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间资本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势及对策

2016-03-07刘淑华孙丽楠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民间资本优势分析文化产业

刘淑华,孙丽楠

( 大连民族大学 国际商学院, 辽宁 大连 116605)



民间资本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势及对策

刘淑华,孙丽楠

( 大连民族大学 国际商学院, 辽宁 大连 116605)

摘要:文化产业具有技术含量高、环境污染小、资源消耗少、产品附加值高、价值链长等特点,已经成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背景下新的经济增长点。目前中国文化产业发展遭遇融资瓶颈的制约,而民间资本聚集了庞大的能量。通过对民间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优势、劣势分析,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构筑投资项目指导系统等具体对策,以推进民间资本和文化产业更好地融合。

关键词:民间资本;文化产业;障碍;对策;优势分析

一、文化产业发展概述

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大背景下,文化产业已成为重要着力点。文化产业具有技术含量高、环境污染小、资源消耗少、产品附加值高、价值链长等特点,已经日益成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下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绿色朝阳产业。近年来,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但与国际文化产业强国相比,中国的文化产业所创造的GDP远不足支柱产业5 %的衡量标准,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受限,主要是由于文化产业遭遇投融资瓶颈的制约[1-3]。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的不断繁荣和发展,中国民间资本的规模不断扩大,整体实力不断增强。民间资本一直在积极寻找高投资回报率的投资领域。但由于诸多的投资准入限制,民间资本投资的市场空间不大。例如前几年房地产投资热和黄金抢购热,明显反映出民间资本投资的盲目性、投资渠道狭窄以及投资方式单一,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产业结构的升级[4]。

如果能够激活民间资本聚集的能量,盘活庞大的国有文化产业资本存量,吸引“民间资本”注入文化产业领域,出台与文化市场发展相配套的政策、机制,探索民间资本与文化产业的对接模式,对促进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使之真正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具有重要意义。

二、民间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优势分析

所谓民间资本是指掌握在民营企业以及股份制企业中,属于私人股份和其他形式的所有私人资本的统称。民间资本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社会中无法忽视的重要因素。

1.政策优势

2009年《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出台,提出加快文化产业振兴;要降低准入门槛,积极吸收社会资本和外资进入政策允许的文化产业领域,参与国有文化企业股份制改造。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要加大政府投入和税收、金融等政策支持,为规划实施和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提出:增强国家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加快文化迅速发展;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型产业。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要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鼓励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发展,降低社会资本进入门槛。

为了更好地引导民间投资文化产业,政府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进行指导。2010年,《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鼓励民间资本投资文化产品及相关服务,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参与“三馆一院”等文化设施的建设。2011年,十七届六中全会报告要求进一步完善市场准入制度,在国家政策允许范围内,引导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投资文化产业。2012年,颁布了《文化部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文化领域的实施意见》,提出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国有文艺院团转企改制、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等。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提出降低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门槛,允许民间资本以控股、合营等形式参与国有影视制作机构、文艺院团的改制经营。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针对中国当前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发展,特别是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中存在的突出困难,提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其中重点提出要壮大市场主体,积极引导民间资本投资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领域。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指导意见的通知》,明确要求“在能源、交通运输、水利、环境保护、农业、林业、科技、保障性安居工程、医疗、卫生、养老、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务领域,鼓励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文化部紧跟国家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步伐,提出了相关意见,首次将文化领域作为公私合作关系模式(Public-privatePartnership)的推广范围。

2016年3月,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十三五”期间要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目标。提出要健全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降低社会资本进入门槛,鼓励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发展。

