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会计学原理》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2016-03-07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6年11期
关键词:账务会计学原理

赵 祺

(巢湖学院,安徽 巢湖 238000)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会计学原理》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赵 祺

(巢湖学院,安徽 巢湖 238000)

目前,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面临的首要任务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而改革的核心是在实践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增强实践能力。从《会计学原理》课程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入手,结合高校实际和自身所在院校的实践改革状况,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会计学原理;应用型;教学方法;人才培养模式

一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会计学原理》课程的特点

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会计学原理》课程的教学改革,是指在遵从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知识素质能力的需求和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目标的双重前提下,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构建合理的融合会计理论和岗位实践的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市场的需求。

1.符合“会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随着企业对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综合需求,特别是对会计实际操作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综合型教学模式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尤为突出。如何构建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学模式,实现理论和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成为会计学原理课程教学需要解决的问题。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来说,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理论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会计应用技能。

2.会计学原理课程自身特点的需要。

在强调会计学原理理论的基础上,该课程更注重实践性,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的填制,会计账簿的登记,会计报表的编制都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并熟练掌握会计每一个岗位的职责、权限,分工协作和会计做账的基本流程。

3.确保教学质量的提高。

会计学原理内容体系较严谨,专业性较强,枯燥的会计科目、会计分录、做账流程,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有效的教学方法和课堂组织形式能够发挥积极作用,丰富教学内容、拓宽学生视野、形象地表达课程内容。“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宗旨就是试图寻找一种途径,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会计专业思维、感性认识、职业技能、未来创新能力等。

二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会计学原理》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重点安排不合理。

会计学原理是相关会计学的前续课程,学生在学习该课程之前,没有接触过任何会计知识和专业术语,理解上会有一定难度,特别是对会计科目、复式记账、账务处理流程、会计岗位分工等。而大部分教师却将教学重点放在经济业务的会计核算上,经济术语翻译成会计术语,用会计分录表示各项经济业务,增加了学习难度,学生的精力放在了会计分录的编制上,对于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的填制,会计账簿的登记,会计报表的编制缺少练习,无法从整体上把握会计核算方法和会计账务流程,导致基本应用认识不深入,影响会计后续课程的学习和会计应用技能的提升。

2.教学方法陈旧。

虽然目前大部分会计学教师已经用多媒体代替了传统的板书,但也只是发挥着“电子黑板”的功效,课件仅仅是传统文字的展示,没有发挥多媒体教学应有的功能。例如讲解记账凭证的填制方法时,不应单纯地展示文字版的填写步骤、注意事项,还可以结合多媒体课件的动态效果,展示记账凭证填制的每一个步骤,包括要素的填写、经办人员的签字盖章、附件的粘贴。

同时,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教师主讲、学生主学,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实现不了既定的教学目标,也不利于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培养。

3.缺乏适用的《会计学原理》教材。

教材要能反映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学原理》课程的教学目的,而此类针对性教材数量较少,质量也不高。主要是此类教材定位不准确,有些是会计科目的应用面面俱到,按照每一个会计科目的顺序进行介绍,甚至还包括一些《中级财务会计》的内容,例如长期股权投资。这些内容理论性较强,核算较为复杂,理解较为困难,从而扰乱了日常核心业务的次序,导致教学效果较差。而有些教材对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报表仅做了概念和分类的介绍,没有列出填制步骤和方法,导致理论与实践相脱节,从而导致学生一方面无法直观地了解账务处理流程和方法,对理论知识掌握不扎实,一方面实践动手能力较弱,为后续的《会计手工账》和《会计电算化》等课程埋下隐患。所以,教材内容需做相应的难度调整和必要的内容增减。

4.考核方式没有突出实践性考核。

考试是验证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是教学的重要组成环节。目前针对《会计学原理》课程的考试大多采取的是纸质闭卷考试,题型也大多是传统题型,例如单选、多选、判断、会计分录题等。这种以理论为主的考核方式,学生单纯依靠死记硬背即可通过考试,但可能对某些知识缺乏深入的了解,更缺乏相应的动手操作能力。这种考核方式无法检验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无法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5.实践不足,理论与现实联系不紧密。

会计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特别是应用型本科层次,培养的是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在专业课程的安排上要体现“能力为本,学以致用,合作教育,实践创新”的原则,注重实践教学。而目前此类学校仅在《成本会计》《会计查账》和《会计电算化》等课程上设置了实践环节,却在《会计学原理》上过于强调会计基本理论,对相应知识点,例如,会计职能、要素、科目、分录等的记忆,忽视了学生对会计核算方法在现实中具体应用的练习;或者即使安排了部分实践课,但对现实会计工作情景的仿真度不高,使得学生对会计账务处理流程和会计岗位角色分工的理解仅局限于书本的文字介绍,没有直观体验,实践动手能力较弱。

三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会计学原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

1.改革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

首先要尽量选用实践性较强的《会计学原理》教材,对选用的教材要进行分析,应根据本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该门课的教学大纲安排教学重难点,而非根据教材。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可结合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实际,编写适合本校学生水平的教材或者讲义。

