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黑人民族英雄马尔科姆·艾克斯斗争思想的演变
2016-03-07刘琦琳
刘琦琳
美国黑人民族英雄马尔科姆·艾克斯斗争思想的演变
刘琦琳
(重庆工商大学 派斯学院,重庆401520)
马尔科姆·艾克斯各阶段的思想转变,从对白人抱有幻想到幻想破灭,从皈依伊斯兰教到最终为黑人民族人权事业献出生命。他的一生是苦难、奋斗、探索改变的一生。混迹于美国社会最底层的经历使他深刻体会到底层美国黑人的苦难,洞察美国社会黑白关系的本质,这成为他为美国黑人争取人权而进行政治斗争的宝贵精神财富。
马尔科姆·艾克斯;宗教;政治斗争
一
马尔科姆·艾克斯(1925-1965)于出生于一个信奉加 维主义的美国黑人家庭,在内布拉斯加州的奥马哈,父亲是位虔诚加维主义的信徒,他的家庭不断受到白人种族分子的骚扰、威胁和恐吓。所以在马尔科姆出生后不久后父亲就举家迁到了威斯康星州的密沃尔基。在沃尔基,由于父亲仍然传播加维主义的思想,所以再次招来当地的白人种族主义分子的骚扰,但在勇敢坚强的父亲的保护下,虽然有一些风波和争吵,但一家人还算是在清贫中平静度日。在这期间,幼小的马尔科姆是众多兄弟姐妹中唯一一个能跟着父亲出去看父亲传道和开会的,那时,马尔科姆对肤色的黑白已经有了意识,因为他认为正是自己的肤色是兄弟姐妹中最浅的一个,所以才有了跟随父亲出去的机会,可以说马尔科姆从很小就认为肤色浅是一种殊荣和优势,这与著名的美国黑人作家理查德·赖特是非常不同的,理查德·赖特因为自己的祖母是白皮肤的黑人,所以在小的时候,对肤色差异并不敏感,尽管马尔科姆的母亲也是一个白皮肤的黑人,但由于父亲的关系,从小受到白人种族分子的骚扰恐吓,所以对黑白种族的差异还是有着比较清晰的认知。从父亲不自觉的态度可以看出,种族主义,黑白肤色差异不仅在美国白人心中,而且在黑人心中是多么得根深蒂固,白人“高人一等”的观念,“白”的优越性是刻进了黑人的骨血里面的,即便是作为一名激进的加维主义的信徒,还是会不自觉的会偏爱“白色”。他对马尔科姆潜移默化地产生了两种互相矛盾的影响,一是对自己的浅肤色的一种隐约的自豪感,一是较早体会到了白人对黑人种族欺凌以及黑人的反抗。当时,年幼的他对此并不自觉,但这些影响为他以后的转变和极端的种族态度埋下了伏笔。马尔科姆对黑人身份感的认同在某种程度上说也是受了姐姐埃拉的感染,因为姐姐为自己是黑色皮肤的那种自豪感在童年的马尔科姆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马尔科姆一直是个敏感爱思考的人,他能从白人的言行态度觉察出一些黑白关系的实质。当他和斯沃林夫妇生活在一起的时候,尽管周围的白人对他很好,但他感觉到他们只是像对待他们喜欢的宠物一样,而从来没有把他看作是一个和白人一样有思想、有智力,能够理解他们的话的“人”。在历史课上,那位老师用“脚掌印”的笑话嘲弄黑人历史的时候,马尔科姆从内心是不相信黑人只有这么一点历史的,以致于后来在服刑期间开始在书本中找寻黑人的历史,他发现黑人是有着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的,并不是白人给予黑人的“脚掌印大小”的历史,这正与伊莱加·穆罕默德的教授给他的黑人是整个人类的原初人的教义思想契合,所以他想用这种属于黑人自己的宗教来拯救美国黑人民族,来摆脱白人压迫。但这时他的思想仅限于狂热的宗教思想范围。
二
