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目的论指导下的陶艺品名称的英译

2016-03-07段艳丽李晓红

关键词:目的论英译名称

段艳丽,李晓红

(华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北唐山063009)

目的论指导下的陶艺品名称的英译

段艳丽,李晓红

(华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北唐山063009)

目的论;陶艺品名称;翻译策略;翻译方法

中国瓷器历史悠久、名扬中外,瓷器已成为中国的标志性符号。作为弘扬中国文化的使者,瓷器的翻译应该受到足够重视。以目的论为指导,探讨陶艺品名称的翻译策略和方法,促进陶瓷文化的国际交流。

陶瓷术语英译并没有统一的标准,这是当前陶瓷英语翻译的一大难题。译名不统一会给读者带来诸多的理解障碍,也阻碍了中国陶瓷文化的对外传播。目前,国内各大博物馆的陶瓷展品并没有统一的翻译标准,瓷器翻译的用词、格式不统一,内容不丰富,缺乏对中国历史文化的介绍,这些问题都会影响瓷器这一中华瑰宝向世界的传播。规范的文物介绍翻译影响着中国文化的传播,对外国人了解中国文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另外,研究陶瓷英语翻译的国内外文献较少,因此对陶瓷英语的翻译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国内对瓷器翻译的研究主要以论文形式出现。从中国知网键入“陶瓷翻译”,显示搜到的相关结果为60篇,而真正与中国瓷器英汉翻译相关的论文仅有27篇,其中1986年1篇,2005-2010年11篇,2011-2015年15篇,由此可以粗略看出国内近十年来对中国瓷器的翻译研究相对较少,近五年来相关论文数量有所上升但上升幅度不大。余娜[1]讨论了陶瓷英语翻译的特点以及陶瓷翻译的译员需掌握的常用陶瓷专业英语词汇;孙静艺[2]等主要介绍了景德镇“四大名瓷”的翻译统一问题及陶瓷术语英译应采取的翻译策略;张倩[3]通过对馆藏瓷器的器型、烧造时间、烧造技术及文化背景等方面的介绍以及对搜集来的馆藏瓷器译文的进一步分析,从目的论角度探讨“呼唤型”功能文本中对译者选择方法及翻译过程的影响;杨红英[4]等通过对博物馆瓷器展品名称结构和语言特点的分析,以读者为导向,提出了其翻译的要点和相应的翻译方法,并进一步从此其名称的组成元素釉彩、器形、纹饰以及产地、年代等方面提出了集体翻译意见;崔凤华[5]通过艾克西拉的十一个文化专有项翻译策略,总结归纳了瓷器翻译上常用的翻译方法。从以上文献分析可以得出,一方面,在陶瓷术语的英汉翻译方面,我们可以借鉴相关研究成果,但是另一方面,相关文献资料太少,不足以总结出可以推而广之的翻译方法和翻译策略。

国外对中国瓷器的介绍也很有限。在中国知网、维普网及万方数据库里键入“中国瓷器”,搜索结果不尽人意,真正相关的文章几乎为零。国外对中国瓷器的研究主要局限于专著,Glen R.Brown [6]主编的 500 Ceramic Sculptures:Contemporary Practice,Singular Works介绍了500件当代陶瓷艺术品,由Laurie E.Barnes,David Ake Sensabaugh[7]等主编的Chinese Ceramics:From the Paleolithic Period Through the Qing Dynasty主要介绍了从旧石器时代到清代的中国陶瓷。以上两本书都是全英版本,国内目前没有一本权威的中英对照版本的陶瓷展品著作,这在翻译界来说是一项空白。国外对陶瓷展品的介绍以著作为主,内容为全英,这对于不懂英文的中国瓷器爱好者来说,无疑是一巨大挑战,不利于对陶瓷艺术品的研究。

