殖民中的现代性
——以美商上海电力公司为例
2016-03-06陈宝云
陈宝云
(上海电力学院 社会科学部, 上海 200090)
殖民中的现代性
——以美商上海电力公司为例
陈宝云
(上海电力学院 社会科学部, 上海 200090)
近代外企具有殖民中的现代性与现代性中的殖民性双重特征。电力是工业的基础行业,作为19世纪末出现和使用的新技术,电力对中国早期的工业化推动作用明显。在上海长期居于主导地位的上海电力公司,技术趋同世界水平,为上海工业发展提供了80%以上的电力供应。在其存在的近70年间,通过低廉的电价和各种促销手段,促使上海成为吸引几乎各种形式的工业制造的场所,对上海工业化、工业布局等影响重大,是促成上海成为近代中国工业中心的重要因素。这是近代外企“殖民中的现代性”特征的重要体现。
上海;电力公司;工业化;电气化; 殖民性;现代性
近代外企是西方殖民侵略的重要载体,其在侵犯主权和掠夺资源等方面的殖民性是毋庸置疑的。但近代中国的工业化大多是在西方科技文明的影响和推动下而展开的。因此,近代外企的“殖民中的现代性”表现得也很明显。电力是工业的基础行业,作为19世纪末出现和使用的电力对中国早期的工业化推动作用明显。近代上海公共租界电气事业(因其主体是美商上海电力公司,因此统称为上海电力公司,简称上电)整体发展速度和规模都遥遥领先于同时期其他电气事业,是上海成为近代中国工业摇篮的推动因素之一。这种推动作用在学界有一定的共识。如全汉昇先生依据上电历年发电设备及发电量的变动情况,将甲午以后抗战以前的上海工业化分为两个时期[1]。而杜恂诚先生在讨论金融业在近代中国经济史中的地位时,将上电的发电量作为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工具变量[2]。那么,作为上海电气事业之首的上电在哪些方面、在多大程度上推动了上海工业化进程呢?学界在将发电量作为工业发展衡量标准的时候,对上电对上海工业化的推动性作用的分析却很少。笔者在继承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梳理更多档案资料,试图呈现上电所体现出的“殖民中的现代性”。
一、上电的发展水平与垄断地位
从1882年诞生上海电光公司到工部局公有化经营,再到1929年出售于美商,至1952年被军管会接收,上电在近代上海的发展规模和速度一直遥遥领先于其他电气事业,在很多方面趋同世界水平。
(一)趋同世界水平
上海开放通商后,租界当局在上海英法租界创办了煤气、电力和自来水厂,创建了照明和自来水等公用事业。上海的电气事业几乎与世界同步发展,仅仅与世界著名的电力公司爱迪生电灯公司的成立时间相差不到1年,而且其发展速度也是相当惊人的。
上电的杨树浦电厂设备先进,成立之初就安装了东方最大的新型水管式锅炉。1913年,电厂又安装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汽轮发动机。1921年,其供电能力,在英国国内也只有曼彻斯特能与之相比。30年代,电厂已拥有锅炉30台,汽轮发电机组 15台,是当时远东最大的火力发电厂,在全市供电方面,担当了最重要的角色,是全市电力公司中成本最低、电价最便宜的。其发电能力超过同时期英国著名的发电基地曼彻斯特、伯明翰、利物浦等任何一个发电厂。其年平均电力负荷因子不但比英国主要工业城市高很多,并且长时间呈现出稳定状态(1903—1939年的39个数据中有29个数据超越英国)[3]。这体现了上海电气事业发展的快速与高效率,紧跟甚至超越当时的世界水平。
而在发电量增速上,上电在1903—1913年的10年间年均增长速度是43.33%,以1913年为基数,1913到1923年10年内的电力平均增长速度也达到20.72%,1923—1933年10年内增长速度则为12.39%,远超同期GDP增长速度。英国电力工业在1913—1956年43年间年均增长速度为7.4%,1929—1956年27年间年均增长速度为6.7%。英国发总量超过中国,但是发展速度却比中国要慢得多[3]。
国民党建设委员会也曾提到上电的世界地位:“上海之繁荣,是为工业第一市,甚至其电厂负载因数之高,遂为世界所艳称。世界大城市五年增加一倍而上海租界在1911—1916年增加680%,显出上海地位之优越。”[4]
(二)上海电气事业之首
近代上海是中国电气事业起步的地方,到1949年之前,前后一共产生了六七家电气事业公司。但是,无论是发电量、售电量,还是发展的速度与规模,上电一直位居上海电气公司之首,对上海工业、社会发展影响甚大。
