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中国四库学高层论坛上的讲话*

2016-03-07李铁映

关键词:抄书四库四库全书

李铁映



四库学研究专辑

在中国四库学高层论坛上的讲话*

李铁映

首届“中国四库学高层论坛”上的讲话,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关于如何推动《四库全书》研究,也就是以《四库全书》为底本的中华文化研究如何开展。二是在新时期推动新抄《四库全书》活动,也就是以《四库全书》为底本的文化现象怎样光大。研究《四库全书》,就是对中华文明的解说。新抄《四库全书》就是要写汉字、识繁体、读古人、学文化。

四库全书;新抄四库全书;传承文明

今天这个会我想讲两个问题,一是关于如何推动《四库全书》研究,也就是以《四库全书》为底本的中华文化研究如何开展。二是在新时期推动新抄《四库全书》活动,也就是以《四库全书》为底本的文化现象怎样光大。

一 研究《四库全书》

《四库全书》是历史的存在和宝藏,藏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和历史,是中国人的精神家园。我们今天不是为《四库全书》正名,而是要推动《四库全书》的深入研究,探微深奥、传承文明、启教后人、奉献世界。

1.对《四库全书》的看法

《四库全书》是一座文明殿堂,那里圣贤满座,哲思深奥、文采飞扬,是一部活着的中国史。四库卷卷册册都是先人的足迹、思想,是文明的史鉴。《四库全书》所藏,是我们之精神,我们之根,是我们的家。

《四库全书》所载的中华文明、中国文化,是五千年来中华民族历经波折、灾难而始终统一、绵延至今的精神渊薮。

“四库”是中华民族的一张特殊的证书和名片,是一部纵横五千年、横亘世界的珍宝;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

2.必须研究《四库全书》

《四库全书》命运多舛,屡遭天灾及人祸,散遗毁亡多矣。这是历史的悲剧,也是中国的憾事,更是中国人难述、难隐之伤痛。今天要尽一切努力保护好,昭之后人,传之永世、流之世界。保存和流传的最好办法,就是研究。研究也是和历史对话、和先人对话,研究《四库全书》就是对中国文化的解说。

保护《四库全书》就是保护中华文明和中国文化,就是传承我们祖先之灵魂、思想。保护、研究就是对祖国文化之尊崇、爱戴,就是一种文化和精神之自信、自豪。

作为中国人,必须研究、必须继承《四库全书》这座宝藏。必须靠中国人、也只能靠中国人自己发掘它、发扬它,别无他法。中国人必须有这种民族自强和自信之精神。

《四库全书》成书已两百多年了,今日盛世之中国,无理由不研究。这是民族的呼唤,也是时代的责任,今天的中国人必须肩负起这个使命。中华复兴,少不了这项研究,中国梦中早已包含这一义。

3.以论立学

《四库全书》体现了五千年的中国文化和文明。前人也有提出过建立“四库学”,我现在想提出的是,以《四库全书》为对象,对中国文明、中国文化研究的学科,就叫“四库学”。“四库学”能不能确立,能不能为世人乃至后人认可呢?这就要以论立学,没有研究,没有理论,没有论说,“四库学”就建立不起来。《四库全书》可能始终躺在书柜之中,成为虫鼠啃食之物!只有立学、立论,才能传承《四库全书》、传扬《四库全书》。《四库全书》是中国的,也只有中国人能建立“四库学”。

4.怎么研究

要以现代科学行致学之道,从多角度、多层面来研究。研究可宽大、可精微,可论、可述,可广、可狭,论之不设限,争百家之鸣,放百花之艳。研究就是功,俗语说:“只要走,就能到家。”功在研究之中,果在研究之后。

第一,打开“四库”之大门,从象牙塔里走向社会。首先要打开《四库全书》的大门,让所有愿意研究的学子,都可以进到门里面,获得想研究的书章。要大量翻版《四库全书》电子版,可全书,更多的是专项专卷。要大量出版《四库全书》中的专辑、专卷、单行本,有的可附研究论说,以享学人。

第二,构建“四库学”研究平台。要建立杂志、网站、报告会、讲座、论坛,以彰研究成果。讲座、论坛、杂志要有明确的研究,无论是古人的研究,还是今人的研究。每年可出版研究年鉴,建立当代研究数据库、档案,以助众人之研究。

第三,要和大学、社科院等研究机构以及海内外有志、有兴者共同研究。文责自负,争论、辩白、评说都正常。我们应该奉行开放包容的政策,鼓励百家争鸣、百花争艳。建议湖南大学要抓住这个发展机遇,加强中国四库学研究中心的建设和发展。

第四,拓展研究领域,推进研究深度。目前的一些研究,多数是关于文献方面和编纂过程的研究,对禁书、毁书、删书也做了不少研究。但是现在我们推进《四库全书》的研究,就要对某些专题和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四库全书》是大泽大海,真值得我们好好去研究!

