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环保法背景下的规模化奶牛场节能减排策略研究
2016-03-07杨辉李洋洋贾永全丁福军
杨辉,李洋洋,贾永全,丁福军
(1.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大庆 163319;2.鹤岗市东方红乡)
新环保法背景下的规模化奶牛场节能减排策略研究
杨辉1,李洋洋1,贾永全1,丁福军2
(1.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大庆 163319;2.鹤岗市东方红乡)
为进一步探讨在新的环保法背景下的规模化奶牛场发展策略,在分析新的环保法和畜牧业发展发展态势的基础上,结合规模化奶牛场的生产特点,提出了规模化奶牛场的节能减排策略。
环保法;规模化奶牛场;节能减排;策略
根据2010年我国发布的《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告》,全国畜禽养殖业的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分别达到1 184万t和65万t,分别占全国排放总量的45%和25%,占农业源排放量的95%和79%[1],畜禽养殖污染已经成为我国最主要的农业污染源。此外,2015年1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也对传统养殖业的发展产生了严峻的挑战!对于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份奶牛养殖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大力开展节能减排已成为包括奶牛养殖在内的养殖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为进一步探讨在新的环保法背景下,规模化奶牛场如何节能减排并坚持科学发展,笔者进行了相关分析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期为规模化奶牛场的科学发展提供些有益的参考。
1 环保法的关键点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于2015年1月1日起开始施行。该环保法与以往的环保法相比较,主要有以下关键点:
(1)提出了建立健全环境与健康监测、调查和风险评估制度,建立环境污染公共监测预警的机制,对雾霾等大气污染,作出了有针对性的规定。
(2)首次将生态保护红线写入法律。新环保法规定,国家在重点生态保护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等区域,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严格保护。
(3)扩大了环境公益诉讼的主体。凡依法在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的,专门从事环境保护公益活动连续五年以上且信誉良好的社会组织,都能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4)提出了惩罚的新标准,按日计罚无上限。
新环保法的实施,特别是上述的关键点[2],必将对包括奶牛业在内的养殖行业产生严重的影响。
2 对奶牛行业发展的影响
(1)养殖成本将大幅度上升。由于新环保法的强制约束,规模化奶牛场必将增加节能减排的设备设施,其新增的建设和运行成本必将使奶牛生产的成本大幅度提升,也使本来薄利甚至亏损的奶牛生产带来了严重的冲击。
(2)小、散、弱的养殖户将退出行业。在新的环保法背景下,小、散、弱的奶牛场没有财力投入废弃物处理,必将退出养殖行业[3]。这在客观上加速了畜牧养殖的规模化水平的提高。
(3)传统的畜牧生产优势区将发生转移。各类养殖项目将加快向中部、东北、西北等土地资源丰富、环境承载能力强的地区转移[4]。
(4)奶牛养殖盈亏平衡点将提高,意味着将来我国的原料奶价格将会提高,市场竞争力将进一步降
低[5]。
(5)节能减排成为牧场的新常态工作,也预示着环保产业将大有作为。
3 规模化奶牛场节能减排的原则
(1)减量化。在奶牛生产过程中,千方百计地采取一切措施减少资源消耗和废弃物的排放。
(2)再利用。将奶牛生产过程中使用的设备设施及有关产品要多次使用或修复、翻新或再制造后继续使用,尽可能地延长设备设施的使用周期。
(3)再循环。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将奶牛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尽量地转化为其他生产项目的资源,变废为宝、化害为利,努力减少资源的消耗和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4)无害化。是指对奶牛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大量有害物质进行无害化处理。如对粪污中病原菌、有害微生物及尸体等进行消毒和焚烧处理。在奶牛生产的全过程,必须对奶牛生产所排出的各种废弃物进行无毒化和无害化处理。