上海的电气事业在1906年以前只有上电一家电厂。1907年法租界电厂建立,民营电厂则在1920年代后陆续发展起来,较大的如闸北水电公司、华商电气公司、浦东电气公司等。而1935年成立的沪西电力公司则自己不发电,全部从上电购电转售,实为上电的控股公司。各民营电厂以及法商电灯公司在售电量和发电容量上都远远落后于上电。1913年,杨树浦电厂投产后,上电的售电量一直远远超过其他电厂的总和,其他华商经营的浦东、闸北、华商电气公司的发电量合计不过为其发电量的六分之一。即使在1947年,上电售电9亿多度,仍占全市售电量的87%左右。上电基本上一直居于上海电气事业的垄断地位,它提供了上海发展所需供电量的80%以上。
二、上电推动上海工业电气化
“上海的工业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工部局电气处(上海电力公司)的远见与努力。”[5]208上电前后近70年的发展,不仅改变了上海的照明状况,更大大改变推动了上海的工业化。
(一)推动电气化的意识与措施
近代上海工业发展与上电的事业发展是互相促进的。不管出于什么样的目的,租界当局以及电力公司对促进上海的电气化不遗余力。1909年,工部局年报中写道:上海的新来者深受城镇烟气影响,而工厂烟囱是引发烟雾的主要原因……未来理想中的城市将是在那些电力是工厂驱动力的地方,加热和做饭也全部都是使用电力的地方。为了达到这一最终目的,应当尽全力向那些工厂主管推荐使用电力马达[6]。1911年年报中再次强调电气处的发展政策:电力部门时刻关注电厂发电和售电方面取得的各项进展,并带领消费者认识最新的公用或家用的电气设施;江边电厂的建设正顺应了上海电气事业的发展大潮,并且将推动电力部门吸引能源消费者,使他们相信当地工厂的全面电气化指日可待;为了让公众能更快接受,电气事业应该坚定地加快发展进程[7]。
促进工业电气化的手段主要是低价出租电气马达等电气用具以及尽可能地提供低廉的电价。一方面,积极拓展电气业务范围,提供廉价的电具租赁服务。在电气处时代,为了鼓励使用电气马达和顾全小工业用户,出租感应式电动机,用户按月支付一定数量的租金,一切修理维护,均由公司定时负责;而在上电时期,除了继续低价租售外,还专门开辟电气用具展览室,向居民展示各类电器产品;还不断完善服务工作,如规定用户工程部的工程人员免费为用户设计工业电热装置等,以推广营业、推进工业电热的销售[7]。另一方面,尽可能降低租费和电价吸引用户。1909年的电力收费为每单位4.75分,与英国的电力平均售价相近,虽然国内煤炭价格是英国的两倍[3]。而在1930年代,除了维持低廉的电价之外,还根据用户用电多少实行优惠。用电多者又有趸售合同的优待,对于大型工厂的发展更为有利。1932年还增加了商业趸售合同,以便利大商场、大公寓等用户。电力驱动的优越性和远低于英、日、美等国的电价水平共同推动了电力的推广使用和用电量的增加。
上海作为近代中国首要工商业中心,其近代工厂数量和工业产值都占全国的一半左右。其发展的支撑即来自“资本、数量的工业劳动力和可供利用的电力比中国其他任何地方都雄厚、充沛和成本低廉”[5]208。
(二)供电推进与上海的能源转换
世界电气事业的发展几乎都是从电灯开始的,即消费皆为驱动电力的发端,尔后发展到工业用电。
上电早期业务主要是在提供照明用电上。1904年开始向工厂出租电气马达。1912年,电力已经被运用到大多数工厂之中。上电的供电数据显示,在1914年后工业用电(电力)出现了快速增长,超过了照明用电。随后的工业用电增长率就一直超过照明用电的增长率。工业用电成为1915年以后上电最主要的供电类别,所占比例基本在总量的80%以上。说明用电已由消费拉动型转变为实业驱动力。
自工部局出租电气马达开始,上海工业能源开始转换。早期,上海各行业中最早使用的动力大多是蒸汽引擎。但电力具有其他能源不能比的优势:节约成本开支、方便使用和高效率。由于电气马达机动灵活,成本低廉,造船、碾米、电镀、制酸、压榨饲料、混凝土等各种厂均陆续安装了电气马达。1912年后装接马达的工厂大量增加,如恒丰、申新、三新、内外棉等厂先后装接了600匹马力以上的电气马达。面粉、米业、榨油、造船等工业中也广泛采用了电力,如阜丰、鸿丰、福新、大有、立德等油厂均装置了200到600匹马力的马达。其他较小的工厂也部分地或全部地使用电气,如机器、锯木业等,至1914年底,使用电力总数量是1911年的五倍有余[8]337。1919年,利用电力发动的工业更多,如化学、建筑、卷烟、制冰冷藏、丝厂、麻纺、制茶、压力打包等,使用的马达总量较1914年增加171%。不但使用电力的行业增多,而且行业内用电量迅速增加,棉纺织业1919年比1917年增加了56%,机器业1919年比1917年增加了118%[3]。
“新的工业即马达工业”迅速崛起并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9]443,电力在工业上的应用比老一代蒸汽机带有革命性的转变,使工厂的厂基、厂房设施要求大为降低,既有利于降低工厂的开办成本,也有利于中小企业的生产与发展[10]79。上电提供马达出租业务,极大地加快了上海工业能源的转换。