综上所述,民间资本进入文化产业获得国家政策护航。

2.资金规模优势

目前中国民间资本的规模不断扩大,整体实力不断增强。对于民间资本的规模,暂时还缺乏统一计算口径。据分析,目前国内民间资本规模巨大,受传统理财思维影响,这些巨量资金基本长期储蓄在银行中,处于闲置状态。以中国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为例,至2011年底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为343 635.89亿元,比上一年增长13.30 %,2012年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为399 551.01亿元,比上一年增长16.27 %,至2013年年底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为447 601.6亿元,比上一年增长12.03 %,2014年底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为485 261.3亿元,较上一年增长8.41 %。由此可以推断,中国民间资本的存量规模是非常大的,如果对这些民间资本进行充分的协调、整合和引导,促进民间资本以“资本集群”的方式投资文化产业,必然会带来庞大的规模效应[5]。

3.民间资本转型投资优势

民间资本存量大多属于原投资领域形成的积累,在原投资领域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期望进入新的投资领域。大量的民间资本对文化产业的良好市场前景表现出浓厚的投资意愿。民间资本的持有者经历过原始投资,积累了丰富的企业经营管理经验,学习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较强,富有一定的企业家才能和企业家精神。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大背景下,文化产业已成为重要着力点。 “十三五规划纲要”也明确:大力发展创意文化产业,促进文化与科技、信息、旅游、体育、金融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文化企业兼并重组,扶持中小微文化企业发展。文化产业这块肥沃的“土地”,必将成为企业家们争相追逐投资的重要领域。虽然文化产业初期投资效益并不明显,但是经过一段时间发展会产生丰厚的回报。在上述宏观环境的支撑和微观利益的驱动下,民营资本会逐渐投入到文化产业,带动区域文化产业乃至全国文化产业的全面发展[6]。

4.投融资渠道拓宽优势

以往,文化企业的融资来源主要是国家财政投资和少量的银行贷款。目前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资本市场已开始向民间资本伸出橄榄枝。例如证券公司代办股份报价转让系统(新三板)的市场定位,符合中国中小文化企业数量多、规模小的特点。它的出现使更多的股权投资基金主动投资文化产业。据统计至2015年底,在新三板挂牌的企业达到5 129家,其中有114家文化企业在新三板挂牌。中小文化企业转战新三板,不仅可以获得资金来源,还可以提高本企业知名度,规范企业管理。

此外,大众筹资模式的出现,也为企业提供了一种新的投融资方式。众筹是以团购和预购相结合的方式向网友筹集项目所需资金,“人人都是消费者,人人都是投资者”。在众筹网站上,所有需要筹集资金的项目均不能向投资者承诺以股权或资金作为回报,必须以实在的物品、服务或是媒体内容等作为投资收益和报酬。2014年11月,文筹网正式上线,提供以下三种众筹方式供支持者选择:股权大众筹资、债券大众筹资和回报大众筹资。这些都为文化企业的创业者提供了更全面、便捷的投融资服务。

三、民间资本投资文化产业的障碍分析

1.体制性障碍

文化与意识形态关系密切,文化资源归国家所有。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政府对文化事业的管理也比较严格,政府对文化企业的干预过多、过细,把“管文化”的职能理解为“办文化”的职能。就文化市场管理政策来说,市场分割现象仍然比较突出。许多文化产品需要经过教育、文化、新闻出版、广电、旅游等行业主管部门的审批,导致了管理模式僵硬和投资主体单一。

虽然近年来国家对文化产业管理进行了改革,但是改革的深度和速度都有待加强,各项改革政策的落实情况并不理想。民间资本投资文化产业的制度成本高,机会成本大,投资回收期长,这些都极易挫伤民间资本投资文化产业的积极性,成为民间资本投资文化产业主要的体制障碍。

2.信息障碍

民间资本呈现出“极度分散”和“高度集中”两种投资模式。一边是大量的民间资本(包括各类的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等待寻找优良的文化投资项目,寻找项目的过程像是大海里捞针,从而使得民间资本以极度分散的模式在运行。另一方面是大量的文化产业项目缺乏资金支持,项目面临着无法正常运行的窘境,找不到合适的融资渠道来对接。大量民间资本的持有者,缺乏文化项目的专业知识;而文化项目的持有者,又缺乏资本运作模式的相关技能。信息不对称、缺乏对接平台,成为制约民间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重要因素。因此发挥政府在收集各方信息上的优势,设立专业的咨询、服务等中介机构平台,发挥中介的沟通和协调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7]。