(5)生态化。将养殖业与种植业、水产业、林业等有机结合,推广多种生态养殖模式,大力推行饲料、肥料的转化技术,提高农、畜废弃物的转化利用率,降低能耗,促进养殖业和农业生产的生态循环发展。
(6)正常化:奶牛场的节能减排应在奶牛生产正常状态下进行,不能以降低或者取消生产为代价进行节能减排,也就是说奶牛场的节能减排不能减低奶牛生产的水平或效果。
(7)常态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保法》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相关要求,强化环保工作是养牛场的工作责任,奶牛场必须将节能减排工作作为常态工作,纳入牛场的各项管理工作中。
(8)协调化。奶牛场的节能减排不是单一的工作,也不能孤立存在,节能减排必须与奶牛场的其他工作协调配合,使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协同发展,共同促进奶牛养殖生产的科学发展。
上述原则中,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是循环经济的重要原则[6],其中,减量化原则是第一原则,应从源头上有意识的节约资源、降低废弃物的产生。
4 策略
4.1 总体思路
法规约束、科技支撑、企业自律、全民监督;深化三个管控、加强三个规范、实现四个转变、促进三个结合;全方位推进规模化奶牛场的节能减排。
三个管控主要是指:一管控奶牛的饲料;二管控奶牛的肠和胃;三管控奶牛的排泄物。
三个规范主要是指:规模化奶牛行业准入规范、规模化奶牛场节能减排标准、惩罚标准和方式的规范。
四个转变主要是指:思想观念的转变、养殖生产方式的转变、生产规模的转变和污染治理方式的转变[7]。
三个层面的结合主要是指:社会、区域和企业三个层面相结合。
4.2 发展策略
(1)国家层面应该制定奶牛行业准入标准,完善和细化养殖业废弃物排放标准、超排惩罚办法、养殖业循环经济、碳税或碳汇交易等相关的法律法规,严格控制包括奶牛在内的养殖行业的废弃物排放。
(2)合理区划、科学布局。规模化奶牛场的选址一定要注意选在资源丰富、环境承载能力强的区域;在奶牛场选址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周边的环境状况,奶牛生产既不能污染环境也不能被环境所污染;奶牛场必须与外界环境隔离,奶牛场区的布局要科学合理,严格按照有关规则进行布局,奶牛场周围一定要种植绿化带,各建筑物之间、各生产单元之间也要适当种植绿色植物。
(3)适度规模。规模化奶牛场一定要控制在适度的养殖规模,就不能盲目地扩大。适度规模包括两方面:一是区域的奶牛生产规模要严格控制,二是奶牛场的养殖规模要量力而行。
(4)优化养殖模式。要根据节能减排的原则,进一步优化生产环节和生产工艺流程,整合和优选奶牛养殖模式,全面提升奶牛生产的生产效率,降低各种资源的消耗。积极开展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
(5)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开展农牧结合,构建合理的混合产业系统结构,将奶牛生产产生的废弃物转化为其他生产所能利用的资源。
(6)积极研究高效的节能减排技术。重点开展奶牛粪便和废水处理利用的新技术、抑制奶牛瘤胃甲烷的产生、奶牛饲料添加剂的研制及饲料配方的优化、奶牛场消毒处理技术、奶牛场疾病综合诊疗技术的研究等方面的研究,积极整合、组装和配套规模化奶牛场节能减排技术体系。努力为奶牛场的节能减排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7)加强奶牛场的管理。制定和完善奶牛场各项管理的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增强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和责任感,努力将节能减排成为员工的自觉行动,减少各种资源的浪费,全面提高生产效率。
(8)建立规模化奶牛场节能减排评价体系,开展科学的评价并定期向社会公布评价结果。建立黑名单制度,对于多次登上超排黑名单的养殖场必须予以严惩。
(9)积极鼓励社会监督。建立奖励制度,制定明确的奖励办法,增强社会对养殖场的废弃物排放监督的积极性。
[1]陈郁.农业环境污染须引起重视[J].农村.农业.农民:B版,2013(4):1.
[2]赵泽众.细数新环保法五大亮点[N].人民法院报,2014-04-26.
