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昆曲传承模式研究
2016-03-06王帅统
王帅统
(福建师范大学 音乐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0)
北京大学昆曲传承模式研究
王帅统
(福建师范大学 音乐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0)
2004年,当代作家白先勇制作的青春版《牡丹亭》在北京大学上演,引起“昆曲热”的学习浪潮,同时,政府的引导和社会的支持以及昆曲名家、学者的加入,使高校昆曲文化传承形成以北京大学为核心,两岸三地为纽带,并向其他高校发展的燎原之势。本文对北京大学昆曲传承模式的研究,以期为传统音乐文化传承提供有益借鉴。
北京大学;昆曲;传承模式
自1917年蔡元培担任北京大学校长时,昆曲大师吴梅首次将昆曲引入课堂,北大就与昆曲结下不解之缘,在之后的数百年间,历经曲社、昆曲研习社、京昆社乃至今天的北京大学昆曲传承与研究中心,特别是在2004年,当代作家白先勇制作的青春版《牡丹亭》在北京大学演出以来,无论是从昆曲学术交流、学生学习还是名曲展演,在北京大学已经形成“昆曲热”的学习浪潮,并成为传承昆曲文化的重要学术阵地。同时,政府的引导和社会的支持以及昆曲名家、学者的加入,使高校昆曲文化传承形成以北京大学为核心,两岸三地为纽带,并向其他高校发展的燎原之势。经历数百年的传承积淀特别是近十年来,“白先勇昆曲传承计划”的深入,“通过师徒口传心授的传承教学,学者、艺术家与高校学生的对话推广,以及青年演员的个人专场演出,这样三位一体的内容设计和实施模式,致力于为昆曲遗产续写传承系。” 而这种昆曲文化传承模式是值得我们在传承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乃至中国传统文化时应该借鉴学习的。
一、传承模式的三大支柱
1.经济支柱——社会赞助
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昆曲自然包含在上层建筑的艺术层面。在高等教育的传统文化传承中,想要开展一场高雅艺术进校园并不难,但是想要开展类似于昆曲传承计划的复兴运动,而单单依靠高校的力量恐怕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在该计划中,“希望用几个五年的时间,从‘学研’‘新知’‘推鉴’三个方面入手,通过在北大开设昆曲公选课,举办昆曲文化周,优秀昆曲剧目展演,推动数字昆曲工程,成立百位名人昆曲倡议大联盟,建立昆曲传承扶持基金等内容。” 在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北京可口可乐饮料有限公司友情赞助500万,第二个五年计划由美国FCCH(Foundation for Chinese Cultural Heritage, USA.)基金会赞助。而青春版《牡丹亭》从制作、训练、演出到宣传推广等共用资3 000多万元,其中80%的经费来自于海内外的赞助。
2.人才支柱——名家名师
北京大学昆曲传承计划在当代作家白先勇的主导下,成立百位名人昆曲倡议大联盟,其师资力量来自于京、沪、宁、杭各昆剧院团的表演艺术家和两岸三地的昆曲专家、学者,如昆曲名家蔡正仁、梁谷音,北京大学教授叶朗、苏州大学教授周秦等,此外,在舞台表演和教学示范中引入各个行当的青年演员,不仅起到青年昆曲演员的传承推广作用,更是在实际课堂中完成面对面的示范和教学作用。
3.传承平台——北大师生
作为传承中国优秀文化的引领者,北京大学经历数百年的昆曲传承积淀,在新时期又担负起了昆曲复兴的重任,自2009年开始,北京大学在校长周其凤的带领下,由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及其文化产业研究院负责昆曲传承计划,北大师生更是通过举办各式各样的昆曲文化周、社团活动投入了充沛的热情和精力。在2013年,“北京大学昆曲传承计划”又步入了一个新的五年(2014-2018年),也标志着北京大学昆曲传承与研究中心宣告成立。该中心不仅致力于培养青年昆曲人才,支持校园昆曲社团的相关活动,而且促进昆曲院团及昆曲艺术家在校园里的艺术展演和传授,并通过互联网等媒介扩大对昆曲的传播。而这些成果离不开北京大学师生的共同努力。正如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叶朗所言:“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是因为保存、传承本国的传统文化经典和传统艺术经典,本来就是大学特别是像北京大学这样的著名大学应该承担的历史责任。”
