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定位标识在大型综合医院手术室仪器管理的应用效果
2016-03-07郑凤燕叶媛媛
郑凤燕,徐 敏,叶媛媛,郑 琼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浙江温州 325000)
·护理管理·
全方位定位标识在大型综合医院手术室仪器管理的应用效果
郑凤燕,徐 敏,叶媛媛,郑 琼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浙江温州 325000)
总结采用全方位定位标识法管理手术室仪器的效果。具体方法为每一仪器都设立固定资产“身份证”标识和序列号标识及定位标识;用白板制成仪器分布表悬挂于手术室中心控制室墙上,同时各手术间电脑桌面上都有仪器分布表,可快速查询仪器状态;使用手术间房间号牌对换借用公用仪器,明确公用仪器的去向。经过2年实践,提高了护士工作效率,仪器设备归位率提高到95.7%,使用率提高到93.8%。
手术室;仪器设备;管理;定位标识
常规手术的数字化、微创化发展越来越依赖高精尖医疗仪器,手术室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转与手术成功密切相关,甚至影响到医疗安全。加强手术室仪器设备管理显得十分重要[1]。对手术护理配合及仪器器械管理流程的优化是提高手术室管理水平的重点及核心内容,也是国内外各家医院手术室关注的热点[2-3]。全方位定位标识以视觉信号为基本手段,以公开化为基本原则,尽可能地将管理者的要求和意图让大家都看得见,借以推动自主管理、自我控制。全方位定位管理方法,其本质就是优化手术室的仪器管理流程。2013年1月,本院手术室采用全方位定位标识对手术室仪器设备进行管理,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方 法
1.1 背景资料 本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大型三级甲等医院,拥有4 300张床位,手术室工作日平均手术量200台左右。手术室平面呈Y型结构,设手术间 43间,分A、B、C区和中心区。A 区主要为脑外科、心胸外科、泌尿外科、腔镜外科、血管外科;B区主要为骨科、肿瘤外科、胃肠外科、肝胆外科;C区主要为妇产科、耳鼻喉科、眼科、口腔科、烧伤科;中心区主要为中控室、高值库房和低值库房、高压灭菌无菌包间和低温灭菌无菌包间。各区分别设置仪器间、消毒间、文印室、库房等辅助用房。共有仪器设备500件左右,根据仪器性能、使用专科,划分仪器放置区域。A区仪器设备有等离子刀、胆道镜、钬激光、Ligarsure刀、西塞尔氩气刀、超吸机、显微镜、动力系统、应急设备(除颤仪、电动吸引器、脚踏吸引器、应急灯等);B区仪器设备有射频仪、西塞尔氩气刀、Ligarsure刀、B超机、骨科显微镜、肩关节牵引支架、活动腹腔镜机组、备用威力电刀、备用奥林帕斯超声刀、应急设备;C区仪器设备主要为应急设备。各手术间相对固定专科手术,根据专科手术配置该手术间仪器。400件左右仪器设备分置在各手术间,40件左右仪器设备放置在各区仪器间,60件左右不常用仪器归置在仪器库房间。手术间仪器由巡回护士专人负责制,各区仪器间和仪器库房内仪器由主班护士负责制。对手术室仪器的管理,要求统一定位,放置于公用仪器室或专科手术间,使用后应立即放回原处,保证临床手术需要[4]。
1.2 全方位定位标识管理
1.2.1 建立每一仪器固定资产“身份证”标识 “身份证”标识内容包括固有资产一维码(条形码)、设备编号、设备名称、制造商、购入日期、使用部门、联系厂家电话,“身份证”标识粘贴在每一设备右侧。由设备科专人协助对每一仪器设定“身份证”标识,并输入医院信息管理系统。
1.2.2 建立每一仪器设备序列号标识 建立设备序列号,同一种设备按1、2、3排序,如电刀1、电刀2,以此类推,便于统计设备数量。
1.2.3 仪器的定位标识
1.2.3.1 固定手术间仪器 按手术间面积和功能、开展手术种类,配置常用仪器,该仪器归属于手术间仪器,放置在手术间内,贴手术间房号标识卡,如1号手术间标识卡为C1。手术间仪器由手术间巡回护士负责仪器清点和性能状态检查,并进行电脑登记和平常维护工作。
1.2.3.2 各区仪器间公用仪器 手术室只有1~2件的贵重仪器,为公用仪器,根据手术专科使用情况,定位在相应区仪器间,贴相应区仪器间标识卡,如A区仪器间、B区仪器间,在仪器间放置地面上根据仪器大小画红圈,确定该设备停放位置,墙壁粘贴该设备定位“停车位”标识。
1.2.3.3 仪器库房内仪器 不常用仪器或使用频率很低的仪器设备定位于仪器库房,贴仪器库房标识卡。仪器库房由仪器组长负责门禁上锁管理,需要时临时调动设备,以免堆积在各区仪器间,造成仪器间不整洁、增加清点工作量。
1.2.4 标识卡的制作及粘贴 标识卡采用亚银膜制成,规格为长50 mm、宽30 mm,亚银膜可防褪色并带有粘贴背胶,正面可打印相应的内容。标识卡粘贴在仪器设备的右下角,每一仪器都有3张标识卡,即“身份证”标识、序列号标识和定位标识。
1.2.5 仪器定位查阅和调配
1.2.5.1 中控室仪器定位标识分布表 分布表竖行显示归属区(手术间号、仪器间或仪器库房),横行显示仪器和维修情况,各手术间和仪器间及仪器库房的仪器都显示在分布表上。分布表用白板制作,在磁性小方块写上仪器的名称,吸附在相应的归属区域内,当仪器处于维修状态时,将小方块移到维修栏下。磁性小方块可有不同的颜色,用于区分不同的仪器。分布表悬挂在手术室中控室墙上,方便全科护理人员查看。