[3]张成虎.畜禽生态养殖废弃物的利用及节能减排的措施[J].中国牧业通讯,2011(8):59-61.
[4]张成虎.节能减排在畜禽生态养殖中的应用研究[J].甘肃科学学报,2011,23(3):52-53.
[5]姜青新,张淼.服务于公众对依法建设“美丽中国”的期待解读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J].WTO经济导刊,2014(10):66-67.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第二十八卷总目次(2016年1~6)
作物科学
水稻旱平垄作双侧双深高效栽培新模式与技术规范……………………………………………郑桂萍,韩东来,吕艳东,等(1-1)
S3307和DTA-6对大豆碳代谢及产量的影响……………………………………………………王宝生,孙福东,冯乃杰,等(1-4)
外引美国玉米自交系产量及产量性状的配合力分析…………………………………………………王晶,王霞,高树仁,等(1-10)
农作物病虫害预报方法研究综述………………………………………………………………………马宁,孟志军,王培,等(1-15)
玉米不育系回交转育群体农艺性状的遗传变异及相关分析…………………………………………王振,高树仁,王霞,等(2-1)
不同播深对玉米出苗、胚芽鞘特性及幼苗活力的影响…………………………………………………刘涛,宁毅,冯乃杰,等(2-5)
不同播种深度对黎小豆萌发、代谢及产量的影响…………………………………………………马爽,冯乃杰,郑殿峰,等(2-12)
黑龙江省虎林市漂白冷凉淋溶土土系划分研究……………………………………………………徐明月,郑纲,吴槐忠,等(2-17)
大庆地区蓖麻新品种引进与适应性差异比较研究…………………………………………………张翼飞,于崧,张鹏飞,等(2-22)
玉米不育系回交转育群体遗传连锁图谱的比较分析…………………………………………………孙丽芳,王振,王霞,等(3-1)
藜致病真菌的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于文莹,姜述君,卜志新,等(3-6)
水稻恶苗病菌对咪鲜胺的敏感性及生物学特性的研究………………………………………………徐瑶,李鹏,刘洪亮,等(3-12)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寒地春玉米形态指标和产量的影响……………………………………………解美佳,殷丽华,刘涛,等(3-17)
基于叶龄管理的氮肥运筹模式对松嫩平原西部膜下滴灌玉米产量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刘慧迪,杨克军,李佐同,等(3-23)
生物炭对东北酸性土养分含量、酶活性及大豆产量的影响……………………………………………代舟,孟军,田晓翠,等(4-1)
PEG引发种子对大豆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杨雪桐,张永强,曹微,等(4-6)
防治绿豆根腐病药剂筛选……………………………………………………………………………李薇,台莲梅,郭永霞,等(4-9)
叶面喷施调节剂和微量元素对马铃薯块茎品质及产量的影响……………………………………赵晶晶,冯乃杰,郑殿峰(4-12)
混合药剂吸湿回干技术对盐碱胁迫大豆苗期植株K+、Ca2+和Na+的影响………………………戴凌燕,李建英,殷奎德,等(4-18)
苗期抗旱花生品种的筛选……………………………………………………………………………屈春媛,金毅,金喜军,等(5-1)
玉米导入碱蓬DNA后代主要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的变异分析……………………………………高树仁,王霞,孙丽芳,等(5-9)
行距对马铃薯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高幼华,金光辉,刘喜才,等(5-14)
玉米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鉴定………………………………………………………………………徐莹莹,邓杰,王秋雪,等(5-19)
帽儿山野生植物识别图解的设计与制作…………………………………………………………张美萍,于立河,韩文革,等(5-27)
基于SSR技术的水稻DNA指纹图谱构建…………………………………………………………赵雅楠,王颖,张东杰,等(5-32)
鸡爪槭翅果表型性状变异……………………………………………………………………………黄东静,冯刚,刘继虎,等(5-36)
动物科学
治疗奶牛乳房炎中药混悬型注射剂安全性试验……………………………………………………李诗莹,邹晓,许启有,等(1-19)
高脂饮食构建大鼠脂肪肝模型的研究现状及分析……………………………………………………于鑫,张琦,陈媛媛,等(1-25)
