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系统理论在老年人社区照顾服务中的应用

2016-03-07吴丽月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6年11期
关键词:案主养老老年人

吴丽月



生态系统理论在老年人社区照顾服务中的应用

吴丽月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 社会工作系,湖南 长沙 410004)

文章通过对社会工作视角下的老年人社区照顾服务现状梳理,对生态系统理论在老年人服务实践中应用的利弊进行了分析,阐述了老年人社区照顾的服务对象、改变的媒介系统、目标系统、行动系统四个内容,指出了生态系统理论在老年人社区照顾实务中的注意事项。为生态系统理论全面应用于老年人社区照顾服务实践提供了借鉴和指导。

社区照顾;生态系统理论;老年社会工作

一 社会工作视角下老年人社区照顾服务的研究现状

20世纪50年代初,英国推行社区照顾,Foster & Braziers(1993)认为:人口老化、劳动市场和家庭结构变迁促使社区照顾在美国发展;1997年,香港安老委员会成立,肯定了社区照顾的作用并提出持续照顾理念,为长者提供经济,福利,医疗,房屋,就业、持续教育及相关服务,Contour & Little(1985)从系统观点出发,建构社区照顾模型,老人在中心,支持来源则根据其与老人的社会距离远近和支持元素的科层化程度向外辐射。台湾学者指出老人社会照顾体系包括正式照顾体系和非正式支持网络(吕宝静,2001)。

社区照顾的核心是“正常化”,以实现老年人自助和互助为原则(齐芳,2002),老人照顾是以家庭支柱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法律,法规,政策为保障(林万亿,2002)。伴随着社会工作发展,以挖掘老年人潜能,完善居家养老服务,社会工作实践的研究开始增多(张秀君,2010;荆文凤,2011;谭卫华,2011;梅玉萍,2012;苗林静,2013);其中研究内容开始涉及到福利机构社工岗位的配置、专业社工角色及功能实现,社会工作在老年服务应用的探讨(宣惠红,2007;林典,2008;吴丽月,2012),该类研究主要集中于社区及机构层面的养老探讨。总体来说,老人社区服务存在“老年人服务内容单一、管理机制不科学、非人性化、社会支持系统不足、专业人员缺乏”等问题,有学者指出健全以家庭养老为基础、社区居家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推动“社会养老居家化,居家养老社会化”方向;推动政府购买养老服务,鼓励开展社会工作视角下的老年人社区照顾(贺小武,2008;蒋雯雯,2012;罗拾平,2010;董陈丽,2012;吴丽月,2014)。随着我国老龄化现象的加剧,老年人服务需求的增多,老年人照顾需求增加体现在老年人口剧增,老年人照顾需要扩大,家庭的结构变化使得老人在家庭中无法较为全面的照顾.现有社会机构的老人照顾能力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发展社区照顾成了解决养老问题的有效途径。开展社会工作视角下的老年人社区照顾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二 生态系统理论在老年人社区照顾服务中的应用优势及不足

系统生态理论的社会学根源可以追溯到1859年达尔文所发表的进化论,特别是达尔文的适者生存论,20世纪初,有学者开始强调社区处遇,1970年被定义为社会增权理论的理论观点,Geremain和Gitterman在1970年以后综合各种社会工作理论形成生态系统理论观点,也叫生活模型(life model),强调社会工作干预焦点应该将个人放入其生活的场域,重视个人的生活经历、发展时期、生活空间、生态资源分布及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并从生活变化、环境品质与人与环境的调和程度三个层面的互动来引导社会工作实施。有效分析生态系统理论的优势与不足有利于老年人社区照顾服务开展的有效应用。

(一)生态系统理论在老年人服务中应用的优势

(1)帮助社工建立宏观的视角、多元的分析理论。该理论把案主放在一个历史进程的、动态的社会环境中,不是孤立的存在和环境毫无关联,这与社会工作基础理念中重视“人在环境中”的理念相符合。

(2)避免问题个人化。生态系统理论将案主的问题放在系统中进行分析,避免了片面的强调个人和个人的问题。注重人与环境的联系和影响。

(3)构建整体的干预视角,综合的介入策略。生态系统理论强调在社工方法介入时的一种整体的干预视角、综合的介入策略。避免片面强调社会工作方法里的某一种,小组、个案、社区工作均可以。