二、传承模式
北京大学昆曲传承计划的实施主要通过教学、演出和社团活动三种传播方式展开进行,这三种方式相辅相成,形成一套完整的传承模式,并贯穿于整个计划当中。
1.昆曲教学
“在高等教育领域,昆曲教育几乎长期是一块空白,只有极少数研究戏曲的教授们,如吴梅、钱南扬、赵景深、王季思等,曾经在旧高等学堂里做过昆曲教育的尝试。他们在高等学府里研究昆曲、传播昆曲,成就卓著,但是他们一般都还停留在文学、曲律、史论的研究,没有把昆曲教育独立为一个专业进行专门建设。” 2010年作为“北京大学昆曲传承计划”重要组成部分的《经典昆曲赏析》课程,在北京大学开课,面向全体本科生,备受学生青睐,被称为“史上最火公选课”,这在高校中尚为首次。
整个教学课程分为三个模块:(1)昆曲的历史、美学与文化,(2)昆曲表演艺术;(3)《牡丹亭》个案分析。每周的课程分别由两岸三地的艺术家和名师讲授,艺术家亲自讲演以及青年昆曲演员在小型伴奏乐队的折子戏片段示范是整个教学课程的亮点,其中不同角色行当的展演和个案分析不仅增添了昆曲学习的趣味性,更加强了学生对于昆曲行当的认识,有助于了解各个人物性格、系统的表演体系。如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蔡正仁、华文漪——以《长生殿》、《雷峰塔》为例示范表演,讲解昆曲官生、闺门旦的表演艺术,王芝泉——以《借扇》、《挡马》为例示范表演,讲解昆曲武旦的表演艺术。而现场的折子戏表演不仅能够克服理论课堂上的枯燥无味,而且将视频课程的单一、虚拟变为全方位实地教学,“场上”与“案头”的结合以及艺术家的言传身教,更能够使学生近距离欣赏昆曲的“唱、念、做、打”,体会昆曲之美及其美之所在。“经过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四个学期的教学证明,大学生对这种理论与表演相结合的授课方式更加青睐,普遍认为通过课堂表演更能深刻理解昆曲精髓与文本涵义。”
2.昆曲演出活动
昆曲经典曲目剧场演出与昆曲教学相结合是传承计划的一大特色,昆曲教学紧扣演出主题,注重理论知识与演出实践的相互补充。自 2004年青春版《牡丹亭》在北大上映后,相继推出新版《玉簪记》、《白兔记》、《宝剑记·夜奔》等经典剧目,这些剧目多以折子戏表演为主,例如作为北大昆曲传承计划合作的北方昆曲剧院,在其82场“经典剧目进北大”系列演出中,多以青年昆曲演员折子戏和专场演出为主。特别是青春版《牡丹亭》在“只删不改”的原则下,运用现代艺术手段对传统的音乐、服装以及舞美设计进行包装,再加上两位青年演员的精彩表演,使老剧种青春传承,“至2011年底,已公演200场,累计观众30余万人次。” 其中青年观众的人数占大多数。此外,传承计划还注重对各角色行当应工戏目的传承和学生演员的培养,从而加强与高校青年学生的亲密联系,扩大学生观众群。
3.昆曲社团和昆曲大师表演工作坊等课外学习
除了公共课和观看演出剧目学习之外,还有昆曲社团、昆曲大师表演工作坊、青春版《牡丹亭》DVD鉴赏、经典昆曲剧目和折子戏观演等课外学习活动,而课外学习是昆曲传承模式的重要实践活动。在北大昆曲传承计划之前,北大校内已经开展了不同形式的昆曲活动,如“楼宇烈先生的曲会、京昆社的昆曲教学、国学社聘请张卫东先生授曲及吟诵等。”但这些活动仅在一部分戏迷小圈子流通。自传承计划开展以来,除了参加公选课的同学外,加入社团活动的人数更是与日俱增,其辐射范围已经扩展到了北京的众多高校,吸引了不同专业的学生参与。其中北大京昆社和昆曲大师表演工作坊是课外活动的两大主要阵地。