笼养和庭院散养方式对鸡蛋品质的影响……………………………………………………………赵乾宇,刘勃麟,王龙,等(1-28)
日粮中添加不同抗菌肽制剂对肉仔鸡生长和屠宰性能的影响………………………………………穆洋,张爱忠,姜宁,等(2-28)
育成期不同饲养密度对海蓝灰蛋鸡育成效果影响…………………………………………………王龙,刘勃麟,赵乾宇,等(2-34)
人类腺苷酸激酶家族中几个新亚型及其功能特点…………………………………………………孔凡志,沈欢欢,姜楠,等(2-37)
贝氏贝诺孢子虫巢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王文涛,仇建华,段红,等(2-45)
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与梯度热量饲料关系的研究……………………………………………………于鑫,张琦,陈媛媛,等(2-50)
犬肠道冠状病毒基因型和重组的研究进展……………………………………………………………………王欣宇,孙东波(3-28)
FGF21与奶牛隐性酮病血清BHBA相关性分析…………………………………………………………徐闯,于鑫,张琦,等(3-32)
不同粗饲料与精料间组合效应的发酵效果研究…………………………………………………………张震,朱双,姜宁,等(3-36)
东方次睾吸虫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那璐,高俊峰,仇建华,等(3-43)
添加乳酸菌和糖蜜对秸秆生物饲料的发酵品质及In vitro干物质消失率和瘤胃甲烷生成的影响………………………………………………………………………………………………………周亚强,韩雅惠,蒋再慧,等(3-46)
金雀异黄素对围绝经期模型小鼠卵巢组织及其安全性的影响…………………………………张明玉,迟晓星,丁啸宇,等(3-51)
辉河保护区草甸草原群落最小面积的确定…………………………………………………………聂莹莹,王国庆,杜广明(4-22)
长白猪ESR、PRLR及FSH-β基因多态性及与繁殖性状关联分析…………………………………李传锋,王建勇,黄大鹏(4-25)
过瘤胃烟酸对北方奶牛热应激及生产性能的影响……………………………………………………王冠,曲永利,陈勇,等(4-30)
G6P[5]型牛轮状病毒的分离鉴定…………………………………………………………………闻晓波,张玲玲,倪宏波,等(4-36)
检测牛奶中布鲁氏菌套式PCR方法的建立………………………………………………………栾云艳,林红丽,侯喜林,等(5-42)
2014-2015年黑龙江牡丹江地区犬博卡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姚爽,王志慧,滕井胜,等(5-47)
不同发酵处理对玉米秸秆TMR的微生物组成及In vitro甲烷生成的影响………………………韩雅慧,蒋再慧,侯建军,等(6-1)
乳酸菌及酸处理对秸秆生物发酵饲料的化学成分及In vitro甲烷生成的影响…………………张志登,蒋再慧,韩雅慧,等(6-8)
添加不同甲烷抑制剂对绵羊瘤胃发酵指标及甲烷产量的影响………………………………………杨坤,姜宁,张爱忠,等(6-16)
奶牛能量状态对血清FGF-21水平的影响…………………………………………………………许秋实,徐闯,于洪江,等(6-21)
一株奶牛粪便中甲烷氧化菌的分离与鉴定…………………………………………………………刘欢,王亚洲,赵晨旭,等(6-25)
Web Service在奶牛主要群发性生产疾病早期预警系统中的应用…………………………………郑家三,鲁明福,徐闯,等(6-31)
奶牛主要群发性生产疾病早期预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郑家三,鲁明福,徐闯,等(6-34)
酮粉法和血酮仪诊断奶牛酮病的效果评价…………………………………………………………朱奎玲,张超良,徐闯,等(6-39)
丙二醇预防酮病的效果研究……………………………………………………………………………王艳辉,高阳,张洪友(6-43)
集约化牛场泌乳奶牛硒缺乏症血液临床病理学变化研究………………………………………………曹宇,李兰,张洪友(6-49)
集约化牛场奶牛低血钙症的防治效果…………………………………………………………………王刚,舒适,金锡山,等(6-55)
奶牛乳头药浴涂膜剂的研制及临床应用效果试验…………………………………………………周庆民,冯万宇,徐馨,等(6-59)
黑龙江某规模化场奶牛急性乳房炎病原分离鉴定与药敏实验………………………………………刘通,刘宇,赵静虎,等(6-65)
BVDV P7蛋白的原核表达及其生物信息学分析……………………………………………………李田田,翟军军,倪宏波(6-69)