(三)上电与工业电气化
上电的发展与上海工业发展息息相关,上海工业发展对电力需求增多,实业发展成为电气事业发展的支撑,而电气事业的发展也促进了各行各业的电气化。
随着各行各业使用电力作为原动力占总动力的比重不断攀升。1914年,上海已经成为中国和东亚的一个低价电力中心,电力在棉花行业、面粉、造船、机械和其他当地工业中广泛应用[11]。电力的巨大优势,甚至使得很多工厂普遍直接从电气处购电,而放弃了私人蒸汽发电。各行业也因引进电动力,成本降低,旧行业被排挤。如织袜机行业,1920—1925年间通过引进电力织袜机,比手摇袜机产袜量提高约三四倍,手摇袜机市场逐渐被电动袜机所排挤[8]。
纺织业作为上海第一工业也是用电最多的行业。1917年,棉纺织业使用马达数量超过第二工业面粉业两倍有余。在1930年至1942年,上电趸售电量的大用户中,纺织业每年用电量一直占总数的80%以上,面粉业占6%左右。根据1937年上电行业用电数据,棉纺织业占总工业用电的75.8%,面粉业占3.4%。随后 11年间继续保持此地位,棉纺织业是当之无愧的工业用电第一大户[12]21。由此也可以看到棉纺织业的电气化程度较高。
从电力占上海工厂原动力的比例更能看到工业电气化的程度。1928年,电力占总量的84.7%,蒸汽占13.3%,柴油仅占3%。1931年,电力占总量79.1%[13]1。而各行业原动力比较中,除土石制造业和公用事业外,各类工业购买外电马力占总马力的比例几乎都在80%以上。再加上相当一部分企业的自备电厂,上海各业使用电力作为原动力的比例将更高。在美国,电力占工业原动力的比例:1900年为5%,1903年为12%,1910年为25%,1915年为39%,1920年为55%,1924年为66%,1926年为73%,1928年才达到78%[14]7。再如日本,其工业电气化率1906年9.4%,1911年27.5%,1916年36.35,1917年 51.3%,1928年69.0%,1929年为88.9%[15]24。可见,此时上海工业电气化程度可与日、美等国媲美。
三、上电影响上海的工业区布局
电力作为近代工业的原动力,很自然地成为吸引投资的重要因素。电厂的分布与供电区域的限制必然影响了工业区的分布。无论是从最早乍浦路41号的斐伦电站,还是后来杨树浦路的杨树浦电厂,公共租界电力系统的扩展,直接推动了近代上海两大工业区——杨树浦纺织业中心和沪西工业区的形成和发展。正如学者分析:“上海的工业繁荣,实际上几乎全是由于工部局电气处的进取和努力所致。过去三年里,各类工厂象雨后春笋般开设起来,厂址大多在公共租界西北区,沿苏州河的两岸。这些工厂大多使用工部局设在江边的电厂的电力。”[5]210
电力的引进使工厂经营环境改善、成本降低,工业用电和发电厂的扩建同步。1884年,杨树浦的外资工厂使用电灯可以日夜开工;1910年,上海第一家使用电力的面粉厂投产,成本较使用煤气蒸汽机动力下降20%;1912—1921年间,工部局售出电力年均增长1.28倍,而用于动力的发电量年均增长56.84%;1923年,杨树浦发电厂成为当时远东最大火力发电厂。相比于昂贵的上海地价,办厂者如能购得电力,则可免去添置电力设备和自建电厂的大笔费用。于是,上海工厂分布主要是沿马路、供电线路铺设的推进同步延伸,形成相对集中的路段、片区。随着供电区域的扩展,在1920年代投资设厂的高峰期,杨树浦地区与西苏州河沿岸成为大纱厂聚集的两大地带[16]56。
上电的发展直接推动了上海工业发展,也影响着上海的工业布局与城市生活,也成为鼓舞中外资本在上海向近代工业投资的重要推动力,促使上海成为吸引几乎各种形式的工业制造的场所[5]。
四、结语
近代中国的工业发展往往来自西方文明的推动。因此,近代外企往往就具有双重特征。一个特征是“殖民中的现代性”,即作为新兴的技术文明,会带来新的发展要素。19世纪末才开始传播使用的电力对于早期的工业化是一门新技术,上海在特殊的政治背景下,开始了新技术的利用,从而使得电力成为促成上海成为全国重要工业中心的要素之一。在其存在的近70年间,通过低廉的电价和各种促销手段,促使上海成为吸引几乎各种形式的工业制造的场所,不仅推动了上海工业的能源转换,更推动了上海工业的电气化进程。但是,近代外企的另一个特征是“现代性中的殖民”,即由于殖民的侵略和强权本性, 租界和外资特权的存在对上海现代化的进一步发展带有根本性的制约和影响。因此,在今天反思近代外企的特点时,需要反思其双重性,更需要思考如何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自主自觉地把握新技术的前沿,利用新技术来推动中国的现代化建设。
[1] 全汉昇.上海在近代中国工业化中的地位[M]//20世纪中华学术经典文库.历史学:中国近代史卷.兰州: 兰州大学出版社, 2000.