北大京昆社是校内具有20多年历史的昆曲社团,其社团活动除了理论学习、讨论交流、观摩演出等形式外, 还有定期的“昆曲班”学习,由昆剧院的专业老师亲临现场传授技艺,并参加大型的文艺活动。昆曲大师工作坊则于2012年开启,面向社会招收学员,由昆曲表演大师亲自授课,主要侧重于昆曲基本功和舞台表演,通过唱腔和身段学习,将体验式学习上升为将阶段性成果展示,并完成校园版《牡丹亭》等剧目演出和校外交流推广活动。
三、与高校传统音乐传承比较
高校担负着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而传统音乐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成为高校教育的主要内容。2006年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的通知》(教体艺厅[2006]3号),该文件中将《音乐鉴赏》《戏曲鉴赏》等八门课程规定为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2010年由教育部、文化部和财政部联合发布《教育部、文化部、财政部关于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的指导意见》(教体艺[2010]4号),该文件中将京剧、昆曲、民族民间歌舞演出和专题讲座等作为高雅艺术进校园的重要内容,旨在为引领青年学生提高审美修养、优化艺术教育环境和弘扬民族文化奠定基础。由此可见,无论是在课程设置还是校园文化的开展上,政府都已给予引导和支持。但是目前高校的传统音乐文化传承现状却不容乐观。与北京大学昆曲传承模式相比,其他高校的传统音乐传承来说,共有以下几个特点。
1.课堂教学缺乏统一、科学的传承体系。从开设课程来讲,公共音乐课程往往因教师的专业而定,学生对于传统音乐各个分类的学习也只是简单的理论知识或附以视听欣赏,对于音乐本体的演唱和演奏等实践活动更是少有体验,即使是音乐专业公修传统音乐课程的学生,掌握传统音乐知识与技能的人数也是寥寥无几。
2.无组织、无计划的课外学习。与北京大学京昆社等传统音乐文化社团相比,由于缺乏专业教师指导和社团基金扶持,大多大学社团关于传统音乐学习和交流活动只是在小圈子内部进行,自生自长,缺乏系统、科学的传承模式。
3.非常态化的校园活动。对于众多高校来说,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应该是学校最大的艺术活动,但是大多是一年一次,一次一天,并且还有人数限制,其周期之长、时间之短无法形成常态化、规模化传承,大多数同学关于音乐艺术特别是传统音乐文化的面对面学习也只是开一下眼界而已。而学校官方或学生自发组织的传统音乐活动更是屈指可数。
四、文人在昆曲传播中的地位
从中国戏曲发展历程来看,宋杂剧时期,尽管民间戏曲文化受到文人阶层的关注,但以“程朱理学”为主流的儒家文化主张禁戏,从根本上否定人们的正当娱乐需求,民间戏曲文化处于隐性、边缘状态。 进入元代,由于受到异族统治,众多文人在出仕无望的前情况下,半世逢场作戏,纷纷染指杂剧成为“书会才人”,如关汉卿、马致远等。正如王国维所言“此种人士,一旦失所业,固不能为学术上之事,而高文典册又非其所素习也,适杂剧之新体出,遂多从事于此。” 因此,在元代戏曲界,创作主体就有了两种类型:艺人型“才人”和文人型“才人”。 而明代的专制制度更是加剧了戏曲“文人化”的进程,在文人戏曲创作中,而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雅文化”与民间“俗文化”经过多年的博弈和碰撞,曾一直被视为“小道”的戏曲艺术逐渐为文人所认同,戏曲经过改造“化俗为雅”,并被视为传统诗词文化的延续。随着正统的诗学观融入戏曲创作和研究,以及明清时期文人雅集和游幕等活动的盛行,极大的促进了昆曲在文人阶层的传播,有关于昆曲的创作、评论和观赏等活动已经成为文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于是大量昆曲作品经过改编、传抄和出版等形式流传于世,昆曲文化也进入了鼎盛时期。但对于文人“雅文化”的过度追求以及民间“俗文化”的脱离,也为昆曲案头化埋下了伏笔。
