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媒体时代古典诗词传播研究

2016-03-07杜少静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6年10期
关键词:古典诗词受众

杜少静

(陕西师范大学 文学院,陕西 西安 710119)



自媒体时代古典诗词传播研究

杜少静

(陕西师范大学 文学院,陕西 西安 710119)

自媒体时代古典诗词的传播突破了传统模式,与现代化娱乐方式相结合,出现了一系列新的传播途径。这些新的传播途径既有许多优点,也存在诸多弊端,主要有:传播内容片面化;内容的准确性和权威性有待检验;传播主体随意对原作进行再创造等。为了达到增强文化软实力、发扬传统文化及古典诗词宣传教育的目的,古典诗词传播主体应加强自身的专业素养,确保传播内容的准确性和全面性;受众要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提高甄别知识真伪性的能力;媒体监管部门应加强宣传与监督,倡导文明和谐的媒体环境。

自媒体;古典诗词;传播

一、研究背景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文化的象征,是一个民族孕育成长的肥沃土壤,对民族的延续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古典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广大民众的古典诗词宣传教育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当今社会重要的信息传播媒介的自媒体 ,必然会为古典诗词的传播开辟一条新的路径。通过自媒体的传播,原来只为具有一定文化水准的人员或者专业人士才会去关注的古典诗词,也开始为普通大众所关注。这种新的方式在为古典诗词的传播带来方便的同时,也使其传播面临新的挑战,所以如何利用好自媒体这一平台,做好古典诗词的传播工作,意义重大。但目前对这一问题的关注较少,研究成果缺乏。基于此,本文通过对目前最常见的自媒体平台,如微信、QQ、微博、贴吧等的调查,对通过这些平台传播古典诗词的传播主体、传播方式和传播内容等进行全面细致的研究,旨在深入地分析自媒体的广泛应用对于古典诗词传播带来的影响,为传播主体及受众提供切实可行的对策与建议,以使古典诗词的传播向着良性方向发展。

二、自媒体环境下古典诗词传播现状分析

从传统媒体到自媒体,信息传播的方式从“一对多”转向了“多对多”。自媒体打破了传统媒体时代信息传播权为少数媒体人所垄断的局面,用户不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他们也拥有了信息传播权,成为信息交换的参与者。他们不仅可以通过媒体平台发出自己的声音,而且还可以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及时的反馈与扩散,打破了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的交流障碍,使二者真正实现了“零距离交流”,实现了古诗词的“交互式传播”。同时自媒体也突破了时空限制,使信息传播更为灵活方便。对于古典诗词来说,在传统媒体时代,主要依赖于书籍传播,费时费力,传播范围非常有限。而在自媒体时代,凡有网络的地方,这种传播活动都可以进行,使本来为社会上少数人群所关注的内容也为广大普通民众所关注,进而增强了中国古典诗词的传播范围。

在速食化信息的今天,古典诗词已经失去了它原有的文化土壤,但它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文化和民族情感的具体表达,对于提高民族凝聚力和民族自豪感有巨大作用。为了使古典诗词在今天能够发挥它的纽带作用,引起今人的情感共鸣,媒体传播者就必须捕捉公众注意力,以恰当的方式来构造相应的媒介事件,吸引眼球。古典诗词的传播过程中,构造媒体事件的方式多种多样,比如利用节日构造媒体事件,利用社会热点事件构造媒体事件、利用新兴事物构造事件。这些方式在为古典诗词带来诸多优点的同时,也为其传播带来了许多挑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传播内容片面化

古典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有丰富的内容可以挖掘。自媒体时代,网络知识碎片化,人们对于古典诗词缺乏全面深入的了解,传播内容基本局限于少数作家的经典作品,传播者要么是对古典诗词中的名篇名句进行整合,在原作中寻章摘句,要么是进行简单的“网络移植”,以转载为主。笔者通过对目前流行的一些与古典诗词有关的微信公众号的分析,发现其内容基本上是对知名作家的经典作品的传播,对一些不太出名的作家和他们的作品,则很少关注。

与此同时,自媒体传播的题材也稍显片面,内容单一。笔者通过对几个微信公众平台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追踪调查,统计发现:其发布内容与古典诗词有关的文章共92篇,就作者来说,其中传播最多的是杜甫的作品,接下来依次是苏轼、纳兰性德、李煜、李白、李清照等人的作品。就内容来说,主要以爱情题材为主,有19篇,约占总数的20.65%,接下来依次是传统节日题材的15篇,约占总数的16.30%,以女性为题材的14篇,约占总数的15.22%,以社会热点事件为题材的12篇,约占13.04%,其他各类题材总共有32篇,约占总数的34.79%。通过这些数据,我们可以发现自媒体环境下,古典诗词的传播内容比较片面,是一种碎片化的、零星、局部的传播,这无疑会影响人们的深度思考,无法对古典诗词形成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