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毒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常敬伟,邢思毅,常春龙,等(6-74)
黑龙江某牛场腹泻犊牛大肠杆菌致病株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和耐药基因检测…………………………岳山,刘宇,刘通,等(6-79)
气肿疽梭菌HLJ-1株分离鉴定及系统进化分析…………………………………………………周金玲,吴丹丹,周玉龙,等(6-83)
牛产气荚膜梭菌黑龙江分离株的分型鉴定…………………………………………………………王华欣,刘宇,赵静虎,等(6-89)
犊牛群发性肺炎鉴别诊断与药敏实验……………………………………………………………吴丹丹,白云龙,李雪纯,等(6-92)
牛呼吸道综合症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周玉龙,吴丹丹,周金玲,等(6-97)
副流感的诊断、流行病学调查及防控…………………………………………………………………高琦,倪宏波,闻晓波(6-102)
微生物接菌剂对牛粪条垛式堆肥的影响………………………………………………………王彦杰,洪秀杰,陈文浩,等(6-108)
农业废弃物制备生物质炭对奶牛养殖废水中氨氮吸附行为研究………………………………杨圣舒,张婉婷,贾茹,等(6-112)
牛粪发酵沼液中产甲烷菌的分离及分子鉴定…………………………………………………陈楠楠,叶丽丽,王华欣,等(6-117)
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的流行状况及防控研究进展………………………………………………赵静虎,王华欣,朱战波(6-122)
黑龙江省畜禽粪便排放量估算与温室气体排放现状的分析…………………………………………………程云,贾永全(6-126)
新环保法背景下的规模化奶牛场节能减排策略研究……………………………………………杨辉,李洋洋,贾永全,等(6-132)
食品科学
树脂对青豆油吸附脱色效果的研究……………………………………………………………………李馨,鹿保鑫,易伟民(1-31)
黑龙江不同地域大米外观和有机成分指标差异分析………………………………………………乔治,吕海峰,李平慧,等(1-36)
燕麦香肠的配方优化研究……………………………………………………………………………王志辉,刁静静,张丽萍(1-40)
响应面法优化小米糠黄色素的超声波提取工艺研究………………………………………………于伟,李朝阳,贾鹏禹,等(1-46)
双水相法萃取植物乳杆菌M1-UVs29细菌素条件的优化…………………………………………梁小月,张东杰,王颖,等(2-53)
酶解海带产物的营养成分分析…………………………………………………………………………仇哲,孙跃春,吴海歌(2-60)
蓝莓酒渣花色苷提取工艺的研究……………………………………………………………………王超,刘文静,郭德军,等(2-64)
发芽及提取条件对大麦麦芽根中核酸酶活性的影响………………………………………………刘馨予,杨洋,朱思齐,等(2-70)
不同加热条件对内酯豆腐品质的影响………………………………………………………………张青娈,翟爱华,杨盛楠(3-56)
燕麦麸皮粉对哈尔滨红肠质构和感官特性的影响………………………………………………宋大巍,李良玉,叶子欣,等(3-60)
黑龙江省不同产地大米中矿物元素含量分析与比较……………………………………………宋雪健,冷侯喜,张爱武,等(3-66)
肉制品掺假鉴别技术研究进展………………………………………………………………………董洋洋,丛树阁,俞龙浩(3-71)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木糖母液及发酵液中单糖含量………………………………………………孙蕊,王学群,李朝阳,等(3-78)
蓝莓酒渣中多酚提取工艺的研究…………………………………………………………………刘文静,徐婉蒙,王成玉,等(3-82)
芸豆萌发前后淀粉理化特性变化………………………………………………………………………………曹龙奎,王倩文(3-87)
发酵牛肉火腿中ACE抑制肽的稳定性研究………………………………………………………韩冬雪,李晶晶,张瑞红,等(4-41)
三氯化铝比色法测定毛酸浆果中总黄酮的研究…………………………………………………李世燕,闫公昕,牛广财,等(4-45)
燕麦麸皮中分离蛋白的功能特性研究…………………………………………………………………………何帼英,张丽萍(4-49)
美洲品系葡萄叶多酚的提取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罗英花,王晓微,臧延青,等(4-55)
乙腈溶液中黄曲霉毒素B1的电子束辐射降解行为的研究…………………………………………王瑞琦,郭希娟,张桂芳(4-61)