纵观昆曲文化的发展历程,无论是从剧本的创作改编、唱腔的设计还是戏曲的评论研究,文人阶层都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在当今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弘扬之际,作为中国文人精神的延续,高校学子对于昆曲乃至戏曲文化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着戏曲文化未来的发展面貌。而以北京大学为代表的昆曲传承模式无疑为戏曲文化传承乃至中国传统文化的回归树立了模范作用,由欣赏者到参与者、传播者的角色重塑进一步扩大传统文化的受众群体,使传统文化传承得以常态化发展。
五、北大昆曲传承计划对高校传统音乐教育的启示
1.政府引导、社会投资和高校传承的协同运作模式。近年来,党中央对于传统文化建设给予高度重视,习近平主席曾指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但传统文化的传承离不开社会的支持和学校的传承。针对中国多样性的地方传统音乐文化,各地方政府和社会企业的经费投入是传承计划运作的基本保障,高校的课程设置与重视程度以及学生的参与决定着传承计划的实施成效,政府、社会和高校应该协作制定完善的传承计划,形成常态、持久的传承模式。
2.教学方法的革新。理论教学与现场示范是北大昆曲传承计划的一大亮点,正如白先勇所说“空洞的说教远不如亲身体验,在亲身体验,学习表演和排练过程中真正理解了剧本中的诗词之美。”正是现场关于昆曲艺术“唱、念、做、打”的直观感受给予学生以深层次的思考,才会引发更多的年轻学子关注昆曲,用心去体会昆曲之美。由传统的理论讲授和视听教学变为体验式、参与式教学,不仅拉近传统音乐文化与观众的距离感,更让传统音乐文化“活”了起来。此外,由专业老师指导的传统音乐文化社团的开展,不仅能够活跃校园文化气氛,而且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一步推动传承计划的实施。
3.文化名人、团体的共同推广。北大昆曲传承计划的开展离不开文化名人白先勇的宣传策划,更离不开昆曲大师、专家学者的共同推广,正是这个集艺术家、作家、学者等为一体的百位名人昆曲倡议大联盟,才形成北京大学强大阵容的昆曲传承师资团队,其传承模式直接被台湾大学、香港大学借鉴学习,影响范围逐渐扩展到两岸三地的众多高校。此外,走青春路线、注重对年轻演员的培养和推广,也是扩大年轻观众群体的重要举措,在此过程中不仅能够锻炼年轻演员,还可以培养大量的年轻观众。
因此,地方政府可以协同当地企业与高校开展地方特色文化建设,充分利用其地方传统音乐文化,联合地方剧院和民间资源开展传统音乐文化传承,并与商业、旅游等活动开展合作,扩大关注群体和参与群体,使传统音乐得以传承,并成为地方特色,为弘扬民族传统文化而增砖添瓦。
[1]周秦.昆曲:遗产价值的认识深化与传承实践 [J].苏州大学学报(哲社版),2012,(1).
[2]苏丽萍.北京大学白先勇昆曲传承计划启动[N].光明日报,2009-12-9.
[3]白先勇.白先勇牡丹亭的博客[EB].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ee40a30102e5ko.html
[4]胡斌.近现代昆曲教育研究[D].上海:上海戏剧学院,2010.
[5]北京大学新闻网[EB].http://pkunews.pku.edu.cn/xwzh/2013-04/02/content_267952.htm
[6]苏秦.青春创意与传统典范——关于青春版《牡丹亭》公演200场的回顾与思考 [J].四川戏剧,2014,(6).
[7]刘祯 , 谢雍君 .昆曲与文人文化 [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5.
[8]王国维.宋元戏曲史 [M].上海: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 .
[9]王苏生.古代学人戏曲观的生成与演进[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4.
2095-4654(2016)09-0075-04
2016-06-23
J82
A