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三维动态超声对盆底失弛缓综合征的诊断临床价值

2016-03-07胡利蓉

东方食疗与保健 2016年11期
关键词:角为静息盆底

胡利蓉

成都市天府新区籍田中心卫生院 四川成都 610015

探讨三维动态超声对盆底失弛缓综合征的诊断临床价值

胡利蓉

成都市天府新区籍田中心卫生院 四川成都 610015

目的:分析和研究三维动态超声对盆底失弛缓综合征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当地某医院2013年10月至2015年01月期间被诊断为盆底失弛缓综合征并进行治疗的患者40例,在动态超声下对患者静息状态和模拟排便状态时进行α、β、γ角和H线的测量、比较其差异。分析盆底失弛缓综合征在超声中各指标的检出率。结果:40例盆底失弛缓综合征患者使用三维动态超声可以检测出12例直肠前突(30%),13例直肠粘膜内套叠(32.5%),12例子宫脱垂(30%),3例膀胱脱垂(7.5%)。同静息状态下的各数据进行对比,在模拟排便动作时的α、β和H线都明显的减小,γ角增大,将两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α角对盆底失弛缓综合征的检出率为92.5%(37/40)、β角为95%(38/40)、γ角为97.5%(39/40)、H线为87.5%(35/40)。结论:利用三维动态超声进行α、β、γ角和H线的测量能够对临床上进行盆底失弛缓综合征的诊断提供有效的帮助,值得临床上大力推广和应用。

盆底失弛缓综合征;三维动态超声诊断

目前在临床上常用对肛管直肠进行压力测定、对盆底的表面做肌电图和排便造影等方法进行盆底失弛缓综合征的诊断[1]。本次研究选取当地某医院2013年10月至2015年01月期间被诊断为盆底失弛缓综合征并进行治疗的40例患者,进行分析。具体研究方法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当地某医院2013年10月至2015年01月期间被诊断为盆底失弛缓综合征并进行治疗的患者40例,年龄在(32-77)岁,平均年龄为(52±10.4)岁,身高在(145-175)厘米,平均身高为(161.2±4.7)厘米,体重在(44-74)公斤之间,平均体重为(59.2±3.7)公斤,产次在(1-4)次,病程在(0.8-38)年,平均病程在(15.2±5.4)年。

1.2 检查方法

患者在进行三维动态超声检查前,进行灌肠,膀胱处于半充盈状态,使用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2]。截取石位使用凸型探头在患者耻骨联合上方进行扫描,包括静息状态和模拟排便状态。令患者向左卧位,保持肛门的放松,使用360度旋转探头,根据患者的肛管直肠走向,缓慢地把探头推入,启动静息状态下的三维图像,并设置进行扫描的条件,最后完成对患者进行盆底超声的三维重建工作。用同样的步骤完成模拟排便状态时的盆底重建工作。

1.3 超声图像判读

在正常情况下进行模拟排便动作时,α角、β角的角度会增大、γ角的角度会减小,H线距离差值大于0.5毫米。盆底失弛缓综合征患者进行模拟排便动作时,α角、β角的角度会减小、γ角的角度会增大,H线距离差距值不大于0.5毫米。

1.4 统计方法

使用 SPSS18.0软件进行相关统计学方面的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

2 结果

2.1 动态超声下疾病检出情况

40例盆底失弛缓综合征患者使用三维动态超声可以检测出12例直肠前突(30%),13例直肠黏膜内套叠(32.5%),12例子宫脱垂(30%)3例膀胱脱垂(7.5%)。

2.2 动态超声下两种状态的检测值

超声测量指标在静息状态下的测量值:α角(102.8±5.8)度、β角(84.7±5.2)度、γ角(71.2±8.5)度、H线(3.96± 1.14)毫米。Valsalva动作下的测量值:α角(94.2±8.8)度、β角(85.4±1.2)度、γ角(75.3±5.5)度、H线(3.14±1.35)毫米。说明同静息状态下的各数据进行对比,在模拟排便动作时的α、β、和H线都明显的减小,γ角增大。

对以上测量值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α角对盆底失弛缓综合征的检出率为92.5%(37/40)、β角为95%(38/40)、γ角为97.5%(39/40),H线为 87.5%(35/40)。将两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

3 讨论

盆底失弛缓综合征,又叫做耻骨直肠肌综合征[3]。具体可以表现为患者排便时盆底的肌群协调松弛功能差或者是收缩功能出现异常,增加了盆口出口的阻力,导致患者排便困难的症状[4]。盆底失弛缓综合征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功能便秘性疾病。本次研究中盆底失弛缓综合征在做模拟排便动作时的α、β和H线都明显的减小,γ角增大,将两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α角对盆底失弛缓综合征的检出率为92.5%(37/40)、β角为95%(38/40)、γ角为97.5%(39/40)、H线为87.5%(35/40)。

综上所述,利用三维动态超声进行α、β、γ角和H线的测量能够对临床上进行盆底失弛缓综合征的诊断提供有效的帮助,值得临床上大力推广和应用。

[1]薛雅红,丁曙晴,丁义江,等.应用受试者工作曲线评价盆底表面肌电对盆底失弛缓综合征的诊断价值[J].实用医学杂志,2014,30(22):3586-3588

[2]李敏,丁曙晴.盆底失弛缓综合征所致便秘的家庭训练[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30):3404-3406.

[3]陈曦,高蕾,赵和.一指禅推法配合长强穴位贴敷治疗盆底失弛缓综合征[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23):108-109.

[4]郝润春,陈俊,常万松,等.生物反馈技术治疗盆底失弛缓综合征所致便秘160例[J].武警医学,2012,23(08):707-708.

R445.1;R711.5

A

1672-5018(2016)11-248-01

猜你喜欢

角为静息盆底
盆底肌生物电刺激在产妇盆底肌松弛护理中的应用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CCTA联合静息心肌灌注对PCI术后的评估价值
两种盆底修复系统在盆底重建手术治疗中的效果比较
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患者静息态脑电功率谱熵的对照研究
首发抑郁症脑局部一致性静息态MRI对比研究
盆底三维超声在盆底器官脱垂女性中的应用效果
三角板拼图求角问题
静息性脑梗死患者的认知功能变化
高分散混合元件设计及混合性能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