白鲜皮多糖的提取及分子特性的研究………………………………………………………………曹荣安,李良玉,林剑,等(4-65)
植物乳杆菌Lp基因表达时内参基因的选择…………………………………………………………樊磊,于长青,姚笛,等(5-51)
10种市售香肠品质分析……………………………………………………………………………王琳琳,李晶晶,范美婧,等(5-56)
化学动力学法预测炒制葵花籽货架期………………………………………………………………冯玉超,何宇,于金池,等(5-63)
多种诱变法提高植物乳杆菌产苯乳酸能力的研究……………………………………………………李芬,刘晨,田雪娇,等(5-68)
生物技术
抗停乳链球菌GapC1-150aa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生物活性…………………………………………魏玉华,张丽萌,周雪,等(1-53)
沃尼妙林对脂多糖诱导的RAW264.7细胞TLR4和CD14表达的影响………………………武智勇,刘思歧,齐炳尧,等(1-59)
朊病毒病生物标记microRNA-142-3p可视化快速检测………………………………………………张腾龙,薄乐,英那,等(1-64)
寒区条垛式和槽式堆肥工艺的比较研究……………………………………………………………王长虹,王国兴,晏磊,等(1-68)
微生物菌剂对堆肥过程中氨挥发的影响……………………………………………………………于洪久,郭炜,王大蔚,等(1-73)
重组PEDV-S干酪乳杆菌的构建及其表达…………………………………………………………岳璐,李昆鹏,侯喜林,等(2-76)
基于WSC-9的人工组建的简化复合菌系的纤维素分解能力与酶活特性…………………………张杨,李莹,艾士奇,等(2-80)
EDTA对壳聚糖的抑菌增效研究…………………………………………………………………于立权,张祥涛,姜自庆,等(3-95)
2株西玛津降解菌的降解特性研究………………………………………………………………………任兵,张金艳,李绍峰(3-99)
牛粪搅拌式固定床沼气发酵条件的优化………………………………………………………马茹霞,洪艳华,艾士奇,等(3-105)
一个金黄色葡萄球菌蛋白磷酸酯酶基因的克隆表达及酶活性测定……………………………吕茂利,于立权,秦学功,等(4-72)
总状毛霉对17α-羟基孕甾-4-烯-3,20-二肟的生物转化…………………………………………谢春清,佟国军,葛文中(4-75)
桃色顶孢霉粗蛋白对大豆镰刀菌菌体电导率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张雨竹,张明会,刘景辉,等(5-73)
大庆湿地水体中可培养蓝藻的分布及其形态鉴定………………………………………………解凌楠,王鑫雷,王丽艳,等(5-77)
2-辛亚砜-5,8-二甲氧基-1,4萘醌通过ROS/Akt通路诱导HepG2细胞凋亡……………………邱美玉,刘军,申贵男,等(5-81)
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
水稻钵育秧盘起盘铲的有限元静力学分析……………………………………………………………刘斌,汪春,张欣悦,等(1-76)
铝制潜油电机性能研究与分析……………………………………………………………………汪东欣,杨金龙,石建飞,等(1-80)
微重力模拟育种平台运动轨迹的规划研究…………………………………………………………吕雨鑫,李伟凯,董晓威(1-84)
基于PLC的规模化养牛场无线智能环境采控系统研究…………………………………………………韩静,王熙,刘超,等(1-88)
基于DSP和Zigbee技术的多点分布式火灾监测系统设计………………………………………………陈超,周锦荣,郑楠(1-93)
玉米钵盘育秧播种机的设计与仿真研究……………………………………………………………………………董智,张伟(2-85)
水稻秧盘起盘机履带式行走机构的设计………………………………………………………………李杨,汪春,张欣悦,等(2-90)
温度对TDR法测量土含水量影响的试验研究与误差修正……………………………………………郑鑫,张兴宇,李波,等(2-93)
渠道衬砌水泥复合土抗压强度试验研究……………………………………………………………解国梁,王海波,杨辉,等(2-97)
自然条件下茶叶嫩芽图像分割方法的研究………………………………………………………………………张可,吕军(2-100)
东北寒区灌渠冻胀水分迁移规律试验研究………………………………………………………刘少东,解国梁,杨辉,等(3-113)
合墒碎土机的设计与试验研究…………………………………………………………………………………………刘恩宏(3-118)
玉米植质钵苗运动轨迹及落地形态的研究……………………………………………………………………刘洪利,张伟(3-124)
农村低压电网触电生物电流频谱特性分析………………………………………………………李磊,关海鸥,杜松怀,等(3-129)