3.项目支撑障碍

资本具有“趋利”和“增殖”的属性,因此文化产业期望获得民间资本的青睐,就必须拿出具有足够吸引力的投资项目。现阶段最具创新力的项目就是文化创意产业园,但是大部分地区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建设才刚刚兴起,基本还处于摸索阶段,鲜有成功的模式作指导。缺乏有效项目作支撑,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民间资本投资文化产业的积极性。文化产业想要吸引民间资本进入,必须开发出足够诱惑力的可行性创意项目。

4.管理障碍

文化产业项目具有投资回收期长、投资风险大的特点。需要项目管理者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科学的决策能力。在项目决策时,不但要管理控制风险,同时也要确保投资效率。这都需要向投资的文化项目注入先进的管理理念,制定严谨的管理制度。需要具备战略规划、环境分析、经营管理、项目包装,产品营销能力的文化项目管理团队。目前,由于民间资本的高度分散性及其缺乏文化项目的高水平管理人才,使得民间投资在推动文化企业快速规范成长方面表现出“心有余而力不足”。

四、民间资本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

1.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首先,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全面构建“服务型”政府。打破体制的障碍,对国有文化资源进行整合,尤其是对于竞争性文化项目,政府应减少投资,让位于民间资本。民营文化企业要得到和国有文化企业平等的待遇,对于影响深远、意义重大的文化项目,应开通绿色通道,优先、快速审批。通过实行网上审批、联合审批等方式为企业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积极组织文化企业参与文博会、动漫节等各类文化产业的专业展会,推介文化项目,展示文化产品,促进文化产业的交易与合作。搭建民间资本与文化产业对接的平台。

其次,推动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深化公益性文化单位内部改革。依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盘活归属于国家的那部分文化资源,大力支持民间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领域,着力促进文化产业全方位、更健康发展。除完善文化产业投融资市场外,政府还要出台政策引导民间资本规范进入和退出该市场。要改变过去文化产业发展主要依靠国有资本投入的局面,鼓励民间资本投资文化产业,更好的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和要素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8]。

第三,改善投资环境。制定优惠的政策是吸引投资者极为有效的手段,完善的法律环境是民间资本投资者实现权益的重要保障。因此要通过在工商、财政、税收等方面制定优惠的政策和完善法律法规来鼓励民间资本投资文化产业。一是制定宽松的工商登记政策。可适当降低民间资本登记注册文化创意企业的门槛,适度放宽工商登记要求,可以允许将旧车间、厂房、仓库等经过重新装修改造以后,作为成立企业的注册经营场地。二是国家和地方发改委在文化产业立项上提供绿色通道服务,国家财政和地方财政应制定优惠的财政政策。设立发展文化产业专用基金,各级财政部门应视财力安排一定量的专用款项给予支持。可选择资金奖励、财政贴息、项目补助等多种方式,鼓励各种社会力量创办民营文化企业,支持民间资本投资文化产业展。对于具有民族特色和文化传承意义的文化项目,财政可以适度的给予重点扶持。三是国土资源部应在项目用地规划指标方面给予政策性倾斜。形成对吸引民间资本投资文化产业产生促进作用。四是制定优惠的税收政策。引导民间资本通过收购、兼并、参股等多种方式参与国有文化企事业单位体制改革。通过这类形式参与体制改革后,转制的文化企业可按照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享受到免征或减征房产税、企业所得税等待遇。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到科技与文化相融合的创意领域之中,如果民营企业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则可按高新技术企业的待遇征收企业所得税。地税部门可以在民营企业新办高新技术企业之日起一段时间内对其减免城镇土地使用税等。民营文化创意企业的“三新”费用,与政策规定相符合的,在计算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应该加以扣除。落实“营改增”,对于从事提供文化创意服务和广播影视服务的小规模纳税人,只要月销售收入不超过一定限额的,可暂时免征增值税。五是健全法律环境。民间资本的健康、有序发展离不开健全的法律环境的保证。国家应尽早颁布确切、详细的维护民间资本投资主体合法权益的政策文件和法律法规,明确市场上各产权主体之间的平等地位,尽快完善关于产权保护的法律法规,强化依法行政和法律监督的工作,严格规范执法主体的执法行为,保证民营文化企业和国有文化企业权利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2.搭建信息对接平台