二、目的论及相关理论

20世纪七十年代,翻译学家们更加注重功能和社会文化因素的翻译观,以凯瑟琳娜·赖斯为代表的翻译家提出了目的论。目的论认为翻译是有明确的目的和意图,在译者的作用下,以原文文本为基础的跨文化的人类交际活动。翻译应该遵循两个原则:一、翻译的互动由翻译的目的决定;二、翻译的目的因读者而异。目的论还强调“连贯原则”和“忠信原则”。“连贯原则”强调,目的语文本必须充分连贯,才有利于读者理解;“忠信原则”强调译文和原文本之间的连贯,并保持二者之间的联系。目的论者认为,翻译必须遵循以下三个法则:

(一)目的法则(skopos principle)

目的论认为,无论任何翻译,其最高规则都是“目的法则”。弗米尔[8]指出,目的论规定的是,译者必须自觉地、前后一致地、按照有关译文的特定原则进行翻译。

(二)连贯法则(coherence principle)

连贯法则指的是目的语读者可以理解原文,译文在目的语环境和文化中有一定意义,主要强调译文在目的语文化中的可读性及交际意义,只有当读者认为其接受到的信息相当符合他们的环境,信息交流才是成功的。

(三)忠实法则(fidelity principle)

忠实法则指的是译文和对应的原文存在的某种联系,即通常所说的译文要忠实于原文。Christiane Nord[9]指出,如同目的法则,重要一点是目的论特别强调译文忠实于原文的忠实程度和形式则由译文目的和译者对原文的理解决定,译者应采取不失于原文的忠诚灵活方法来翻译相关文本。

以上三法则构成了翻译目的论的基本原则,这三个原则相辅相成彼此关联。在三个法则中,首要法则是目的法则。连贯法则和忠实法则从属于目的法则,忠实法则从属于连贯法则,三种法则是一种层级下降的关系。

三、陶艺品的命名特点

追求意境美,是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和诗词歌赋中鲜明的特色,在艺术作品的标题中,不采用直接命名的方法而运用比喻、暗示、象征等手法往往能起到使人豁然开朗的欣赏效果[10]。陶艺品的命名也秉承了中国绘画艺术的特色,常见的命名方法有:

(一)以古典诗词和典故命名

很多陶艺品的名字来自于古典诗词,表现山水花卉题材的作品用的尤为多,比如“飞流直下三千尺”山水椭圆座盘,用耳熟能详的优美诗词表现出了座盘的内容,给人一种未见其盘,先有其形的感觉。除了古典诗词,采用典故命名也是一种常见方式,如:8寸手绘“敦煌飞天舞女”座盘、手绘“红楼四美”椭圆形座盘、10寸手绘“水漫金山”挂盘,以上三例都采用典故命名,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

(二)以装饰手法和内容命名

以装饰手法命名陶艺品是很常用的一种方法。陶瓷装饰手法多种多样,通常有青花、青釉、黑釉、酱釉、喷彩、釉上彩、釉下彩、蓝釉雕金双面开光、雕金加彩、铁红釉、铁红金圈结晶釉、油滴釉、窑变釉、釉下五彩等。陶艺家们根据陶艺品的装饰手法及作品表现的内容来命名,比如16寸釉下青花“矿山新兵”挂盘、青花“花鸟”如意耳瓶、彩珠釉“小毛驴”摆件,此种命名方式一目了然,让受众既了解了陶艺品要表现的内容又可以知道它的装饰手法。

(三)以装饰手法、内容和形状命名

人有高矮胖瘦,陶艺品同样也有这个特点,陶艺品形状各异,通常有方形、扁形、圆形、带耳、玉米形、蒜头形、腰鼓形、灯笼形、葫芦形等,例如,青花“花鸟”蒜头瓶、青花“游春图”腰鼓瓶、釉下五彩“葫芦”腰鼓瓶、青花泼墨“紫藤”瓜子瓶等,命名时加上形状使得陶艺品更加立体,同时也丰富了陶瓷大家庭。

四、陶艺品名称的翻译

(一)陶艺品名称翻译中的问题

陶艺品名称的英译至今为止没有统一的标准,这也成为当今陶瓷英语翻译的一大难题,目前国内外并没有统一的翻译标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译名不统一、误译错译、漏译、字字对译、独具中国特色的文化词语不能译出其文化内涵等。