基于初始简图的数字水印感知模型的研究………………………………………………………………………………李伟(3-134)
玉米芽种物理特性试验研究………………………………………………………………………………………邹奇睿,张伟(4-79)
深松铲尖等离子堆焊涂层组织结构及性能研究………………………………………………………董升涛,胡军,李庆达(4-85)
分子动力学模拟高温高压下水的粘度…………………………………………………………………张钧惠,张欣,兰美华(4-89)
国产和西班牙产破茬刀摩擦磨损性能对比研究………………………………………………………………………王宏立(4-93)
落地式救生器支架的力学性能分析和加强措施验证………………………………………………………………左茜,华渊(4-98)
基于Wi-Fi的水稻浸种催芽温度监控系统研究……………………………………………………周正,梁春英,刘坤,等(4-105)
玉米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应用………………………………………………………………………………金会芝(4-111)
南平市烟叶种植信息管理系统设计…………………………………………………………………陈婧怡,陈清耀,邱荣祖(5-87)
玉米根茬地杂豆垄作播种机的改进设计………………………………………………………………万霖,车刚,李海龙,等(5-95)
加劲肋和防屈曲对变缝钢板剪力墙受力性能的影响……………………………………………………马良,王义荧,刘彦(5-99)
桁架拱轻钢大棚骨架K型节点受力性能对比与分析…………………………………………………………解恒燕,刘彪(5-105)
洮儿河灌区满洲岱渠首浸没问题分析…………………………………………………………………姜薇,梁秀娟,肖长来(5-109)
畜舍环境多参数采集监测系统设计………………………………………………………………李卫华,魏巍,李文顺,等(5-114)
经济与管理
新三板做市商制度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鲁静,安增龙(1-100)
黑龙江垦区阳光农业相互保险发展问题与对策初探……………………………………………………………孙伟,高鑫(1-104)
层次分析法在黑龙江农业保险需求分析中的应用…………………………………………………………卞纪兰,倪小雯(1-108)
基于SVM算法的个人信用评估方法的完善…………………………………………………………………黄巍,张靓,唐友(2-105)
新互联网农业营销模式在A垦区的应用分析…………………………………………………………………王永德,王浩(2-111)
山区农业信息化发展研究——基于商洛市的调查分析……………………………………………………李亚青,董照锋(2-115)
会计视角的酒类企业商业贿赂成因与防范建议………………………………………………………………李乾杰,秦蕾(2-122)
我国农村服务业对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影响研究…………………………………………………………朱微,张平,徐珉钰(2-126)
论财务学学科理论体系的演进—基于科学研究纲领方法…………………………………………孙伟,刘子旭,董影,等(3-139)
我国养老保险基金运营效率分析…………………………………………………………………雷光,崔良峰,陈艳红,等(3-142)
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演变历程与问题分析……………………………………………………………杨树果,刘丽,杨英会(3-148)
黑龙江省粮食生产结构演变与趋势分析……………………………………………………………董晓蕾,姜法竹,杨树果(4-114)
构建大庆地区和谐劳动关系的思考……………………………………………………………………………………颜丽娟(4-119)
公允价值视角的投资性房地产用途转换账务处理研究…………………………………………………孙伟,顾旭秋,郭磊(4-123)
大庆市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一体化对策研究………………………………………………………………………黄玉波(4-126)
基于因子分析的大庆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研究………………………………………………韩文革,乔晓婉,于涛,等(5-119)
产权性质与债务融资成本差异的实证研究………………………………………………………任秀梅,董艳,柳汶言,等(5-123)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分析—以大庆市为例………………………………宋淑丽,程巍,于波(5-128)