马尔科姆在没有皈依黑人穆斯林前是一个十足的无神论者,从未相信过基督教,认为这是白人用来麻痹黑人民族的宗教。在监狱的狂热学习以及对伊斯兰教的虔诚信仰使马尔科姆·利特如脱胎换骨般地成为了马尔科姆·艾克斯。信仰的力量在马尔科姆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马尔科姆在成为宗教领袖前是混迹于美国社会最底层的,最终以被判入狱10年结束了他肆无忌惮放荡不羁的生活,这既是他日后为黑人战斗的精神资本,也是他为人诟病的不光彩的历史。但正是那段不光彩的历史造就了具有坚定斗争精神的马尔科姆·艾克斯,他全身心地把自己投入到了拯救被白人民族压制了几百年的近乎麻木的黑人同胞灵魂的事业中。在这种从宗教层面拯救黑人的实践中,在所处的社会环境中,马尔科姆的宗教思想逐渐有了参与斗争的意味,染上了政治的色彩。
马尔科姆最终决定参与政治运动,这与当时马丁·路德·金领导的如火如荼的黑人民权运动所营造的社会大环境是不无关系的。尽管马丁·路德·金采取的是和平方式,而马尔科姆是以暴力形象出现在黑人运动的历史舞台,但两者都彼此发挥着各自的效用,也使白人认识到黑人民族不只是会唯唯诺诺,逆来顺受,等着白人给予恩赐的一点权力,而是会像“黑豹”一样以自己的战斗力量来要求自己应得的权利。这两位黑人领袖的斗争思想的不同源于他们自身经历的不同,一个是草根阶层的人物,一个称得上是黑人精英阶层的人物,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得者。马丁·路德·金受过高等教育,是白人的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高级知识分子,接受的一套教育也是西方社会的文明教育,所以他采取的方式也是文明的请愿、游行、罢工的方式,在对白人的政府管理秩序、白人日常生活、美国国际声誉造成影响时,才会得到些安抚的好处,并且周期很长,对白人的心理并未产生过多的影响。而马尔科姆则不同,他更多的是对白人心理上造成一种恐慌,用暴力威胁的手段达到即刻的目的,主要表现在对自己黑人穆斯林兄弟的保护上,而在这方面,显然马丁·路德·金斗争涉及的范围更广些。但在马尔科姆看来,马丁·路德·金的政策主张过于温和,他口中的那些打着为黑人争取民权而实质是为白人老板服务而为自己取得利益的黑人领袖们不知是否包括马丁·路德·金。
三
与伊莱加·穆罕默德决裂后,马尔科姆前往麦加朝圣随后又有了“非洲之行”,这些经历极大地触动了他,一下子打开了他的视野,使他对信仰的伊斯兰教有了新的观点和体验,否定了“伊斯兰国”组织领袖伊莱加·穆罕默德传给他的教义和观点,这是他灵魂的又一次新生。麦加朝觐让他看到了人是如何因着一个共同的宗教信仰,不分肤色,不分种族,平等友爱得共处,做着同样的礼拜仪式,喝着同样的水。在这里,人没有肤色高低贵贱之分,有的只是“四海皆兄弟”的爱,对真主的虔诚信仰。他在自传中曾说道:“我从来没有目睹如此真诚的友好情谊和超越一切的真正的兄弟精神,就如此这样地被所有肤色和种族的人在这块古老而神圣的土地上践行着,”这使他对伊莱加·穆罕默德的“白人恶魔”论产生了怀疑,认为在伊斯兰教的信仰中,黑人和白人是可以以平等友爱的方式共处的,对白人的态度从内心开始有了变化。他说:“我不是种族主义者,我并不支持任何种族主义学说,我可以万分真诚地说我希望的只是自由、正义和平等:为了全人类的生命,获得解放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但我首要关注的是我所在的族群—非裔美国人,因为与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相比,我们这些不可剥夺的权利被剥夺的最为严重。”总之,麦加朝圣使他一位正统的逊尼派伊斯兰教徒,思想变得更为包容开放,看待事物的眼光更加客观,为黑人争取人权的政治策略也变得更为灵活.