前面分析过,民间资本投资文化产业的过程中面临着信息平台不通畅,投融资双方难以对接的障碍问题。政府作为引导民资的主体不可能事必躬亲,需要中介组织或机构为民间资本提供文化产业的投资信息,帮助进行项目咨询与评估,或者代为运作闲散资金。第一,要尽快完善行业协会、商会、行业联盟等自律组织的职能,充分发挥它们在为民间资本投资文化产业提供法律支持、政策咨询、技术指导和信息沟通对接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目前国内的文化行业协会对于会员的约束力很小,主要是因为缺少处罚权,所以要积极把部分职能让渡给协会。第二,大力发展策划、代理、投资筹划、市场经纪等各类文化市场中介服务组织,建立民间投资管理咨询公司,搭建文化与财富的互动平台。目前温州在地方政府的鼓励下已经建立了首家民间资本管理公司,如果能够不断完善并规范运作,可以作为试点向其他地区推广。

此外,搭建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文化产业投融资平台,助力民间资本进入文化产业。支持文化企业通过信贷、信托、基金、债券等金融工具融资。支持各类创业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投资于文化领域。

3.建立投资项目指导系统

尽快筛选利于民间资本投资的文化项目,制定投资指导目录和投资建议。培育利于民间资本投资的重点文化项目,强化文化创意的引领功能,吸引民间资本投资。政府应当集中力量投资建设大型基础性、公益性文化项目。对于民间资本的投资 ,政府可以按照文化产业各行业的特点和文化市场的供求状况, 明确各民间投资主体的分工与责任,并通过宏观经济政策对文化市场进行引导,再由市场引导分散的企业实行具体投资。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建设步伐,加大支持力度。加速推进民营文化企业重点项目的开发与建设,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产业,支持更多的民营重点项目列入国家和省级重点建设目录,在建设用地指标审批上给予支持。同时,积极发展新型文化业态,培育文化产业面向旅游、互联网+、制造业等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打造完整的文化产业链条。

通过建立网络投资信息系统,来实现民间资本和文化产业对接的效率最大化。避免民间资本盲目投资、重复投资所带来的资金损失,减少民营文化企业的投资风险。网络信息系统主要针对集体、个人、私营业主提供专门性的项目投资信息、新产品的开发、尖端创新技术、产业项目等信息资源,为民间资本找到合适的投资项目提供资源。根据线上的网络平台,组建线下的实体中介服务机构为投资者提供整套专业化的投资服务。

4.全面提升民营文化企业的整体实力

首先,提高企业管理层素质。一是树立先进的管理理念,制定科学的企业管理制度。二是提高管理层的业务素质和决策能力。引入科学化的管理模式,积极吸纳优秀人才,提升企业的整体素质。三是及时给自身“充电”。企业管理人员应注重增强自身的知识储备,积极学习先进企业的管理和决策知识,促进企业更好发展。

其次,打造综合管理能力强的团队。培养和引进复合型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形成具备战略规划、环境分析、经营管理、项目包装、产品营销、项目决策、风险管理能力的文化项目管理队伍。

第三,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民间资本在确立企业经营宗旨和经营目标的同时,也应重视企业的文化建设。做到不仅制造文化产品,同时也要创造敬业创业的人才,增添企业活力。优良的人文理念和文化环境更能推进民营文化企业的健康发展。