(4)强调多元视角,避免直线思维,结论绝对化。生态系统理论非常强调开放、多元,避免了社会工作者在运用是走入直线思维的死胡同,不会对案主表面呈面的问题,想当然的下结论,有利于发现案主的真正需求。

(5)服务介入中的灵活性强。生态系统理论强调系统与系统间的关联,无论从哪个角度、那个系统介入,都可以对问题起到影响,因此介入时比较灵活。

(6)理论具有很强的包容性、融合性。生态系统理论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可以和很多的理论融合。比如,人本主义、认知行为、心理分析理论、增能理论、社会支持网络等,均可以在社会工作实务时相融合和配合使用。

(7)有利于服务信息整合。利用生态系统理论,勾划案主的生态系统图,有利于对琐碎的信息进行整合与梳理,可以帮助社工一目了然地看到案主的资源与限制,并为提出可能的介入策略提供指导。

(二)生态系统理论在老年人服务中应用的不足

(1)缺乏对微观层面的分析,及对人本身的关注。生态系统理论强调外在资源、外在环境、系统与系统间的联系,是一个很好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视角,缺乏对微观层面的介入,但是缺乏对人的关注,缺少了对个人心理层面的了解或影响、缺少对个人差异性的关注,介入力度明显不足。

(2)生态系统理论是构建的,而非解释的理论,缺乏实证的方法支持。该理论可以帮助服务者对现象和行为进行分析,但缺少缘由追溯。其在理论层面的构建,重视资源和外部关系而忽略个人及其价值;缺少理论支持和实证的验证,描述和经验性,理论体系有待完善,避免社会网络机械化和动态化。

(3)生态系统不是一个方法论,缺乏对运用方法的必要指导。生态系统理论在实际的运用中,没有明确的指导和相关的规定,对介入的时间、地点、或者判定,也没有说明如何预防、干预和控制,更没有给出对干预后的改变的反馈和处理方法。因此不是一个对理论应用指导性很强的理论。

(4)生态系统理论过于机械化,容易陷入程式化。社工在运用该理论时,容易被理论框住,无法游刃有余,尤其是社工初学者,看似很好用,很适用的理论,但是却很容易陷入程式化中,无法跳出来看到主要问题。

(5)生态系统理论对问题的聚焦性不强。生态系统理论有概括性强的特点,对系统收集的信息偏多,且杂。但是,并非每一个系统都与问题本身相关,需要我们选择和剥离出相关的主要问题,找到最关键和最主要的系统介入,不必每一个系统都介入,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6)缺乏对案主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的挖掘和调动。该理论过于关注系统及系统间的关联、互动和影响、有时候会忽略案主本身,忽略其在解决问题上的主要作用,常常忽略其主观能动性和改变的积极性。

(7)过分关注平衡、忽略冲突的正向作用。该理论强调系统与系统间的互动和平衡。但是很多案例表明,并不是所有的关系,平衡就是最正确的,比如在老年人离婚问题上,是否一定不能离婚,而要其中一方委曲求全呢。在涉及到宏观政策的影响力上,是否倡导就是有问题的呢。这种过于关注平衡,则忽略了冲突的正向作用。

三 生态系统理论下的社会工作的四大服务系统分析

生态系统理论把社会看成一个大系统,系统间相互联系、开放、交换和影响。

系统理论被分成一般系统理论和生态系统理论。Pincus Minahan将其论归纳为四个系统:服务对象系统、改变媒介系统、目标系统、行动系统。

(一)服务对象系统

扎斯特罗把人的生态系统区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微观系统包括生理的,心理的、社会三个方面;中观系统包括家庭、职业群体或其他社会群体、宏观系统比更大一些的系统,包括文化、社区、机构和组织。生态系统理论十分注重系统及其要素之间的影响。

