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与按图说理
2016-03-07潘飞
潘飞
地理教学只有树立素质教育的新观念,才能在教学实践中切实推行素质教育。
一、明确教学目的
教学的主旨是授课内容的中心,也就是教学的目的,一般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传授中心知识,培养学生智能;二是进行思想教育。教学中,一切活动都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教师在课堂活动中要使教学的主旨成为不同于其他力量的穿透力贯穿在教学的始终。要根据教材内容,学生状况,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启发式教学。在地理教学中,尤其要充分合理运用地图。地图是地理知识和重要内容,也是学习地理最重要的必不可少的工具。地图是各种地理知识综合而具体的图画,它反映了各种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分布特点、规律及其相互间的联系,也反映了世界各地区及我国各地区的区域特征。地图比文字叙述要准确,更直观而且对比鲜明,一览性强,地图可以确定地理事物的地理位置,可以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形态,可以阐明地理事物的分布,可以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和思想的能力。要指导学生经常看图、用图,以图带文、图文结合,根据地图去讲授课、表述地理知识,不仅能使学生更进一步理解、掌握文字表述的地理概念、分布特征及地理原理等系统的地理知识,而且使学生自己通过“依图释文”和“据图表意”,提高运用地图的能力,在地理图和课文之间建立知识相互转化的通畅渠道。思想教育是通过教学的主渠道来实现的,地理教材中的许多内容本身就是思想教育的好材料,要着眼于国情,放眼于世界。祖国疆域辽阔,山河壮丽,资源丰富,文明古老……这些丰富的地理知识,会在每位青少年的心中打下深深的烙印,激发起他们对祖国的情感,民族的精神。通过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正如春雨润物一般,使之寓于课堂教学之中。地理科包括国情教育、环境教育、人口教育、经济建设意识教育,当前特别是市场经济意识的教育。要使课堂思想教育形成一定的力度,教师不但要精心组织授课内容,而且要设计出精彩的导语和结束语,做到中心突出、贴切自然、回味无穷。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地理教学应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阵地,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以继承为基础,发挥教育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技能,从而形成创新人格,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价值取向的新型教育。应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寓意于地理教学之中,为培养高层次的创新人才打下深厚的基础,创新是一种综合素质,包括创新人格,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三个方面的要素。因此,在地理教学中,一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包括强烈的动机,不懈的追求,主动性、好奇性、自主性、挑战性、未知欲、坚韧性等;二是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包括思维的敏锐性、独创性等;三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技能,包括具备作为创新基础的基本知识技能,具有获取和利用新知识和信息的能力,操作应用能力和一般新技能的有效培养,注重学生主体创新的激发,鼓励和弘扬,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形成与发展,进而在更高层次上完成素质的内化。
三、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实践能力
课堂上教师善于质疑,往往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应对所讲地理教材每章节的重点、难点巧妙设疑,含蓄诱导,尽力启发学生的发问意识,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寻求,引导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以便促使学生弄懂弄通每一章节的概念、原理、规律的相互关系和因果关系。将学生处于新旧认识的冲突之中,或徘徊在知与不知的矛盾圈内,很自然的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教师要深入钻研地理教材,深刻领会材料的内涵,知识结构和逻辑顺序,理出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才能在教学中讲清难点,突出重点。教师对所讲教材内容只有理解透彻、才能在地理教学中切中要点,执简驭繁、深入浅出,才能根据教材内容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在无疑处设疑,在无惑处生惑,引起学生认识上的冲突,发展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在地理教学中要善于诱导学生观察地理现象和进行及时的概括总结。在引导学生观察地理现象时,首先要让学生明确为什么观察,观察什么和如何观察,然后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观察去解决并提出结论。同时根据教材内容的不同特点,适时给学生或提出要点,或点拨关键,或指明方向,及时疏导学生的思维通路,施教之功,重在引导,贵在点拨。通过强化学生的观察思维,突出地理学科的特点,掌握地理教材的中心内容,从而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实践能力。
责任编辑邱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