1964年的两次非洲之行使马尔科姆对处理美国黑人问题具有了国际的视野,看待问题也学会了从世界的眼光来看,注意借鉴世界各民族的民族运动经验,并结合美国国内的现实状况,摸索行之有效的办法,他注意到了本是一盘散沙、散落世界各地的犹太民族是如何在世界上获得了尊严和尊重的,他们靠的是文化的根,信仰的统一,所以他认为这是黑人民族可以借鉴的,这说明马尔科姆已站在国际的角度来处理美国黑人的问题。他认为黑人民族的跟就在非洲大陆,必须要联结起美国黑人同非洲大陆中断了几百年的文化之根,寻求本民族的文化历史根源,认同自己的民族之根,并呼吁非洲同胞给与美国黑人同胞以政治援助。同时,马尔科姆还立足于人权的基点,向世界呼吁关注美国黑人的人权状况,即从政治层面,也从宗教层面呼吁世界民族的平等,在人权方面,宗教信仰是马尔科姆的辅助力量,也是他为人权而战的精神力量之源。这样,他就把黑人人权问题国际化了,使之进入了全世界被压迫民族反抗西方压迫的阵营,马尔科姆这时的思想已经超越了黑人民族主义。麦加之行让他看到了黑人白人平等共处的可能性,不再极端地仇视一切白人,愿意接受那些真诚地想要帮助黑人的白人,但这限于针对个人的,对白人政府还是充满着敌意的,对大多数白人还是采取不信任和怀疑的态度,他的“暴力”姿态在美国国内并没有太多缓和,但这时这个“暴力”姿态更多体现的是他的彻底不妥协的决心,是他与白人斗争的一种手段。他开始尽可能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争取黑人与白人平等的人权,生存环境而努力探索。但就在进行着这中尝试探索的时刻,却遭遇黑人穆斯林兄弟的刺杀而身亡。不过可以看得出马尔科姆的政治斗争思想将会更加客观开放具有包容性,策略也会更加灵活。
四
作为美国黑人永不妥协的人权战斗士,马尔科姆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或为人感叹赞扬或为人诟病,但从他遭遇的悲惨的家庭变故,虽努力但不被白人接受的愤怒和无法找到发泄出口的压抑,青少年那段处在社会最底层堕落但又绝望的生活来看,他并没有被这些苦难与精神的空虚绝望击倒,而是在监狱里开始了对自己对社会对历史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努力自学,接受黑人穆斯林的信条,解除自己的精神枷锁,开启了重生之门,并在不断质疑探索中逐渐形成自己独立的宗教、政治斗争思想,皈依正统的伊斯兰教,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善辩的口才、强烈的感染力和号召力,无数次激动人心的演讲,百折不挠的精神和人格魅力成为了杰出的黑人民族主义运动领袖,唤醒了黑人民族的自我意识,自豪感,使自己的同胞不再自卑,不再恐惧,勇敢争取自己应有的权利。他对美国黑人民族运动的贡献永远记入人类历史史册。
[1]Malcolm X & Alex Haley.The Autobiography of Malcolm X[M].New York:Ballantine Books,1993.
[2]David Gallen.M alcolm X:As They Knew Him[M].Carroll & Graf Publishers,Inc,1992.
[3]George Breitman:M alcolm X Speaks: Selected Speeches and Statements[M].Grove Press,January,1994.
I106
A
1673-2219(2016)09-0035-02
2016-05-13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美国非裔文学史:翻译与研究”(项目编号13&ZD127)。
刘琦琳(1984-)女,河南洛阳人,重庆工商大学派斯学院外语系助教,硕士,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
(责任编校:周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