(1)微观层面:关注老年人生理-心理-社会的互动中是否处于良性状态。根据生理–心理-社会八阶段,65岁老年人开始进入自我统整与绝望的时期,老年人需要具备对生命超然关怀的智慧,是特殊的适应时期,尤其是老年人在生理出现状况时,会影响心理的状态以及对社会的适应,心理的状态也会影响生理和社会。自我建立在与他人的互动中,而不是独立于他人。丧偶独居的连太太正式居于这样的特殊时期,处于一个不良的状态下。

(2)中观层面:社区照顾层面个应关注老年人的非正式照顾系统的建设。非正式照顾体系是由亲属、朋友邻居等组成的基本支持网络,包括配偶、子女、手足与其它亲戚(如堂兄弟姐妹)。仝利民指出充分发挥社区照顾的决定性因素-家庭成员,亲朋好友,邻居及志愿者等“非正规照顾”资源的积极性,“正规照顾”资源中的专业人员通过多样化的服务方案形成对“非正规照顾”的必要补充和支持,降低长期护理照料成本,最终达到老年人社区照顾“正常化”和积极的老年生活目的。在涉及老年人社区照顾的实践层面,台湾学者吕宝静对老人社会照顾体系做了系统的论述,主要包括配偶,子女,兄弟姐妹,朋友,邻居。

(3)宏观层面:重视传统文化和社区福利政策影响,正式系统资源的配套。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或者社区福利政策缺失,老年人政策普及不够或者支持力度偏弱,在社区层面缺乏养老机构的正式系统的配套支持和质量保障,社会服务设施等无法满足老年人和老年照顾者的需要。

正式照顾体系是指正式服务和非服务性网络(non-service networks,如社区老年文体协会),正式照顾的特征有任务取向的、目标导向、只在特定的时段内提供协助、高度专门化的、而且是需要付费的(Travis,1995:461)。长期以来,由于政府的形象工程,社会养老机构的发展对老人留下很多不好的印象。且整个老年服务的正式系统资源缺乏配套机制。

(4)各系统间相互影响:关注老年人运用资源的能力及社区服务中可用资源。在社区服务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我们需要关注老年人在运用资源的能力方面状况,及社区资源应用的技巧,寻求帮助的意识提升。同时要注意系统间的互动。

(二)改变的媒介系统

改变的媒介系统包括社会工作者及其工作的机构两个部分。

(1)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者自身的能力,文化背景,价值观,对事物认识的看法对老年人社区照顾服务有着重要的影响。结合老人的需求评估和资源现状,社工提出以下介入策略。1.更新案主对养老观念和方式的认识和看法。2.改善或者说增强案主适应环境的能力。3.构建案主的社会支持网络。4.帮助案主自决。

(2)社会工作机构。社会工作机构自身服务的领域,地域,业务范围、社会工作机构的使命,机构的技术水平及服务能力,服务类别,社会工作机构的资金来源范围及使用要求对开展老年人社区照顾服务也有一定的影响。

(三)目标系统:构建短期,中期,长期的服务目标

(1)近期目标的制定内容。1.改善服务对象的对社区照顾服务使用的意识。2.评估服务对象对需求。3.改变服务对象对社区服务的认识及误区。

(2)中期目标的制定内容。1.链接资源:构建老年人的社区支持网络。2.提升老年人运用资源和自我照顾的能力。要相信成长、治愈和学习是每一个人都具有的潜能和能力,老人也有自己的优势。3.案主自决:在了解清楚养老方式和途径及其了解两个不选择所面临的压力的基础上,鼓励案主自决,案主重新选择及适应。

(3)长远目标的制定内容。1.政策的倡导,政府做好宣传。2.加快老年人福利社会政策推动。

(四)行动系统:构建社会支持网络系统,整合老年人的社区资源环境

社会生态系统认为,案主生活的系统可以分为正式系统、非正式系统、社会系统,改善生活系统、链接系统和增进利用系统和资源的能力。根据非正式照顾体系和正式照顾体系的划分,目前社区所在社区中,目前已有正式资源,包括政府部门、社会服务组织,社区居委会等,社区的非正式照顾体系包括家庭、亲友、邻里、社区互助网络等。