下面对翻译过程中的常见问题稍作介绍:

1译名不统一

英语中有多个词可以表达瓷器,如china,ceramics,porcelain,但是三者有何区别呢?porcelain侧重于工艺品类陶瓷作品,也是较为常用的“瓷器”的总称,其经过高分处理,质量比较好,多采用高级工艺。china则侧重于非工业类,比如说日用瓷。Ceramics未必采用高温处理,其应用范围较广,常见的指艺术陶瓷、日用陶瓷、卫生陶瓷和建筑陶瓷,有的国家也称其陶类,但较为少见。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就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选择合适的词汇翻译特定的瓷器用品。

2误译错译

汉语里无论名词的数目多少,词汇本身均无数的变化,而英语却不同。例如,青花“荷花”方瓶,在汉语上无法从“荷花”一词看出花朵的数量,但翻译时则要注意单复数问题。又如:三彩羊,汉语中的“羊”可以指公羊、绵羊、羊羔等,而英语里则缺少“羊”所对应的上义词,翻译时必须经过实地调查,核实器物具体所指,确定具体的下义词是sheep,goat还是lamb等。

3漏译文化负载词

文化负载词含有源语言丰富独特的文化信息,翻译时需要补充解释相关目标语读者可能需要了解的背景知识。例如:手绘“红楼四美”椭圆形座盘,译成 Oval pedestal with hand-drawn design of Four Beauties in A Dream in Red Mansions,“四美”讲的是谁没有体现出来,但熟悉《红楼梦》的人都知道“四美”指的是探春、李纹、李绮和邢岫烟,而不了解该“四美”的大有人在,所以很有必要向读者传达一下此方面的文化知识,采用注释的方法处理该翻译即可。

以上是陶艺品英译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然而,问题还不仅于此,在后续研究中还需要进一步总结归纳。

(二)陶艺品英译的翻译策略

陶艺品英译的目的是向外国游客介绍中国的陶瓷文化。根据目的论,陶艺品名称的英译应该以原语文本预期功能和目的语受众理解为指导,翻译中应注重信息的传递而不是文本的转换。针对不同类型的陶艺品,我们要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这是由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和审美价值决定的。中国的陶艺品的名称通常寄托了人们对生活对命运的希望,而西方人更关注陶艺作品本身所体现的艺术特征,名称是为了更方便地区分和辨识它们。为了实现信息传递,译者应考虑各种因素,采取灵活的翻译策略才能实现目标文本的预期目的。

1归化

归化和异化这对翻译术语是由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劳伦斯韦努蒂(Lawrence Venuti)[11]于1995年在《译者的隐身》中提出来的。归化即要把源语本土化,将源语中的特有文化信息和或写作风格改为便于译语读者理解和接受的文化信息和风格,使源语作者向译语读者靠近,也就是以译语读者为中心来进行翻译,归化翻译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译文,增强译文的可读性和欣赏性。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龙”,众所周知,中国的龙与西方的龙虽然都叫龙,但是,二者代表的意义却不一样,在中国龙是古代传说中的灵异神物,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每个炎黄子孙也被称为“龙的子孙”、“龙的传人”;而西方文化中的龙却与中国传统的龙的背景和象征意义差别很大,西方的龙是邪恶的象征,这让对中华文化不了解的西方人会误以为中国人喜好崇尚邪物。因此手绘“苍翠凌天”龙耳方瓶应译为 Chinese dragon-shaped-ear rectangular vase with hand-drawn"pines and landscape"design,“龙”要译为Chinese dragon,这样可以让西方人逐渐了解中国文化,消除对龙这一形象的误解。

2异化

异化指的是译者尽可能不去打扰作者,让读者向作者靠拢,在翻译上采取相应于作者所使用的源语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即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使用异化策略的目的在于考虑民族文化的差异性、保存和反应相对于读者而言的异域民族特征和语言风格特色,为译文读者保留异国情调[10]。例如,青花“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大梅瓶译为Blueand-white large vase with design showing Monkey King subduing the skeleton demon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是西游记里的精彩桥段,译者在译该句时采取异化原则,直接将孙悟空译为“Mokey King”白骨精译为“skel-eton demon”,给读者以想象的空间,读者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的智力和想象力感知出其间的文化内容。