(二)内容的准确性和权威性有待检验

自媒体传播主体构成复杂,既有相关方面的专业人士,又有非专业人士,只要是自媒体平台的用户,就有机会从事传播活动。但是他们的传播往往是自发的,内容缺乏审核,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准确性和权威性都有待进一步检验。 古典诗词距离现代社会有一定的时间距离,所以人们往往脱离当时的创作背景而进行臆测。比如很热门的微信公众号《诗词世界》中有一篇文章,题目是《你读过最奇葩的一句诗是什么?》[1],典型体现了自媒体传播内容准确性不足的缺点,存在对古诗词错误解读的现象。文中选取了十二句名篇佳句进行解读,第一句是李白《北风行》中的“燕山雪花大如席”,解读说其:“夸张得离谱。这雪只需下半个时辰,绝对‘万径人踪灭’了”。其实这一句是李白描写雪花的名句。燕山在今河北蓟县东南,诗中泛指我国北方。句中说“雪大如席”,是高度的艺术夸张,但又不失其真实。正如鲁迅在《漫谈“漫画”》一文中所说:“‘燕山雪花大如席’是夸张,但燕山究竟有雪花,就含着一点诚实在里面,使我们立刻知道燕山原来有这么冷。如果说广州雪花大如席,那就变成笑话了。”所以这一句正好体现了李白诗歌大胆想象、高度夸张的艺术特点,而传播主体却以现实来考察诗歌中所写内容,显然是不合适的。又杜甫《空囊》中的“囊空空羞涩,留得一钱看”、辛弃疾的《贺新郎》中的“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等诗词名句,都被进行了非合理化的解读,给读者造成误解。

另外这个公众号还发布了一篇文章,标题是《如何用一句诗词表达“我不爱你”》[2],里面的内容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出自陆游的《钗头凤·红酥手》。陆游和自己的原配夫人唐婉情投意合,伉俪情深,无奈婚后陆游的母亲并不喜欢这个儿媳,逼迫陆游休了唐婉。几年之后,陆唐二人再次在沈园邂逅,勾起了词人内心的无限情思,于是写下了这首词,因而这两句体现出词人与所爱之人彼此相爱而又不能爱的痛苦心情,很显然与“我不爱你”的主题并不相符。文中还举出了“从此无心爱良辰,任他明月下西楼”、“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我本将心托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等诗句,但都与文章的主题有出入,是对诗词原有意义的一种错误阐释。这种通过任意解读来表达某种观点或宣泄某种情绪或情感的方式,必然会影响人们的深度思考,无法对事物形成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

(三)传播主体随意对原作进行再创造

公民媒体时代,人人手中都有麦克风,传播主体往往也是其传播内容的再创造主体。古典诗词产生于特定的年代和文化土壤,是当时文人对于自己日常生活的记录和自我情感的抒写。对于现代社会的人来说,生存环境和文化氛围和当时已有明显不同,这就造成自媒体的传播主体在进行传播时,不可避免地根据目前的社会现实、个人的生活体验和情感表达需要对古典诗词进行再创作。这种再创作一方面为古典诗词加入了现代元素,增加了可读性与趣味性,体现了新的时代文化特征;但另一方面却有可能消解了古典诗词原有的意义,使其走向低俗化。比如李白的名篇《赠汪伦》的原作是: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3]

这首诗本来是李白写给好友汪伦的赠别诗,后两句用比较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真挚而深厚的情谊。被改编后原诗的内涵荡然无存,内容如下:

李白乘舟不给钱,船夫一脚踢下船。

桃花滩水深千尺,不知李白死没死。

[4]

又有杜牧的《清明》原诗为: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5]

这首诗是写清明节的名篇,因其准确地抓住了清明时节的气候特征和人们内心的情感思绪,历来为世人所传诵。但被改编后就变成了:

清明时节雨纷纷,孤家寡人欲断魂。

借问美女何处有,牧童遥指三里屯。

[4]

可以看出,这样的改编不仅不符合古典诗词创作的要求,而且完全改变了原诗中传达的思想感情,是出于一种娱乐、甚至恶搞的心理。除了娱乐目的外,传播者对于一些古诗词的改编还可能是出于经济效益的考虑。比如有人对苏轼的《江城子》进行了再创作,苏轼的的原词为: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6]

再创作后变成了:

十年生死两茫茫。恒源祥。羊羊羊。千里孤坟,洗衣用奇强。纵使相逢应不识,补维C,施尔康。 夜来幽梦忽还乡。学外语。新东方。相顾无言,洗洗更健康。料得年年肠断处,找工作,富士康。[4]

显然,改编版的《江城子》中提到的恒源祥、奇强、新东方词等都是众所周知的品牌名称,所以改编后的词作更像是一篇广告词。这有可能是自媒体用户无意而作,也有可能是商家有意而为,以此来提升品牌知名度。但无论如何,这样的改编都有损于古典诗词的文化内涵,是不应该提倡的。