四 生态系统理论应用于老年人社区照顾服务的注意事项

(一)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的老年社区照顾,照顾主体不明

沃克总结了社区照顾的三层涵义,即在社区照顾(care in the communicity),由社区照顾(care by the communicity),对社区进照顾(care for the communicity)。王思斌指出如果说社区照顾在形成一种概念,提法或者理念时就已经显露出其中的不协调,由社区照顾,这里的社区,指得是谁,是照顾对象的家庭成员或亲属,还是邻居或是其它的相关人员?包括社区中的其它社会群体或间接利益相关者吗?那些对照顾对象负有不可推卸责任的“共同体”有能力去照顾那些对象吗?这个“共同体”存在吗?(王思斌 1994),生态系统理论本身的聚焦性不强,将此理论应用于社区照顾服务时,容易出现照顾的主体不清晰,不利于对主体的筛查,无法聚焦于问题的子系统。

(二)生态系统理论指导下难以清晰体现老年人个别化的需要

关于老年人的需求,桂世勋教授表明,目前中国一般老人的需要按比重由高到低依次是:洗澡、穿衣,走路,视觉,会话、排泄控制、饮食。周伟光指出城市老年群体的需要按主次排列为:医疗与健康照顾、文化生活与精神慰藉、日常生活照料、经济需求等,服务对象的不同需求决定了服务的内容、对老年人的需求分析和已有资源分的整合十分重要。在案例中,针对案主所提出需求评估无法用生态系统理论的观点进行验证和评估,尤其是对老年人的个别化的需求较难掌握。

(三)生态系统理论需要其他理论的补充和完善

心理动力学派和行为分析学派重视案主的主动性强调案主的个体差异,弥补了系统理论的不足(齐芳,2003),在介入时兼顾个人的社会支持网络和社会资源链接与运用,倡导社会福利的输入体系和社会政策的改革,以及维护弱者利益。其他理论的有效补充,如社会支持网络理论,使得服务的开展具有一定指导性。内容更加完善和充实。

(四)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注重家庭养老的作用、符合东方的文化审美

社区照顾在中国的发展需要本土化及在地性的契合性,在本土的老年人社会工作推动中,应该重视中国传统的文化特点、注重家庭对社会稳定性的作用、符合东方人的文化审美。中国人的家庭观念比较重,非常注重对子女或家庭养老的期望,“养儿防老”“注重孝道”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另外中国人非常注重家庭和社会的稳定性,生态系统理论强调系统稳定性的特质会比较适合中国问题的研究。

[1]Malciolm Piayen.Miodem Social Worke Theory[M].1997:257.

[2]齐芳.社会工作实务看系统生态理论的优势与局限[J].重庆社会工作学院学报,2003,(2):33.

[3]董云芳,黄耀明.试论生态系统理论对社会工作的贡献与局限[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1):27.

[4]随玉杰(译).社会工作理论[M].香港:香港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278.

[5]周湘彬,常英.社会支持网络理论在社会工作实务中应用性探讨[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5,(2):81-82.

[6]Contor & Little.Aging and Social Care[M].The handbook of Aging and social sciences,R.H.Binstock and E.Shanas,1985:748.

[7]仝利民.社区照顾:西方国家老年福利服务的选择[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04,(4):20-24.

[8]贵海军.人与环境系统模式在社会工作实务中的运用[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5,(4):49.

[9]吕宝静.老人照顾、老人、家庭、正式服务[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1.

[10]王思斌.社区照顾对中国社会推荐意义[J].社会工作研究,1994,(3).

[11]周伟文等.城市老年群体生活需求和社区满足能力的现状和问题的调查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 2001,(4).

(责任编校:张京华)

中国分类号:C913.7

A

1673-2219(2016)11-0085-03

2016-09-23

2015年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基于系统视角的城市老年人社区照顾问题及对策”(项目编号15C0086)。

吴丽月(1982-),女,河北正定人,香港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硕士,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硕士,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社会工作系讲师,研究方向为老年社会工作与社会工作实务。

猜你喜欢

案主养老老年人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案主自决原则在老年社会工作实务中的伦理困境
浅析计划阶段的案主自决
养生不是养老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浅析实施案主自决的困境及其对策
重掌生活主导权
——认知行为治疗介入精神障碍康复案例
养老更无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