(三)陶艺品英译的翻译方法

1直译

以装饰手法和内容命名的陶艺品适宜采用直译法,一件陶瓷器物主要涉及釉彩品种、器型、工艺手法、纹饰、制造年代、大小等方面,其名称的英译涵盖这几方面。其颜色、形状和大小是看见器物最先获得的信息,这类修饰语应该前置,纹饰、工艺等可以用with连接,位于后面,年代产地非重点的表述置于最后。总结起来,汉语瓷器名称的结构:釉彩品种-年代-产地-色彩-形状-纹饰-大小-通名。英语的瓷器名称结构为:大小-色彩/釉彩品种-形状-通名-纹饰-产地-年代。

例1:青釉浮雕小座盘

译文:Small brown-glazed plate with relief design

此例比较简单且较为典型,中心词是通名座盘,汉语顺序为釉彩品种、纹饰、大小通名,译成英语时顺序则为大小-色彩/釉彩品种-通名-纹饰

例2:青釉象耳狮盖暗刻大罐

译文:Large green-glazed jar with design of elephant-shaped ears and lion-shaped lid

此例中心词为“罐”,先把“罐”提出来,按照总结的结构顺序往里面套,即先说大小,再说釉彩品种、接着通名,最后with结构把后面的修饰语翻译出来。

例3:东晋越窑青瓷点彩鸡首壶(公元317-420年)

译文:Celadon chicken-head-shaped ewer decorated with brown spots from Yue kiln,the Eastern Jin Dynasty(317-420)

此例中心词为“壶”,先说釉彩品种,再翻译形状,再通名,随后with结构再加产地,最后写上年代。古代瓷器名称的表述较为繁杂,但只要掌握好信息的排列顺序后,直译就可以了。

2直译加注

对于陶艺品名称中含有中国典故、民间故事、成语、传说的,应该稍加补充,进行文化解读。以历史典故为题材的陶艺品要采取直译加注法,该方法既可以保存源文的民族文化特点,又易于读者理解,加注的内容需要简介明了,不能喧宾夺主。

例4:瓷板画“四大发明”

译文:Porcelain plate with“Four Great Inventions-compass,gun-power,paper-making and movable-type printing”design

分析:中国的四大发明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中国人对此十分熟悉也倍感自豪,但是西方人对此却不太了解,因此有必要对其稍加补充。

例5:10寸釉下五彩“刘三姐”挂盘

译文:10-inch under-glazed polychrome hanging plate with design of“Liu Sanjie”,the folk singer

分析:“刘三姐”在民间传说中是一位壮族姑娘,其歌如泉涌,优美动人,被誉为“歌仙”。对于不了解中国文化的外国人来说,很有必要对“刘三姐”稍加补充,因此用“民族歌手”来注释很到位。

例6:16寸釉下青花“矿山新兵”挂盘

译文:16-inch under-glazed blue-and-white hanging plate with"woman miner"design

分析:此例中挂盘的内容为画家杨之光的《矿山新兵》,刻画了一名积极向上的女性矿工形象,体现了当时社会主义建设伟大时代青年人朝气蓬勃、艰苦奋斗的精神面貌,若把“矿山新兵”译成“new miner”则不能体现新时代女性的精神面貌,“woman miner”译的恰到好处。

3音译加注

对英语词汇空缺,具有浓厚中国文化韵味的名字应采取音译,然而仅仅音译,外国读者也不可能完全理解,起不到文化传播的作用,所以要加上注释。音译加注既能保留原文化的意象,又通过注释让读者了解其在异域文化中的意义。既保持了异国文化的独特性,又能传播异域文化,音译能最大限度地承载原文信息。例7:青花“花鸟”如意耳瓶

译文:Ruyi-shaped-ear blue-and-white with“flower and bird”design(Ruyi means s-shaped ornamental object,formally a symbol of good luck)