黑龙江省农村土地污染对人居环境影响的调查分析………………………………………………………于志娜,王晓双(5-133)
城市转型视阈下深化大庆市财政体制改革探究…………………………………………………………诸葛祥蜀,胡少岩(5-137)
肇源新港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王坤(5-143)
基础科学
多个部分相对整体异速生长的联合分析模型…………………………………………………………………………周晓晶(1-113)
木糖醇发酵的随机延迟微分方程模型分析…………………………………………………………周晓琳,于辉,孟轲,等(1-118)
体育科研信息管理查询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的探讨…………………………………………………马焱,丁斌,贾前生,等(2-132)
多尺度各向异性小波收缩图像分割算法在玉米病斑特征提取时的应用………………………朱焕,马文静,盛永生,等(2-136)
高校体育课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设计…………………………………………………………………………黄琦,马铁民(3-154)
外语学科在线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高丹(3-160)
基于分形维数差模法的荧光光谱识别……………………………………………………………樊迪,王乐新,杨蔚然,等(4-130)
声音接收器激发效果特性研究……………………………………………………………………张平,王乐新,李庆达,等(4-135)
超声波检测对管道焊接缺陷类别的判断与分析……………………………………………………马巍,郝欣,李碧烨,等(4-140)
不同运动强度对大学生免疫球蛋白、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龚勋(4-143)
荷球运动的生理特征研究……………………………………………………………………………………耿立志,包大鹏(4-147)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的社会地位及影响力分析…………………………………………………………………杨辉(4-150)
Strategy Research of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missions Reduction of Scale Dairy Farm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Environmental Laws
Yang Hui1,Li Yangyang1,Jia Yongquan1,Ding Fujun2
(1.Heilongjiang Bay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Daqing 163319;2.Dongfanghong Township of Hegang)
In order to further explore the scale dairy development strateg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environmental laws,the paper analyzed the new development situation on the basis of environmental and animal husbandry development,and 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cale dairy farm production,then put forward reduction strategy of the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missions of scale dairy farm.
environmental laws;scale dairy farm;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missions reduction;strategy
S8-9
A
1002-2090(2016)06-0132-03
10.3969/j.issn.1002-2090.2016.06.027
2016-06-20
“十二五”农村领域国家科技计划课题(2013BAD21B01-4)。
杨辉(1979-),女,讲师,中国农业大学毕业,现主要从事农业经济管理方面的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