1.2.5.2 手术间电脑桌面仪器分布表 每一手术间的电脑桌面上都有一仪器定位分布表,打开Excel表可看到所有仪器的定位情况。在手术过程中,如需借用非本手术间的仪器,护士可根据仪器分布表确定仪器的常规摆放位置,迅速找到该仪器。
1.2.5.3 公用仪器的借用 对放置在仪器间的仪器,需要使用取走仪器时,将手术间房间号牌挂在该设备定位位置墙壁挂钩上对换借用,使用完毕后登记设备使用情况并归还原处,同时取回手术间房间号牌。主班护士清点仪器时,可明确仪器去向,也便于想使用该仪器的其他护士及时与使用该仪器的手术间护士联系,避免盲目寻找。
2 结 果
从2013年1月使用全方位定位标识以来,护士在手术前期或手术期寻找仪器时间缩短,相应缩短了手术时间,提高了手术医生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的满意度;仪器间仪器地面画红圈,墙壁贴定位“停车位”标识,使仪器间仪器归放整齐,便于清点;利用房间号牌对换借用仪器间仪器,改变了传统登记本借用模式,方便巡回护士借用仪器,也便于主班护士明确仪器去处,提高了术后仪器的归位率,定位标识前仪器归位率为72.1%,使用定位标识后归位率提高到95.7%;实施全方位定位标识管理后,仪器使用率由实施前的68.1%,提高到93.8%。
3 讨 论
3.1 全方位定位标识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提供依据和便利 每个仪器建立“身份证”标识,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扫码后即可获得相关信息,使医院的管理者对手术室固定资产的分布、使用情况一目了然,从而为医院的管理决策提供有效的依据[5]。手术室管理者通过序列号、固定资产标识可进行仪器追溯管理,进一步完善完整的电子化维修信息记录档案,关注仪器设备动态情况,以便及时了解仪器所处状态。因手术室有大量的不同的型号的仪器设备,每次的固定资产清点都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实施全方位定位标识管理后,在资产台账的仪器编码后标注了物品的位置,使清点工作简便易行。
3.2 全方位定位标识管理提高护士工作效率 以往为调配仪器需设一辅助班护士专门负责,实行全方位定位标识管理后,手术间护士可根据仪器分布表找到所需仪器的常规放置位置,而不用每个房间大范围寻找,因而调配手术仪器时间缩短,撤消了辅助班岗位;同时仪器分布表可提示仪器的状态及维修情况,在安排使用仪器时能做到心中有数,避免了需要用到该设备仪器时无设备可用的情况。
3.3 全方位定位标识管理提高公用仪器设备使用率 各区仪器间仪器属于公用仪器,常在43个手术间流动,以往常发生需要调用公用仪器时,找不到仪器,降低流动设备使用率。采用房间号牌对换借用仪器间仪器后,明确了仪器的去向,其他手术间想使用该仪器时,可及时与借用仪器的手术间护士沟通,合理安排仪器的使用;目视管理通过视觉导致人的意识改变,从而规范人的行为,使其按照管理者的要求正确实施操作,以减少差错和风险的发生[6]。每个仪器有相应的定位标识,便于手术结束后归还所借仪器至原来位置,若手术交接班时忘了交班,接班护士术后整理房间,可根据仪器上的定位标识归还原来的位置,如果当天手术结束整理房间时没有做到及时归还,第2天的巡回护士常规仪器清点登记时,发现多余的仪器也可根据仪器上的定位标识物归原处,避免了因术后仪器没有及时归位影响公用仪器的使用和调配[7]。实施2年来,公用仪器归位率和使用率明显提高。
[1] 王爱娣,黄立峰,卢卫明.现代化手术室仪器设备管理新模式的实践[J].护理与康复,2014,13(9):889-890.
[2] 杜慧,何安,曾蕾蕾.手术室质量追溯体系在器械处管理的应用[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2010,34(5):384-385.
[3] 左红梅,张燕,颜芳,等.“双标识”在手术室仪器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教育,2013,10(1):46.
[4] 毛淑芝,侯蕊,薛霞.现代手术室护理与创新管理[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90.
[5] 李军华,陆灿明,马予宏.基于计算机网络及条码技术的医院固定资产管理[J].中国医学装备,2014,11(6):84-85.
[6] 郎红娟,朱银星,张娜,等.目视管理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4,29(20):56-57.
[7] 王晓础,郑凤燕,顾一君,等.品质管理圈活动在降低手术室仪器维修件数中的应用[J].温州医科大学学报,2014,44(6):461-462.
郑凤燕(1976-),女,本科,主管护师.
2016-07-28
R197.39
B
1671-9875(2016)12-1168-03
10.3969/j.issn.1671-9875.2016.1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