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整块钢铸成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2016-03-07金蕾蕾
金蕾蕾
19世纪末20世纪初,共产主义运动中修正主义思潮的泛滥以及自然科学领域中的“新”发现,都把哲学问题特别是认识论问题提到了首位。列宁透过哲学领域中出现的新奇怪异的名词术语、花样翻新的理论体系,发现其中贯穿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问题,并将其上升到哲学党性原则的高度,与马赫主义者们展开了一场论战。《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是列宁在这场论战中最精彩的战斗檄文,其中“一整块钢铸成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也代表了当时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新高度。
第一次明确概括了“三个重要的认识论的结论”
物是不依赖于我们的意识,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在我们之外存在着的。——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
对象的客观性是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前提。它与主观唯心主义者贝克莱、马赫的对象的主观性,即对象也就是自己的感觉、物不过是感觉的复合的观点是针锋相对的。
在现象和自在之物之间决没有而且也不可能有任何原则的差别。差别仅仅存在于已经认识的东西和尚未认识的东西之间。——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
列宁指出现象与“自在之物”的对立统一关系,也就是主观与客观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列宁承认现象与“自在之物”之间的差别,二者不能混同。这个差别主要是“自在之物”是第一性的,现象是第二性的;“自在之物”是未被认识的东西,而现象是已被初步认识了的。列宁同时还指出现象与“自在之物”之间的同一性,即“自在之物”是被反映者,它与现象之间是一致的,不存在绝对的差别,此岸与彼岸的差别,可认识与不可认识的差别。也就是说,两者的同一是有差别的同一,而并不等同。只有不可知论者才把它夸大为原则差别,现象在此岸,是可以认识的;而“自在之物”在彼岸,是不能被认识的,只有信仰才可能去追求彼岸世界的“自在之物”。
在认识论上和在科学的其他一切领域中一样,我们应该辩证地思考,也就是说,不要以为我们的认识是一成不变的,而要去分析怎样从不知到知,怎样从不完全的不确切的知到比较完全比较确切的知。——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
这是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列宁说明认识过程是一个由浅入深的不断发展的过程。这里将辩证法应用于认识论,实现了辩证法和认识论的统一,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局限性。
以上三个结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第一个结论的重点是物质第一性,第二个结论的重点是世界可知性,但两个结论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相互依存、相互补充、辩证统一。第三个结论又是以第一、第二两个结论作为前提的,说明认识是在实践中不断深化的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承认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就能够进一步肯定物质世界的客观性。物质世界是运动变化、丰富多彩的,但又是可以逐步为人们所认识的。认识如果可以一步到位,也就不能避免陷入不可知论的“陷阱”。
第一次明确提出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科学物质概念
认识论的第一个前提无疑地就是:感觉是我们知识的唯一泉源。马赫承认了第一个前提,但是搞乱了第二个重要前提:人通过感觉感知的是客观实在,或者说客观实在是人的感觉的泉源。——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
感觉是知识的泉源,而客观实在则是感觉的泉源——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在认识论上的根本分歧就在于此。列宁切中要害地指出,马赫主义认识论根本上就是在玩弄各种“要素”之类的名词,把问题搞乱,掩盖其唯心主义的实质。
一切知识来自经验、感觉、知觉。这是对的。但试问:“属于知觉”的,也就是说,作为知觉的泉源的是客观实在吗?如果你回答说是,那你就是唯物主义者。如果你回答说不是,那你就是不彻底的,你不可避免地会陷入主观主义,陷入不可知论;不论你是否认自在之物的可知性和时间、空间、因果性的客观性(像康德那样),还是不容许关于自在之物的思想(像休谟那样),反正都一样。在这种情况下,你的经验论、经验哲学的不彻底性就在于:你否定经验中的客观内容,否定经验认识中的客观真理。——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
通过这段话,列宁指出了马赫和阿芬那留斯不断提出的“新”术语、所谓“新”观点的实质不过是不断地重复不可知论者们的观点,否定客观真理,并且小市民式地、庸俗地、卑怯地容忍有关鬼神、天主教圣徒以及诸如此类东西的存在。这样的不可知论是要为信仰主义打开方便之门,让人们重新回到宗教教义的统治之中,为资产阶级的统治提供方便,由此也就揭露了马赫主义者们的阶级属性,他们的哲学观点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
这一言简意赅的物质定义,既坚持唯物论,又有极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列宁是从物质与意识的对立统一关系中去把握物质、规定物质,这是列宁物质定义中的根本特点。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是人类认识和实践中所遇到的世界上最普遍最基本的关系,也是最基本的矛盾。正是从这个最基本的关系或矛盾中,列宁同唯心主义者针锋相对,深刻揭示了物质和意识在其中各自的地位和作用,对物质作出了最本质的规定,指出了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在意识之外,不依赖于意识而存在,即物质对于意识具有独立性、根源性,意识对于物质具有依赖性、派生性。意识不过是物质这个世界唯一本原的产物和特殊表现。
全面提出了实践标准的辩证法思想
我们用来作为认识论的标准的实践应当也包括天文学上的观察、发现等等的实践。——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
