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

2016-03-07罗杰红杨伟明黄旺华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5年35期
关键词:实践教学体系评价体系课程体系

罗杰红 杨伟明 黄旺华

摘要: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建设没有成熟的、体系化的经验可以借鉴,该文提出了“系-所-园”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施路线,并围绕“系-所-园”一体”阐述了该专业建设实施体系设计。

关键词:系-所-园;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35-0071-02

1 引言

物联网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 以物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列为重点培育和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对培育发展以物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做了全面部署,《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将率先发展物联网作为一个重要任务,其发展的远景是打造“数字广东、智慧城市、知识经济、无处不在的网络社会”,但物联网产业人才的缺乏已经成为制约物联网应用发展的瓶颈。

2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建设的现状

不同于计算机类其他专业少则近十年、多则几十年的专业建设历史,物联网在世界范围内仅仅有十年时间,而引起重视并获得快速发展是近几年的事情,国内高校开始建设物联网工程专业的时间更短。2010年7月教育部批复首批30个物联网工程本科专业,2011年至2015年教育部又分五批审批了近300个物联网工程本科专业,同时有700多所高职高专学校纷纷设立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

物联网应用技术是一个“新建专业”,具有“新建专业”、“新兴产业”和“与产业启动和发展步伐同步”的“两新一同”属性,其属性决定了物联网类专业建设没有成熟的、体系化的经验可以借鉴,专业建设具有探索性和不确定性,各校对该专业建设都处于起步阶段,如何建设好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为我国物联网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培养高质量的人才成为广大教育者关注的问题,其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各高校共同面临和探讨的问题。本文以广东职业技术学院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建设为例。

3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建设改革实施体系设计

3.1 建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与教学团队

广东职业技术学院物联网应用专业依托物联网产业,坚持走紧密型工学结合之路,与佛山软件园为代表的20余家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并成立了由以合作企业、用人单位专家、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为主要成员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定期召开专业教学研讨会,在专业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改革及教学改革、实习管理与考核评价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同时聘请了20位来自企业生产一线经验丰富的专家、技术骨干、总经理担任专业兼职教师,指导学生的顶岗实习、生产实训、毕业综合实践以及举办专题讲座等,使学生了解行业的新技术、新要求,实现资源共享,人才互通。

3.2 积极探索“系-所-园”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按照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意见,学院启动“系-所-园”三方协同共建物联网应用专业,即:由“信息工程系、学院研究所、佛山软件园”三方合作共建该专业专业(以下简称“系-所-园”),探索“系-所-园”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路线见图1。 从实施路线来看,由“系-所-园”三方共同确立本专业的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制定基于“生产技术与工作过程”融合的课程体系、课程标准、考核方案、共同编写教材、共同参与教学过程、共同考核与评价学生、共同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共同建设教师团队,实现人才共育。在教学实施中,研究所、软件园企业为信息工程系教学提供真实工作任务(业务项目)和企业项目,也为项目教学提供行业专家、技术人员;系部师生参与研究所、软件园企业的项目开发与实施,通过项目开发,实现三方互动,达到三方共赢的目的。

3.3 构建技术技能融合的课程体系

在“系-所-园”合作平台的框架下,组织行业企业一线技术专家和专业教师,联合召开"头脑风暴"研讨会,通过对物联网应用岗位群生产技术和职业岗位工作过程进行分析,重构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分为两个平台和四个板块,两个平台分别是:“素养平台课程、专业技术技能平台课程”;四个板块指的是:“基本技术技能课程”、“专项技术技能课程”、“拓展创新技术技能课程”、“综合技术技能课程”。

3.4 构建“四层四段四驱”实践教学体系

为使生产性实训及顶岗实习符合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培养方向、遵循人才培养规律、贴合岗位技术技能要求、适应行业岗位需求变化,依托“系-所-园”平台,联合行业、企业专家,协同设计实训教学环节,形成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见表2。该体系按照从简单到复杂、从初级到高级、从单一到综合的循序渐进的认识规律,形成一个有梯度、分层次的彼此衔接的四个实践教学环节,确定四层次技术技能的培养,明确了对应的教学实施方法,即构建了“四层四段四驱”式实践教学体系。

3.5 建设“系-所-园”一体实践教学基地

为培养物联网应用技术技能型人才,实施“四层四段四驱”式实践教学体系,使专业与产业紧密结合,“系-所-园”三方协同建设实践教学基地,见表3,基地建设以“校中厂”、“厂中校”为规格要求,满足各阶段课程教学需要。

3.6 建立人才质量多元化评价体系

为检测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成效,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通过实施“用人单位、行业协会、学生及其家长”等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构建了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体系等评价系统,从而实现“多元主体参与,多方互动”评价机制,对教学质量、毕业生就业质量、职业发展、企业满意度、学生满意度、创业成效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同时积极开展毕业生人才培养质量跟踪调研,不断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和教学质量。

4 结语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形成了一定的特色,但该专业的建设依然任重而道远,专业建设改革的实施体系仍需进一步的完善、优化和实践,专业建设的内涵将在实践中得到丰富和提升,使培养的人才成为能满足产业需求的优秀技术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 罗杰红,邓文剑.《Web程序设计》课程改革创新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09(32):14-16.

[2] 罗杰红,杨伟明,胡雪梅.高职“四层四段四驱”式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24(1):146-149.

猜你喜欢

实践教学体系评价体系课程体系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互联网+”创新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生物工程本科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
市场营销专业小学期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研究
评价体系小改革职业技能大提升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