[2]杜恂诚.金融业在近代中国经济中的地位[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2(2):12-20.
[3]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年报,上海电力公司年报[C].上海档案馆藏,卷宗号U1-1-916~952,U1-4-1720.
[4]建设委员会.序言[C]//中国各大电厂纪要.1931.
[5]徐雪筠.上海近代社会经济发展概况:1882-1931[M]. 上海:上海社科院出版社,1985.
[6]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年报[C].1919,上海档案馆藏,卷宗号U1-1-922.
[7]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年报[C].1911,上海档案馆藏,卷宗号U1-1-924.
[8]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上海市第一机电工业局.上海民族机器工业[M].北京:中华书局,1966.
[9]上海公共租界史稿[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
[10]徐新吾,黄汉民.上海近代工业史[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
[11]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年报[C].1914年,上海档案馆藏,卷宗号U1-1-927.
[12]中国工业经济研究所.上海的燃料与动力问题[M].上海:工商经济出版社,1949.
[13]上海特别市社会局.上海之机制工业[M].北京:中华书局,1933.
[14]雷声洪.美国经济之解剖[M].上海:上海华风书店,1932.
[15]大泽悦治.日本电力工业[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85.
[16]吴焕良.近代上海棉纱业空间研究(1899-1936)[D].上海:复旦大学,2011.
(责任编辑:杨华轲)
Modernity in Colonialism—A Case of Meishang Shanghai Power Company
CHEN Baoyun
(Department of social science of Shanghai University of Electric Power, Shanghai ,200090)
Electric power is the basic industry. As a new technology of the end of nineteenth Century, the emergence of and the use of electric power have obvious effect on China early industrialization. The Shanghai Power Co in Shanghai provides power supply more than 80% of th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in Shanghai. In seventy years, the low price and various promotional means of the company, make Shanghai become attractive to almost all forms of industrial manufacturing sites.
Shanghai Power Company; industrialization in Shanghai; electrification; modernity in colonialism
2015-11-23
200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中国早期电力工业发展研究” (09CZS014)
陈宝云(1976—),女,安徽安庆人,上海电力学院社会科学部副教授,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史、中国早期电力发展史。
F124
A
1008—4444(2016)03—015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