三、对策与建议

(一)传播主体应加强自身的专业素养,确保传播内容的准确性

传播主体的专业素养是自媒体时代古典诗词传播的核心问题,直接关系到传播内容水准的高低,所以传播主体应充分重视和加强自身专业素质的提升。自媒体环境下,古典诗词传播主体有自由人士和专业团体两种。自由人士一般通过自己的博客、微博、贴吧等进行传播,是一种非定期的个人化传播,随意性大。专业团体往往有一定组织,通过具有一定品牌效应的传播平台在特定时间传播特定的内容。就自由人士来说,提高自我专业素养的最好途径是多阅读经典书籍,深入了解古典诗词创作的社会环境、作者的生平经历以及诗词创作的具体背景,避免传播时出现错误的信息,避免内容的片面化。就专业团体来说,一方面要调整本团体的人力资源增量,通过吸引专业的古典诗词研究者,形成专业化、高水平的传播团队;另一方面,加强对现有人员存量的培训与优化,结合古典诗词传播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以提升古典诗词传播人员的整体实力。同时,为提升古典诗词传播主体的专业素养,目前一些专业的诗词网站和微信公众号也开始关注这一问题,聘请工作人员的时候就要求具有相关专业的知识背景,这无疑是促进自媒体环境下古典诗词传播的有益尝试。

(二)受众要提高甄别信息真伪性的能力

受众对于所接收信息真伪性的辨别能力直接关系到自媒体的社会影响力。一般情况下,受众甄别信息真伪性的能力差,自媒体的消极影响增强;受众甄别信息真伪性的能力强,自媒体的消极影响减弱,所以对于大多数的受众来说,提高自身甄别知识真伪性的能力,才是应对自媒体消极影响的有效途径。甄别知识真伪性就意味着受众必须有高度的网络敏锐度,要有怀疑和批判精神,不断提高自身的价值判断和选择能力。就古典诗词的传播而言,提升受众甄别能力的直接途径是将自媒体阅读和传统纸媒阅读相结合,以自媒体阅读带动传统纸媒阅读,在纸媒阅读的过程中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重视古典诗词中的所包含的民族精神、诗人的内在品格、高雅的审美情趣。与此同时,公共意识是现代社会公民素养的集中体现,因为自媒体的受众同时兼有传播者的身份,所以加强他们的公共性意识显得尤为重要。加强自媒体受众参与信息传播时的公共性意识,就要求受众发现接收到的信息有错误或者含有低俗内容时,能够及时切断传播路径,阻止信息的进一步传播,以强化自媒体自我组织和自我净化的能力。使受众增强自己的责任意识,行使权利的同时不忘义务,在自媒体平台上进行负责任的表述,促进我国自媒体朝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三)媒体监管部门应加强宣传与监督,倡导文明和谐的媒体环境

古典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载体,有着丰富的内涵,对古典诗词进行合理的创新有利于其传播。在消费文化背景下,娱乐功能和经济效益中心化,那些打着创新旗号的对于古典诗词的任意篡改,导致古典诗词精神内涵发生变化,失去了原本的意义,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面对这样的严峻形势,古典诗词传播者只有把传播内容制作得让广大受众乐于接受,才能够使经典发挥它的内在价值,实现可持续发展。在自媒体环境下,古典诗词的传播者既要强调传播内容的趣味性,又要保持传播内容的深层文化内涵,寻找彼此的契合点,使二者完美融合。为了达到这样的目标,媒体监管部门应加强宣传与监督,当好“把关人”的角色,做好自媒体传播内容的审核工作,倡导文明和谐的媒体环境,坚决抵制低俗网络内容的扩散,保证传播内容的品质、内涵、真实性和实效性,传播真正饱含中国古典诗词精华的网络作品。只有这样,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古典诗词文化在传播过程中才不会出现被扭曲或断层的现象,才能够得到合理继承和发扬光大。

综上所述,自媒体作为一个大众化的网络媒体平台,一方面使得古典诗词的传播更加及时高效;另一方面也为古典诗词的健康发展带来了挑战。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环境,无论是古典诗词的传播者还是其受众,都必须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加强古典文学知识的积累。除此之外,媒体监管部门也要充分发挥自身职能,做好自媒体传播内容的审核工作。只有这样,才能趋利避害,使古典诗词在自媒体这个平台上得到积极健康而有效的传播,使古典诗词所具有的文化内蕴得到最大程度的挖掘。

[1]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NjAxNzg5Mg==&mid=2662039150&idx=1&sn=d297375ebd6082fcefabcf7ced0534e4&scene=0#wechat_redirect

[2]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NjAxNzg5Mg==&mid=2662038887&idx=1&sn=9bea0929ac0e479cc35243403b7008ae&scene =0#wechat_redirect

[3] 李白.李白诗集[M].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0.

[4]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3/1101/12/1241083_325807255.shtml

[5] 杜牧.樊川集[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6] 郁贤皓.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095-4654(2016)10-0001-04

2016-08-08

G206

A

猜你喜欢

古典诗词受众
从不同侧面求解古典概型
出入于古典与现代之间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怎样读古典诗词?
古典乐可能是汪星人的最爱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