列宁丰富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中关于实践形式的原理。马克思曾把人类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看作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人自身作为一种自然力与自然物质相对立。为了在对自身生活有用的形式上占有自然物质,人就使他身上的自然力——臂和腿、头和手运动起来。”马克思把这种“占有自然物质”的实践活动看作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基础”,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恩格斯和马克思在《给奥·倍倍尔等人的通告信》中又把阶级斗争看作是一项重要的革命实践活动,而列宁则进一步扩大了实践形式的范围,将“天文学上的观察、发现等等”一般实践活动也列入其中。
当然,在这里不要忘记:实践标准实质上决不能完全地证实或驳倒人类的任何表象。这个标准也是这样的“不确定”,以便不让人的知识变成“绝对”,同时它又是这样的确定,以便同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的一切变种进行无情的斗争。——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
只有实践才是检验、证明人的认识、思想、理论的客观真理性的最后标准,这一点是确定的、绝对的。理论的真理性、现实性只能通过实践的直接现实性来证明,这一点也是确定的、绝对的。但是,客观真理是一个过程,绝对的客观真理存在于无数相对真理之中,具体的实践活动都是个别的、历史的、有条件的,它具有不确定性和相对性。另外,实践的检验总有可能落后于事物的发展,这也说明实践检验只具有相对的意义。我们必须把实践全面地理解为全部人类的社会实践。通过实践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检验真理是一个循环往复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这也是检验真理的辩证过程。
第一次全面系统论述了“自由和必然”的辩证法思想
第一,恩格斯在他的论述中一开始就承认自然规律、外部自然界的规律、自然界的必然性,就是说,承认马赫、阿芬那留斯、彼得楚尔特之流叫做“形而上学”的一切东西……
第二,恩格斯没有生造自由和必然的“定义”,即反动教授(如阿芬那留斯)和他们的门徒(如波格丹诺夫)所最感兴趣的那些经院式的定义。恩格斯一方面考察人的认识和意志,另一方面也考察自然界的必然性,他没有提出任何规定、任何定义,只是说,自然界的必然性是第一性的,而人的意志和意识是第二性的。后者不可避免地、必然地要适应前者;恩格斯认为这是不言而喻的,他无须多费唇舌来说明自己的观点……
第三,恩格斯并不怀疑有“盲目的必然性”。他承认存在尚未被人认识的必然性……
第四,在上面所引的论述中,恩格斯显然运用了哲学上“获生的跳跃”方法,就是说,作了从理论到实践的跳跃……对恩格斯说来,整个活生生的人类实践是深入到认识论本身之中的,它提供真理的客观标准。当我们不知道自然规律的时候,自然规律是在我们的认识之外独立地存在着并起着作用,使我们成为“盲目的必然性”的奴隶。一经我们认识了这种不依赖于我们的意志和我们的意识而起着作用的(如马克思千百次反复说过的那样)规律,我们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在人类实践中表现出来的对自然界的统治是自然现象和自然过程在人脑中客观正确的反映的结果,它证明这一反映(在实践向我们表明的范围内)是客观的、绝对的、永恒的真理。——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
列宁系统梳理了恩格斯关于“自由和必然”的观点。首先,恩格斯承认自然规律的客观存在;其次,恩格斯认为人通过实践活动可以进一步认识自然规律;再次,恩格斯承认人的实践活动也是有局限性的,但随着实践活动范围的扩大、实践能力的提升可以逐步加深对自然规律的认识;最后,恩格斯强调了从理论到实践的“跳跃性”。恩格斯的“跳跃性”在列宁后来研究黑格尔逻辑学时又一次出现,“不仅从物质到意识的转化是辩证的,而且从感觉到思想的转化也是辩证的。”这种辩证的转化即“飞跃”。可以看出,列宁的上述观点已经蕴含了“两个飞跃”的思想,但列宁还没有明确提出“两个飞跃”,更没有对“两个飞跃”作具体阐述。之后,毛泽东在《实践论》中具体阐述了列宁关于认识发展过程的理论,明确提出了“两个飞跃”的思想。毛泽东把认识的辩证过程具体化为,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回到实践的过程。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是整个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从理性认识回到实践是整个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第一次飞跃解决的是认识世界、形成思想的问题,第二次飞跃解决的主要是改造世界、实现思想的问题,同时又是认识过程的继续和完成。可见,毛泽东丰富并发展了列宁的实践论和认识论,但同时我们也必须强调,列宁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集中论述了哲学的党性问题
在这个由一整块钢铸成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决不可去掉任何一个基本前提、任何一个重要部分,不然就会离开客观真理,就会落入资产阶级反动谬论的怀抱。——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
列宁坚持用唯物主义辩证法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他指出,“一般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都强调一个共同的基本前提——“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意识都不过是存在的反映”。这一基本前提,既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又是鉴别无产阶级理论和资产阶级理论的“试金石”。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哲学上自始至终都是有党性的,他们善于发现一切“最新”流派对唯物主义的背弃,对唯心主义和信仰主义的纵容。——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
列宁把马克思和恩格斯坚定的党性看作马克思主义哲学“最伟大和最宝贵的传统”。列宁继承和发扬了这一传统,并把这一传统概括为坚持哲学党性的基本原则,要求马克思主义者们一定要坚持哲学的党性原则,坚持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反对任何调和或超越这种对立的倾向,坚定地坚持、彻底地贯彻、认真地发展唯物主义哲学。
(注:文中楷体部分摘自《列宁专题文集·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