5.培育公众参与氛围

大量社会闲散资金掌握在社会公众的手里。社会公众作为投资者,其投资行为具有分散、不易聚拢等特点,文化产业自身潜在的投资风险与投资者求稳的传统投资理念一直存在,需要通过创新形式,鼓励和引导社会公众参与文化产业投资,探索文化产业投资的新途径和新渠道。一是大力宣传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措施。宣传报道民营文化企业在繁荣文化、促进产业发展、调整产业结构和扩大社会就业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二是积极落实“关于支持小微文化企业发展的意见”,向公众阐明小微文化企业的投资价值和发展前景,进一步推动市场释放活力,鼓励实力和能力并存的投资者直接投资或自己创办小微文化企业。三是提高文化小额贷款公司及中小型文化银行的公众参与度。四是在文化产业与互联网相结合的浪潮中,顺应时势,发展网络文化产业。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文化产业振兴规划》[EB/OL].http://www.china.com.cn/policy/txt/2009-09/27/content_18607771.htm.

[2] 施俊玲. 引导资本有序进入是关键[N]. 光明日报,2015-11-12(4).

[3] 齐勇锋,宋文君. 社会资本加速进军文化产业[J].时事报告,2014(5):15-19.

[4] 蒋建国. 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J].求是,2013(12):24-27.

[5] 顾凯, 韩锋. 基于社会民间资本进入势态下的文化产业的发展研究及路径选择[J].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4 (34):38-39.

[6] 洪威雷.引进民间资本促进湖北文化产业发展的研究[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15(1):45-46.

[7] 王京京,杨大光,王 淼.吉林省破解文化产业融资困境的对策[J]. 经济纵横,2014(4):115-116.

[8] 刘淑华,李鸿. 民间资本投资文化产业的现状及实现路径:基于辽宁省TC市的调研[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15(4):344-345.

(责任编辑董邦国)

AdvantagesinPromotingtheDevelopmentofCulturalIndustrywithPrivateCapitalandCountermeasures

LIUShu-hua,SUNLi-nan

(InternationalBusinessSchool,DalianMinzuUniversity,DalianLiaoning116605,China)

Abstract:Culturalindustrieswithhightechnologicalcontent,lowenvironmentalpollution,lessresourceconsumption,highvalue-addedfeature,longvaluechainandothercharacteristics,havebecometheneweconomicgrowthpointunderthebackgroundoftransformationofeconomicgrowthmodeandadjustmentofeconomicstructure.Atpresent,thedevelopmentofChina'sculturalindustryhasencounteredthebottleneckoffinancing,whileprivatecapitalhasgatheredhugeenergy.Thispaperexplorestheadvantagesanddisadvantagesofprivatecapitalenteringculturalindustryandoffersthefollowingcountermeasures:deepentheculturalsystemreform,transformgovernmentfunctions,improveprojectinvestmentguidancesystem,cultivatepublicparticipationatmosphereandbuildintegratedplatformforprivatecapitalandculturalindustrysoastopromotethebetterintegrationbetweenprivatecapitalandculturalindustryandstimulatetherapiddevelopmentofculturalindustrieswhichwillbecomeapillarindustryofthenationaleconomy.

Keywords:privatecapital;culturalindustry;obstacle;countermeasure;advantageanalysis

收稿日期:2016-03-26;最后修回日期:2016-05-09

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0150318)。

作者简介:刘淑华(1963-) ,女,内蒙古鄂尔多斯人,副教授,主要从事财务管理理论与实践研究。

文章编号:2096-1383(2016)04-0351-05

中图分类号:F406.76

文献标志码:A

猜你喜欢

民间资本优势分析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空心化隐优
大众化教育的篮球教学中优劣势分析研究
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的模式和风险防范研究
水路运输低碳模式发展浅谈
剖析中国民间借贷的发展趋势
临汾市民间资本的流向研究
民间资本运行态势研究:以温州为例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
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