明确和细分讲解内容,根据实践需要突出理论教学的重难点,增加案例教学的比重,拓宽培养学生实践知识的教学内容。实训课程的建设是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环节,因此,可尽量按照会计的账务处理流程安排教学顺序,开发实训单元,可把《会计学原理》开发为以下五个实训单元:原始凭证的填制、记账凭证的填制、账簿的初始化、会计账簿的登记和会计报表的编制。而每个实训单元采取理论+实训+单元总结的授课流程,实训前理论的讲解和实训后单元的总结都是为实训操作服务的,这样教学重难点很容易突出。

考核方式上,用单元考核体系以取代传统的期末一次性考核方式。可在每个单元讲授完毕后采取上机操作考核、作业、出勤、课堂表现、答疑情况等方式多方面设立考核环节,而不用等到期末再进行,从而实现对学生学习质量的考评和检验。

2.改革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上,可以使用PPT演示和动态视频,让学生有直观的了解。对于上述五个实训单元,可以先用动态视频把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的填制,各类日记账、总账、明细账的初始化和错账更正,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的编制等重要的账务处理过程展示一遍,随后布置学生随堂演练。对于某些纯理论的内容,例如,会计特征、会计职能和会计核算方法等,也可以在PPT中多增加图片、结构流程图等,给学生以直观的了解。

3.理论和实训结合。

目前大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会计学原理》课程没有设置独立的实践课环节,即使设置了,也都是在课堂理论教学结束后,再进行实践课教学,这种理论和实践脱节的教学安排,不利于学生的理解,教学效果较差。

而采用理论和实训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可将《会计学原理》课程的教学内容分成五个部分,即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填制、账簿初始化、账簿登记、会计报表编制。实训要融入理论教学过程中,以这五个部分为基础划分为五个知识单元,按先理论后实践的进程安排教学。这样学生带着刚刚掌握的理论进行实训操作,既加深了对理论的理解,又增强了实践动手操作的能力。并在课程结束后,以某一单位的一个月会计业务为对象进行综合的整体实训,以强化课程知识的系统性。

4.构建动态化、网络化的教学资源。

为了让学生在课下有更多的机会学习《会计学原理》的相关知识,应用型本科院校应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建设网络资源。对于该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做成整节课视频或者微课形式上传网络,提供给学生学习参考。例如,对于错账更正的方法,书本上介绍了划线更正、红字更正和补充登记等方法,但文字表述过于抽象,学生理解较困难,授课教师可做成微视频的形式,亲自演示不同错账的情况下,正确的更正步骤,给学生以直观的了解。

在网络资源建设充实的同时,可建立师生间有效的网络沟通渠道,学生可把课上不懂的内容,课下通过网络及时地反馈给授课教师,而授课教师在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程度的同时,既可在网络上直接予以解答,也可下次课集中讲解,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5.“分岗模拟”的实训教学形式。

在会计内控体系下,各企事业单位的会计部门需要进行合理的岗位分工,各会计岗位有着不同的任务和工作内容,分工协作,又相互牵制,共同完成会计的账务处理。因此,在《会计学原理》日常实训教学中,可采取“分岗模拟”的教学形式,让学生扮演不同的会计岗位角色,如出纳、记账会计、报表会计、报税会计、会计主管等。通过相互间的业务往来,让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会计部分不同岗位的职责、权限,以及日常账务处理流程中的分工、衔接及制约,可以更好地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6.增强教师力量。

教师自身能力的高低也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影响因素。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会计专业教师来源主要还是以招收硕士及以上学历的人员为主,缺乏会计工作经验,理论性较强,但实践能力却较弱,因此,培养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双师型”教师尤为重要。学校可通过鼓励广大教师挂职锻炼的方式来提高教师实践技能,如可以派送教师到企事业单位直接参与会计岗位工作,以提高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并与考评、职称相挂钩以增加教师挂职锻炼的积极性。

[1]王薇.基础会计学课程教学改革[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2(3).

[2]王文.基础会计学课程整体优化研究与实践的探讨[J].经济师,2014(10).

[3]梁飞媛.关于基础会计精品课程建设的思考[J].商业会计,2011(5).

[4]陈艳秋.会计学基础课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当代经济,2015(8).

Class No.:G642.0 Document Mark:A

(责任编辑:宋瑞斌)

Teaching Reform of Principles of Accounting Training Mode for Applied Talents Cultivation

Zhao Qi

(Economy and Law Department of Chaohu College, Chaohu, Anhui 238000,China)

At present, the first priority of the appli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be focused on the talents training mode reform, and the core of the reform is how to guide students to enhance practical ability. From the practice teaching, combining with the actual practice with the reality of Accounting Principles , the paper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to solve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teaching of Accounting Principles.

principles of accounting; applied; teaching methods;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赵祺,硕士,副教授,巢湖学院。

巢湖学院2014年度校级质量工程课程教改专项研究项目(编号:ch14kcjgxm19)。

G642.0

A

1672-6758(2016)11-0008-3

猜你喜欢

账务会计学原理
基于包络解调原理的低转速滚动轴承故障诊断
了解咳嗽祛痰原理,有效维护健康
2018年全国新增会计学教授、副教授名录
平均场正倒向随机控制系统的最大值原理
浅析信息技术发展条件下会计学的发展
浅谈电力企业电费账务管理工作
2016年全国新增会计学教授、副教授名录
化学反应原理全解读
浅析融资租赁实务中承租人的账务处理
中国会计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在哈尔滨隆重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