈,随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同时能够检测教学效果,及时调控教学方向。学生更可以充分调动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改进学习方法,改变在传统的课堂上只有举手被老师点到的同学才能答题,这也使学生有了更强烈的参与性与学习兴趣,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索,在课堂上积极独立思考,促进了创新意识的培养。最终,课堂上哪些同学选择了正确选项,哪些同学选了其他答案,系统会统计的一清二楚,教师可以记录保存这些成绩,将作为老师考核学生课堂基本知识预习及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手段,这个过程监控所得到的总成绩一般会占到该课程最终成绩的百分之三十左右(具体由任课教师决定)。

值得一提的是,采用此系统初期,建议尽量让学生匿名使用,老师暂时不会据此来给学生打分,这样学生就不会有太大的心理压力,他们可以真正地作为参与者主动加入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来。同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答题表现来掌握教学进度,提高教学质量。

(2)2至4学时后将进行一个随堂测试。此随堂测试主要倾向于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教师应该细细思索并精心准备做好随堂测试前的功课,依据课程及章节知识特性可以创新多种多样小测试形式。这个小测试,因为学生基本都会,他们便有了一种最基本充分学到知识的满足感甚至愉悦感,学生会在下次课堂的学习及课前预习中变得更努力、更主动,课堂的气氛也随之会越来越好。这个小测试可以安排在课堂结束后或下次课程开始前,时间大概5分钟即可。建议小测试占该门课程成绩的30%左右。

(3)每章课堂结束后,随机分组(3至5人一组为宜)布置不同的有讨论价值且较具学科前沿的话题。分配较充裕的课外时间让学生做好功课,然后在课堂上充分讨论,每组每次派出一个代表进行陈述,其他组学生负责提问与质疑,该组组长及所有成员负责解答。陈述及答疑时间每组控制在5至8分钟,在整个讨论过程之中,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尤其重要,教师在此过程中主要观察学生参与情况以及分工协作的完成效果,并给予每个学生及时记录与实时评价考核。

这个分组讨论、陈述答疑可以安排在每章结束之后或者教师认为有必要的重要章节,根据具体情况要特意安排一次完整的2至3个课时来进行。建议此项考核占该门课程成绩的20%左右。

(4)布置课程大作业或者课程设计,一定要体现该门课程的核心能力及素质的培养。这个可以按照教学大纲执行即可,一定要严格把控学生的完成过程,教师一定要将过程指导及过程考核落到实处,不能缩水。建议此项考核占该门课程成绩的20%至30%,如果该门课程有单独的课程设计则另计。

(5)期末考试。该门课程的期末考试建议一定要最大程度弱化。课程的第一堂课就告诉学生期末测试题目就是平时小测试,都是平时课堂讨论,课程作业及课程设计转化过来的,只要平时掌握了,期末测试就是一个小的测试而已。建议此项考核占该门课程的20%至30%。

4 改革的实际效果及改革需要完善的问题

4.1效果分析

上述全过程考核实施方案都是围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设计的,比例达到占总成绩的70%及以上。通过近两年在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相关专业课程的实践与探索,发现全过程考核改革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动机和热情,促进了学生对课程平时积累的重视程度,真正使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的良好态势,改变了过去“一卷定乾坤”给学生所带来的“平时不重要、考前最关键,突击是法宝,成绩自然高”的负面恶性循环的学习弊端。实现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双向互动,教师“乐教”,学生“愿学”。

在课程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精心做好功课,课堂上抛出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学生临时或按兴趣组成小组或课题攻关组,制定方案、分工协作,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在完善的全过程考核体系之中,在教师精心引导下,在寓教于乐的学习之中,学生理论思维习惯和综合分析能力在潜移默化过程之中得到提升,学生从课程内容和根据工程实际问题,主动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创新创业能力也得到了有效培养。

根据作者所带的几个实施课程全过程考核的班级,例如2015级工程管理课程改革实验班,从大一进校就开始实施全过程考核,一年来该实验班课程成绩明显高于正常教学班级,最值得欣慰的是,该实验班学生在课外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挑战杯大赛”“‘西山论剑’演讲比赛”、“校园十佳歌手大赛”等等各类学科竞赛及可与活动中,显得非常活跃有激情,取得的成绩也是最好的,综合素质及能力提升是最快的。

4.2需要完善的问题

课程全过程考核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首先是教师机学生的考试观念问题。长期以来,教师学生都习惯了“纸质化”的固定考试方式,对全过程考核都没有做好充分准备,过程中,评价到底如何把控?学生过程学习如何得到真实评价?师生面对此类情况,心里都没有做好充分准备,因此,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需要进行系统的设计并出台相应制度与措施来促进考试改革,逐步引导大学生尽早树立过程学习的观念。建议课程考试改革从大一的课程即开始实施,最好吸收国外先进的过程考核经验,促使学生树立和强化过程学习和主动学习的意识。

应该把课程全过程考核改革作为一个专题来研究,不同的学科、专业有着不同的过程考核评价体系与方法。我们更应从细处出发,综合考虑学科、专业和学校的实际情况,深入研究总结应用型本科院校不同学科课程特点的要求,针对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从考核形式、内容、管理评价等方面进行系统规划,建立具体的课程全过程考核评价体系。考核针对课程性质、教学过程的特点等制定出不同课程的考试考核的要素、内容、方式、方法和场所。实施一种开放式的、灵活多样的、以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自我评价能力的考试制度,促进学生协作精神、创新精神的培养和锻炼。

同时,全过程考核相比传统教学与考试,师生要付出更多的精力。针对现行的教学管理制度和考核评价机制不能满足教师教学改革的需要,不能起到鼓励教学改革创新的作用,建立与之配套的教学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显得尤为重要。比如教师实践教学和改革工作量的折算等方面配套的教学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通过制度及激励机制,逐步解决教师改革创新动力不足的根本,达到使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要具备较强的责任心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加强师德建设,及时转变更新教学及考试观念,认真研究教学规律和课程特点,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考试模式,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及评价机制。

[1]赵月明.高等考试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江苏教育,2014, (3).

[2]田建荣.学业成绩考试:高校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 ,(2).

[3]刘燕.大众化教育背景下高校课程考试改革的探索[J].辽宁教育研究,2016,(1).

[4]孔繁敏.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实证研究:做强地方本科院校[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5]李儒寿.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以湖北文理学院“211”人才培养模式为例[J].高等教育研究,2012,(8): 65-70.

[6]张青荣,李林.以考促学以考促教:淮海工学院艺术设计课程考试改革实践探索[J].艺术科技,2012,(5):192-200.

[7]张洪田,孟上九,秦进平等.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14,(2):86-88.

[8]韩锋.美国评价学生的7项标准[N].中国科技报,2011,(2).

(责任编校:何俊华)

2016-06-20

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立项项目(湘教通2014-247-478);湖南科技学院精品资源共享课(湘科院教字2013-61-2),优质课程(湘科院教字2013-58-40)。

周基(1982-),男,湖南永州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土木工程防灾减灾及防护工程、工程管理教学、科研及实践应用。

G642.474

A

1673-2219(2016)10-0141-03

猜你喜欢

全过程考试考核
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下的工程造价控制分析
土建工程中全过程造价管理的有效应用
内部考核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让创新贯穿深化医改的全过程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下的工程造价控制探讨
你考试焦虑吗?
准备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