二 新抄《四库全书》

历史上的《四库全书》就是手抄的,这也是它的价值的一部分。现在影印本、电子本、高仿本都已经有了,并收藏在社会。作为书籍来说,不会再有失传的风险。

新抄不是印刷书籍,也不是保存书籍,而是保存文化。是新时期的一种社会文化行为,新抄就是继承和弘扬。世界上只有汉字有特殊的文化底蕴,可书、可法、可究、可议(我也提倡研究“汉字学”)。凡学书之人、凡抄书之人,都有感于汉字深厚的内涵、奥妙、情趣。很多人一进入书写汉字之门,就如醉如痴,不舍昼夜地去写,就乐在其中,终生不辍。

汉字,是中国文化和中华文明的载体,没有汉字,也就没有中国文化与中华文明。现代社会,用键盘代替了书写,对于我们许多年轻人来说,写字是难事。对于他们来说,汉字之美妙、深奥,都没有了,文化怎么传承?中国文化对他们而言是“天花板”,可望而不可及。

中国若要复兴,我们的后代就必须学习中国文化,必须会认读写汉字!作为中国人,必须有足够的中国文化修养。不会写汉字,中国文化就成了域外文化。这岂不成了一种文明悲哀、一种精神残缺?

新抄《四库全书》就是要写汉字、识繁体、读古人、学文化。抄书就是“写、识、读、学”,通过抄进入殿堂,这也是弘扬汉字之美、理解汉文之妙奥的一种方法,更是传承与弘扬中国文化的必要途径。

抄书是一种大众式、社会式的研究方式。重要的是这个过程,同时也是推动社会学习中华文化的方法,抄写就是在学。

新抄将培养一批新文人、一批研究者、一批中华文化的传播者。不仅影响中国,也必将远播海外,增进了解,促进友谊合作。

三 新抄《四库全书》的几个问题

1.接触难,规模大,时间长。新抄《四库全书》和练书法是一回事,只不过以《四库全书》为底本而已。当然,对于一般大众来说,接触《四库全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四库全书》规模宏大,要全部抄写,非一宏大工程不可为。但我以为,抄书属于个人之心愿、情怀,愿者书之。对于怎么写,不设限、不设格。八岁顽童可写,耄耋老人可书;正字、行草、隶篆都可以。大到一阁可书,微至卷秩可写。抄不在一章一册,不在一月一年,随愉而乐之,成为人的一种生活状态、一种情趣方式,重在参与,重在过程。

2.为谁抄书的问题。练书法的人、写字的人都是为自己写的,只是成名之后有人要,才有为谁写的问题。我提倡的是以《四库全书》作为底本的书法行为,写的好的有人要,有人藏;写的拙者,可经年累月终成正果。抄者可赠、可捐、可送、可藏!藏可以藏一册、一卷、一本。主要是练写!

3.藏书家与藏书。收藏的时候,藏书家将提出收藏的要求规格,如纸笔之规、字体之法,这是抄藏双方的契约。藏书家可以是图书馆、博物馆、企业、个人等等。收藏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收藏者有功于社会、历史!没有收藏,《四库全书》在哪?没有收藏,中华文明之史鉴在哪?藏家之藏,都是为了社会、为了后世、为了历史!他们的收藏,将全都留在社会后世,这就是收藏家之功、之献!

收藏家收藏的不仅仅是个物体,收藏的更是文明和文化本身。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有饱蘸文化思想的人文精神之作不会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蘸之愈满、载之愈多,社会将越珍爱之,历史将更珍藏之。现在的古书,多为雕版印刷的,手抄卷罕有,只见断章残片,已成珍宝。

今天中国人之手抄书,承载的是当代人之精神、思想,是当代人的文化艺术!今日国人抄书无非是给后人、给世界的朋友一份中国人的证件,一朵红牡丹。

四 小 结

《四库全书》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是先人的,也是当代的,也必将是后人的。研究《四库全书》,就是解说中国文化,就是传承中华文明!

纵听五千年文明,横看七大洲风云。

Speech Made at the First Summit Forum on Chinese Siku Studies

Li Tie-ying

This article is a speech made at the first Summit Forum on Chinese Siku Studies. The paper is composed of two parts. The first part concerns the questions of how to promote the study of Siku Quanshu and how to promote the study of Chinese culture based on the Siku Quanshu. The second part devotes to the promotion of re-copying the Siku Quanshu and the promo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phenomena based on Siku Quanshu.The research of Siku Quanshu is itself a process interpreting Chinese Civilization. Re-copying Siku Quanshu means writing Chinese characters, studying traditional Chinese characters, reading texts from ancient people and learning Chinese culture.

Siku Quanshu ; re-copying Siku Quanshu ; inheritage civilization

(朱汉民教授)

2015-11-16

李铁映(1936-),男,湖南长沙人,中共中央原政治局委员,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院长.

G256

A

1008—1763(2016)06—0005—03

主持人语:

《四库全书》是清代乾隆皇帝下令编纂的中国古代典籍汇编,有关《四库全书》的研究领域称“四库学”。2016年6月5-6日岳麓书院主办首届“中国四库学高层论坛”,国内学者共聚岳麓书院,热烈讨论“四库学”的诸多问题。大会收到学术论文四十多篇,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铁映先生到会作了重要讲话。本辑论文主要包括李铁映先生在首届“中国四库学高层论坛”上的讲话、部分论文及相关综述。

猜你喜欢

抄书四库四库全书
“四库学研究”栏目主持人语
《四库全书考证》新近出版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辨证五则
蒲草抄书
《皇帝的四库——乾隆朝晚期的学者和国家》简介
于敏中与《四库全书荟要》纂修
四库学研究专辑
文斓阁《四库全书》两种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