分析:“如意”寓意万事如意,它在汉族民间及宫廷的使用都相当广泛,常人远行前,家人或朋友会送上如意,表示良好祝愿。“如意”一词是负载中国特色文化的词汇,在英语中找不到与之对应的词,因此用拼音“Ruyi”对其翻译,并加注释“s-shaped ornamental object,formally a symbol of good luck”,这样既保留了中国特色,也充分展现了如意的形态和寓意。

例8:永乐青花无挡尊

译文:Blue-and-white zun(the ritual wine vessel)without lid and bottom,product of the reign of Yong Le分析:“尊”是中国特有的礼器,因此处理这个文物名称时,保留了“尊”这一中国独有的文化词汇,用汉语拼音标注“zun”,并加了“the ritual wine vessel”注释,这样一来外国人就可以知道这是典礼上用的酒器。类似的文物名称还有洗,xi(ewer);盏,zhan (tea-drinking utensil);注碗,zhu-wan(wine-warming bowl)等。这种音译加注的方法既保留了我国的文化意象,也把拼音带入英语,避免了翻译带来的文化侵蚀,保护了中国文化的独特性。

五、结语

瓷器是中国的伟大发明,是人类文化的珍贵遗产,瓷器名称不仅展示了器物的表征,也是一种文化展示和宣传。本文在目的论指导下,探讨了陶艺品的命名特点、翻译策略及翻译方法,以及直译法、直译加注法及音译加注法在陶艺品名称翻译中的应用。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注意常见的一些问题,无论我们采取何种策略,目标文本的预期功能应放在首位,原语文本的准确理解必须考虑,因为任何翻译无论具体目标是什么,都应以源语文本为立足点,在翻译过程中灵活运用各种翻译策略和方法,使我国博大精深的瓷器文化更好地与国际接轨。

[1]余娜.浅谈陶瓷英语的翻译[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

[2]孙静艺,王伦于.从景德镇四大名瓷的翻译看陶瓷术语的英译统一问题[J].理论导报,2010.

[3]张倩.目的论指导下馆藏中国瓷器的英译及其文化意象[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2.

[4]杨红英,马海滢.博物馆瓷器展品名称英译研究[J].中国科技翻译,2012.

[5]崔凤华.文化专有项在《中国文化读本——中国瓷器》翻译中的处理[D].北京:北京外国语大学,2014.

[6]Glen R.Brown.500 Ceramic Sculptures:Contemporary Practice,Singular Works[M].North Carolina:Lark Crafts,2009.

[7]Laurie E.Barnes,David Ake Sensabaugh Chinese Ceramics:From the Paleolithic Period Through the Qing Dynasty[M].City of 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2010.

[8]Vermeer,Hans J.Skopos and Translation Commission[M].Heidelberg:University,1989.

[9]Christiane Nord.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6.

[10]宁钢,珠联璧合,锦上添花——试谈陶艺作品中的标题[J].景德镇陶瓷,1998.

[11]Lawrence Venuti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A History of Translation [M].London:Routledge,1995.

English Translation of Names of Ceramic Works from Perspective of Skopos Theory

DUAN Yan-li,LI Xiao-hong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Tangshan Hebei 063009,China)

skopos theory;the name of ceramic work;translation strategy;translation method

With a long history,Chinese porcelain is well known at home and abroad,and it has become the symbol of China.Porcelain has become the envoy to carry forward Chinese culture into the whole world,and its translation should be taken seriously.Guided by the skopos theory,the translation strategies and methods of names of porcelain works are studied,in order to promote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of ceramic culture.

H315.9

A

2095-2708(2016)03-0091-05

2015-11-03

华北理工大学研究生创新项目(编号2016S47)。

猜你喜欢

目的论英译名称
翻译目的论下江苏菜系英译研究
摘要英译
目的论视角下的宜兴特产翻译实践研究
摘要英译
要目英译
要目英译
从目的论角度看中药药名英译
沪港通一周成交概况
沪港通一周成交概况
沪港通一周成交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